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控摆渡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83973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2 01: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人员运输附属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数控摆渡车,其坐板高度能够根据用户身高对其进行调节,提高其适应能力,降低其使用局限性;并且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下,减少水结冰现象,从而提高其安全性;包括车体和水箱,车体内设置有盛放腔,盛放箱内设置有多组支架和多组坐板,水箱内设置有洒水腔,水箱顶端右侧设置有进液口,并在进液口处设置有挡盖,水箱底端设置有连通管,连通管底端设置有喷头;多组支架均包括螺纹管和螺纹杆,盛放腔内底侧壁设置有多组放置槽,并在多组放置槽内均设置有滚柱轴承;还包括第一电机、第一传动轴、第一扫水擦、第二电机、第二传动轴和第二扫水擦。

A kind of numerical control ferry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ffiliated personnel transport device, especially relates to a numerical control car ferry, the seat height can be adjusted according to the height of the user, enhance its ability to adapt to reduce their limitations; and in the low temperature environment, reduce water icing phenomenon, so as to improve its safety; comprises a vehicle body and a vehicl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water tank, a cavity, a box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groups of stent and multiple seat plate, the water tank is provided with water cavity, the top of the water tank is arranged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liquid inlet, and is provided with a retaining cover at the inlet of the liquid, the water tank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communicating pipe, a communicating pipe bottom end is provided with a nozzle; multiple stents were including threaded pipe and threaded rod, a cavity bottom wall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groups of placing slot is provided with a roller bearing grooves are arranged in groups; also includes a first motor, No. A transmission shaft, a first sweep, a second motor, a second transmission shaft and a second swee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数控摆渡车
本技术涉及人员运输附属装置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数控摆渡车。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一种数控摆渡车是一种用于日常生活中,通过数控技术控制摆渡车,使其能够往返于两个目的地之间,以便乘客能够快速到达目的地的辅助装置,其在人员运输的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现有的数控摆渡车包括车体和水箱,车体内设置有盛放腔,盛放箱内设置有多组支架和多组坐板,多组支架的底端均与盛放腔内底侧壁连接,多组坐板分别安装在多组支架的顶端,水箱安装在车体内底侧壁,水箱内设置有洒水腔,水箱顶端右侧设置有进液口,进液口与洒水腔连通,并在进液口处设置有挡盖,水箱底端设置有连通管,连通管顶端与洒水腔连通,连通管底端穿过车体底侧壁并伸入至车体下方,连通管底端设置有喷头,连通管底端与喷头连通;现有的数控摆渡车使用时,打开挡盖,通过进液口将水倒入水箱内,在行驶过程中,水箱内的液体可通过喷头喷撒,清洁沿途环境,乘客们坐在坐板上,摆渡车按照驾驶规则行驶即可;现有的数控摆渡车使用中发现,其坐板高度固定,不能根据用户身高对其进行调节,导致其适应能力较差,使用局限性较高;并且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下,水结冰使路面变滑,从而导致其安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其坐板高度能够根据用户身高对其进行调节,提高其适应能力,降低其使用局限性;并且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下,减少水结冰现象,从而提高其安全性的一种数控摆渡车。