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抑氨膜的生产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6659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稻田抑氨膜的生产工艺,依次包括溶剂加热、固定剂与增稠剂的溶入,抗氧化剂、助溶剂、防腐剂与杀菌剂的分别溶入、恒温,成膜剂的溶入、搅拌、乳化,以及冷却等工艺过程。本发明专利技术工艺过程简单,生产出的产品质量稳定,既不改变农民传统的施肥习惯,又能减少化肥氮的损失,同时也不会带来二次污染,使用也十分方便。(*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业生产中氨挥发防止之
,涉及一种抑制氨挥发的液态分子膜的生产工艺,特别涉及一种稻田抑氨膜的生产工艺。我国是世界上氮肥施用量最大的国家,近几年的年施用量已达2000多万吨纯氮,约占世界氮肥总施用量30%,我国又是世界上水稻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之一,有近5亿亩稻田,占全世界水稻种植面积的22.3%。但是,研究表明,在我国的水稻生产中,氮肥的利用率平均约为30-35%,损失却高达50%左右。以我国水稻生产中年施用氮肥600万吨(N)计,其损失量相当于300多万吨尿素,按市价可着折合人民币60多亿元,经济损失十分严重。大量的氮进入环境中,已经对人类和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因此,减少氮肥损失,提高其利用率,具有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稻田抑氨膜作为一种抑制稻田中氨挥发的新技术措施,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能有效抑制稻田中氨的挥发,该稻田抑氨膜为液体乳剂,由具有亲水基团的长链碳有机化合物组成,喷洒于田面水后,在水表面迅速扩散并形成一层紧密稳定的液态分子膜,它既不改变农民传统的施肥习惯,又能减少化肥氮的损失,同时也不会带来二次污染,使用也十分方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稻田抑氨膜的生产工艺,由于稻田抑氨膜本身就是一种抑制稻田中氨挥发的新技术措施,因此其生产工艺必然具有一定的独创性。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以下述方式完成的一种稻田抑氨膜的生产工艺,其关键是它依次包括以下工艺过程a.将75~90℃的热水加入混合反应器和加热夹套中,第一次加入反应器中的水量为总量的2/3,加热套中的热水由循环水泵以一固定的流速保持热水循环,以保证加热套中的热水温度恒定,然后b.将选定的固定剂与增稠剂分别加入反应器中,每一种物质溶解后,再加入下一种,使所有的固定剂与增稠剂都完全溶解,然后c.将抗氧化剂、助溶剂分别加入反应器中,每一种物质溶解后,再加入下一种,待所有的这些试剂都完全溶解后,恒温一段时间,以使反应器中的温度恢复到恒定的温度,然后d.将成膜剂加入反应器中,待到成膜剂溶解后,加入其余1/3的热水,再继续搅拌1小时,使产品充分乳化,产品乳化好后,e.将夹套中的热水换成冷水(温度与室温相同即可),由循环水泵以一固定的流速保持冷水循环,同时继续搅拌至完全冷却。为了能够使生产出来的稻田抑氨膜具有防腐与杀菌的效果,最好在上述c工艺过程中增加一个加入防腐剂与杀菌剂的工艺过程。为了能够使稻田抑氨膜达到最佳的乳化效果,最好在上述d工艺过程中加入其余1/3的热水之后,根据乳化情况,添加5%左右的过量助溶剂。为了便于更加直观地看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生产工艺的流程情况,在此将稻田抑氨膜的几种生产工艺流程简述如下。流程1加入热水→添加固定剂与增稠剂→添加防腐剂与杀菌剂→添加抗氧化剂→添加助溶剂→添加成膜剂。流程2加入热水→添加固定剂与增稠剂→添加防腐剂与杀菌剂→添加助溶剂→添加抗氧化剂→添加成膜剂。流程3加入热水→添加固定剂与增稠剂→添加抗氧化剂→添加防腐剂与杀菌剂→添加助溶剂→添加成膜剂。流程4加入热水→添加固定剂与增稠剂→添加抗氧化剂→添加助溶剂→添加防腐剂与杀菌剂→添加成膜剂。流程5加入热水→添加固定剂与增稠剂→添加助溶剂→添加防腐剂与杀菌剂→添加抗氧化剂→添加成膜剂。流程6加入热水→添加固定剂与增稠剂→添加助溶剂→添加抗氧化剂→添加防腐剂与杀菌剂→添加成膜剂。流程7加入热水→添加固定剂与增稠剂→添加抗氧化剂→添加助溶剂→添加成膜剂。流程8加入热水→添加固定剂与增稠剂→添加助溶剂→添加抗氧化剂→添加成膜剂。