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滚子轴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79861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8 0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滚子轴承,其由滚动体(1)、内圈(2)、保持架(3)、两个外壳(4)组成,其中内圈(2)被两个外壳(4)包裹在内,内圈(2)与两个外壳(4)同心,沿周向均匀分布的若干滚动体(1)被内圈(2)和外壳(4)共同包裹住,并通过螺栓螺母固定在保持架(3)的窗孔内;滚动体(1)上部与内圈(2)和外壳(4)上的凹槽接触,下部与内圈(2)接触;外壳(4)沿周向均匀布置多个铆钉孔(5),两外壳(4)通过多个铆钉铆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便于组装,可平衡轴承在轴向和径向的所受的力,具有止推和调心的作用;避免了滚动体运动时因外界杂质的掺入而造成的磨损;提高了轴承的可靠度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滚子轴承
本技术涉及轴承,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新型滚子轴承。
技术介绍
轴承是当代机械设备中一种重要零部件。它的主要功能是支撑机械旋转体,降低其运动过程中的摩擦系数,并保证其回转精度。其主要连接机械设备中的各种传动轴,承受各种力的冲击,其可靠性关系到机械设备的安全运行。按运动元件摩擦性质的不同,轴承可分为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两大类。滚动轴承一般由外圈、内圈、滚动体和保持架四部分组成。现有的轴承因始终存在着或大或小的内部轴向力、齿轮作用于轴的轴向力及径向支反力而不能处于平衡状态,从而导致其运行不稳定,使用寿命短。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轴承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滚子轴承,通过巧妙设计滚动体的外形,并将其对称布置,平衡了轴承在轴向和径向的所受的力,起到了止推和调心的作用;另用两外壳代替了传统的外圈,对内部滚动体起到了密封的作用,保证了轴承内部的清洁,避免了滚动体运动时因外界杂质的掺入而造成的磨损。提高了轴承的可靠度和使用寿命。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由滚动体、内圈、保持架、两个外壳组成,其中内圈被两个外壳包裹在内,内圈与两个外壳同心,沿周向均匀分布的若干滚动体被内圈和外壳共同包裹住,并通过螺栓螺母固定在保持架的窗孔内;滚动体上部与内圈和外壳上的凹槽接触,下部与内圈接触;外壳沿周向均匀布置多个铆钉孔,两外壳通过多个铆钉铆接在一起。所述的滚动体上设有两环状凹槽与保持架配合,两端为半球形,采用含铬合金钢制造而成;滚动体的上部与内圈和外壳上形成的凹槽相接触,滚动体的下部与内圈相接触。所述的两个外壳采用含铬合金钢制造而成。所述的内圈沿径向的截面为“十”字形,采用含铬合金钢制造而成,其沿周向设有放置滚动体的凹槽,其整体包裹在外壳内。所述的保持架为整体式,一大一小,其是由软钢冲压而成的多个中部凸起、两侧为折边的环形钢圈,螺栓孔位于折边上。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有益效果:1.通过巧妙地设计滚动体的外形及两排滚动体的安放位置,有效地平衡掉了轴承在轴向和径向的所受的载荷,还起到了止推和调心的作用,使得轴承的运行更加稳定。2.用两分开的外壳替代了传统的外圈,对轴承内部的滚动体起到了密封的作用,保证了轴承内部的清洁,避免了滚动体运动时因外界杂质的掺入而造成的磨损。3.结构简单,便于组装,具有较强的承载能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径向剖视图;图2为滚动体的立体图;图3为内圈的立体图;图4为外壳的整体图;图5为外壳的径向剖视图;图6为保持架的立体图;图7为该轴承工作时受力分析图。图中:1.滚动体,2.内圈,3.保持架,4.外壳,5.铆钉孔,6.螺栓孔。