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托竹荪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691173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2 06: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肥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红托竹荪专用肥;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原料组成:尿素30~40、磷酸铵20~30、过磷酸钙18~25、磷酸二氢钾18~25、硫酸钾8~15、牛羊粪18~22、沼渣20~30、甘蔗渣12~18、椰壳10~15、复合中药20~30、玉米芯8~12、桑枝6~9、复合氨基酸6~12、复合微肥10~20;本发明专利技术红托竹荪专用肥料营养丰富,充分地满足了红托竹荪生长发育和优质、高产的需要,同时有效地改良了土壤结构,大大提高了肥料利用率。

A Dictyophora rubrovalvata special fertilizer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fertilizer, in particular to a red Joe special fertilizer raw materials from Dictyophora; according to the following weight composition: urea 30 ~ 40, 20 ~ 30 ammonium phosphate, calcium superphosphate 18 ~ 25, 18 ~ 25 potassium dihydrogen phosphate and potassium sulfate 8 ~ 15, 18 ~ 22 cattle and sheep manure and biogas residue 20 ~ 30, 12 ~ 18, bagasse coconut shell 10 ~ 15, 20 ~ 30 compound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8 corn cob ~ 12, 6 ~ 9, the mulberry compound amino acid 6 ~ 12, 10 ~ 20 compound fertilizer; the red Joe special fertilizer Dictyophora rich nutrition, fully meet the Dictyophora rubrovalvata growth and quality the high yield needs, and effectively improve soil structure, greatly improving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fertiliz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托竹荪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肥料
,特别涉及一种红托竹荪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竹荪又名竹笙、竹参,常见并可供食用的有4种:长裙竹荪、短裙竹荪、棘托竹荪和红托竹荪,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隐花菌类,形状略似网状干白蛇皮,它有深绿色的菌帽,雪白色的圆柱状的菌柄,粉红色的蛋形菌托,在菌柄顶端有一围细致洁白的网状裙从菌盖向下铺开,被人们称为“雪裙仙子”、“山珍之花”、“真菌之花”、“菌中皇后”,红托竹荪是一种极其名贵的食用菌,具有较高的食用价值和药用价值,含有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及各种矿物质,对防治高血压、高胆固醇和减少腹壁脂肪的贮积有较好疗效,其经济价值很高。可见,红托竹荪含有丰富的营养,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市场需求较大,具有很高的可种植性,但是竹荪对养分特别敏感,目前,人们在给红托竹荪施肥时,一般都采用化肥、尿素、大粪等原料给红托竹荪追肥,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化肥、尿素中所含的营养成份远远满足不了红托竹荪的营养需求,使得红托竹荪菌丝生长缓慢甚至出现断丝出现死亡的情况,更易发生各种病虫害,因此调节肥料的营养组成,改善这些问题以达到促进红托竹荪的生长,提高红托竹荪的产量,改进红托竹荪的品质,是目前竹荪专用肥研究的重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红托竹荪专用肥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红托竹荪专用肥,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原料组成:尿素30~40、磷酸铵20~30、过磷酸钙18~25、磷酸二氢钾18~25、硫酸钾8~15、牛羊粪18~22、沼渣20~30、甘蔗渣12~18、椰壳10~15、复合中药20~30、玉米芯8~12、桑枝6~9、复合氨基酸6~12、复合微肥10~20。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原料组成:尿素35、磷酸铵25、过磷酸钙22、磷酸二氢钾22、硫酸钾13、牛羊粪20、沼渣25、甘蔗渣15、椰壳13、中药渣25、玉米芯10、桑枝8、发酵剂10、复合氨基酸8、复合维生素5、复合微肥15。所述的复合中药,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葛根15~25、熟地10~20、酸浆8~12、平地木8~12、金沸草6~9、茯苓15~25、甘草8~12、绞股蓝10~20、鹤虱草4~10。所述的复合氨基酸,是将甘氨酸、亮氨酸和蛋氨酸按1~2:0.8~1.2:0.3~0.8的质量比混合制得。所述的复合微肥,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硫酸锌5~8、七水硫酸镁2~4、钼酸铵1~3、硼酸2~7、硫酸亚铁1~4、硒酸钠3~6。所述红托竹荪专用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复合中药处理:按配方量称取中药,干燥粉碎,加入所述粉碎料1~2倍的水,超声处理,再加热熬煮制得含水量为20~30%的浸膏;(2)制备无机肥:将尿素、磷酸铵、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钾、硫酸钾和复合微肥混合,加入为所述混合物0.5~1倍量的水,加热使其溶解,经冷却、脱水干燥,得到无机肥;(3)制备有机肥:牛羊粪、沼渣、甘蔗渣、椰壳、玉米芯、桑枝和步骤(1)中制得的浸膏混合,发酵6~8d,粉碎即可;(4)制备专用肥:将有机肥、无机肥和复合氨基酸混合,造粒即可。所述的超声处理,频率为38~42KHz,超声时间为12~18min。所述的发酵,发酵温度为38.5~42.5℃,相对湿度为40~50%,PH值5.5~6.5。