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无机溶致液晶制备技术,特别是一种通过棒状羟基磷灰石的表面改性在水溶液中形成溶胶,并改变溶胶浓度得到羟基磷灰石液晶的方法。
技术介绍
自1888年德国植物学家发现胆固醇苯甲酸酯的液晶相变以来,液晶由于兼具液体和晶体的双重性能,特别是其显著的光学各向异性,及其内部分子排列状态易随外加磁场、电场、表面力和机械力的作用而变化的特点,使液晶成为极好的显示材料。然而,到目前为止大多数液晶是有机物。因为无机矿物的熔点高,不能像有机物一样熔化形成热致液晶,只有那些形状和尺寸各向异性明显的无机粒子才能在溶液中形成溶致液晶。因此,无机液晶的种类相当稀少。合成出各向异性的无机矿物粒子,将其溶解或分散于合适的体系中并使其保持稳定是实现液晶相变的两大技术难点。某些具有层状晶体结构的混合金属氢氧化物分散于水介质中时,由于阴离子的扩散形成双电层,粒子间的排斥力使溶液趋于稳定,并发生液晶相变。除此以外,目前仅有的几种无机液晶的形成都是采用在各向异性的刚性无机矿物表面接枝一层高分子聚合物,再将其分散于适当溶剂中的方法,通过粒子表面改性产生的空间隔离作用及胶体带同种电荷的排斥力来解决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在水溶液中制备羟基磷灰石液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1)将100-500ml不小于0.05M的可溶性钙盐溶液加入浓度为0.01-0.03g/ml生物蛋白质溶液中,强烈搅拌并升温至80-100℃;(2)20-4 0min后,以不大于50ml/h的速度滴加浓度为钙盐溶液浓度一半,体积与之相等的可溶性磷酸盐溶液;(3)接着缓慢升高温度,当温度上升至100-120℃时,恒温保持2-4h,并持续搅拌,反应结束后,让其自然冷却,待反应体系降至室温后, 用不小于1000r/min的速度将产物离心30min以上,将沉降物与溶胶分离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民芳,谭军军,刘德宝,由臣,王玉红,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