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竹荪栽培的培养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52386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9 14: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农作物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竹荪栽培的培养料;由以下按重量份计原料组成:鸡粪10~20、秸秆15~25、竹炭8~12、玉米芯10~20、椰壳12~18、花生壳10~20、甘蔗渣15~25、改性膨润土8~12、复合肥10~20、复合中药15~25、复合氨基酸4~10;本发明专利技术竹荪培养料营养丰富,成分来源简单,材料多样,适宜于菌丝的生长,在满足竹荪菌丝生长的同时,有效的灭杀了其他杂菌对竹荪菌种的侵扰,同时,也降低了杂菌与竹荪菌种争抢营养,有效的促进竹荪菌丝的生长,极大的提高了菌丝的生长速度,为竹荪的丰产提供了保障。

A method for cultivating material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of Dictyophora cultivated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crop cultivation, particularly relates to a method for cultivating material Dictyophora cultivated; consists of the following raw materials by weight: 10 to 20, chicken manure straw 15 ~ 25, 8 ~ 12, bamboo charcoal corn cob 10 ~ 20, 12 ~ 18 coconut shell, peanut shell, 10 ~ 20 ~ 15 bagasse 25, modified bentonite was 8 ~ 12, 10 ~ 20 compound fertilizer, compound Chinese medicine 15 ~ 25, 4 ~ 10 compound amino acid; the invention Dictyophora material rich in nutrition, simple composition, a variety of materials, suitable for the growth of hyphae, to meet the Dictyophora mycelium growth at the same time, effectively killing the infestation and other bacteria of edible fungus and also reduces bacteria and edible fungus for nutrition, promote the mycelial growth of Dictyophora effectively, which greatly improves the growth speed of hypha, provide a guarantee for the high yield of dictyophor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竹荪栽培的培养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作物种植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竹荪栽培的培养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竹荪(Dictyophoraindusiata)又名竹笙、竹参,常见并可供食用的有3种:长裙竹荪、短裙竹荪和红托竹荪,是寄生在枯竹根部的一种隐花菌类,形状略似网状干白蛇皮,它有深绿色的菌帽,雪白色的圆柱状的菌柄,粉红色的蛋形菌托在菌柄顶端有一围细致洁白的网状裙从菌盖向下铺开,被人们称为“雪裙仙子”、“山珍之花”、“真菌之花”、“菌中皇后”。竹荪营养丰富,香味浓郁,滋味鲜美,自古就列为“草八珍”之一。竹荪是典型的中温型菌类。菌丝的生长温度为4~28℃,最适温度为20~23℃;低于16℃或高于36℃,生长缓慢。子实体形成温度为17~29℃,以20~24℃为宜,最适温度为22℃;高于28℃,生长缓慢,生长势弱;35℃以上,停止生长;低于15℃,发育减慢,菌球萎缩或出现畸形。这里所指的温度,是菌丝和子实体生长所处的环境温度,即培养基所处的地下5~20厘米深和子实体分化的地下1~30厘米深的温度。因为同一时间地表和地下的温度有较大差异,一般情况下,地表的温度高于地下温度,离地表越深,温度越低。培养料是蘑菇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它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蘑菇栽培的成败和质量高低。因此培养料的配制是蘑菇栽培过程中极重要的一个环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用于竹荪栽培的培养料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用于竹荪栽培的培养料,由以下按重量份计原料组成:鸡粪10~20、秸秆15~25、竹炭8~12、玉米芯10~20、椰壳12~18、花生壳10~20、甘蔗渣15~25、改性膨润土8~12、复合肥10~20、复合中药15~25、复合氨基酸4~10。优选地,由以下按重量份计原料组成:鸡粪15、秸秆20、竹炭10、玉米芯15、椰壳15、花生壳15、甘蔗渣20、改性膨润土10、复合肥15、复合中药20、复合氨基酸6。所述的改性膨润土,先将膨润土粉碎,过80~100目筛,浸泡在浓度为0.15~0.18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30~40min后,过滤,将滤渣浸泡在含量为3~6%的盐水溶液中,在150~180KHz的频率下超声20~30min,二次过滤,将滤渣浸泡在浓度为0.22~0.28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1~2h二次过滤,干燥即可。所述的复合肥,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尿素18~22、磷酸二氢钾8~12、过磷酸钙10~20、硫酸钾6~9、硫酸锌1~2、硼酸0.8~1.2、硫酸亚铁1~2、七水硫酸镁1~2、硒酸钠0.5~0.8、钼酸铵0.8~1.2。所述的复合中药,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雷丸10~20、紫苏8~12、毛蕊花6~9、红药子10~20、浮萍8~12、金佛草10~20、地骨皮3~8、平地木12~18。所述的复合氨基酸,是将苯丙氨酸、谷氨酸和甘氨酸按0.2~0.5:0.4~0.8:0.8~1.2的质量比混合制得。所述的用于竹荪栽培培养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发酵:将鸡粪、秸秆、竹炭、玉米芯、椰壳、花生壳和甘蔗渣混合,在28.5~33.5℃下,相对湿度为60~70%的环境下发酵18~22d,得发酵料;(2)复合中药处理:按配方称取中药,烘干粉碎,加入所述中药总质量的2~3倍的水,超声处理,加热熬煮,得含水量为8~12%的浸膏;(3)混料:将发酵料和改性膨润土、复合中药、复合氨基酸混合,拌匀,将复合肥加水调和成含量为40~50%的溶液,喷淋在所述的混合物上,压紧,即可。