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靠岸减震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626730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4 2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船舶靠岸减震器,解决了在海况较差的情况下靠泊装置容易受到靠泊船舶横向力与纵向力的作用而导致损坏的问题。其特征在于:底座万向铰接有若干液压缸,底座上还设有导向机构,液压缸与导向机构均连接有缓冲层,缓冲层连接有与船舷接触的接触层,接触层与船舷为滚动摩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液压缸万向铰接和导向机构可以保证当接触层与船舷贴合后,横向力均有导向机构承受,液压缸的缸体与液压杆不受船舶横向力的作用,保证液压缸寿命,而滚动装置与船舷为滚动摩擦可减小接触层与船舷摩擦阻力,保证接触层与船舷不会相互磨损而损坏,另外,设有滑动配合的导向棱和导向槽,运行更加平稳,使用效果更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船舶靠岸减震器
本技术涉及船舶与码头设备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船舶靠岸减震器。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发展和交通运输的需要,船舶越来越向大型化、综合化、高速化发展,船舶靠泊对码头的撞击力也随着船舶的发展而增大,因此船舶靠泊使会出现更多的意外状况,如果船舶操作不当或者超过码头规定的靠泊速度时,系泊船舶撞坏码头和靠船设施的现象时有发生。为防止上述情况发生,部分新码头或老码头改造时,出现了一些具有自主动力的船舶离靠泊装置,但这些船舶离靠泊装置也多为固定的形式。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3066030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船舶靠岸减压装置,用于使船舶缓缓向码头靠岸,减小了船舶靠岸时对码头的撞击力,保证了码头的安全性。但在一些海况较差的情况下,船舶不仅会给靠泊装置一个纵向压力,还会因为船舶随海浪起伏给靠泊装置一个横向力,很容易导致靠泊装置和船舷表面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在海况较差的情况下靠泊装置容易受到靠泊船舶横向力与纵向力的作用而导致损坏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船舶靠岸减震器。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船舶靠岸减震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固定在码头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万向铰接有若干液压缸,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船舶靠岸减震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船舶靠岸减震器,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固定在码头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万向铰接有若干液压缸(2),所述底座(1)上还设有导向机构(3),所述液压缸(2)与导向机构(3)均连接有用于与船舷接触的接触层(5),所述液压缸(2)、导向机构(3)与接触层(5)之间设有缓冲层(4),所述接触层(5)设有滚动装置(6),所述导向机构(3)包括支撑杆(31)和与所述底座连接的支撑管(32),所述支撑杆(31)一端与所述缓冲层(4)相连,另一端伸入所述支撑管内且通过弹簧(33)与所述支撑管(32)底部内壁连接,所述支撑杆(31)周向外壁设有沿轴向方向延伸的导向棱(311),所述支撑管周向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舶靠岸减震器,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固定在码头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万向铰接有若干液压缸(2),所述底座(1)上还设有导向机构(3),所述液压缸(2)与导向机构(3)均连接有用于与船舷接触的接触层(5),所述液压缸(2)、导向机构(3)与接触层(5)之间设有缓冲层(4),所述接触层(5)设有滚动装置(6),所述导向机构(3)包括支撑杆(31)和与所述底座连接的支撑管(32),所述支撑杆(31)一端与所述缓冲层(4)相连,另一端伸入所述支撑管内且通过弹簧(33)与所述支撑管(32)底部内壁连接,所述支撑杆(31)周向外壁设有沿轴向方向延伸的导向棱(311),所述支撑管周向内壁设有与所述导向棱滑动配合的导向槽(3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靠岸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周向外壁设有荧光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靠岸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滚动装置(6)为万向球。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船舶靠岸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4)为弹性垫。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靠岸减震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码头上设有至少一个导轨(7),所述底座(1)固定在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美君李子强单于芳何碧莲徐忠梅姜振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