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饰用粘胶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6051 阅读:1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涂饰目的的涂饰用粘胶带1。所述涂饰用粘胶带1的特征在于具有粘接剂层3、由设置在上述粘接剂层3表面的涂料构成的涂膜4、以及设置在上述涂膜4的与层合上述粘接剂层3的面相对置的另一侧面上的透明涂层5。涂膜4用喷涂形成。其干燥膜厚度最好为1-20μm。粘接剂层3最好使用以丙烯基类树脂为主要成份的粘接剂。(*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涂饰用粘胶带,特别是用于汽车等车辆的涂饰用粘胶带。一般来说,对于RV(娱乐车辆)车的车门部件、发动机盖、挡泥板、车顶或摩托车的侧盖、燃料箱等车辆组成部分的外表面,为了起装饰作用,提高车的美观、高档的感觉,有时会进行双色涂饰。不过,现有的双色涂饰,是将涂料喷到经过刷底漆等处理后的被涂饰基材表面,进行喷涂施工。但是,喷涂施工必须进行各色涂料的喷涂和干燥工序,整个涂饰工艺存在耗时长、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另外,涂料喷涂时会在大气中释放挥发性有机溶剂,影响环境卫生。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有人提出采用在被涂饰基材表面粘贴设有粘接剂层的涂饰用着色薄膜而进其着色的方法。作为涂饰用的着色薄膜,提出了例如将涂料、着色颜料与构成薄膜的树脂材料混合,通过流延法使其形成薄膜化的涂饰用着色薄膜,或在薄膜上涂敷由含有着色颜料的粘接剂形成的粘接剂层等方案。但是,在这样的涂饰用着色薄膜中,由于着色颜料等分散在薄膜的构成材料或粘接剂中,这种状态下,显色性、再现性不充分,因此特别是在金属色中,易出现颜色不均、色纹等问题,严重损害了商品的价值。而且,为保持基底的遮盖性,着色薄膜层或着色粘接剂层必须具有一定的厚度,因此整体的柔软性不良,贴在大面积部位或者拐角等曲面时,随动性不好,操作烦杂。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涂饰用粘胶带,其能以简化的涂饰工艺进行涂饰且易于在大面积部分或者拐角等曲面粘贴、并具有优良的颜色再现性、可进行多种多样的涂饰处理。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涂饰用粘胶带的特征在于具有粘接剂层、由设置在上述粘接剂层表面的涂料构成的涂膜、以及设置在上述涂膜的与层合上述粘接剂层的面相对置的另一侧面的透明涂层。使用上述本专利技术的涂饰用粘胶带,因为实现了涂料本身的胶带化,可获得与直接喷涂涂料完全相同的效果。因而对特殊色调的金属涂饰也可实现良好的再现性。另外,由于大幅度地简化了涂饰工艺,使生产效率大幅度她提高,成本降低。在上述透明涂层的与层合上述涂膜层的面相对置的另一侧面,最好设有保护胶带。这样,例如可防止涂饰用粘胶带在运输时、或在粘贴时所用的刮辊所造成透明涂层的损伤等。另外,上述涂料最好使用尿烷类树脂作为基质。这类涂料可以实现较低温度交联,从而易于形成由涂料形成的涂膜。并且,上述粘接剂层最好使用以丙烯基类树脂为主要成份的粘接剂。这类以丙烯酸烷基酯为主要成份的丙烯基类粘接剂具有较小的初期胶粘性,具有优良的再剥离、再粘贴性,可以易于重新粘贴,操作性好。粘贴一定时间后,其粘着力不断加强,因而不会出现拱起、剥落等现象。并且,上述透明涂层最好使用尿烷类树脂作为主要成份。由于尿烷类树脂富有弹性而形成了柔软的覆膜,因此不会使涂饰用粘胶带整体硬化。另外,所述涂膜具有耐热性、持久性、耐气候性、耐药性等优点,同时具备高观感性、高光泽度,适合作为层叠在涂膜上面的透明涂层。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涂饰用粘胶带中,上述涂膜的干燥膜厚度最好为5-40μm,透明涂层的膜厚最好为5-50μm。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涂饰用粘胶带中,在使用的状态下,其断裂强度最好在0.196-4.9Mpa(2-50kg/cm2)之间。这样,涂饰用粘胶带柔软性优良,贴附在大面积部位或者拐角等曲面时其随动性很好,从而提高了处理性和操作性并且,本专利技术的涂饰用粘胶带,在使用状态的断裂伸展度最好为10-150%。