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箱梁的液压内模齿轨行走系统及行走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6596760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1 22: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箱梁预制施工领域,提出一种预制箱梁的液压内模齿轨行走系统及行走方法。提出的预制箱梁的液压内模齿轨行走系统具有与液压内模配合的内模支撑架;液压内模主梁的下端设置有滚轮轨道,液压内模主梁的下端还设置有齿板轨道,行走系统还包括有驱动托架机构;驱动托架机构位于预制台座的延长线上;驱动托架机构具有预埋设置的轨道;驱动托架机构还包括有可沿轨道移动的移动托架Ⅰ和移动托架Ⅱ;移动托架Ⅱ的外侧还设置有固定托架;所述的固定托架与移动托架Ⅱ之间设置有混凝土托架。本发明专利技术达到了提高制梁速度、改善劳动强度及提高机械化程度的目的。

Hydraulic internal model gear track walking system and walking method of prefabricated box girder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prefabricated box girder construction, and puts forward a hydraulic internal model tooth rail walking system and walking method of prefabricated box girder. The hydraulic prefabricated box beam in the mold rack with walking system and the inner mold with mold hydraulic within the support frame; the lower hydraulic internal mold main rollers are arranged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track, the hydraulic internal mold main beam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tooth plate track, walking system also comprises a driving bracket mechanism; drive extension line moving bracket mechanism located on the pedestal; the driving bracket mechanism with embedded tracks set; the driving bracket mechanism further includes a mobile carrier mobile carrier I and II can move along the track; the lateral moving bracket II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fixed bracket; a concrete bracket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ixed bracket and the movable bracket ii. The invention achieves the purpose of improving the speed of making beams, improving the labor intensity and improving the mechanization degre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制箱梁的液压内模齿轨行走系统及行走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箱梁预制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制箱梁的液压内模齿轨行走系统及行走方法。