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各实施例中所标的数值均指各加入组分的重量百分比。实施例一a.将75℃的热水加入混合反应器和加热夹套中,第一次加入反应器中的水量为为产品总量的50%,加热套中的热水由循环水泵以一固定的流速保持热水循环,以保证加热套中的热水温度恒定,然后b.分别将环糊精3%、羧甲基纤维素7%、聚氧乙烯5%加入反应器中,环糊精、羧甲基纤维素、聚氧乙烯在本实施例中作为稻田抑氨膜的固定剂与增稠剂,加入过程应确保在每一种物质溶解后,再加入下一种,使所有的固定剂与增稠剂都完全溶解,然后c.将十二烷基磺酸钠3%、十二烷基聚氧乙烯(15)醚2%、维生素0.01%分别加入反应器中,在本实施例中十二烷基磺酸钠、十二烷基聚氧乙烯(15)醚作为稻田抑氨膜的助溶剂,而维生素则作为稻田抑氨膜的抗氧化剂,同样加入过程应确保在每一种物质溶解后,再加入下一种,待所有的这些试剂都完全溶解后,恒温一段时间,以使反应器中的温度恢复到恒定的温度,然后d.将十六醇5%加入反应器中,在本实施例中十六醇作为稻田抑氨膜的成膜剂,待到成膜剂溶解后,加入热水,使产品总量达100%,再继续搅拌1小时,使产品充分乳化,产品乳化好后,e.将夹套中的热水换成冷水(温度与室温相同即可),由循环水泵以一固定的流速保持冷水循环,同时继续搅拌至完全冷却。实施例二a.将90℃的热水加入混合反应器和加热夹套中,第一次加入反应器中的水量为为产品总量的40%,加热套中的热水由循环水泵以一固定的流速保持热水循环,以保证加热套中的热水温度恒定,然后b.分别将环糊精2%、羧甲基纤维素5%、聚乙烯醇加入反应器中,环糊精、羧甲基纤维素、聚氧乙烯在本实施例中作为稻田抑氨膜的固定剂与增稠剂,加入过程应确保在每一种物质溶解后,再加入下一种,使所有的固定剂与增稠剂都完全溶解,然后c.将十二烷基硫酸钠8%、土温-(80)7%、维生素3%、尼泊金甲酯0.01%、乙醇0.02%、水杨酸0.02%、咪唑烷基脲0.05%分别加入反应器中,在本实施例中十二烷基硫酸钠、土温-(80)作为稻田抑氨膜的助溶剂,维生素作为稻田抑氨膜的抗氧化剂,而尼泊金甲酯、乙醇、水杨酸、咪唑烷基脲则作为稻田抑氨膜的防腐剂与杀菌剂,同样加入过程应确保在每一种物质溶解后,再加入下一种,待所有的这些试剂都完全溶解后,恒温一段时间,以使反应器中的温度恢复到恒定的温度,然后d.将羊毛脂醇8%、聚乙二醇2%加入反应器中,在本实施例中羊毛脂醇、聚乙二醇作为稻田抑氨膜的成膜剂,待到成膜剂溶解后,加入热水,使产品总量达100%,再继续搅拌1小时,使产品充分乳化,产品乳化好后,e.将夹套中的热水换成冷水(温度与室温相同即可),由循环水泵以一固定的流速保持冷水循环,同时继续搅拌至完全冷却。实施例三本实施例的工艺过程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仅为各组分的加入物质及加入量稍有区别,各组分的加入物质及加入量为成膜剂5%(十八醇)助溶剂5%(十二烷基硫酸钠3%+土温-(80)2%)固定剂和增稠剂15%(明胶3%+羧甲基纤维素7%+聚乙烯醇5%)抗氧化剂0.01%(五倍子酸丙酯)其余为水,使产品总量达100%以下各实施例的工艺过程与实施例二基本相同,仅为各组分的加入物质及加入量稍有区别。实施例四各组分的加入物质及加入量为成膜剂10%(十八醇8%+羊毛脂1%+单甘酯0.5%+石油醚0.5%)助溶剂8%(十二烷基硫酸钠5%+司潘-(80)1%+土温-(80)2%)固定剂和增稠剂7%(植物胶1%+甲基纤维素3%+聚乙烯醇3%)抗氧化剂0.2%(维生素)防腐剂与杀菌剂0.02%(尼泊金甲酯0.01%+咪唑烷基脲0.01%)其余为水,使产品总量达100%实施例五各组分的加入物质及加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稻田抑氨膜的生产工艺,其特征是它依次包括以下工艺过程:a.将75~90℃的热水加入混合反应器和加热夹套中,第一次加入反应器中的水量为总量的2/3,加热套中的热水由循环水泵以一固定的流速保持热水循环,以保证加热套中的热水温度恒定,然后 b.将选定的固定剂与增稠剂分别加入反应器中,每一种物质溶解后,再加入下一种,使所有的固定剂与增稠剂都完全溶解,然后c.将抗氧化剂、助溶剂分别加入反应器中,每一种物质溶解后,再加入下一种,待所有的这些试剂都完全溶解后,恒温一段时间,以 使反应器中的温度恢复到恒定的温度,然后d.将成膜剂加入反应器中,待到成膜剂溶解后,加入其余1/3的热水,再继续搅拌1小时,使产品充分乳化,产品乳化好后,e.将夹套中的热水换成冷水(温度与室温相同即可),由循环水泵以一固定的流速保持冷 水循环,同时继续搅拌至完全冷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