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微胶囊的各向异性导电胶膜及其制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4793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有氧化-还原引发体系的微胶囊的各向异性导电胶膜。其特征在于:将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制备成微胶囊,屏蔽其活性,使各向异性导电胶膜达到室温储存性能稳定的效果。使用时,在加热、受压的共同作用下,微胶囊破裂释放出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组成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引发胶膜在较低的温度下和较短时间内固化。该胶膜用于精细电子线路的连接,具有粘接可靠性高、电性能良好、方便使用等优点,是高密度、大信息量显示器件必备材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有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微胶囊的各向异性导电胶膜及其制备。
技术介绍
各向异性导电胶膜(Anistropic Conductive Film,ACF)是由绝缘组份和导电组份构成的薄膜状导电胶粘剂。热压时胶粘剂固化,xy平面方向绝缘,z垂直方向导通,从而实现了精细电子线路的连接,如液晶玻璃和柔性线路,柔性线路与硬板线路,集成电路和柔性线路。目前大量使用的ACF由于胶膜固化体系的热敏感性,要求产品低温储存,以确保其活性和粘接质量,且产品一旦脱离低温储存环境,必须迅速使用完,否则由于温度升高,影响胶膜固化活性而影响器件粘接质量。如日立公司ACF储存温度-5~0℃,Telephus公司ACF储存温度0~5℃,如此低温的储存条件,意味着产品的运输、存储必须有制冷装置、冰袋等相伴,显而易见给产品的运输、储存、使用带来极大的不方便,并大大增加了中间成本,降低了效率。中国专利00114692.0公开的胶粘剂体系,虽能常温储存,但只适合涂在薄膜电路上使用,无法制成胶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要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常温储存的ACF,该ACF是由微胶囊屏蔽的氧化-还原自由基固化体系组成的。本专利技术将氧化-还原体系制备成微胶囊,屏蔽其活性,从而使各向异性导电胶膜达到室温(25℃)储存180天性能稳定的效果。另外,氧化-还原体系可以至少含有一种自由基聚合型树脂,且比单纯使用氧化剂产生自由基的效率高,用来快速引发聚合反应,达到使各向异性导电胶膜固化的热压温度较低,时间较短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含有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微胶囊的各向异性导电胶膜及其制备,其特征在于各向异性导电胶膜主要由含自由基的聚合性树脂、微胶囊化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偶联剂、防老剂、导电颗粒组成,各组份的组成按重量计为含自由基的聚合性树脂 100份微胶囊化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5-10份偶联剂1-5份防老剂0.5-3份导电颗粒 30-40份。本专利技术的各向异性导电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含自由基的聚合性树脂为不饱和聚酯树脂、乙烯基树脂、马来酰胺树脂、丙烯酸类树脂中的一种。本专利技术的各向异性导电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微胶囊化的氧化剂和还原剂是指以氧化剂为芯材的微胶囊和以还原剂为芯材的微胶囊的两种微胶囊的混合物或者是氧化剂、还原剂以壁材隔离开的一种复合微胶囊;其中以氧化剂为芯材的微胶囊和以还原剂为芯材的微胶囊的两种微胶囊的混合物(简称微胶囊A)主要由氢过氧化物、过氧化二烷基、过氧化二酰、叔胺,环烷酸盐,硫醇,有机金属化合物组成,氢过氧化物为过氧化氢、异丙苯过氧化氢、特丁基过氧化氢;过氧化二烷基为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化二特丁基;所述的过氧化二酰为过氧化二苯甲酰、过氧化十二酰;有机金属化合物为Al(C2H5)3、B(C2H5)3;其中氧化剂、还原剂以壁材隔离开的一种复合微胶囊(简称微胶囊B)可以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或树脂作为壁材,壁材厚度在0.05~5μm,壁材质量占微胶囊质量的3%~90%,壁材可以是单层的,也可以是多层的,常用作壁材的有环氧树脂、聚碳酸酯、聚磺酰胺、聚酰胺树脂、聚脲树脂、聚乙烯、石蜡、三硬酯酸甘油酯、聚缩醛树脂、酚醛树脂、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聚酯、EVA、聚氨酯、明胶、明胶-阿拉伯树胶、脲醛树脂、淀粉等物质。本专利技术的各向异性导电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偶联剂为γ-氨丙基三乙基硅烷、γ-缩水甘油醚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或γ-甲基丙烯酸丙酯基三甲氧基硅烷中的一种或两种。