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热器结构及油冷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46760 阅读: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1 11: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换热器结构及油冷器,涉及油路阀门领域。换热器结构包括温控阀组件和换热器组件。换热器组件包括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以及连接管。温控阀组件包括阀体和旁通阀,旁通阀设置于阀体内的阀室中,阀体沿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三通道,阀体侧壁开设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连接管与第二通道固定连接,第三通道与第一集流管对接,第一通道、连接管、第三通道以及第一集流管的内腔均连通。温控阀组件沿平行于第一集流管的方向固定设置,旁通阀具有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连通的前提下,使第一通道与第三通道连通的第一状态,和使第一通道与第三通道隔断的第二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减少安装空间,减轻重量。

Structure of heat exchanger and oil cool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eat exchanger structure and an oil cooler, which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an oil circuit valve. The heat exchanger structure consist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valve assembly and heat exchanger component. The heat exchanger assembly comprises a first collecting pipe, a second collecting pipe and a connecting pipe. Temperature control valve assembly includes a valve and bypass valve, valve chamber bypass valve arranged in the valve body, the valve body is provided with third channel along the length direction, the side wall of the valv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channel and second channel. The connecting pip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second channel, third channel and the first manifold docking, the first channel, third channel and a connecting pipe, the collecting pipe are communicated with the first cavity. Temperature control valve assembly is fixed along the direction parallel to the first manifold set, the bypass valve has the premise of first channel and second channel connectivity, the first state of the first channel and the third passage, and the first channel and the third channel partition second.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reasonable design, simple structure, reducing installation space and reducing weigh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热器结构及油冷器
本技术涉及油路阀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换热器结构及油冷器。
技术介绍
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换热器是一种在不同温度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流体间实现物料之间热量传递的节能设备,是使热量由温度较高的流体传递给温度较低的流体,使流体温度达到流程规定的指标,以满足工艺条件的需要,同时也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主要设备之一。现有的温控阀设置于变速箱与换热器之间,需要额外的安装空间和安装座或者支架,且需要新增连接配件,重量增加。综上所述,温控阀与换热器之间所需安装空间较大,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换热器结构,将温控阀组件和换热器组件集为一体,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减少了连接管道及零部件,使该换热器结构的重量减轻,极大的减少了安装空间,节约成本。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了一种油冷器,该油冷器具有上述换热器结构的优点。本技术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基于上述目的,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换热器结构,其包括温控阀组件和换热器组件;换热器组件包括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以及连接管,温控阀组件包括阀体和旁通阀,阀体内设置有阀室,旁通阀设置于阀室内,阀体沿长度方向开设有与阀室连通的第三通道,阀体的侧壁开设有与阀室连通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连接管的一端与第二通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集流管固定连接,且第二通道、连接管以及第二集流管的内腔连通,第三通道与第一集流管对接,且第三通道与第一集流管的内腔连通;定义第一集流管的方向为第一方向,垂直于第一集流管的方向为第二方向,温控阀组件沿第一方向固定设置,旁通阀具有使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连通,且第一通道与第三通道连通的第一状态,和使第一通道与第二通道连通,且第一通道与第三通道隔断的第二状态。另外,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的,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在本技术的可选实施例中,阀体的第二通道与连接管的一端焊接,连接管的另一端与第二集流管焊接,第三通道与第一集流管焊接。在本技术的可选实施例中,换热器组件还包括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第一接头与第一通道固定连接,第二接头固定设置于第一集流管,且第二接头与第一集流管的内腔相连通。在本技术的可选实施例中,温控阀组件还包括限位部件,阀体的远离第三通道的一端设置有配合部,限位部件与配合部相配合内且用于限制旁通阀的活动范围。在本技术的可选实施例中,旁通阀包括阀座和阀芯;阀座设置有第二凹槽,第二凹槽沿阀座的周向环设,第二凹槽内嵌设有密封圈,密封圈分别与第二凹槽的外表面和阀室的内表面相贴合,阀座的远离限位部件的端壁设置有第三凹槽;阀芯包括顶杆、阀芯本体、弹簧以及感温体,阀芯本体包括限位部和连接部,弹簧套设于连接部且抵接于阀室的内表面,弹簧用于将阀芯本体复位,感温体设置于阀芯本体内,顶杆的一端嵌设于第三凹槽,阀芯本体包括第一腔体,顶杆的另一端可滑动的设置于第一腔体内,且顶杆与阀芯本体围合成封闭的第二腔体,感温体嵌设于第二腔体内。