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脚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559925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4 21: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多功能脚撑,通过设置连接横杆,使得左右两个脚撑可以一体化,只需对一个脚撑施力,就可以实现脚撑的撑立;通过在竖向柱上设置横杆、且在横杆上设置第二孔,设置脚撑环以及在脚撑环上设置通孔,在万向轮固定框架平台上设置第四孔,只需拔出销轴,就可以将脚撑装置的工作状态在支撑状态与推行状态进行切换,从而避免在利用万向轮推行过程中万向轮的转动以及可以避免在骑行中万向轮在颠簸过程中旋转而松动丢失,既可以可靠的实现脚撑的功能,也可以在车胎破损或气压不足时进行推行,且安全可靠、操作简单、经久耐用。

A multifunctional foot support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ultifunctional foot brace, connecting rod of the set, making about two feet can be integrated, just a foot support force, it can achieve the supporting feet; by setting the bar, in the vertical column and the bar is set with second holes, set foot support ring and on the foot support ring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hole, fourth hole in the universal wheel frame is fixed on the platform, just pull out the pin, it can be a foot support device in the working state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state support state switch, so as to avoid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universal wheel during the rotation of the universal wheel and can avoid riding in in the universal wheel rotation and the loosening of the bumps in the process of loss, not only can realize the function of the foot support reliable, can also be carried out in the tyre pressure is insufficient or damage, and is safe and reliable, simple operation, dur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脚撑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动自行车/摩托车配件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电动自行车/摩托车脚撑。
技术介绍
摩托车已经面世近一百年了,在此就不赘述。电动车即电动自行车,是指以蓄电池作为辅助能源在普通自行车的基础上,安装了电机、控制器、蓄电池、转把闸把等操纵部件和显示仪表系统的机电一体化的个人交通工具;2013年“中国电动自行车产业创新高峰论坛”数据显示,中国电动自行车截止2013年保有量突破2亿辆,而一直处在争议之中的电动自行车“新国标”也将出台。新国标预计将在电动自行车行业掀起一场大的变革。然而,目前的电动自行车/摩托车其后脚撑仅具有支撑和折叠功能,当车子后胎气压不足时,对于沉重的电动自行车/摩托车,很难搬动其前进,而强行推行会导致车内胎出现赶胎的情况,进而造成车胎磨损,导致给使用者带来不便或造成更大经济损失。虽然也有人对针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技术改进,设置成带有轮子的脚撑,比如:CN201989880U,其在支撑上固定设置有滚轮,但是由于滚轮固定设置在脚撑上,当滚轮设置在远离脚撑下部时会导致滚轮不能适应各种路况,当滚轮设置在靠近脚撑下部时,当需要支撑时滚轮容易干涉,造成支撑不稳;而CN205675133U公开的只是一种可以拖行的脚撑,而不能起到静止时支撑作用;CN20366833U,公开了一种防爆胎后支撑支架,虽然可以解决上述的问题,但是由于其结构设计的缘由,其为活动板和支撑架铰接,通过蝶形螺母固定,而众所周知铰接不限制被铰接对象沿铰接轴转动,因此会导致电动自行车/摩托车在支撑的时不稳定,脚撑起不到支撑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自行车/摩托车可靠的脚撑支撑拖行一体化机构,其能有效解决现有后脚撑不可拖行导致使用不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脚撑装置,其设置安装在电动自行车/摩托车后轮的车轮轴两外侧上,其固定方式与常规的脚撑装置固定设置无异,在此就不再赘述,脚撑装置包括两个脚撑,每个脚撑包括:一根竖直设置的竖向柱,竖向柱上部通过第一孔固定在车轮轴上,竖向柱中部靠下设置有一与竖向柱垂直的横杆,横杆上设置有第二孔,竖向柱在设置横杆的部位设置有第三孔,第三孔中设置有脚撑环,脚撑环可在第三孔中绕第三孔中心旋转;脚撑环上设置有两通孔;竖向柱的下部固定设置有万向轮固定框架平台,万向轮固定框架平台上设置有第四孔,万向轮固定框架平台下部固定有万向轮。进一步的设置为,两个所述的万向轮固定框架平台通过连接横杆相互固定。