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二菲并硫氧芴单元的双极性小分子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6599374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2 1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二菲并硫氧芴单元的双极性小分子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以含取代基的二菲并硫氧芴单元为核,通过Suzuki偶联反应,将给体单元连接在含取代基的二菲并硫氧芴单元上,得到所述基于二菲并硫氧芴单元的双极性小分子发光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基于二菲并硫氧芴的双极性小分子发光材料具有较好的溶解性,溶解于有机溶剂后,通过旋涂、喷墨打印或印刷成膜,制备得到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层。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基于二菲并硫氧芴的双极性小分子发光材料同时含有电子传输单元和空穴传输单元,有利于材料的器件效率的提高。

A bipolar small molecule luminescent material based on two phenanthrene fluorene unit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he present invention discloses a bipolar small molecule luminescent material based on two phenanthrene fluorene unit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In the present invention, the donor unit is connected to a two noble unit containing a substituent group via a Suzuki coupling reaction, and the two polar units of the two noble units are obtained. The bipolar small molecule luminescent material based on two phenanthrene fluorene has good solubility. After dissolving in organic solvent, the light-emitting layer of the LED is prepared by spin coating, ink jet printing or printing. The bipolar small molecule luminescent material based on two phenanthrene fluorene contains both an electron transport unit and a hole transport unit, 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improvement of the device efficiency of the materi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二菲并硫氧芴单元的双极性小分子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光电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二菲并硫氧芴单元的双极性小分子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因具有高效、低电压驱动,易于大面积制备等优点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OLED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直到1987年美国柯达公司的邓青云博士采用三明治器件结构研制出了OLED器件在10V直流电压驱动下发光亮度可达到1000cdm-2,使OLED获得了划时代的发展。OLED器件由阴极、阳极和中间的有机层构成,有机层一般包括电子传输层、发光层和空穴传输层,首先电子和空穴分别从阴阳两极注入,并分别在功能层中进行迁移,然后电子和空穴在合适的位置形成激子,激子在一定范围内进行迁移,最后激子发光。为了早日实现有机/高分子电致发光器件的商业化,除了应满足能够实现全色显示、单色纯度高、热化学稳定性好和使用寿命长等要求外,还希望器件具有高的发光效率。目前影响OLED器件效率的主要因素之一是材料本身的电子和空穴传输注入的不平衡。因此,为了获得高效的OLED器件,必须合理调节材料的电子空穴传输与注入的平衡。近年来,双极性材料因具有平衡的空穴和电子载流子,在有机电致发光领域吸引了人们广泛的关注,而且该材料使得器件的结构简化。这种新型的技术不仅在理论研究领域被科学家所青睐,而且正在逐步走向工业化生产,因而开发双极性材料具有实用化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二菲并硫氧芴单元的双极性小分子发光材料。该材料具有良好的电子和空穴传输能力,可以平衡载流子的传输,使得更多的电子和空穴有效复合产生激子,进而提高发光效率。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所述的一种基于二菲并硫氧芴单元的双极性小分子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所述的一种基于二菲并硫氧芴单元的双极性小分子发光材料在制备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层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基于二菲并硫氧芴单元的双极性小分子发光材料,具有如下结构式:式中,Ar1为电子给体单元;R1-R8为氢、芳基、三苯胺、碳原子数1-20的直链或者支链烷基、碳原子数1-20的烷氧基,或为-(CH2)n-O-(CH2)m-X,其中,n=1-10,m=1-10,X为如下结构中的任意一种:进一步地,所述电子给体单元Ar1选自如下结构中的任意一种:所述的一种基于二菲并硫氧芴单元的双极性小分子发光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以含R1-R8的二菲并硫氧芴单元为核,通过Suzuki偶联反应,将电子给体单元Ar1连接在含R1-R8的二菲并硫氧芴单元上,得到所述基于二菲并硫氧芴单元的双极性小分子发光材料。