所述的红托竹荪专用肥,所述尿素采用含N≥46%等级的尿素,磷酸铵采用含N≥10%、含P2O5≥40%等级的磷酸铵,过磷酸钙采用含P2O5≥12%等级的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钾采用含K2O≥28%,含P2O5≥22%等级的磷酸二氢钾,硫酸钾采用含K2O≥50%的硫酸钾,均以重量百分含量计。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红托竹荪专用肥料含有竹荪必需的多种大量元素和微量营养元素,以优质有机肥料为基础,富含红托竹荪生长所需要的氮、磷、钾、镁、硼、钼等多种元素,充分地满足了红托竹荪生长发育和优质、高产的需要,同时有效地改良了土壤结构,大大提高了肥料利用率。经检测,肥料产品以及沼渣、甘蔗渣、椰壳、复合中药中毒性重金属Hg、Cd、Pb、Cr、As含量符合国家限量标准,施用试验结果显示,本专利技术专用肥料相对于传统市售复合肥施用于红托竹荪可增产16.9%以上,并且红托竹荪品质较好。种植过程中无倒伏现象,生产的红托竹荪是合格的无公害产品;本专利技术红托竹荪专用肥料中采用的原料来源广泛,制备方法简单,设备投资较少、成本低,便于规模化推广生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任何在本实施例基本精神上的改进或代替,仍属于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红托竹荪专用肥,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原料组成:尿素30kg、磷酸铵20kg、过磷酸钙18kg、磷酸二氢钾18kg、硫酸钾8kg、牛羊粪18kg、沼渣20kg、甘蔗渣12kg、椰壳10kg、复合中药20kg、玉米芯8kg、桑枝6kg、复合氨基酸6kg、复合微肥10kg;所述的复合中药,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葛根15kg、熟地10kg、酸浆8kg、平地木8kg、金沸草6kg、茯苓15kg、甘草8kg、绞股蓝10kg、鹤虱草4kg;所述的复合氨基酸,是将甘氨酸、亮氨酸和蛋氨酸按1:0.8:0.3的质量比混合制得;所述的复合微肥,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硫酸锌5kg、七水硫酸镁2kg、钼酸铵1kg、硼酸2kg、硫酸亚铁1kg、硒酸钠3kg;所述红托竹荪专用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复合中药处理:按配方量称取中药,干燥粉碎,加入所述粉碎料1~2倍的水,在38KHz的频率下超声处理12min,再加热熬煮制得含水量为20%的浸膏;(2)制备无机肥:将尿素、磷酸铵、过磷酸钙、磷酸二氢钾、硫酸钾和复合微肥混合,加入为所述混合物0.5~1倍量的水,加热使其溶解,经冷却、脱水干燥,得到无机肥;(3)制备有机肥:牛羊粪、沼渣、甘蔗渣、椰壳、玉米芯、桑枝和步骤(1)中制得的浸膏混合,在38.5℃,相对湿度为40%,PH值为5.5的环境下发酵6~8d,粉碎即可;(4)制备专用肥:将有机肥、无机肥和复合氨基酸混合,造粒即可。实施例2一种红托竹荪专用肥,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原料组成:尿素40kg、磷酸铵30kg、过磷酸钙25kg、磷酸二氢钾25kg、硫酸钾15kg、牛羊粪22kg、沼渣30kg、甘蔗渣18kg、椰壳15kg、复合中药30kg、玉米芯12kg、桑枝9kg、复合氨基酸12kg、复合微肥20kg;所述的复合中药,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葛根25kg、熟地20kg、酸浆12kg、平地木12kg、金沸草9kg、茯苓25kg、甘草12kg、绞股蓝20kg、鹤虱草10kg;所述的复合氨基酸,是将甘氨酸、亮氨酸和蛋氨酸按2:1.2:0.8的质量比混合制得;所述的复合微肥,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硫酸锌8kg、七水硫酸镁4kg、钼酸铵3kg、硼酸7kg、硫酸亚铁4kg、硒酸钠6kg;所述红托竹荪专用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复合中药处理:按配方量称取中药,干燥粉碎,加入所述粉碎料1~2倍的水,在42KHz的频率下超声处理18min,再加热熬煮制得含水量为30%的浸膏;(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红托竹荪专用肥,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原料组成:尿素30~40、磷酸铵20~30、过磷酸钙18~25、磷酸二氢钾18~25、硫酸钾8~15、牛羊粪18~22、沼渣20~30、甘蔗渣12~18、椰壳10~15、复合中药20~30、玉米芯8~12、桑枝6~9、复合氨基酸6~12、复合微肥10~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托竹荪专用肥,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原料组成:尿素30~40、磷酸铵20~30、过磷酸钙18~25、磷酸二氢钾18~25、硫酸钾8~15、牛羊粪18~22、沼渣20~30、甘蔗渣12~18、椰壳10~15、复合中药20~30、玉米芯8~12、桑枝6~9、复合氨基酸6~12、复合微肥10~2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托竹荪专用肥,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原料组成:尿素35、磷酸铵25、过磷酸钙22、磷酸二氢钾22、硫酸钾13、牛羊粪20、沼渣25、甘蔗渣15、椰壳13、中药渣25、玉米芯10、桑枝8、发酵剂10、复合氨基酸8、复合维生素5、复合微肥15。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托竹荪专用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中药,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葛根15~25、熟地10~20、酸浆8~12、平地木8~12、金沸草6~9、茯苓15~25、甘草8~12、绞股蓝10~20、鹤虱草4~10。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托竹荪专用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氨基酸,是将甘氨酸、亮氨酸和蛋氨酸按1~2:0.8~1.2:0.3~0.8的质量比混合制得。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红托竹荪专用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微肥,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硫酸锌5~8、七水硫酸镁2~4、钼酸铵1~3、硼酸2~7、硫酸亚铁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宦国宪黎富平查万祥张高俊王志国
申请(专利权)人:安龙县农望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