在本技术的可选实施例中,阀室包括相对的第一端部和第二端部,从第一端部到第二端部依次包括阀座固定段、阀芯运行段以及开启闭合段;阀座固定段与阀座相配合,阀芯本体的连接部与开启闭合段相对应。在本技术的可选实施例中,换热器组件还包括扁管组,扁管组设置于第一集流管与第二集流管之间,扁管组包括多个扁管,扁管设置有内置腔。在本技术的可选实施例中,换热器组件还包括翅片组,翅片组包括多个内翅片和多个外翅片,内翅片一一对应的嵌设于扁管的内置腔内,外翅片与多个扁管交替设置于第一集流管与第二集流管之间。在本技术的可选实施例中,内翅片包括多个回折组件,多个回折组件依次并列连接,每个回折组件包括第一回折件和第二回折件,第一回折件和第二回折件交错设置,第一回折件和第二回折件均包括多个回折单元,回折单元为几字形,多个回折单元依次连接。本技术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油冷器,该油冷器包括上述的换热器结构。本技术实施例的有益效果是:将温控阀组件和换热器较好的结合为一体,减少了中间连接管或者接头配件,减少了零件种类和数量,减轻重量,节约成本;减小了额外的安装空间和安装支架;温控阀组件中的阀体与换热器通过焊接方式固定为一体,减少了液体的泄漏风险。综上,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换热器结构设计合理、结构简单、实用性强,能够极大的减少安装空间,减轻重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换热器结构的一个视角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温控阀组件的一个视角的示意图;图3为图2中阀体的一个视角的示意图;图4为图2的一个视角的剖视图;图5为图1的第二视角的示意图;图6为图5中内翅片的一个视角的示意图;图7为低温液体流通时的剖视图;图8为高温液体流通时的剖视图;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换热器结构低温液体流通时的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换热器结构高温液体流通时的示意图。图标:100-换热器结构;10-温控阀组件;13-阀体;14-阀室;141-配合部;143-阀座固定段;145-阀芯运行段;147-开启闭合段;16-第一通道;17-第二通道;18-第三通道;20-旁通阀;22-阀座;223-第二凹槽;226-第三凹槽;28-阀芯;282-顶杆;285-阀芯本体;29-限位部件;30-换热器组件;32-第一接头;34-第一集流管;36-第二集流管;38-连接管;40-第二接头;42-扁管;43-外翅片;44-内翅片;442-回折组件;444-第一回折件;446-第二回折件;46-安装支架;48-第一方向;50-第二方向。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的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换热器结构及油冷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换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温控阀组件和换热器组件;所述换热器组件包括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以及连接管,所述温控阀组件包括阀体和旁通阀,所述阀体内设置有阀室,所述旁通阀设置于所述阀室内,所述阀体沿长度方向开设有与所述阀室连通的第三通道,所述阀体的侧壁开设有与所述阀室连通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通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集流管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通道、所述连接管以及所述第二集流管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三通道与所述第一集流管对接,且所述第三通道与所述第一集流管的内腔连通;定义所述第一集流管的方向为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集流管的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温控阀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固定设置,所述旁通阀具有使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且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三通道连通的第一状态,和使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且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三通道隔断的第二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温控阀组件和换热器组件;所述换热器组件包括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以及连接管,所述温控阀组件包括阀体和旁通阀,所述阀体内设置有阀室,所述旁通阀设置于所述阀室内,所述阀体沿长度方向开设有与所述阀室连通的第三通道,所述阀体的侧壁开设有与所述阀室连通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连接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通道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集流管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二通道、所述连接管以及所述第二集流管的内腔连通,所述第三通道与所述第一集流管对接,且所述第三通道与所述第一集流管的内腔连通;定义所述第一集流管的方向为第一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集流管的方向为第二方向,所述温控阀组件沿所述第一方向固定设置,所述旁通阀具有使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且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三通道连通的第一状态,和使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二通道连通,且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三通道隔断的第二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的第二通道与所述连接管的一端焊接,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集流管焊接,所述第三通道与所述第一集流管焊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组件还包括第一接头和第二接头,所述第一接头与所述第一通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接头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集流管,且所述第二接头与所述第一集流管的内腔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阀组件还包括限位部件,所述阀体的远离所述第三通道的一端设置有配合部,所述限位部件与所述配合部相配合且用于限制所述旁通阀的活动范围。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旁通阀包括阀座和阀芯;所述阀座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沿所述阀座的周向环设,所述第二凹槽内嵌设有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理靖马丹吴兆智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超力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