技术介绍
在高速公路、高铁桥梁建设中,为节省工期,除跨路、跨河等大跨径梁跨外,桥梁多采用预应力预制箱梁,工厂化制作,架桥机安装;预制箱梁内模多采用组合模板;它是工程施工中使用最多的一种模板形式;它由具有一定模数的若干类型的板块、角模、支撑件和连接件组成,用它可以拼出多种尺寸和几何形状;施工时可以在现场直接组装,亦可以预拼装成大块模板用龙门吊吊运安装;组合模板的板块一般为全钢材制成;但对于箱梁预制而言,低高度组合内模人工进入箱室内拆除模板比较困难,耗时费工,而且拆除出来后又要重新拼装组合,这样不仅使施工成本增加,而且影响施工进度;此外,在拆除时需对模板进行敲击,容易使箱梁内模发生变形,影响后续施工的梁体质量。除上述的常见方法之外,在《全自动液压预制箱梁内模系统》(专利号CN200610201284.6)中公开了一种内模的移模方法。做法是:在内模板围合成的空腔底部中央沿箱梁进深间隔设有支撑架,支撑架上架设钢轨,钢轨上行走平移小车,平移小车包括走行轮、车架和固定在车架上的支座梁,平移小车的车架延伸至内模板外,其上安放液压泵站及操作台。此专利所公开的技术方案虽然具有一定的优点,但是需要设置钢轨和平移小车来配合内模的移动,增加了大量的设备辅助施工,在桥梁建设中推广不便;另一方面采用钢轨的话,无法根据实际施工中需求自由延伸,局限性较强。另外专利《箱梁内模纵移方法》(专利号:201110097867.X)中,公开了一种箱梁内模纵移方法,做法是:在箱梁预制台座上沿纵向依次安装反轨轮及其支撑架,并经制梁台座两端向外延伸铺设安装,以在制梁台座外构成箱梁内模存放区;采用卷扬机牵引处于收缩状态之箱梁内模,将所述箱梁内模沿反轨轮整体由存放区拖拉到制梁台座或由制梁台座拖拉至存放区,实现箱梁内模的纵移。此专利所公开的技术方案较此前专利虽然具有一定的优点,但是内模纵移主要通过卷扬机进行牵引来实现,因为内模自重较大,卷扬机需设置很大的配重才能拖动内模;此外卷扬机就位将内模拉出以及内模移出后将卷扬机移开均需梁厂龙门吊来实现,这样占用了龙门吊使用时间,而且也增加了较多的辅助施工工序,如人工牵引钢丝绳等,也存在不便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预制箱梁的液压内模齿轨行走系统及行走方法。本专利技术为完成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预制箱梁的液压内模齿轨行走系统,所述的行走系统具有用以与液压内模配合的内模支撑架;所述液压内模主梁的下端设置有滚轮轨道,且所述的滚轮轨道为沿主梁长度方向设置的两条;所述液压内模主梁的下端还设置有齿板轨道,所述的齿板轨道沿液压内模主梁的长度方向设置,并位于两条滚轮轨道正中;所述的行走系统还包括有设置在预制箱梁的预制台座外的用以驱动液压内模行走的驱动托架机构;所述的驱动托架机构位于预制台座的延长线上;所述的驱动托架机构具有预埋设置的轨道,所述轨道的顶面与地面平齐;所述的驱动托架机构还包括有可沿所述的轨道移动的移动托架Ⅰ和移动托架Ⅱ;所述移动托架Ⅰ的顶端具有与液压内模主梁上的所述滚轮轨道配合的滚轮Ⅱ;所述移动托架Ⅰ的上部还设置有与液压内模主梁上的齿板轨道相啮合的齿轮Ⅰ;所述移动托架Ⅰ下端的两侧设置有顶伸螺杆Ⅰ,两根所述的顶伸螺杆Ⅰ之间设置有行走轮Ⅰ;所述移动托架Ⅰ下端的两侧分别通过行走轮Ⅰ支撑在轨道上;所述的行走轮Ⅰ为在移动托架Ⅰ移动时与轨道接触的电动机驱动的轮式行走结构,出模或入模时,所述的行走轮Ⅰ行走至预定位置,通过调整所述的顶伸螺杆Ⅰ,顶伸螺杆Ⅰ下部支撑在轨道旁的混凝土路面上,使移动托架Ⅰ上部的齿轮Ⅰ与液压内模主梁上的齿板轨道相啮合、滚轮Ⅱ与液压内模主梁上的滚轮轨道接触且行走轮Ⅰ与所述的轨道脱离,或,通过调整所述的顶伸螺杆Ⅰ,使移动托架Ⅰ上部的齿轮Ⅰ与液压内模主梁上的齿板轨道脱离、滚轮Ⅱ与液压内模主梁上的滚轮轨道脱离并使所述的行走轮Ⅰ与所述的轨道接触;所述的移动托架Ⅱ位于移动托架Ⅰ远离预制箱梁的一侧;所述的移动托架Ⅱ的顶端具有与液压内模主梁上的所述滚轮轨道配合的滚轮Ⅲ;所述移动托架Ⅱ下端的两侧设置有