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用多级组合密封的轴承外置式内导轮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97449 阅读:4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2 1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采用多级组合密封的轴承外置式内导轮总成,包括套设于外伸式结构的传动轴端部的内导轮、套设于传动轴外伸部的端盖、定位套和透盖,内导轮采用分体式结构,定位套位于由端盖、透盖与传动轴外伸部构成的腔体内一端部,定位套与传动轴外伸部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透盖与传动轴外伸部之间的前后分别设置有第二密封圈和第三密封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外置式内导轮的基础上,通过采用三级组合密封圈密封以及采用分体式结构的内导轮,实现了维修内导轮时的快卸,更换时更方便。

An external bearing inner wheel assembly with multistage combined sea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earing external multistage combination sealing type inner guide wheel assembly, which comprises a drive shaft is sleeved on the extended structure of the end part of the inner guide wheel, is arranged on the transmission shaft extension end cap, a positioning sleeve and a transparent cover, the inner guide wheel adopts the split structure, a positioning sleeve is composed of an end cover and a transparent cover cavity structure and drive shaft extension in the end, a first sealing ring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positioning sleeve and the drive shaft extension, between the front and the back cover and the drive shaft through the extended part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second ring and third ring. On the basis of the external internal guide wheel, the utility model realizes the quick unloading of the inner guide wheel when the inner wheel is maintained by adopting the sealing of the three stage combined sealing ring and the inner guide wheel with a split structure, and the replacement is more convenien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用多级组合密封的轴承外置式内导轮总成
本技术涉及刮板捞渣机及其他刮板输送设备中必备部件,尤其涉及一种采用多级组合密封的轴承外置式内导轮总成。
技术介绍
内导轮又称浸水轮、改向轮,安装于盛满水的刮板捞渣机或刮板输送机壳体内,改变链条刮板的运行方向,从而达到输送物料的作用。现在市场上通用的内导轮主要有轴承内置式和轴承外置式两种形式。一种是轴承内置式内导轮,就是轴承安装在刮板捞渣机或刮板输送机壳体内侧,轴承通过油封、油脂、清淡水等与壳体内的灰渣水隔离开,长时间运行后,随着隔离物的损耗,灰渣水与轴承接触,很快会使轴承暴死,致使轮体不能转动,影响设备正常运行;且轴承在壳体内侧,更换也比较麻烦。另一种是轴承外置式内导轮,是在原有轴承内置式内导轮基础上做的改进,将轴承移至壳体外侧,使用寿命较以前延长,检修也方便。但现有轴承外置式内导轮也需要密封,密封不严会发生漏水现象。内导轮是采用整体式结构,密封式采用整体密封,在检修时拆卸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采用多级组合密封的轴承外置式内导轮总成,在外置式内导轮的基础上,采用多级组合密封和分体式内导轮,实现了维修内导轮时的快卸。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一种采用多级组合密封的轴承外置式内导轮总成,包括套设于外伸式结构的传动轴端部的内导轮、套设于传动轴外伸部的端盖、定位套和透盖,内导轮采用分体式结构,定位套位于由端盖、透盖与传动轴外伸部构成的腔体内一端部,定位套与传动轴外伸部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透盖与传动轴外伸部之间的前后分别设置有第二密封圈和第三密封圈。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外伸式结构的传动轴把轴承置于外壳外,轴承与灰渣水完全隔离,使用寿命延长,轴承更换检修更方便。在外置式内导轮的基础上,内导轮采用分体式结构,使内导轮拆卸更快速,更换更方便。在外置式内导轮的基础上,采用三个密封圈组合密封,相当于三级密封,更好的将轴承密封住,灰渣水无法进入,密封效果更好,有效保护轴承内件,同时维修内导轮时快卸,更换时只需换相应老化的密封圈,无需全部更换,更换更方便。进一步地,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和第三密封圈分别套于传动轴外伸部的靠近内导轮的一端的外侧壁上。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传动轴外伸部的靠近内导轮的一端由于与内导轮更接近,更容易会有灰渣水进入,故此处需要着重密封,采用三级组合密封。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在外置式内导轮的基础上,通过采用三级组合密封圈密封以及采用分体式结构的内导轮,实现了维修内导轮时的快卸,更换时更方便。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采用多级组合密封的轴承外置式内导轮总成,包括套设于外伸式结构的传动轴1端部的内导轮5、套设于传动轴1外伸部的端盖2、定位套3和透盖4,内导轮5采用分体式结构,定位套3位于由端盖2、透盖4与传动轴1外伸部构成的腔体内一端部,定位套3与传动轴1外伸部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6,透盖4与传动轴1外伸部之间的前后分别设置有第二密封圈7和第三密封圈8。本技术在制作时,传动轴1端部套设有内导轮5,传动轴1外伸部套设有端盖2、定位套3和透盖4,定位套3与传动轴1外伸部之间以及透盖4与传动轴1外伸部之间的前后分别设置有第一密封圈6,第二密封圈7和第三密封圈8。内导轮组件同采用外伸式结构的传动轴1一起转动,轴承设置在设备壳体外侧,轴承与灰渣水完全隔离,使用寿命延长,轴承更换检修更方便。在外置式内导轮5的基础上,内导轮5采用分体式结构,使内导轮5拆卸更快速,更换更方便。在外置式内导轮5的基础上,采用三个密封圈组合密封,相当于三级密封,更好的将轴承密封住,灰渣水无法进入,密封效果更好,有效保护轴承内件,同时维修内导轮5时快卸,更换时只需换相应老化的密封圈,无需全部更换,更换更方便。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第一密封圈6、第二密封圈7和第三密封圈8分别套于传动轴1外伸部的靠近内导轮5的一端的外侧壁上。如此设置,传动轴1外伸部的靠近内导轮5的一端由于与内导轮5更接近,更容易会有灰渣水进入,故此处需要着重密封,采用第一密封圈6、第二密封圈7和第三密封圈8进行三级组合密封。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采用多级组合密封的轴承外置式内导轮总成

【技术保护点】
一种采用多级组合密封的轴承外置式内导轮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套设于外伸式结构的传动轴(1)端部的内导轮(5)、套设于传动轴(1)外伸部的端盖(2)、定位套(3)和透盖(4),所述内导轮(5)采用分体式结构,定位套(3)位于由端盖(2)、透盖(4)与传动轴(1)外伸部构成的腔体内一端部,定位套(3)与传动轴(1)外伸部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6),透盖(4)与传动轴(1)外伸部之间的前后分别设置有第二密封圈(7)和第三密封圈(8)。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用多级组合密封的轴承外置式内导轮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套设于外伸式结构的传动轴(1)端部的内导轮(5)、套设于传动轴(1)外伸部的端盖(2)、定位套(3)和透盖(4),所述内导轮(5)采用分体式结构,定位套(3)位于由端盖(2)、透盖(4)与传动轴(1)外伸部构成的腔体内一端部,定位套(3)与传动轴(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志强苗宗宁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青天锅炉辅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