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扭杆弹簧的铰链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63788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30 1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带扭杆弹簧的铰链结构,用于对车辆天窗启/闭助力,包括分设于扭杆轴两端的第一铰链及夹紧架、第三铰链及限位块,以及分别与第一铰链和第三铰链配合的两个第二铰链,第一铰链和第三铰链分别焊接在天窗顶盖上,两个第二铰链焊接在车身顶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铰链扭杆结构对原无助力式天窗进行优化,使得原无助力式天窗既保留了原结构简单、可靠性强的优点又增加了助力开启能力,结构稳定可靠、操作灵活,用途多,适用于民用和军用。

Hinge structure with torsion bar spring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hinge structure with a torsion bar spring, for vehicle roof opening / closing power, including respectively arranged at both ends of the torsion bar axis of the first hinge and the third hinge clamping frame, and a limiting block, and two second hinges are respectively matched with the first hinge and the third hinge, the first hinge and the third hinge are welded on the sunroof, two hinges welded at the roof on the second. The utility model uses the hinge structure of torsion bar without power sunroof is optimized, so that no power sunroof which not only retain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high reliability and increase the power capacity of open, stable and reliable structure, flexible operation, multiple purposes, applicable to civil and milita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扭杆弹簧的铰链结构
本技术属于汽车配件
,涉及一种新型铰链,具体地说是一种简单实用的可用于汽车天窗,特别是军用车辆天窗的铰链扭杆结构。
技术介绍
电动车窗在民用车上已经得到很广泛的应用,通常采用侧窗的升降形式和天窗的滑动或小角度开启形式。但民用电动车窗技术无法在军用车辆中应用,这是因为军用装甲车注重高的防护性能,其车身、车门结构与民用车有很大的不同,尤其是其玻璃也需要具有一定的防护性能,因此玻璃的结构相对于民用车玻璃厚重很多,还有军用侧窗还兼负射击窗口的功能而需要大角度开启,因此民用电动车窗这两种形式都不适用于军用车辆。现阶段军用车辆都采用手动翻窗的形式,需要以人力推、拉翻窗实现大角度开启、闭合。显然,以手动方式频繁操作打开与关闭翻窗在军队作业或是在作战过程中是非常消耗成员的体力,也严重影响成员的作战能力。而且,当翻窗在打开时,如果突然遇到敌人的袭击,手动关闭翻窗可能影响成员的生命安全。因此,不管是从成员的舒适性还是作战安全性来说,电动翻窗都相对于手动翻窗有很大的优势。然而电动翻窗电机相对翻窗的安装位置、电动翻窗能打开的最大角度以及翻窗是否能够关闭严合等都成为了很大的技术挑战。目前常见的汽车天窗开启方式一般分为无助力式和助力式两种。传统无助力式结构优点在于其结构简单、可靠性高,缺点是开启过程中需要消耗很大的人力、开启困难。助力式结构分为气弹簧助力式、液压助力式、电推杆助力式,其虽可以节省开启过程中的人力,但助力式结构需要辅助开启装置、且结构复杂、安装空间大、可靠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扭杆弹簧的铰链结构,利用新型铰链扭杆结构对原无助力式天窗进行优化,使得原无助力式天窗既保留了原结构简单、可靠性强的优点又增加了助力开启能力。本技术提供的带扭杆弹簧的铰链结构,用于对车辆天窗启/闭助力,包括分设于扭杆轴两端的第一铰链及夹紧架、第三铰链及限位块,以及分别与第一铰链和第三铰链配合的两个第二铰链,第一铰链和第三铰链分别焊接在天窗顶盖上,两个第二铰链焊接在车身顶板上。其中,第二铰链和第一铰链或第三铰链为凸凹配合的铰链结构,第二铰链的凸页伸入第一铰链第三铰链的两凹页中,且凸页和两凹页各设有对位的通孔;扭杆轴两端分别插入外径与该通孔匹配的铰链套筒中,铰链套筒再插入到该通孔中且扭杆轴的两端头伸出该通孔;铰链套筒两端再分别通过轴用钢丝挡圈限位以将铰链套筒定位固定于第一铰链或第三铰链的两凹页之间。其中,所述扭杆轴伸出通孔的两端头为“长腰型”扁方段,扭杆轴的第一铰链所在端装配有夹紧架,夹紧架焊接在车身顶板上,所述扭杆轴的第三铰链所在端装配限位块和开口销。其中,所述夹紧架为向上开口的矩形槽,扭杆轴在第一铰链端头的扁方段伸入矩形槽内与矩形槽面面贴合;一六角头螺栓穿过矩形槽上方的孔,用六角螺母将六角头螺栓锁紧。其中,所述第三铰链端头凹页设一个限位凸缘,扭杆轴在第三铰链端头的扁方段的扁方面设有穿销孔,该扁方段插入到限位块的“长腰型”孔中,限位块插到所述限位凸缘中,开口销装于所述穿销孔中。其中,所述第三铰链端头凹页设一个限位凸缘,扭杆轴在第三铰链端头的扁方段的扁方面设有穿销孔,该扁方段插入到限位块的“长腰型”孔中,限位块插到所述限位凸缘中,开口销装于所述穿销孔中。本技术提供的带扭杆弹簧的铰链结构具有以下优点:1.结构简单合理,仅将原有回转轴更改为外廓尺寸相近的扭杆轴。2.无液压、气压、电器辅助机构,稳定可靠、故障率低,操作灵活,维修方便;3.具有较广的适用性,无论是军用的装甲车、警备还是民用的消防、救灾车辆都可以采用本技术方案。本技术结构用途多、稳定可靠、操作灵活,适用于民用和军用。附图说明图1A是本技术铰链结构总体配置图;图1B是图1A俯视图;图1C显示本技术铰链结构用于车内天窗的安装示意图;图2A显示扭杆轴在第三铰链所在端局部剖视图;图2B显示扭杆轴在第一铰链所在端局部剖视图;图2C显示夹紧架与扭杆轴装配剖视图;图2D显示为各零部件详细结构的等轴侧视爆炸图;图3显示本技术铰链结构工作状态图。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第一铰链1、六角头螺栓2、夹紧架3、扭杆轴4、六角螺母5、第一铰链套筒6、轴用钢丝挡圈7、第二铰链8、第二铰链套筒9、第三铰链10、限位块11、开口销12、“长腰型”孔13、“长腰型”扁方段14、矩形槽15、限位凸缘16、凹页17、凸页18、穿销孔19。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设计思路为:将普通的铰链连接轴更改为扭杆弹簧结构,当天窗关闭过程中、天窗受到扭杆轴弹簧扭力,使天窗关闭速度下降,减缓天窗对车身顶板的冲击。在此过程中天窗的重力势能转化为铰链扭杆轴的弹性势能储蓄在扭杆弹簧中。当天窗开启时,弹性势能释放产生反力矩达到助力效果。人的推力与扭杆弹簧扭矩一起做功完成开启,减小了人员的体力消耗。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实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参见图1A总体配置和图1B,本技术铰链结构包括:第一铰链1、六角头螺栓2、夹紧架3、扭杆轴4、六角螺母5、第一铰链套筒6、轴用钢丝挡圈7、两个第二铰链8、第二铰链套筒9、第三铰链10、限位块11和开口销12。其中:第一铰链1和第三铰链10分设于扭杆轴4的两端,两个第二铰链8分别与第一铰链1和第三铰链10通过第一铰链套筒6和第二铰链套筒9以及轴用钢丝挡圈7配合连接,第一铰链1和第三铰链10分别焊接在天窗顶盖上,两个第二铰链8焊接在车身顶板上(参见图1C)。扭杆轴4的第一铰链1所在端(图1A上侧,图2D右侧)通过夹紧架3、六角头螺栓2、六角螺母5固定,夹紧架3焊接在车身顶板上,扭杆轴4的第三铰链10所在端(图1A下侧,图2D左侧)通过限位块11、开口销12来限制天窗在X轴、Y轴、Z轴、XY面、XZ面、YZ面的六点自由度。图2A显示扭杆轴4下侧(图1A所示方向下侧,图2D所示方向左侧)局部剖视结构,结合图2A和图2D,第二铰链8和第三铰链10为凸凹配合的铰链结构,第二铰链8的凸页18伸入第三铰链10的两凹页17中,且凸页18和两凹页17各设有对位的通孔;铰链扭杆轴4插入第二铰链套筒9中,第二铰链套筒9外径与该通孔匹配,插入到连为一体的第二铰链8和第三铰链10的通孔中,且扭杆轴4的端头伸出该通孔;第二铰链套筒9两端再分别通过轴用钢丝挡圈7来限位以将第二铰链套筒9定位固定于第三铰链10的两凹页17之间。图2D可显示限位块与扭杆轴装配关系,由图2D可以看出:第三铰链10端头凹页17带有一个限位凸缘16结构,扭杆轴4两端设计为“长腰型”扁方段14,且左端扁方段14的扁方面设有穿销孔19,该伸出第三铰链10端头的左端扁方段14插入到限位块11的“长腰型”孔13中,限位块11插到第三铰链10的凸缘结构16中。将限位块11右端面与限位突缘16端面贴合后,扭杆轴4的左端穿销孔外漏出来如图2A所示。此时将开口销12穿入穿销孔19,再将开口销弯折如图3所示。弯折后的开口销12将限位块11锁死,无法左右窜动。图2B显示扭杆轴4上侧(图1A所示方向上侧,图2D所示方向右侧)局部剖视结构,结合图2B和图2D,另一第二铰链8和第一铰链1为凸凹配合的铰链结构,第二铰链8的凸页18伸入第一铰链1的两凹页17中,且凸页18和两凹页17各设有对位的通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带扭杆弹簧的铰链结构

