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转动轴的精确加工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680941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2-02 00: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器人转动轴的精确加工定位装置,包括载板、两个轴向定位座、至少一个承托装置及径向定位装置,两个轴向定位座沿左右方向相对设置于所述载板上,用以将转动轴沿轴向夹紧固定;至少一个承托装置设置于载板且位于两个轴向固定座之间,承托装置包括由第一架杆和第二架杆枢接形成的X型支架以及驱动第一杆和第二杆相对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第一架杆和第二架杆的上端之间限定出一可承托转动轴的V形托槽;径向定位装置设置于载板上且位于两个轴向固定座之间,用以将转动轴沿径向夹紧固定。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机器人转动轴的精确加工定位装置,能够适用于不同直径的转动轴,提高加工效率和降低加工成本。

A precise positioning device for the rotating shaft of a robo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ositioning precision machining robot rotating shaft device comprises a support plate, two axial positioning seat, at least one bearing device and radial positioning device, two axial positioning seat along the lateral direction is relatively arranged on the carrier plate, the rotating shaft along the axial direction of the clamping and fixing at least; a supporting device is arranged on the carrier plate and is positioned between the two axial fixed seat, X type bracket supporting device comprises a first pole and second pole pivoted to form a first driving mechanism and driving the first and second rod relative rotation between the upper end of the first pole and second pole defines a V the axis of rotation of the bearing bracket shaped; radial positioning device is arranged on the carrier plate and is positioned between the two axial fixed seat, the rotating shaft is fixed along the radial clamping. According to the embodiment of the utility model, the precise processing and positioning device of the robot's rotating shaft can be applied to the rotation shaft with different diameters, which improves the processing efficiency and reduces the processing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器人转动轴的精确加工定位装置
本技术涉及机器人
,尤其涉及一种机器人转动轴的精确加工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机器人(Robot)是自动执行工作的机器装置。它既可以接受人类指挥,又可以运行预先编排的程序,也可以根据以人工智能技术制定的原则纲领行动。它的任务是协助或取代人类工作的工作,例如生产业、建筑业,或是危险的工作。机器人的结构及系统复杂,包含零部件数量较多,例如转动轴,机器人具有多个关节,因此,机身的转动轴数量也相对较多,而在加工这些转动轴时,一般都需要进行逐个加工,相关技术中,在加工这些转动轴时,由于这些转动轴的尺寸不同(例如直径)而导致需要不同的加工治具,因此,其加工效率低,设备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机器人转动轴的精确加工定位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机器人转动轴的精确加工定位装置,包括:载板;两个轴向定位座,两个所述轴向定位座沿左右方向相对设置于所述载板上,用以将转动轴沿轴向夹紧固定;至少一个承托装置,至少一个所述承托装置设置于所述载板且位于两个所述轴向固定座之间,所述承托装置包括由第一架杆和第二架杆枢接形成的X型支架以及驱动所述第一杆和第二杆相对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架杆和第二架杆的上端之间限定出一可承托所述转动轴的V形托槽;径向定位装置,所述径向定位装置设置于所述载板上且位于两个所述轴向固定座之间,用以将所述转动轴沿径向夹紧固定。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机器人转动轴的精确加工定位装置,能够适用于不同直径的转动轴,方便于不同直径的转动轴在同一加工定位装置上进行机械加工,提高加工效率和降低加工成本。此外,由于不同尺寸的转动轴在该加工定位装置上固定于同一轴线位置,所以,方便于自动控制的编程。另外,根据本技术上述实施例的机器人转动轴的精确加工定位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安装于所述载板上且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安装座上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滑道;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安装于所述第一滑道内,所述第一丝杆包括第一正旋螺纹段及第一反旋螺纹段;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滑道内且与所述第一正旋螺纹段螺纹配合,所述第二滑块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滑道内且与所述第一反旋螺纹段螺纹配合;所述第一架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滑块铰接,所述第二架杆的下端与所述的第二滑块铰接;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与所述第一丝杆相连,以驱动所述第一丝杆旋转。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轴向定位座包括:支撑体,所述支撑体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支撑体设有沿左右方向贯穿所述支撑体的螺纹孔;第一顶杆,所述第一顶杆至少包括一螺纹段及一圆锥段,所述螺纹段与所述螺纹孔螺纹配合,所述圆锥段的端部形成为顶尖且朝向所述承托装置;圆盘,所述圆盘同轴连接于所述第一顶杆上远离所述圆锥段的一端,且所述圆盘的非圆心处上连接一摇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径向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夹持件;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二夹持件与所述第一夹持件沿前后方向相对设置;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用以驱动所述第二夹持件与第一夹持将沿前后方向同步相对靠近或远离。