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秸秆堆腐,具体是一种农作物收割与秸秆堆腐一体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1、秸秆直接还田是我国粮食作物收割时的惯用方式,它既省时省力,又能改变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促进作物增产,但是在稻田生态系统中,秸秆直接还田会导致大量温室气体甲烷的排放,不仅加剧全球气候变暖,也不利于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
2、甲烷是严格厌氧条件下微生物作用于有机物质的最终产物,已有研究结果表明,秸秆集中堆积腐熟一段时间后,秸秆当中的易分解碳含量明显降低,这就意味着秸秆堆腐后再还田相对于直接还田将显著减少稻田甲烷排放,但常规堆腐周期长,且堆腐一段时间后秸秆的各个位置处的易分解碳含量不同,如此便会影响后续的还田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堆腐周期长的问题,提供一种农作物收割与秸秆堆腐一体装置及其方法。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农作物收割与秸秆堆腐一体装置,包括腐熟罐,所述腐熟罐的外壁安装有喷液管,所述喷液管的顶端安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农作物收割与秸秆堆腐一体装置,包括腐熟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腐熟罐(1)的外壁安装有喷液管(3),所述喷液管(3)的顶端安装有溶剂储存罐(2),所述腐熟罐(1)远离溶剂储存罐(2)的一侧安装有粉碎机(5),所述粉碎机(5)的顶端连接有收割机秸秆排放管(6),所述腐熟罐(1)的内壁安装有锥形隔板(710),所述腐熟罐(1)的内部设置有位于锥形隔板(710)上方的混料腔(709),所述腐熟罐(1)的内部设置有位于锥形隔板(710)下方的置物腔(717),所述锥形隔板(710)的内侧设置有旋转翻料件,所述腐熟罐(1)的顶部设置有延伸至混料腔(709)内侧的连接管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作物收割与秸秆堆腐一体装置,包括腐熟罐(1),其特征在于,所述腐熟罐(1)的外壁安装有喷液管(3),所述喷液管(3)的顶端安装有溶剂储存罐(2),所述腐熟罐(1)远离溶剂储存罐(2)的一侧安装有粉碎机(5),所述粉碎机(5)的顶端连接有收割机秸秆排放管(6),所述腐熟罐(1)的内壁安装有锥形隔板(710),所述腐熟罐(1)的内部设置有位于锥形隔板(710)上方的混料腔(709),所述腐熟罐(1)的内部设置有位于锥形隔板(710)下方的置物腔(717),所述锥形隔板(710)的内侧设置有旋转翻料件,所述腐熟罐(1)的顶部设置有延伸至混料腔(709)内侧的连接管(721),所述腐熟罐(1)的外壁安装有与粉碎机(5)、溶剂储存罐(2)交错排列的侧连板(703),所述侧连板(703)远离腐熟罐(1)的一端顶部设置有贯穿至侧连板(703)底部的排料管(706),所述排料管(706)的外壁套接有位于侧连板(703)下方的套块(719),所述套块(719)上设置有集料单元,所述排料管(706)的顶部设置有与连接管(721)相连的延长管(704),所述腐熟罐(1)的顶部设置有与连接管(721)、套块(719)相连的断连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农作物收割与秸秆堆腐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翻料件包括有转动连接于锥形隔板(710)内侧的集料斗(711),所述置物腔(717)的内部设置有位于集料斗(711)下方的定位锥齿轮(715),所述集料斗(711)的底部设置有贯穿至混料腔(709)内的送料管(718),所述送料管(718)的内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送料杆(726),所述送料杆(726)的底端设置有位于送料管(718)下方且与定位锥齿轮(715)相啮合的传动锥齿轮(714),所述集料斗(711)的底部外侧安装有齿轮环(716),所述置物腔(717)的内部设置有位于定位锥齿轮(715)一侧的电机(713),所述电机(713)的输出端连接有与齿轮环(716)相啮合的直齿轮(7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农作物收割与秸秆堆腐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隔板(710)与集料斗(711)顶部的倾斜角度相等,所述送料管(718)相对腐熟罐(1)呈倾斜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农作物收割与秸秆堆腐一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料单元包括有插接于侧连板(703)远离腐熟罐(1)一端的l型插杆(741),所述套块(719)远离腐熟罐(1)的一侧安装有延伸至侧连板(703)上方的棘齿条(707),所述l型插杆(741)靠近排料管(706)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与棘齿条(707)相啮合的棘爪(742),棘爪(742)与l型插杆(741)连接的转轴外侧通过卡槽卡接有扭力弹簧,所述套块(719)的两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螺纹杆(736),所述套块(719)的顶部安装有导向轴(738),所述套块(719)的底部固定有定位夹板(743),所述螺纹杆(736)上套接有与导向轴(738)滑动连接的活动夹板(737),所述套块(719)的顶部设置有与侧连板(703)底部相连且位于排料管(706)外侧的第一复位弹簧(705),所述排料管(706)的底端安装有矩形连接套(708),所述矩形连接套(708)的内部插接有延伸至矩形连接套(708)外侧的挡板(740),所述挡板(740)远离矩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广斌,马静,徐华,颜晓元,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