所述的超声处理,频率为40~50KHz,超声时间为8~12min。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竹荪培养料营养丰富,成分来源简单,材料多样,适宜于菌丝的生长,在满足竹荪菌丝生长的同时,有效的灭杀了其他杂菌对竹荪菌种的侵扰,同时,也降低了杂菌与竹荪菌种争抢营养,有效的促进竹荪菌丝的生长,极大的提高了菌丝的生长速度,为竹荪的丰产提供了保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但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方式,任何在本实施例基本精神上的改进或代替,仍属于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所要求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用于竹荪栽培的培养料,由以下按重量份计原料组成:鸡粪10kg、秸秆15kg、竹炭8kg、玉米芯10kg、椰壳12kg、花生壳10kg、甘蔗渣15kg、改性膨润土8kg、复合肥10kg、复合中药15kg、复合氨基酸4kg;所述的改性膨润土,先将膨润土粉碎,过80目筛,浸泡在浓度为0.15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30min后,过滤,将滤渣浸泡在含量为3%的盐水溶液中,在150KHz的频率下超声20min,二次过滤,将滤渣浸泡在浓度为0.22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1~2h二次过滤,干燥即可;所述的复合肥,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尿素18kg、磷酸二氢钾8kg、过磷酸钙10kg、硫酸钾6kg、硫酸锌1kg、硼酸0.8kg、硫酸亚铁1kg、七水硫酸镁1kg、硒酸钠0.5kg、钼酸铵0.8kg;所述的复合中药,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雷丸10kg、紫苏8kg、毛蕊花6kg、红药子10kg、浮萍8kg、金佛草10kg、地骨皮3kg、平地木12kg;所述的复合氨基酸,是将苯丙氨酸、谷氨酸和甘氨酸按0.2:0.4:0.8的质量比混合制得;所述的用于竹荪栽培培养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发酵:将鸡粪、秸秆、竹炭、玉米芯、椰壳、花生壳和甘蔗渣混合,在28.5℃下,相对湿度为60%的环境下发酵18~22d,得发酵料;(2)复合中药处理:按配方称取中药,烘干粉碎,加入所述中药总质量的2~3倍的水,在40KHz的频率下超声处理8~12min,加热熬煮,得含水量为8%的浸膏;(3)混料:将发酵料和改性膨润土、复合中药、复合氨基酸混合,拌匀,将复合肥加水调和成含量为40%的溶液,喷淋在所述的混合物上,压紧,即可。实施例2一种用于竹荪栽培的培养料,由以下按重量份计原料组成:鸡粪20kg、秸秆25kg、竹炭12kg、玉米芯20kg、椰壳18kg、花生壳20kg、甘蔗渣25kg、改性膨润土12kg、复合肥20kg、复合中药25kg、复合氨基酸10kg;所述的改性膨润土,先将膨润土粉碎,过100目筛,浸泡在浓度为0.18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40min后,过滤,将滤渣浸泡在含量为6%的盐水溶液中,在180KHz的频率下超声30min,二次过滤,将滤渣浸泡在浓度为0.28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1~2h二次过滤,干燥即可;所述的复合肥,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尿素22kg、磷酸二氢钾12kg、过磷酸钙20kg、硫酸钾9kg、硫酸锌2kg、硼酸1.2kg、硫酸亚铁2kg、七水硫酸镁2kg、硒酸钠0.8kg、钼酸铵1.2kg;所述的复合中药,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雷丸20kg、紫苏12kg、毛蕊花9kg、红药子20kg、浮萍12kg、金佛草20kg、地骨皮8kg、平地木18kg;所述的复合氨基酸,是将苯丙氨酸、谷氨酸和甘氨酸按0.5:0.8:1.2的质量比混合制得;所述的用于竹荪栽培培养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发酵:将鸡粪、秸秆、竹炭、玉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竹荪栽培的培养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按重量份计原料组成:鸡粪10~20、秸秆15~25、竹炭8~12、玉米芯10~20、椰壳12~18、花生壳10~20、甘蔗渣15~25、改性膨润土8~12、复合肥10~20、复合中药15~25、复合氨基酸4~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竹荪栽培的培养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按重量份计原料组成:鸡粪10~20、秸秆15~25、竹炭8~12、玉米芯10~20、椰壳12~18、花生壳10~20、甘蔗渣15~25、改性膨润土8~12、复合肥10~20、复合中药15~25、复合氨基酸4~10。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竹荪栽培的培养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按重量份计原料组成:鸡粪15、秸秆20、竹炭10、玉米芯15、椰壳15、花生壳15、甘蔗渣20、改性膨润土10、复合肥15、复合中药20、复合氨基酸6。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竹荪栽培的培养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改性膨润土,先将膨润土粉碎,过80~100目筛,浸泡在浓度为0.15~0.18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中,30~40min后,过滤,将滤渣浸泡在含量为3~6%的盐水溶液中,在150~180KHz的频率下超声20~30min,二次过滤,将滤渣浸泡在浓度为0.22~0.28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1~2h二次过滤,干燥即可。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竹荪栽培的培养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复合肥,由以下按重量份计的原料组成:尿素18~22、磷酸二氢钾8~12、过磷酸钙10~20、硫酸钾6~9、硫酸锌1~2、硼酸0.8~1.2、硫酸亚铁1~2、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宦国宪黎富平查万祥张高俊王志国
申请(专利权)人:安龙县农望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