断裂伸展度不到10%时,会导致低温冲击性恶化,若超过150%,则透明涂层可能产生粘感(发粘性)。另外,通过使断裂伸展度在10-150%,与以上所述相同,粘胶带柔软性好,贴附在大面积部位或者拐角等曲面时其随动性良好,从而提高了处理性和操作性。并且,上述涂饰用粘胶带最好用于车辆的涂饰。根据本专利技术,通过简单的工艺,就可进行非常美观的涂饰处理,而且很容易适应设计的多样化,从而可显著提高汽车等商品的价值。通过以下参照图面对实施例的描述,可更明确得知上面所述及其它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结构和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涂饰用粘胶带的第一实施例的剖面图。下面,根据附图所示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涂饰用粘胶带进行详细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涂饰用粘胶带的第1实施例剖面图。如图所示,本专利技术的涂饰用粘胶带1的特点在于具有粘接剂层3、由设置在粘接剂层3表面的涂料构成的涂膜4、以及设置在涂膜4的与层合粘接剂层3的面相对置的另一侧面上的透明涂层5。这样,本专利技术的涂饰用粘胶带因为具有涂料本身构成的涂膜,因此,具有优良的再现性和显色性,从而可以代替现有的通过对在被涂饰基材进行涂料喷涂而进行的喷漆。另外。图1所示的本实施例的涂饰用粘胶带1,在形成有粘接剂层3的涂膜4的面的反面,贴有分型层2。下面,对各项进行详细说明。涂饰用粘胶带1的粘接剂层3可使用以往常用的压敏性、热敏性的粘接剂。使用的粘接剂可以是天然橡胶、丙烯类树脂、乙烯醋酸乙烯基的共同体、聚氨基甲酸乙脂、聚脂、硅橡胶、氟类橡胶、聚乙烯丁缩醛等以树脂为主要成份的粘接剂。在这些粘接剂中,以丙烯类树脂为主要成份的粘接剂耐热性、透明性、持久性、耐气候性比较理想,其中以丙烯酸烃基脂为主要成份的丙烯类粘接剂更为理想。丙烯酸烃基脂为主更成份的丙烯类粘接剂具有较小的初期发粘性,具有优良的再剥离性、再粘贴性,因而易于重新粘贴且操作性好。粘贴一定时间后,其粘着力加强,从而不会出现拱起、剥落等现象。在粘接剂层3中,除上述粘接剂外,也可根据需要适当添加粘接剂附着剂、软化剂、防止老化剂、安定剂、紫外线吸收剂等。对粘接剂层3的厚度没有特别的限定,5-100μm比较理想,20-50μm更好。粘接剂层3过薄则粘着力不够,另一方面,太厚则可能出现粘接剂渗出、操作性低下等情况。涂膜4通过涂料本身形成。因此,与在现有涂饰用着色膜这样的膜层的构成材料中混入颜料形成层状制品或在膜上进行丝网印刷的制品不同,由于本专利技术的涂膜4是由涂料本身形成的,颜色的再现性好,因此对例如金属色也可以进行颜色均匀、无色纹的良好的涂饰。另外,由于由涂料本身形成的涂膜4可以做到非常薄,因此使得涂饰用粘胶带1整体薄型化,并且柔软且随动性好,易于粘贴在拐角等曲面或大面积部位。对构成涂膜4的涂料没有特定限制,使用通常的汽车外装饰涂料即可。这些汽车外装饰涂料,例如作为主要成分,可采用含有由颜料成份和分散颜料成份的基质聚合物的材料等。作为基质聚合物,可采用尿烷类树脂、环氧类树脂、聚酯类树脂等。可以根据被涂饰基材的材质等进行适当的选择组合,但以尿烷类树脂最为理想。以尿烷类树脂为基质的涂料,能在较低温状态下交联,从而易于由涂料本身形成涂膜4。另外,作为颜料成份,可使用各种含有机颜料、无机颜料、天然色素等的普通颜料。另外,若含有光亮颜料,则可形成具有金属色感的涂膜。对光亮颜料没有特别限定,一般可采用用于汽车外装饰涂料等的铝颜料等金属颜料、珍珠颜料、素色颜料等。另外,光亮颜料可以使用单独一种或者两种以上混合使用。对光亮颜料的形状没有特别限定,鳞片状比较理想。使用含有鳞片状光亮颜料的涂料,可形成外观性更好、具有金属光泽感的涂膜。涂膜4的干燥膜厚希望在5-40μm之间,7-20μm更为理想。涂膜4的膜厚不到5μm时,显色性、遮盖性不充分,可能造成涂饰效果不好。另一方面,膜厚超过40μm时,会造成生产效率、外观效果低下。透明涂层5主要起到保护涂膜4的作用,可由一般的汽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涂饰用粘胶带,其特征在于:具有粘接剂层、由设置在上述粘接剂层表面的涂料构成的涂膜、以及设置在上述涂膜的与层合上述粘接剂层的面相对置的另一侧面上的透明涂层。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内一之
申请(专利权)人:琳得科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