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草菇的栽培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59057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21 08: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草菇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培养基制作:培养基由以下重量份的原辅料组成:稻草100‑200份、玉米芯100‑200份、花生麸5‑10份、复合肥5‑10份、石膏5‑10份、石灰5‑8份、尿素4‑8份、磷酸二氢钾3‑5份,柠檬酸钠1‑2份,醋糟5‑10份,葡萄糖10‑20份、维生素B5‑10份、聚氧丙烯甘油0.5‑2份,蛋白胨5‑10份,硫酸镁2‑10份;(2)上床铺料;(3)接种;(4)菌丝生长;(5)催蕾,(6)出菇管理;(7)采收。本发明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发明专利技术根据草菇生长所需要的营养,采用科学的原料配比配制栽培基,营养全面,增加的葡萄糖、蛋白胨均可提高菌丝的生长速度,培养出来的草菇菌丝粗壮浓白,长势好,抗逆性强。

A method for cultivation of straw mushroo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ushroom cultivation method,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comprising the following steps: (1) medium production: medium by weight of raw materials: 100 straw 200 copies, 200 copies, 100 corn cob peanut bran 5 10 copies, 10 copies, 5 compound fertilizer 5 gypsum 10, lime 5 8, urea 4 8 copies, 5 copies of 3 potassium dihydrogen phosphate, sodium citrate 1 vinegar 5 2 copies, 10 copies, 20 copies, 10 glucose vitamin B5 10, 0.5 polyoxypropylene glycerol 2, peptone 5 10 2, Magnesium Sulfate 10; (2) bed material; (3) inoculation; mycelial growth; (4) (5) (6) bud forcing, mushroom management; (7) recovery. The advantages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invention is: according to the need of mushroom nutrition, preparation of culture medium, the ratio of raw materials and scientific comprehensive nutrition, glucose and peptone could increase the growth rate of mycelium, cultivated strawmushroom mycelia stout thick white, good growth, strong resist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草菇的栽培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草菇的栽培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草菇的栽培方法。
技术介绍
