一种无溶剂发泡型聚氨酯合成革的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69529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2 08: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溶剂发泡型聚氨酯合成革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无溶剂聚氨酯发泡浆料混匀后刮涂在基布上,加热固化得到发泡聚氨酯基布;将面层浆料经过混匀后,涂覆在离型纸上,烘干作为面层,再与得到的发泡聚氨酯基布贴合,进行压花或吸纹,冷却后,剥离离型纸后得到无溶剂发泡型聚氨酯合成革;所述无溶剂聚氨酯发泡浆料由重量比为2~4:1的A组分和B组分混合而成,所述A组分包括多元醇、白炭黑、羟基硅油、脂肪酸、脂肪酸金属盐、不饱和羧酸盐、有机过氧化物及功能性助剂一,所述B组分包括异氰酸酯;所述面层浆料包括水性聚氨酯树脂、高级脂肪醇和功能性助剂二。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清洁环保,操作简便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溶剂发泡型聚氨酯合成革的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合成革
,具体涉及一种无溶剂发泡型聚氨酯合成革的生产方法。
技术介绍
自1963年,美国杜邦公司研究成功聚氨脂合成革牌号柯芬(Corfam)以来,聚氨酯合成革制造业已走向商业化生产五十余年。由于聚氨脂合成革手感及柔软度十分接近天然皮革,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喜爱,尤其是近来随着人们对动物的保护意识的增强,聚氨酯合成革行业更是得到了蓬勃的发展。然而,传统的聚氨酯合成革行业大多通过将溶剂型弹性体聚氨甲酸酯涂覆于基布上的方法进行制备,即采用聚氨酯树脂的DMF溶液添加各种助剂制成浆料,再将浆料浸渍或涂覆于基布上,然后放入到溶剂DMF具有亲和性而与聚氨酯不亲和的液体中,将DMF溶剂置换出来,而聚氨酯树脂则因失去溶剂DMF而逐渐凝固,从而形成多孔性的皮膜,即微孔聚氨酯料面层。这种制备方法虽然成膜性能极为优良,但由于使用的溶剂通常为甲苯、二甲基甲酰胺、乙酸乙酯、丁酮等,这些溶剂易挥发,而造成环境污染,同时溶剂价格昂贵,使得制造成本高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环境友好的无溶剂发泡型聚氨酯合成革的生产方法。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无溶剂发泡型聚氨酯合成革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将无溶剂聚氨酯发泡浆料混匀后刮涂在基布上,加热固化得到发泡聚氨酯基布;S20、将面层浆料经过混匀后,涂覆在离型纸上,烘干作为面层,再与步骤S10得到的发泡聚氨酯基布贴合,进行压花或吸纹,冷却后,剥离离型纸后得到无溶剂发泡型聚氨酯合成革;其中,所述无溶剂聚氨酯发泡浆料由重量比为2~4:1的A组分和B组分混合而成,所述A组分包括多元醇、白炭黑、羟基硅油、脂肪酸、脂肪酸金属盐、不饱和羧酸盐、有机过氧化物及功能性助剂一,所述B组分包括异氰酸酯;所述面层浆料包括水性聚氨酯树脂、高级脂肪醇和功能性助剂二。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清洁环保,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不使用任何有机溶剂,没有任何溶剂污染,完全清洁环保。2)操作简单,生产效率高,无过复杂操作,操作简便,生产效率高。3)VOC更低,制备的聚氨酯合成革中VOC(可挥发性有机物)更低,可满足汽车内饰等多种皮具用品的需求。4)机械强度高,稳定性好,加入白炭黑、羟基硅油、脂肪酸金属盐等增强产品的韧性和稳定性。5)发泡速度快、效果好,组分A中加有白炭黑、羟基硅油作为发泡剂、扩链剂,还加入了有机过氧化物作为催化剂,提升发泡速度,加入了脂肪酸金属盐,避免发泡过程泡沫缺陷。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予以说明。本专利技术最关键的构思在于:合理设计无溶剂聚氨酯发泡浆料的组分和比例,发泡速度快且效果好、VOC低,制得的聚氨酯合成革具有机械强度高且稳定性好等优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溶剂发泡型聚氨酯合成革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将无溶剂聚氨酯发泡浆料混匀后刮涂在基布上,加热固化得到发泡聚氨酯基布;S20、将面层浆料经过混匀后,涂覆在离型纸上,烘干作为面层,再与步骤S10得到的发泡聚氨酯基布贴合,进行压花或吸纹,冷却后,剥离离型纸后得到无溶剂发泡型聚氨酯合成革;其中,所述无溶剂聚氨酯发泡浆料由重量比为2~4:1的A组分和B组分混合而成,所述A组分包括多元醇、白炭黑、羟基硅油、脂肪酸、脂肪酸金属盐、不饱和羧酸盐、有机过氧化物及功能性助剂一,所述B组分包括异氰酸酯;所述面层浆料包括水性聚氨酯树脂、高级脂肪醇和功能性助剂二。从上述描述可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清洁环保,本专利技术的制备方法不使用任何有机溶剂,没有任何溶剂污染,完全清洁环保。2)操作简单,生产效率高,无过复杂操作,操作简便,生产效率高。3)VOC更低,制备的聚氨酯合成革中VOC(可挥发性有机物)更低,可满足汽车内饰等多种皮具用品的需求。4)机械强度高,稳定性好,加入白炭黑、羟基硅油、脂肪酸金属盐等增强产品的韧性和稳定性。5)发泡速度快、效果好,组分A中加有白炭黑、羟基硅油作为发泡剂、扩链剂,还加入了有机过氧化物作为催化剂,提升发泡速度,加入了脂肪酸金属盐,避免发泡过程泡沫缺陷。进一步地,所述A组分中的多元醇为聚酯多元醇和聚醚多元醇,所述聚酯多元醇与聚醚多元醇的重量比为1:1.5~2,所述多元醇化合物的平均分子量为1500~2500。从上述描述可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制得的聚氨酯合成革低温性能好,采用聚醚多元醇和聚酯多元醇配合使用,改善体系的相容性,制得的聚氨酯合成革低温性能更好;制得的聚氨酯合成革防水性能好,减少聚酯多元醇的用量,提升制得的聚氨酯合成革的防水性能。