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滚子轴承,其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滚动体1、内圈2、保持架3、两个外壳4,其中:内圈2被两个外壳4包裹在内,内圈2与两外壳4同心,两圈沿周向均匀分布的若干滚动体1被内圈2和外壳4共同包裹住,并通过螺栓螺母固定在保持架3的窗孔内,滚动体1的上部与内圈2和外壳4上形成的凹槽相接触,滚动体1的下部与内圈2相接触,外壳4沿周向均匀布置有多个铆钉孔5,外壳4通过多个铆钉铆接在一起。优选的,所述的滚动体1上设有两环状凹槽与保持架3配合,通过螺栓螺母固定在保持架3的窗孔内,且沿周向均匀密布,两端为半球形,采用含铬合金钢制造而成,滚动体1的上部与内圈2和外壳4上形成的凹槽相接触,滚动体1的下部与内圈2相接触。轴承在径向和轴向受到的力均可通过滚动体1来平衡掉,而任意方向的力又可正交分解到径向和轴向两个方向上,因此可起到调心的作用。优选的,所述的内圈2沿径向的截面近似为“十”字形,采用含铬合金钢制造而成,其沿周向设有放置滚动体1的凹槽,其整体包裹在两外壳4内。优选的,所述的保持架3为整体式,一大一小,由软钢冲压而成的多个中部凸起、两侧为折边的类似“Ω”形状的环形钢圈,螺栓孔6位于折边上。用于分隔和引导滚动体1,防止与滚动元件的直接接触,使摩擦和热量生成降到最低。优选的,所述的两个外壳4采用含铬合金钢制造而成,用于将滚动体1和内圈2包裹在内,保证密封,沿其周向均匀布置有多个铆钉孔5,并通过多个铆钉将其铆接在一起。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新型滚子轴承,参见图7,其工作过程如下:当轴承受到如图7所示的轴向力FA时,内圈2便会压滚动体1对其施加一个力F1,从而导致滚动体1的侧面去压其与左边外壳4接触的部分,左边外壳4便会对其施加一个反作用力F2,F1、F2的合力向上,滚动体1的头部便会对其上部内圈2和外壳4与其接触的部分产生挤压,内圈2和外壳4则会对其产生一个反作用力F3,通过合理设计轴承的尺寸使三个力相互抵消,因此轴承受力平衡,起到止推的作用。当轴承受到如图7所示的径向力FD时,内圈2便会把滚动体1往下压,从而导致滚动体1的头部去压其与右边外壳4接触的部分,右边的外壳4便会对其施加一个反作用力F4,同时滚动体1的侧面会去压其与右边外壳4接触的部分,右边的外壳4又会对其施加一个反作用力F5,内圈2也会对其施加一个力F6,通过合理设计轴承的尺寸使三个力相互抵消,因此轴承受力平衡。当轴承受到如图7所示的任意方向力FT时,可把此力正交分解为周向和径向两个方向上的力,如上述对轴承受轴向力FA和径向力FD的分析,可知轴承也会受力平衡,起到调心的作用。以上仅仅是对本技术的举例说明,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的限制,凡是与本技术相同或类似的设计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此外凡是在外观等方面上进行改进而没有脱离本技术的设计原理也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型滚子轴承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滚子轴承,其特征是由滚动体(1)、内圈(2)、保持架(3)、两个外壳(4)组成,其中内圈(2)被两个外壳(4)包裹在内,内圈(2)与两个外壳(4)同心,沿周向均匀分布的若干滚动体(1)被内圈(2)和外壳(4)共同包裹住,并通过螺栓螺母固定在保持架(3)的窗孔内;滚动体(1)上部与内圈(2)和外壳(4)上的凹槽接触,下部与内圈(2)接触;外壳(4)沿周向均匀布置多个铆钉孔(5),两外壳(4)通过多个铆钉铆接在一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滚子轴承,其特征是由滚动体(1)、内圈(2)、保持架(3)、两个外壳(4)组成,其中内圈(2)被两个外壳(4)包裹在内,内圈(2)与两个外壳(4)同心,沿周向均匀分布的若干滚动体(1)被内圈(2)和外壳(4)共同包裹住,并通过螺栓螺母固定在保持架(3)的窗孔内;滚动体(1)上部与内圈(2)和外壳(4)上的凹槽接触,下部与内圈(2)接触;外壳(4)沿周向均匀布置多个铆钉孔(5),两外壳(4)通过多个铆钉铆接在一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滚子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滚动体(1)上设有两环状凹槽与保持架(3)配合,两端为半球形,采用含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玉伟王建伟王东辉向家涛房建彬赵晓兴卢地华岳丰阳汤旭晶盛晨兴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