草菇是一种腐生性真菌。鲜菇肉质肥嫩,风味鲜美,是宴席卜的美味佳肴,鲜草菇营养丰富,特别是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据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分析,每100克鲜菇含量高达158一206毫克,远远超过一般蔬菜的维生素含量。草菇还含有多糖和异构蛋白,经常食用可增强人体的免疫能力,降低胆固醇和高血压,并能预防癌症。因此,草菇作为一种保健食品和高档蔬菜,深受人们的喜爱,其产品既可以鲜售,也可以制罐、速冻和干制,是一种极具发展前途的食用菌类,也是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农产品。传统的草菇栽培原料是采用单一的稻草或麦草及废棉花作为原料,而且以生料堆式栽培,由于稻草和麦草及废棉花的物理性状较差,生物学效益平均只有7%~10%左右,且营养缺乏,传统的草菇栽培方式是采用室外堆式栽培、畦(厢)式栽培和床式栽培等方法,而这些栽培方法都难以使草菇生产获得高产,其原因是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都难以达到其生长发育的要求,因此其产量低且不稳定,出菇质量也很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技术缺陷,提供一种培养基营养全面、草菇生长速度快、草菇生长效果好的一种草菇的栽培方法。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草菇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培养基制作:培养基由以下重量份的原辅料组成:稻草100-200份、玉米芯100-200份、花生麸5-10份、复合肥5-10份、石膏5-10份、石灰5-8份、尿素4-8份、磷酸二氢钾3-5份、柠檬酸钠1-2份、醋糟5-10份、葡萄糖10-20份、维生素B5-10份、聚氧丙烯甘油0.5-2份、蛋白胨5-10份、硫酸镁2-10份;将上述组分按照比例混合均匀,边淋水边搅拌,直至原料浸透为止,搅拌完成后浸泡2-5小时,然后将组分捞起成堆,用薄膜覆盖,自然堆沤发酵1.5-2.5天,检测pH值和含水量,使pH值在9~10之间,使含水量为65-80%,得到前发酵的培养料;(2)、上床铺料:将上述发酵的培养料放置在培养床上平铺,平铺厚度为9-12cm,然后用薄膜覆盖,自然升温发酵,使发酵温度保持在50-60℃之间,发酵5-10小时,然后自然通风降温;(3)、接种:当料温降至35℃时,按常规无菌接种方法迅速进行接种;(4)、菌丝生长:接种完成后,保持菇房内温度保持在22-24℃,空气相对湿度在80%-85%,生长6-8天;(5)、催蕾:播种后6-8天,菌丝生长旺盛,可在料面覆肥土,根据含水情况,浇一次石灰水,提高空气相对湿度达到85%-95%,通风换气;(6)、出菇管理:,菇蕾形成后掀开塑料薄膜,培养菇蕾长至蛋形期;(7)、采收:草菇头生长7-10天,当草菇头菌刺约0.5cm时,即将产生孢子前及时采收,采收时用小刀自袋口将子实体取下,柄留1-2厘米以下,一次采收草菇头后,清理菌袋菇根和老菌皮,继续培养12天左右即或形成第二批菇。作为优选,在上述步骤1中自然堆沤发酵1.5时检测pH值和含水量,若pH值不在9~10之间,含水量不在65-80%之间,通过添加石灰水或水来调节pH值和含水量,添加完成后继续发酵半天。作为优选,培养基由以下重量份的原辅料组成:稻草100份、玉米芯100份、花生麸10份、复合肥5份、石膏5份、石灰5份、尿素6份、磷酸二氢钾4份、柠檬酸钠2份、醋糟7份、葡萄糖12份、维生素B7份、聚氧丙烯甘油1份、蛋白胨7份、硫酸镁5份。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根据草菇生长所需要的营养,采用科学的原料配比配制栽培基,营养全面,增加的葡萄糖、蛋白胨均可提高菌丝的生长速度,培养出来的草菇菌丝粗壮浓白,长势好,抗逆性强。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实施例一一种草菇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培养基制作:培养基由以下重量份的原辅料组成:稻草100份、玉米芯100份、花生麸10份、复合肥5份、石膏5份、石灰5份、尿素6份、磷酸二氢钾4份、柠檬酸钠2份、醋糟7份、葡萄糖12份、维生素B7份、聚氧丙烯甘油1份、蛋白胨7份、硫酸镁5份;将上述组分按照比例混合均匀,边淋水边搅拌,直至原料浸透为止,搅拌完成后浸泡3小时,然后将组分捞起成堆,用薄膜覆盖,自然堆沤发酵1.5天,检测pH值和含水量,使pH值在9~10之间,使含水量为65-80%,得到前发酵的培养料;(2)、上床铺料:将上述发酵的培养料放置在培养床上平铺,平铺厚度为10cm,然后用薄膜覆盖,自然升温发酵,使发酵温度保持在55℃之间,发酵6小时,然后自然通风降温;(3)、接种:当料温降至35℃时,按常规无菌接种方法迅速进行接种;(4)、菌丝生长:接种完成后,保持菇房内温度保持在22-24℃,空气相对湿度在80%-85%,生长7天;(5)、催蕾:播种后7天,菌丝生长旺盛,可在料面覆肥土,根据含水情况,浇一次石灰水,提高空气相对湿度达到85%-95%,通风换气;(6)、出菇管理:,菇蕾形成后掀开塑料薄膜,培养菇蕾长至蛋形期;(7)、采收:草菇头生长7天,当草菇头菌刺约0.5cm时,即将产生孢子前及时采收,采收时用小刀自袋口将子实体取下,柄留1-2厘米以下,一次采收草菇头后,清理菌袋菇根和老菌皮,加入营养液,继续培养12天左右即或形成第二批菇。