进一步的设置为,所述的第二孔的中心与第三孔的中心平齐。进一步的设置为,所述的脚撑环由四根圆棒构成长方形结构,且在长方形结构四角圆弧过度。进一步的设置为,所述的脚撑环上的通孔设置在两竖向圆棒上。进一步的设置为,所述的脚撑环上的通孔到第三孔的距离等于第二孔与第三孔之间的距离。进一步的设置为,所述的第四孔为贯穿万向轮固定框架平台的通孔。进一步的设置为,所述的脚撑环上的通孔到第三孔的距离大于8cm。进一步的设置为,所述的连接横杆与万向轮固定框架平台的连接位置设置在横杆的另一侧。进一步的设置为,所述的脚撑装置除万向轮外,其他的材料均为不锈钢材料。本技术具有下述优点:通过设置连接横杆,使得左右两个脚撑可以一体化,只需对一个脚撑施力,就可以实现脚撑的撑立;通过在竖向柱上设置横杆、且在横杆上设置第二孔,设置脚撑环以及在脚撑环上设置通孔,在万向轮固定框架平台上设置第四孔,只需拔出销轴,就可以将脚撑装置的工作状态在支撑状态与推行状态进行切换。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脚撑装置处于支撑状态下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脚撑装置处于支撑状态下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脚撑装置处于推行状态下的正视图。图4为本技术脚撑装置处于推行状态下的侧视图。图中:1、车轮;2、竖向柱;3、第一孔;4、车轮轴;5、横杆;6、第二孔;7、第三孔;8、脚撑环;9、销轴;10、万向轮;11、万向轮固定框架平台;12、连接横杆;13、第四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为实施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所述描述是以说明本技术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的范围。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照图1至图4示,对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多功能脚撑装置,其设置安装在电动自行车/摩托车车轮1的车轮轴4两外侧上,脚撑装置包括两个脚撑,每个脚撑包括:一根竖直设置的竖向柱2,竖向柱2上部通过第一孔3固定在车轮轴4上,竖向柱2中部靠下设置有一与竖向柱垂直的横杆5,横杆5上设置有第二孔6,竖向柱2在设置横杆5的部位设置有第三孔7,第三孔7中设置有脚撑环8,脚撑环8可在第三孔7中绕第三孔中心旋转;脚撑环8上设置有两通孔;竖向柱2的下部固定设置有万向轮固定框架平台11,万向轮固定框架平台11上设置有第四孔13,万向轮固定框架平台11下部固定有万向轮10。进一步的设置为,两个所述的万向轮固定框架平台通过连接横杆相互固定。进一步的设置为,所述的第二孔6的中心与第三孔7的中心平齐。进一步的设置为,所述的脚撑环8由四根圆棒构成长方形结构,且在长方形结构四角圆弧过度。进一步的设置为,所述的脚撑环8上的通孔设置在两竖向圆棒上。进一步的设置为,所述的脚撑环8上的通孔到第三孔7的距离等于第二孔6与第三孔7之间的距离。进一步的设置为,所述的第四孔13为贯穿万向轮固定框架平台11的通孔。进一步的设置为,所述的脚撑环8上的通孔到第三孔7的距离大于8cm。进一步的设置为,所述的连接横杆12与万向轮固定框架平台11的连接位置设置在横杆5的另一侧。进一步的设置为,所述的脚撑装置除万向轮10外,其他部件的材料均为不锈钢材料。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自行车/摩托车可靠的脚撑支撑拖行一体化机构,既可以可靠的实现脚撑的功能,也可以在车胎破损或气压不足时进行推行,且安全可靠、操作简单、经久耐用。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技术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专利技术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多功能脚撑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脚撑装置,其设置安装在电动自行车/摩托车后轮的车轮轴两外侧上,其特征在于:脚撑装置包括两个脚撑,每个脚撑包括:一根竖直设置的竖向柱,竖向柱上部通过第一孔固定在车轮轴上,竖向柱中部靠下设置有一与竖向柱垂直的横杆,横杆上设置有第二孔,竖向柱在设置横杆的部位设置有第三孔,第三孔中设置有脚撑环,脚撑环可在第三孔中绕第三孔中心旋转;脚撑环上设置有两通孔;竖向柱的下部固定设置有万向轮固定框架平台,万向轮固定框架平台上设置有第四孔,万向轮固定框架平台下部固定有万向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脚撑装置,其设置安装在电动自行车/摩托车后轮的车轮轴两外侧上,其特征在于:脚撑装置包括两个脚撑,每个脚撑包括:一根竖直设置的竖向柱,竖向柱上部通过第一孔固定在车轮轴上,竖向柱中部靠下设置有一与竖向柱垂直的横杆,横杆上设置有第二孔,竖向柱在设置横杆的部位设置有第三孔,第三孔中设置有脚撑环,脚撑环可在第三孔中绕第三孔中心旋转;脚撑环上设置有两通孔;竖向柱的下部固定设置有万向轮固定框架平台,万向轮固定框架平台上设置有第四孔,万向轮固定框架平台下部固定有万向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撑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的万向轮固定框架平台通过连接横杆相互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脚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孔的中心与第三孔的中心平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金娣
申请(专利权)人:云和县鲁家班工艺品经营部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