顶伸螺杆Ⅱ,两根所述的顶伸螺杆Ⅱ之间设置有行走轮Ⅱ;所述移动托架Ⅱ下端的两侧分别通过行走轮Ⅱ支撑在轨道上;所述的行走轮Ⅱ为在移动托架Ⅱ移动时与轨道接触的轮式行走结构,出模或入模时,所述的行走轮Ⅱ行走至预定位置,通过调整所述的顶伸螺杆Ⅱ,顶伸螺杆Ⅱ下部支撑在轨道旁的混凝土路面上,使移动托架Ⅱ上部的滚轮Ⅲ与液压内模主梁上的滚轮轨道接触且行走轮Ⅱ与所述的轨道脱离,或,通过调整所述的顶伸螺杆Ⅱ,使移动托架Ⅱ上部的滚轮Ⅲ与液压内模主梁上的滚轮轨道脱离并使所述的行走轮Ⅱ与所述的轨道接触;所述移动托架Ⅱ的外侧还设置有固定托架;所述的固定托架固定在混凝土地面上,所述固定托架的顶端具有与液压内模主梁上的所述滚轮轨道配合的滚轮Ⅳ;所述固定托架的上部还设置有与液压内模主梁上的齿板轨道相啮合的齿轮Ⅱ;所述的固定托架与移动托架Ⅱ之间设置有混凝土托架;所述混凝土托架顶部设置有用以为液压内模导向的滚轮Ⅴ。所述的内模支撑架为沿预制箱梁长度方向设置的多个。对应所述的移动托架Ⅰ、移动托架Ⅱ均设置有预埋地环,所述预埋地环的上端面与地面平齐,用以在移动托架Ⅰ、移动托架Ⅱ移动到位后,通过花篮螺栓与预埋地环的配合将移动托架Ⅰ、移动托架Ⅱ固定。一种预制箱梁的液压内模齿轨行走方法,在所述的液压内模出预制箱梁或入预制箱梁时,所述的固定托架与预制箱梁之间设置有一个移动托架Ⅰ、一个移动托架Ⅱ和至少2个混凝土托架;所述固定托架另外一侧还对称设置有一个移动托架Ⅰ、一个移动托架Ⅱ和至少2个混凝土托架,其具体步骤如下:启动移动托架Ⅰ的行走轮Ⅰ,使移动托架Ⅰ沿轨道行走至与液压内模对应位置,然后调整顶伸螺杆,使位于移动托架Ⅰ上部的齿轮Ⅰ与液压内模主梁上的所述齿板轨道相啮合;移动托架Ⅰ顶部的滚轮Ⅱ与液压内模主梁上的所述滚轮轨道相接触;,调整完成后,通过花篮螺栓将移动托架Ⅰ固定在预埋地环上;再驱动所述的齿轮Ⅰ运转,使与齿轮Ⅰ相啮合的齿板轨道行走,从而拖动液压内模行走;液压内模行进至固定托架处时,启动固定托架上的齿轮Ⅱ运转,关闭移动托架Ⅰ上的齿轮Ⅰ,由齿轮Ⅱ继续驱动液压内模行走直至液压内模完全脱离或进入预制箱梁;在液压内模完全脱离或进入预制箱梁的过程中,移动托架Ⅰ上的滚轮Ⅱ、移动托架Ⅱ上滚轮Ⅲ、混凝土托架上的滚轮Ⅴ、固定托架上滚轮Ⅳ起导向作用。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预制箱梁的液压内模齿轨行走系统及行走方法,采用齿板与齿轮相啮合的结构使液压内模整体一次从预制箱梁的一端移出或移入,简单打磨清理后即可送入相邻台座;内模张开及收缩全部由液压系统控制,具有拼装容易,操作方便,省时、省工、省力、安全等特点,消除了人工拆除、搬运模板困难、不安全的隐患,达到了提高制梁速度、改善劳动强度及提高机械化程度的目的;利用液压内模主梁下方齿板轨道作为驱动轨道,通过齿轮驱动系统内模自行移出,无需另外再设置卷扬机拖拉,减少了龙门吊占用率,提高了梁厂生产效率;液压内模主梁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整套液压内模既可整体吊装入模,亦可自行滑入钢筋笼内再伸出油缸立模,吊装液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预制箱梁的液压内模齿轨行走系统及行走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预制箱梁的液压内模齿轨行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走系统具有用以与液压内模配合的内模支撑架;所述液压内模主梁的下端设置有滚轮轨道,且所述的滚轮轨道为沿主梁长度方向设置的两条;(上述结构描述为现有技术)所述液压内模主梁的下端还设置有齿板轨道,所述的齿板轨道沿液压内模主梁的长度方向设置,并位于两条滚轮轨道正中;所述的行走系统还包括有设置在预制箱梁的预制台座外的用以驱动液压内模行走的驱动托架机构;所述的驱动托架机构位于预制台座的延长线上;所述的驱动托架机构具有预埋设置的轨道,所述轨道的顶面与地面平齐;所述的驱动托架机构还包括有可沿所述的轨道移动的移动托架Ⅰ和移动托架Ⅱ;所述移动托架Ⅰ的顶端具有与液压内模主梁上的所述滚轮轨道配合的滚轮Ⅱ;所述移动托架Ⅰ的上部还设置有与液压内模主梁上的齿板轨道相啮合的齿轮Ⅰ;所述移动托架Ⅰ下端的两侧设置有顶伸螺杆Ⅰ,两根所述的顶伸螺杆Ⅰ之间