实施例二一种草菇栽培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培养基制作:培养基由以下重量份的原辅料组成:稻草100份、玉米芯150份、花生麸8份、复合肥6份、石膏6份、石灰5份、尿素6份、磷酸二氢钾5份、柠檬酸钠2份、醋糟10份、葡萄糖20份、维生素B7份、聚氧丙烯甘油1份、蛋白胨10份、硫酸镁5份;将上述组分按照比例混合均匀,边淋水边搅拌,直至原料浸透为止,搅拌完成后浸泡3小时,然后将组分捞起成堆,用薄膜覆盖,自然堆沤发酵2天,检测pH值和含水量,使pH值在9~10之间,使含水量为65-80%,得到前发酵的培养料;(2)、上床铺料:将上述发酵的培养料放置在培养床上平铺,平铺厚度为11cm,然后用薄膜覆盖,自然升温发酵,使发酵温度保持在55℃之间,发酵6小时,然后自然通风降温;(3)、接种:当料温降至35℃时,按常规无菌接种方法迅速进行接种;(4)、菌丝生长:接种完成后,保持菇房内温度保持在22-24℃,空气相对湿度在80%-85%,生长7天;(5)、催蕾:播种后7天,菌丝生长旺盛,可在料面覆肥土,根据含水情况,浇一次石灰水,提高空气相对湿度达到85%-95%,通风换气;(6)、出菇管理:,菇蕾形成后掀开塑料薄膜,培养菇蕾长至蛋形期;(7)、采收:草菇头生长7天,当草菇头菌刺约0.5cm时,即将产生孢子前及时采收,采收时用小刀自袋口将子实体取下,柄留1-2厘米以下,一次采收草菇头后,清理菌袋菇根和老菌皮,加入营养液,继续培养12天左右即或形成第二批菇。以上对本专利技术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实施例所示的也只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之一。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草菇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培养基制作:培养基由以下重量份的原辅料组成:稻草100‑200份、玉米芯100‑200份、花生麸5‑10份、复合肥5‑10份、石膏5‑10份、石灰5‑8份、尿素4‑8份、磷酸二氢钾3‑5份、柠檬酸钠1‑2份、醋糟5‑10份、葡萄糖10‑20份、维生素B5‑10份、聚氧丙烯甘油0.5‑2份、蛋白胨5‑10份、硫酸镁2‑10份;将上述组分按照比例混合均匀,边淋水边搅拌,直至原料浸透为止,搅拌完成后浸泡2‑5小时,然后将组分捞起成堆,用薄膜覆盖,自然堆沤发酵1.5‑2.5天,检测pH值和含水量,使pH值在9~10之间,使含水量为65‑80%,得到前发酵的培养料;(2)、上床铺料:将上述发酵的培养料放置在培养床上平铺,平铺厚度为9‑12cm,然后用薄膜覆盖,自然升温发酵,使发酵温度保持在50‑60℃之间,发酵5‑10小时,然后自然通风降温;(3)、接种:当料温降至35℃时,按常规无菌接种方法迅速进行接种;(4)、菌丝生长:接种完成后,保持菇房内温度保持在22‑24℃,空气相对湿度在80%‑85%,生长6‑8天;(5)、催蕾:播种后6‑8天,菌丝生长旺盛,可在料面覆肥土,根据含水情况,浇一次石灰水,提高空气相对湿度达到85%‑95%,通风换气;(6)、出菇管理:,菇蕾形成后掀开塑料薄膜,培养菇蕾长至蛋形期;(7)、采收:草菇头生长7‑10天,当草菇头菌刺约0.5cm时,即将产生孢子前及时采收,采收时用小刀自袋口将子实体取下,柄留1‑2厘米以下,一次采收草菇头后,清理菌袋菇根和老菌皮,加入营养液,继续培养12天左右即或形成第二批菇。...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草菇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培养基制作:培养基由以下重量份的原辅料组成:稻草100-200份、玉米芯100-200份、花生麸5-10份、复合肥5-10份、石膏5-10份、石灰5-8份、尿素4-8份、磷酸二氢钾3-5份、柠檬酸钠1-2份、醋糟5-10份、葡萄糖10-20份、维生素B5-10份、聚氧丙烯甘油0.5-2份、蛋白胨5-10份、硫酸镁2-10份;将上述组分按照比例混合均匀,边淋水边搅拌,直至原料浸透为止,搅拌完成后浸泡2-5小时,然后将组分捞起成堆,用薄膜覆盖,自然堆沤发酵1.5-2.5天,检测pH值和含水量,使pH值在9~10之间,使含水量为65-80%,得到前发酵的培养料;(2)、上床铺料:将上述发酵的培养料放置在培养床上平铺,平铺厚度为9-12cm,然后用薄膜覆盖,自然升温发酵,使发酵温度保持在50-60℃之间,发酵5-10小时,然后自然通风降温;(3)、接种:当料温降至35℃时,按常规无菌接种方法迅速进行接种;(4)、菌丝生长:接种完成后,保持菇房内温度保持在22-24℃,空气相对湿度在80%-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士斌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龙兴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