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安装于所述载板上且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第二安装座上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二滑道;第二丝杆,所述第二丝杆安装于所述第二滑道内,所述第二丝杆包括第二正旋螺纹段及第二反旋螺纹段;第三滑块和第四滑块,所述第三滑块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滑道内且与所述第二正旋螺纹段螺纹配合,所述第四滑块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二滑道内且与所述第二反旋螺纹段螺纹配合;所述第一夹持件的下端与所述第三滑块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夹持件的下端与所述的第四滑块固定连接;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与所述第二丝杆相连,以驱动所述第二丝杆旋转。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夹持件包括第一立杆、第一臂及第一抵持件,所述第一立杆的下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三滑块,所述第一臂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立杆的上端,所述第一抵持件连接于所述第一臂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夹持件包括第二立杆、第二臂及第二抵持件,所述第二立杆的下端固定连接于所述第四滑块,所述第二臂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立杆的上端,所述第二抵持件连接于所述第二臂的另一端。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抵持件具有向后侧凹陷的第一弧形面,所述第二抵持件具有向前侧凹陷的第二弧形面,所述第一弧形面和第二弧形面之间限定出夹持所述转动轴的夹持腔。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承托装置为两个,两个所述承托装置沿左右方向相对设置,所述径向定位装置位于两个所述承托装置之间。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机器人转动轴的精确加工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机器人转动轴的精确加工定位装置中承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机器人转动轴的精确加工定位装置中径向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机器人转动轴的精确加工定位装置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载板10;轴向定位座20;支撑体201;第一顶杆202;顶尖2021;圆盘203;摇柄204;承托装置30;X型支架301;第一架杆3011;第二架杆3012;V型托槽G01;第一驱动机构302;第一固定座3021;第一滑道G02;第一丝杆3022;第一正旋螺纹段P01;第一反旋螺纹段P02;第一滑块3023;第二滑块3024;第一驱动电机3025;径向定位装置40;第一夹持件401;第一立杆4011;第一臂4012;第一抵持件4013;第一弧形面S01;第二夹持件402;第二立杆4021;第二臂4022;第二抵持件4023;第二弧形面S02;第二驱动机构403;第二固定座4031;第二滑道G03;第二丝杆4032;第二正旋螺纹段P03;第二反旋螺纹段P04;第三滑块4033;第四滑块4034;第二驱动电机4035;转动轴50。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机器人转动轴的精确加工定位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器人转动轴的精确加工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载板;两个轴向定位座,两个所述轴向定位座沿左右方向相对设置于所述载板上,用以将转动轴沿轴向夹紧固定;至少一个承托装置,至少一个所述承托装置设置于所述载板且位于两个所述轴向固定座之间,所述承托装置包括由第一架杆和第二架杆枢接形成的X型支架以及驱动所述第一杆和第二杆相对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架杆和第二架杆的上端之间限定出一可承托所述转动轴的V形托槽;径向定位装置,所述径向定位装置设置于所述载板上且位于两个所述轴向固定座之间,用以将所述转动轴沿径向夹紧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器人转动轴的精确加工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载板;两个轴向定位座,两个所述轴向定位座沿左右方向相对设置于所述载板上,用以将转动轴沿轴向夹紧固定;至少一个承托装置,至少一个所述承托装置设置于所述载板且位于两个所述轴向固定座之间,所述承托装置包括由第一架杆和第二架杆枢接形成的X型支架以及驱动所述第一杆和第二杆相对转动的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架杆和第二架杆的上端之间限定出一可承托所述转动轴的V形托槽;径向定位装置,所述径向定位装置设置于所述载板上且位于两个所述轴向固定座之间,用以将所述转动轴沿径向夹紧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转动轴的精确加工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座,所述第一固定座安装于所述载板上且沿前后方向延伸,所述第一安装座上设置有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第一滑道;第一丝杆,所述第一丝杆安装于所述第一滑道内,所述第一丝杆包括第一正旋螺纹段及第一反旋螺纹段;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所述第一滑块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滑道内且与所述第一正旋螺纹段螺纹配合,所述第二滑块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第一滑道内且与所述第一反旋螺纹段螺纹配合;所述第一架杆的下端与所述第一滑块铰接,所述第二架杆的下端与所述的第二滑块铰接;第一驱动电机,所述第一驱动电机与所述第一丝杆相连,以驱动所述第一丝杆旋转。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转动轴的精确加工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轴向定位座包括:支撑体,所述支撑体沿上下方向延伸,所述支撑体设有沿左右方向贯穿所述支撑体的螺纹孔;第一顶杆,所述第一顶杆至少包括一螺纹段及一圆锥段,所述螺纹段与所述螺纹孔螺纹配合,所述圆锥段的端部形成为顶尖且朝向所述承托装置;圆盘,所述圆盘同轴连接于所述第一顶杆上远离所述圆锥段的一端,且所述圆盘的非圆心处上连接一摇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转动轴的精确加工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径向定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纯锐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精匠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