【技术保护点】
带扭杆弹簧的铰链结构,用于对车辆天窗启/闭助力,其特征在于,包括分设于扭杆轴两端的第一铰链及夹紧架、第三铰链及限位块,以及分别与第一铰链和第三铰链配合的两个第二铰链,第一铰链和第三铰链分别焊接在天窗顶盖上,两个第二铰链焊接在车身顶板上。

【技术特征摘要】
1.带扭杆弹簧的铰链结构,用于对车辆天窗启/闭助力,其特征在于,包括分设于扭杆轴两端的第一铰链及夹紧架、第三铰链及限位块,以及分别与第一铰链和第三铰链配合的两个第二铰链,第一铰链和第三铰链分别焊接在天窗顶盖上,两个第二铰链焊接在车身顶板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铰链和第一铰链或第三铰链为凸凹配合的铰链结构,第二铰链的凸页伸入第一铰链第三铰链的两凹页中,且凸页和两凹页各设有对位的通孔;扭杆轴两端分别插入外径与该通孔匹配的铰链套筒中,铰链套筒再插入到该通孔中且扭杆轴的两端头伸出该通孔;铰链套筒两端再分别通过轴用钢丝挡圈限位以将铰链套筒定位固定于第一铰链或第三铰链的两凹页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铰链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扭杆轴伸出通孔的两端头为“长腰型”扁方段,扭杆轴的第一铰链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森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资燕京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