设置有行走轮Ⅰ;所述移动托架Ⅰ下端的两侧分别通过行走轮Ⅰ支撑在轨道上;所述的行走轮Ⅰ为在移动托架Ⅰ移动时与轨道接触的电动机驱动的轮式行走结构,出模或入模时,所述的行走轮Ⅰ行走至预定位置,通过调整所述的顶伸螺杆Ⅰ,顶伸螺杆Ⅰ下部支撑在轨道旁的混凝土路面上,使移动托架Ⅰ上部的齿轮Ⅰ与液压内模主梁上的齿板轨道相啮合、滚轮Ⅱ与液压内模主梁上的滚轮轨道接触且行走轮Ⅰ与所述的轨道脱离,或,通过调整所述的顶伸螺杆Ⅰ,使移动托架Ⅰ上部的齿轮Ⅰ与液压内模主梁上的齿板轨道脱离、滚轮Ⅱ与液压内模主梁上的滚轮轨道脱离并使所述的行走轮Ⅰ与所述的轨道接触;所述的移动托架Ⅱ位于移动托架Ⅰ远离预制箱梁的一侧;所述的移动托架Ⅱ的顶端具有与液压内模主梁上的所述滚轮轨道配合的滚轮Ⅲ;所述移动托架Ⅱ下端的两侧设置有顶伸螺杆Ⅱ,两根所述的顶伸螺杆Ⅱ之间设置有行走轮Ⅱ;所述移动托架Ⅱ下端的两侧分别通过行走轮Ⅱ支撑在轨道上;所述的行走轮Ⅱ为在移动托架Ⅱ移动时与轨道接触的轮式行走结构,出模或入模时,所述的行走轮Ⅱ行走至预定位置,通过调整所述的顶伸螺杆Ⅱ,顶伸螺杆Ⅱ下部支撑在轨道旁的混凝土路面上,使移动托架Ⅱ上部的滚轮Ⅲ与液压内模主梁上的滚轮轨道接触且行走轮Ⅱ与所述的轨道脱离,或,通过调整所述的顶伸螺杆Ⅱ,使移动托架Ⅱ上部的滚轮Ⅲ与液压内模主梁上的滚轮轨道脱离并使所述的行走轮Ⅱ与所述的轨道接触;所述移动托架Ⅱ的外侧还设置有固定托架;所述的固定托架固定在混凝土地面上,所述固定托架的顶端具有与液压内模主梁上的所述滚轮轨道配合的滚轮Ⅳ;所述固定托架的上部还设置有与液压内模主梁上的齿板轨道相啮合的齿轮Ⅱ;所述的固定托架与移动托架Ⅱ之间设置有混凝土托架;所述混凝土托架顶部设置有用以为液压内模导向的滚轮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箱梁的液压内模齿轨行走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走系统具有用以与液压内模配合的内模支撑架;所述液压内模主梁的下端设置有滚轮轨道,且所述的滚轮轨道为沿主梁长度方向设置的两条;(上述结构描述为现有技术)所述液压内模主梁的下端还设置有齿板轨道,所述的齿板轨道沿液压内模主梁的长度方向设置,并位于两条滚轮轨道正中;所述的行走系统还包括有设置在预制箱梁的预制台座外的用以驱动液压内模行走的驱动托架机构;所述的驱动托架机构位于预制台座的延长线上;所述的驱动托架机构具有预埋设置的轨道,所述轨道的顶面与地面平齐;所述的驱动托架机构还包括有可沿所述的轨道移动的移动托架Ⅰ和移动托架Ⅱ;所述移动托架Ⅰ的顶端具有与液压内模主梁上的所述滚轮轨道配合的滚轮Ⅱ;所述移动托架Ⅰ的上部还设置有与液压内模主梁上的齿板轨道相啮合的齿轮Ⅰ;所述移动托架Ⅰ下端的两侧设置有顶伸螺杆Ⅰ,两根所述的顶伸螺杆Ⅰ之间设置有行走轮Ⅰ;所述移动托架Ⅰ下端的两侧分别通过行走轮Ⅰ支撑在轨道上;所述的行走轮Ⅰ为在移动托架Ⅰ移动时与轨道接触的电动机驱动的轮式行走结构,出模或入模时,所述的行走轮Ⅰ行走至预定位置,通过调整所述的顶伸螺杆Ⅰ,顶伸螺杆Ⅰ下部支撑在轨道旁的混凝土路面上,使移动托架Ⅰ上部的齿轮Ⅰ与液压内模主梁上的齿板轨道相啮合、滚轮Ⅱ与液压内模主梁上的滚轮轨道接触且行走轮Ⅰ与所述的轨道脱离,或,通过调整所述的顶伸螺杆Ⅰ,使移动托架Ⅰ上部的齿轮Ⅰ与液压内模主梁上的齿板轨道脱离、滚轮Ⅱ与液压内模主梁上的滚轮轨道脱离并使所述的行走轮Ⅰ与所述的轨道接触;所述的移动托架Ⅱ位于移动托架Ⅰ远离预制箱梁的一侧;所述的移动托架Ⅱ的顶端具有与液压内模主梁上的所述滚轮轨道配合的滚轮Ⅲ;所述移动托架Ⅱ下端的两侧设置有顶伸螺杆Ⅱ,两根所述的顶伸螺杆Ⅱ之间设置有行走轮Ⅱ;所述移动托架Ⅱ下端的两侧分别通过行走轮Ⅱ支撑在轨道上;所述的行走轮Ⅱ为在移动托架Ⅱ移动时与轨道接触的轮式行走结构,出模或入模时,所述的行走轮Ⅱ行走至预定位置,通过调整所述的顶伸螺杆Ⅱ,顶伸螺杆Ⅱ下部支撑在轨道旁的混凝土路面上,使移动托架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宏伟段德峰王杰阮明和赵阳程柯达欧阳习满程伟峰张勇华张峰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二公局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