本专利技术的各向异性导电胶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老剂为防老剂264,防老剂RD,防老剂丁,防老剂RT中的一种或复合防老剂。一种含有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微胶囊的各向异性导电胶膜及其制备的方法先制备微胶囊化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再与含自由基的聚合物、偶联剂、防老剂、防老剂、导电颗粒和溶剂等按比例混配,充分搅拌均匀,在聚四氟乙烯薄膜上均匀涂膜,待干燥后,裁剪成一定宽度的各向异性导电胶膜。上述物料均是市售产品。用本专利技术粘接薄膜电路具有如下特点(1)热压温度130-160℃(2)热压时间2秒(3)压力预压温度70℃;本压温度190℃(4)粘接强度≥600g/cm(5)接触电阻≤3Ω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各向异性导电胶膜的特点是(1)室温(25℃)储存180天,性能稳定。(2)粘接时,热压时间短,热压温度低,粘接强度高。(3)工艺适用性好,方便可靠。(4)COG连接时短路几率变小了,它是微胶囊破裂之前发挥了无规隔开导电颗粒的作用。(5)广泛适用于电子行业电子元器件线路组装和布线连接,便于自动化生产线使用。具体实施例方式通过以下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说明,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以下实施例。本专利技术各向异性导电胶膜的制备实施例1按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组份重量计,将100份质量的不饱和聚酯树脂、5份质量的微胶囊A,1份质量的γ-缩水甘油醚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0.5份质量的防老剂264,30份质量的导电颗粒,358份质量的乙酸乙酯的均匀混合物平铺于50μm的四氟乙烯薄膜上形成25μm的薄膜,待溶剂挥发干燥后,裁剪成一定宽度的各向异性导电胶膜。按GB/T7122,使用智能电子拉力机,对使用胶膜粘接的FPC与玻璃,检测90度的剥离强度,测试结果见表1。实施例2按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组份重量计,将100份质量的乙烯基树脂、7份质量的微胶囊B,3份质量的γ-甲基丙烯酸丙酯基三甲氧基硅烷,1.7份质量的防老剂RD,35份质量的导电颗粒,358份质量的乙酸乙酯的均匀混合物平铺于50μm的四氟乙烯薄膜上形成25μm的薄膜,待溶剂挥发干燥后,裁剪成一定宽度的各向异性导电胶膜。按GB/T7122,使用智能电子拉力机,对使用胶膜粘接的FPC与玻璃,检测90度的剥离强度,测试结果见表1。实施例3按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组份重量计,将100份质量的马来酰胺树脂、8份质量的微胶囊B,2份质量的γ-甲基丙烯酸丙酯基三甲氧基硅烷,1.0份质量的防老剂RD,35份质量的导电颗粒,358份质量的乙酸乙酯的均匀混合物平铺于50μm的四氟乙烯薄膜上形成25μm的薄膜,待溶剂挥发干燥后,裁剪成一定宽度的各向异性导电胶膜。按GB/T7122,使用智能电子拉力机,对使用胶膜粘接的FPC与玻璃,检测90度的剥离强度,测试结果见表1。实施例4按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组份重量计,将100份质量的丙烯酸类树脂、6份质量的微胶囊B,3份质量的γ-甲基丙烯酸丙酯基三甲氧基硅烷,1.5份质量的防老剂RD,32份质量的导电颗粒,358份质量的乙酸乙酯的均匀混合物平铺于50μm的四氟乙烯薄膜上形成25μm的薄膜,待溶剂挥发干燥后,裁剪成一定宽度的各向异性导电胶膜。按GB/T7122,使用智能电子拉力机,对使用胶膜粘接的FPC与玻璃,检测90度的剥离强度,测试结果见表1。各向异性导电胶膜主要成分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徽胶囊的制备实施例5以下把以氧化剂为芯材的微胶囊和以还原剂为芯材的微胶囊的两种微胶囊的混合物称作微胶囊A,把氧化剂、还原剂以壁材隔离开的一种复合微胶囊称作微胶囊B。微胶囊A的制备采用原位聚合方法将3.8%的明胶水溶液、3.8%的阿拉伯树胶水溶液各200g充分混合均匀并保持溶液温度40℃,PH=7。加入12g特丁基过氧化-2-乙基己酯或过氧化氢或异丙苯过氧化氢,以6000r/m的速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含有氧化-还原引发体系微胶囊的各向异性导电胶膜及其制备,其特征在于各向异性导电胶膜主要由含自由基的聚合性树脂、微胶囊化的氧化剂和还原剂、偶联剂、防老剂、导电颗粒组成,各组份的组成按重量计为:含自由基的聚合性树脂100份微胶囊化的氧化剂和还原剂5-10份偶联剂1-5份防老剂0.5-3份导电颗粒30-40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洁王洛礼王琛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化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