本技术的一种数控摆渡车,包括车体和水箱,车体内设置有盛放腔,盛放箱内设置有多组支架和多组坐板,水箱安装在车体内底侧壁,水箱内设置有洒水腔,水箱顶端右侧设置有进液口,进液口与洒水腔连通,并在进液口处设置有挡盖,水箱底端设置有连通管,连通管顶端与洒水腔连通,连通管底端穿过车体底侧壁并伸入至车体下方,连通管底端设置有喷头,连通管底端与喷头连通;多组支架均包括螺纹管和螺纹杆,盛放腔内底侧壁设置有多组放置槽,并在多组放置槽内均设置有滚柱轴承,多组螺纹管底端分别插入至多组滚珠轴承内部,多组螺纹杆底端分别插入并螺装至多组螺纹管顶端内部,多组螺纹杆顶端分别与多组坐板底端连接;还包括第一电机、第一传动轴、第一扫水擦、第二电机、第二传动轴和第二扫水擦,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安装在车体内底侧壁,第一扫水擦和第二扫水擦均位于车体下方,第一传动轴的顶端与第一电机底部输出端连接,第一传动轴底端穿过车体底侧壁并伸出至车体下方与第一扫水擦连接,第二传动轴的顶端与第二电机底部输出端连接,第二传动轴底端穿过车体底侧壁并伸出至车体下方与第二扫水擦连接。本技术的一种数控摆渡车,还包括梯子、固定台阶、滑动台阶和角度调节装置,滑动台阶的顶端设置有平台,平台包括基座、滑动台和驱动器,梯子底端与车体前轮护板连接,前轮护板上设置有多个台阶,台阶与固定台阶通过过渡平台连接,车体上安装有可伸缩支撑装置,固定台阶铰接在车体上,并与角度调节装置连接。本技术的一种数控摆渡车,还包括第三电机、第三传动轴和搅拌叶,第三电机安装在水箱顶端,搅拌叶位于洒水腔内,第三传动轴顶端与第三电机底部输出端连接,第三传动轴底端穿过水箱顶侧壁并伸入至洒水腔内与搅拌叶连接。本技术的一种数控摆渡车,还包括第一连接柱、第二连接柱、第一缓冲弹簧、第二缓冲弹簧、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第一连接柱和第二连接柱的底端均与车体内底侧壁连接,第一缓冲弹簧的左端与右端分别与第一连接柱和第一卡板连接,第二缓冲弹簧的右端与左端分别与第二连接柱和第二卡板连接,第一电机卡装在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之间。本技术的一种数控摆渡车,还包括第三连接柱、第四连接柱、第三缓冲弹簧、第四缓冲弹簧、第三卡板和第四卡板,第三连接柱和第四连接柱的底端均与车体内底侧壁连接,第三缓冲弹簧的左端与右端分别与第三连接柱和第三卡板连接,第四缓冲弹簧的右端与左端分别与第四连接柱和第四卡板连接,第三电机卡装在第三卡板和第四卡板之间。本技术的一种数控摆渡车,还包括多组背板,多组背板的底端分别与多组坐板的左端铰链连接,且在多组坐板顶端均设置有按摩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上述设置,通过旋转多组螺纹管带动多组螺纹杆上下移动,使其坐板高度能够根据用户身高对其进行调节,提高其适应能力,降低其使用局限性;并且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下,通过第一扫水擦和第二扫水擦擦拭水渍减少水结冰现象,从而提高其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俯视图;图3是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1的主视图;图5是图1的A部结构放大图;附图中标记:1、车体;2、水箱;3、多组坐板;4、进液口;5、挡盖;6、连通管;7、喷头;8、螺纹管;9、螺纹杆;10、滚柱轴承;11、第一电机;12、第一传动轴;13、第一扫水擦;14、第二电机;15、第二传动轴;16、第二扫水擦;17、梯子;18、固定台阶;19、滑动台阶;20、角度调节装置;21、基座;22、滑动台;23、前轮护板;24、台阶;25、过渡平台;26、可伸缩支撑装置;27、第三电机;28、第三传动轴;29、搅拌叶;30、第一连接柱;31、第一缓冲弹簧;32、第一卡板;33、第三连接柱;34、第三缓冲弹簧;35、第三卡板;36、多组背板;37、按摩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技术,但不用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如图1至图5所示,本本技术的一种数控摆渡车,包括车体1和水箱2,车体内设置有盛放腔,盛放箱内设置有多组支架和多组坐板3,水箱安装在车体内底侧壁,水箱内设置有洒水腔,水箱顶端右侧设置有进液口4,进液口与洒水腔连通,并在进液口处设置有挡盖5,水箱底端设置有连通管6,连通管顶端与洒水腔连通,连通管底端穿过车体底侧壁并伸入至车体下方,连通管底端设置有喷头7,连通管底端与喷头连通;多组支架均包括螺纹管8和螺纹杆9,盛放腔内底侧壁设置有