进一步地,所述Suzuki偶联反应的温度为110~160℃,时间为18~24小时。进一步地,所述Suzuki偶联反应在氩气氛围下进行。所述的一种基于二菲并硫氧芴单元的双极性小分子发光材料在制备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层中的应用,将所述基于二菲并硫氧芴单元的双极性小分子发光材料用有机溶剂溶解,通过旋涂、喷墨打印或印刷成膜,得到发光二极管的发光层;基于该发光层的发光二极管应用于制备平板显示器。进一步地,所述有机溶剂包括氯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首次以二菲并硫氧芴单元为中心,硫氧芴是一种很好的电子传输单元,有利于电子的注入与传输,再引入电子给体单元,形成D-A-D型双极性小分子发光材料;(2)本专利技术的基于二菲并硫氧芴的双极性小分子发光材料,由于同时含有电子传输单元和空穴传输单元,具有了较高的荧光量子产率,有利于材料的器件效率提高;(3)本专利技术的基于二菲并硫氧芴的双极性小分子发光材料,具有较好的溶解性,通过包括旋涂、喷墨打印或印刷方式进行加工成膜;(4)本专利技术的基于二菲并硫氧芴的双极性小分子发光材料具有较好的溶解性、成膜性和薄膜形态稳定性,基于该材料的发光层在制备电致发光器件时无需退火处理,使得制备工艺更简单。附图说明图1为化合物D1的热分析谱图;图2为化合物D2在薄膜状态下的光致发光光谱图;图3为化合物D3在薄膜状态下的光致发光光谱图;图4为基于化合物D4的电致发光器件的电流密度-流明效率谱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11-溴二菲甲酸甲酯的制备在氩气气氛下,将1-溴-2-菲甲酸(10g,37.83mmol)加入两口瓶中,再加入100mL甲醇,然后逐滴加入浓硫酸(39.06mg,378.29umol),加热到110℃,反应18h;将反应混合物倒入水中,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机层用食盐水完全洗涤后,加无水硫酸镁干燥。溶液浓缩后,得到白色固体粗品,用硅胶柱层析提纯(洗脱剂选择石油醚/二氯甲烷=3/1,v/v),产物放置冰箱中,得到白色固体,产率85%。1HNMR、13CNMR、MS和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所得到的化合物为目标产物,制备过程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所示:实施例22,8-二溴硫芴的制备在氩气氛围下,将硫芴(20g,108.54mmol)加入到250ml两口瓶中,再加入100ml氯仿进行完全溶解,加入0.5g碘单质,在避光的情况下,逐滴加入液溴(38.16g,238.80mmol),反应液在0℃冰浴下搅拌2小时,然后在室温下搅拌2小时,加入饱和的亚硫酸氢钠淬灭液溴,将反应混合物倒入水中,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机层用食盐水完全洗涤后,加无水硫酸镁干燥。溶液浓缩后,得到白色固体粗品,然后用氯仿重结晶,产率85%。1HNMR、13CNMR、MS和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所得到的化合物为目标产物,制备过程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所示:实施例32,8-二硼酸酯硫芴的制备在氩气气氛下,将2,8-二溴硫芴(10g,29.24mmol)溶解于180mL精制的四氢呋喃(THF)中,在-78℃下逐渐滴加1.6molL-1的正丁基锂28mL,反应2小时,然后快速加入2-异丙氧基-4,4,5,5-四甲基-1,3,2-二氧杂硼烷25mL,在-78℃下继续反应1小时,缓慢升温至室温反应24小时。将反应混合物倒入水中,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机层用食盐水完全洗涤后,加无水硫酸镁干燥。溶液浓缩后,得到浅黄色粘稠状粗品,用硅胶柱层析提纯(洗脱剂选择石油醚/乙酸乙酯=20/1,v/v),产物放置箱中,得到白色固体,产率70%。1HNMR和GC-MASS测试表明为目标产物,制备过程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所示:实施例4化合物M1的制备在氩气氛围下,将2,8-二硼酸酯硫芴(5g,11.46mmol)和1-溴-2-菲甲酸甲酯(7.23g,21.93mmol)加入到两口瓶中,再加入100ml甲苯进行完全溶解,再加入碳酸钠(6.07g,57.32mmol)、四丁基溴化铵(312.01mg,967.86umol)和四三苯基磷钯(264.93mg,229.26umol),在110℃下反应18h。将反应混合物倒入水中,用乙酸乙酯萃取,有机层用食盐水完全洗涤后,加无水硫酸镁干燥。溶液浓缩后,用硅胶柱层析提纯(洗脱剂选择石油醚/二氯甲烷=7/1,v/v),最终得到白色固体,产率80%。1HNMR、13CNMR、MS和元素分析结果表明所得到的化合物为目标产物M1,制备过程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基于二菲并硫氧芴单元的双极性小分子发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二菲并硫氧芴单元的双极性小分子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结构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二菲并硫氧芴单元的双极性小分子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具有如下结构式:式中,Ar1为电子给体单元;R1-R8为氢、芳基、三苯胺、碳原子数1-20的直链或者支链烷基、碳原子数1-20的烷氧基,或为-(CH2)n-O-(CH2)m-X,其中,n=1-10,m=1-10,X为如下结构中的任意一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二菲并硫氧芴单元的双极性小分子发光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给体单元Ar1选自如下结构中的任意一种:3.制备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二菲并硫氧芴单元的双极性小分子发光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以含R1-R8的二菲并硫氧芴单元为核,通过Suzuki偶联反应,将电子给体单元Ar1连接在含R1-R8的二菲并硫氧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应磊王小君郭婷杨伟彭俊彪曹镛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