进一步地,所述A组分中的多元醇为二元醇或三元醇。从上述描述可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避免引入过多羟基,提升反应效率同时避免制得的聚氨酯合成革过于硬化。进一步地,所述A组分中多元醇的质量百分数为90~95%。进一步地,所述A组分中白炭黑与羟基硅油的重量比为10~25:1。进一步地,所述多元醇:白炭黑:脂肪酸:脂肪酸金属盐:不饱和羧酸盐:有机过氧化物的重量比为120:2~5:1~1.5:0.05~0.1:2~4:1~2。从上述描述可知,本专利技术的益效果在于:合理的设计各组分的参数,确保制得的聚氨酯合成革性能稳定。进一步地,所述脂肪酸为饱和脂肪酸,所述脂肪酸金属盐为镁盐、钠盐或钾盐、锡盐中的一种或几种。进一步地,所述不饱和羧酸盐包括丙烯酸盐或甲基丙烯酸盐。进一步地,所述有机过氧化物包括1分钟半衰期温度为120℃及以上的过氧化酯、过氧化碳酸酯、二烷基过氧化物中的一种或几种。从上述描述可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有机过氧化物作为催化剂和固化剂,提高反应效率和固化效果。进一步地,所述功能性助剂一包括山梨醇、麦芽糖醇、低聚糖和甘油饱和脂肪酸酯。从上述描述可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加入山梨醇、麦芽糖醇、低聚糖和甘油饱和脂肪酸酯作为辅助发泡剂和乳化剂,提升发泡效果和泡沫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功能性助剂一还包括N,N,N',N'-四甲基乙二胺。从上述描述可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加入N,N,N',N'-四甲基乙二胺(N,N,N',N'-Tetramethylethylenediamine,TEMED)作为引发剂和加速剂,提升反应效率。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0中的固化温度为120~180℃,压力条件为0.05~20MPa。优选地,所述步骤S10中的固化温度为有机过氧化物1分钟半衰期温度±20℃。进一步地,所述功能性助剂二的重量为所述面层浆料重量的3~5%,所述高级脂肪醇的重量为所述面层浆料的1~3%,所述水性聚氨酯树脂的重量至少为所述面层浆料重量的90%。进一步地,所述高级脂肪醇包括十二碳醇、一种或几种六~八碳醇、一种或几种十五~二十碳醇。从上述描述可知,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加入少量高级脂肪醇提升水性聚氨酯树脂的分散性以利于与纺织物基布贴合的效果。进一步地,所述功能性助剂二包括着色剂和表面活性剂。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20中的烘干温度为120摄氏度以上。优选地,所述基布为无纺布。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一为:一种无溶剂发泡型聚氨酯合成革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0、将无溶剂聚氨酯发泡浆料混匀后刮涂在基布上,120℃、20MPa下加热固化得到发泡聚氨酯基布;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溶剂发泡型聚氨酯合成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0、将无溶剂聚氨酯发泡浆料混匀后刮涂在基布上,加热固化得到发泡聚氨酯基布;S20、将面层浆料经过混匀后,涂覆在离型纸上,烘干作为面层,再与步骤S10得到的发泡聚氨酯基布贴合,进行压花或吸纹,冷却后,剥离离型纸后得到无溶剂发泡型聚氨酯合成革;其中,所述无溶剂聚氨酯发泡浆料由重量比为2~4:1的A组分和B组分混合而成,所述A组分包括多元醇、白炭黑、羟基硅油、脂肪酸、脂肪酸金属盐、不饱和羧酸盐、有机过氧化物及功能性助剂一,所述B组分包括异氰酸酯;所述面层浆料包括水性聚氨酯树脂、高级脂肪醇和功能性助剂二。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溶剂发泡型聚氨酯合成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0、将无溶剂聚氨酯发泡浆料混匀后刮涂在基布上,加热固化得到发泡聚氨酯基布;S20、将面层浆料经过混匀后,涂覆在离型纸上,烘干作为面层,再与步骤S10得到的发泡聚氨酯基布贴合,进行压花或吸纹,冷却后,剥离离型纸后得到无溶剂发泡型聚氨酯合成革;其中,所述无溶剂聚氨酯发泡浆料由重量比为2~4:1的A组分和B组分混合而成,所述A组分包括多元醇、白炭黑、羟基硅油、脂肪酸、脂肪酸金属盐、不饱和羧酸盐、有机过氧化物及功能性助剂一,所述B组分包括异氰酸酯;所述面层浆料包括水性聚氨酯树脂、高级脂肪醇和功能性助剂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溶剂发泡型聚氨酯合成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组分中的多元醇为聚酯多元醇和聚醚多元醇,所述聚酯多元醇与聚醚多元醇的重量比为1:1.5~2,所述多元醇化合物的平均分子量为1500~250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溶剂发泡型聚氨酯合成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组分中的多元醇为二元醇或三元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溶剂发泡型聚氨酯合成革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A组分中白炭黑与羟基硅油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华
申请(专利权)人:三明建华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