多组放置槽,并在多组放置槽内均设置有滚柱轴承10,多组螺纹管底端分别插入至多组滚珠轴承内部,多组螺纹杆底端分别插入并螺装至多组螺纹管顶端内部,多组螺纹杆顶端分别与多组坐板底端连接;还包括第一电机11、第一传动轴12、第一扫水擦13、第二电机14、第二传动轴15和第二扫水擦16,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安装在车体内底侧壁,第一扫水擦和第二扫水擦均位于车体下方,第一传动轴的顶端与第一电机底部输出端连接,第一传动轴底端穿过车体底侧壁并伸出至车体下方与第一扫水擦连接,第二传动轴的顶端与第二电机底部输出端连接,第二传动轴底端穿过车体底侧壁并伸出至车体下方与第二扫水擦连接;通过上述设置,通过旋转多组螺纹管带动多组螺纹杆上下移动,使其坐板高度能够根据用户身高对其进行调节,提高其适应能力,降低其使用局限性;并且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下,通过第一扫水擦和第二扫水擦擦拭水渍减少水结冰现象,从而提高其安全性。本技术的一种数控摆渡车,还包括梯子17、固定台阶18、滑动台阶19和角度调节装置20,滑动台阶的顶端设置有平台,平台包括基座21、滑动台22和驱动器,梯子底端与车体前轮护板23连接,前轮护板上设置有多个台阶24,台阶与固定台阶通过过渡平台25连接,车体上安装有可伸缩支撑装置26,固定台阶铰接在车体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数控摆渡车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数控摆渡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1)和水箱(2),车体(1)内设置有盛放腔,盛放箱内设置有多组支架和多组坐板(3),水箱(2)安装在车体(1)内底侧壁,水箱(2)内设置有洒水腔,水箱(2)顶端右侧设置有进液口(4),进液口(4)与洒水腔连通,并在进液口(4)处设置有挡盖(5),水箱(2)底端设置有连通管(6),连通管(6)顶端与洒水腔连通,连通管(6)底端穿过车体(1)底侧壁并伸入至车体(1)下方,连通管(6)底端设置有喷头(7),连通管(6)底端与喷头(7)连通;多组支架均包括螺纹管(8)和螺纹杆(9),盛放腔内底侧壁设置有多组放置槽,并在多组放置槽内均设置有滚柱轴承(10),多组螺纹管(8)底端分别插入至多组滚珠轴承(10)内部,多组螺纹杆(9)底端分别插入并螺装至多组螺纹管(8)顶端内部,多组螺纹杆(9)顶端分别与多组坐板(3)底端连接;还包括第一电机(11)、第一传动轴(12)、第一扫水擦(13)、第二电机(14)、第二传动轴(15)和第二扫水擦(16),第一电机(11)和第二电机(14)均安装在车体(1)内底侧壁,第一扫水擦(13)和第二扫水擦(16)均位于车体(1)下方,第一传动轴(12)的顶端与第一电机(11)底部输出端连接,第一传动轴(12)底端穿过车体(1)底侧壁并伸出至车体(1)下方与第一扫水擦(13)连接,第二传动轴(15)的顶端与第二电机底部输出端连接,第二传动轴(15)底端穿过车体(1)底侧壁并伸出至车体(1)下方与第二扫水擦(16)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控摆渡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1)和水箱(2),车体(1)内设置有盛放腔,盛放箱内设置有多组支架和多组坐板(3),水箱(2)安装在车体(1)内底侧壁,水箱(2)内设置有洒水腔,水箱(2)顶端右侧设置有进液口(4),进液口(4)与洒水腔连通,并在进液口(4)处设置有挡盖(5),水箱(2)底端设置有连通管(6),连通管(6)顶端与洒水腔连通,连通管(6)底端穿过车体(1)底侧壁并伸入至车体(1)下方,连通管(6)底端设置有喷头(7),连通管(6)底端与喷头(7)连通;多组支架均包括螺纹管(8)和螺纹杆(9),盛放腔内底侧壁设置有多组放置槽,并在多组放置槽内均设置有滚柱轴承(10),多组螺纹管(8)底端分别插入至多组滚珠轴承(10)内部,多组螺纹杆(9)底端分别插入并螺装至多组螺纹管(8)顶端内部,多组螺纹杆(9)顶端分别与多组坐板(3)底端连接;还包括第一电机(11)、第一传动轴(12)、第一扫水擦(13)、第二电机(14)、第二传动轴(15)和第二扫水擦(16),第一电机(11)和第二电机(14)均安装在车体(1)内底侧壁,第一扫水擦(13)和第二扫水擦(16)均位于车体(1)下方,第一传动轴(12)的顶端与第一电机(11)底部输出端连接,第一传动轴(12)底端穿过车体(1)底侧壁并伸出至车体(1)下方与第一扫水擦(13)连接,第二传动轴(15)的顶端与第二电机底部输出端连接,第二传动轴(15)底端穿过车体(1)底侧壁并伸出至车体(1)下方与第二扫水擦(16)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数控摆渡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梯子(17)、固定台阶(18)、滑动台阶(19)和角度调节装置(20),滑动台阶(19)的顶端设置有平台,平台包括基座(21)、滑动台(22)和驱动器,梯子(17)底端与车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金
申请(专利权)人:邯郸市玉金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