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纳米大豆蛋白基粉末生物胶粘剂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54051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纳米大豆蛋白基粉末生物胶粘剂及其生产方法,具体地是涉及利用偶联剂与纳米碳酸钙对大豆分离蛋白进行分子修饰,以提高其胶粘特性,属于木材胶粘剂技术领域。其主要取大豆分离蛋白分散在水中配制成基料;在上述基料中加入偶联剂和纳米碳酸钙,分散均匀;经超声波处理得生物胶粘剂,再经喷雾干燥为粉末状纳米生物胶粘剂。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偶联剂使纳米碳酸钙与大豆分离蛋白分子能均匀牢固地结合在一起,同时利用纳米碳酸钙及偶联剂与木材基料之间的强烈结合能来大幅度增强大豆蛋白胶粘剂的胶粘特性,不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有利于人们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体地是涉及利用偶联剂与纳米碳酸钙对大豆分离蛋白进行分子修饰,以提高其胶粘特性,属于木材胶粘剂

技术介绍
现今的木材胶粘剂大多是由石油衍生物制成的高分子聚合物,虽然这些化工类胶粘剂胶粘强度和耐水性都很好,但是在生产、运输和使用过程中,这些化工类产品会挥发出酚类和甲醛类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而且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世界石油贮存量的日趋减少及其不可再生性,使得其难以满足日益扩大的木材胶粘剂市场的需求。随着我国环保法规的日趋健全和人们自身健康意识的增强,质量好、无污染、与国际标准接轨的环保型胶粘剂正在逐渐成为社会迫切需要的主流产品,这些都使得新型、可再生且无污染的胶粘剂原料成为人们追逐的热点。而大豆蛋白无疑是最符合要求的首选原料之一。纳米科学技术自诞生以来所取得的成就以其对各个领域的影响和渗透一直引人注目。纳米无机材料由于粒径小,比表面积大,在聚合物复合材料中与基体材料间有很强的结合力。本专利技术作出以前,国外曾有研究者用大豆粉作为主要原料,并配以溶剂复配成胶粘剂的专利报道,但这种复配胶粘剂胶粘强度差,耐水性不好,因此很难形成产品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利用偶联剂使纳米碳酸钙与大豆分离蛋白分子能均匀牢固地结合在一起,同时利用纳米碳酸钙及偶联剂与木材基料之间的强烈结合能来大幅度增强大豆蛋白胶粘剂的胶粘特性,从而能生产出一种无环境污染、胶粘特性优良的。本专利技术的主要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专利技术取大豆分离蛋白为4~12重量%分散在84~94重量%的水中配制成基料;在上述基料中加入偶联剂为0.02~0.12重量%和纳米碳酸钙为1~4重量%分散均匀;经超声波处理、再经喷雾干燥为成品。本专利技术纳米大豆蛋白基粉末生物胶粘剂的生产方法采用以下工艺步骤1、取大豆分离蛋白为4~12重量%分散在84~94重量%的水中,搅拌30~60分钟配制成基料;2、在上述基料中分别加入偶联剂为0.02~0.12重量%和纳米碳酸钙为1~4重量%,在45~55℃温度下分散1~2分钟;分散转速为5000~10000转/分;3、用超声波在室温下处理20~40分钟,得到纳米生物胶粘剂;4、再经喷雾干燥为基粉末生物胶粘剂,喷雾干燥进风温度160~180℃,出风温度80~90℃,干燥处理时间5~8分钟。本专利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采用大豆分离蛋白为主要基料,水为溶剂,最重要的第一个优点是无毒、无污染;而且大豆分离蛋白价格低廉、来源广泛,是一种可再生资源,为解决石油资源匮乏、降低胶粘剂成本创造条件;2、本专利技术首次采用偶联剂和纳米材料修饰大豆分离蛋白,来制作木材胶粘剂;能将偶联剂使纳米碳酸钙与大豆分离蛋白分子均匀牢固地结合在一起,然后利用纳米碳酸钙及偶联剂与木材基料之间的强烈结合能来大幅度增强大豆蛋白胶粘剂的胶粘特性;3、通过这种方法制成的胶粘剂与未修饰大豆分离蛋白相比,其胶粘强度大幅度提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工艺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本专利技术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一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先取9.98重量%大豆分离蛋白分散在86重量%的水中,采用94-2型定时恒温磁力搅拌器搅拌45分钟配制成基料;然后缓慢分别加入偶联剂为0.02重量%和纳米碳酸钙为4重量%,在恒温55℃利用高速剪切乳化机分散2分钟,高速剪切乳化机分散转速为7500转/分;用超声波处理35分钟,得到纳米生物胶粘剂;将其再进行喷雾干燥,即为纳米粉末生物胶粘剂。干燥进风温度180℃,出风温度90℃,处理时间6分钟。实施例二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先取7.92重量%大豆分离蛋白分散在89重量%的水中,采用94-2型定时恒温磁力搅拌器搅拌30分钟配制成基料;然后缓慢分别加入偶联剂为0.08重量%和纳米碳酸钙为3重量%,在恒温50℃利用高速剪切乳化机分散1分钟,高速剪切乳化机分散转速为5000转/分;最后再用超声波处理30分钟,得到纳米生物胶粘剂;将其喷雾干燥,即为纳米粉末生物胶粘剂。干燥进风温度160℃,出风温度80℃,处理时间5分钟。实施例三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先取5.9重量%大豆分离蛋白分散在92重量%的水中,采用94-2型定时恒温磁力搅拌器搅拌40分钟配制成基料,然后缓慢加入偶联剂为0.1重量%和纳米碳酸钙为2重量%,恒温45℃,利用高速剪切乳化机分散1.5分钟,分散转速为8000转/分,最后再用超声波处理25分钟,得到纳米生物胶粘剂,将其喷雾干燥,即为纳米大豆蛋白基粉末生物胶粘剂。喷雾干燥进风温度170℃,出风温度85℃,干燥处理时间7分钟。通过本专利技术三个实施例所制得的胶粘强度和耐水性比未修饰的大豆分离蛋白要高得多。本专利技术中采用的原材料为市场所购,使用的为常规设备。本专利技术使用时与水再配制。下面表1为本专利技术胶粘强度与未修饰大豆分离蛋白胶粘强度对比表1 注#表示木材断裂,胶粘强度超过木材本身的强度权利要求1.一种纳米大豆蛋白基粉末生物胶粘剂,其特征是取大豆分离蛋白为4~12重量%分散在84~94重量%的水中配制成基料;在基料中加入偶联剂为0.02~0.12重量%和纳米碳酸钙为1~4重量%分散均匀;经超声波处理、再经喷雾干燥为成品。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纳米大豆蛋白基粉末生物胶粘剂的生产方法,其特征是采用以下工艺步骤(1)、取大豆分离蛋白为4~12重量%分散在84~94重量%的水中,搅拌30~60分钟配制成基料;(2)、上述基料中加入偶联剂为0.02~0.12重量%和纳米碳酸钙为1~4重量%,在温度为45~55℃下分散1~2分钟;(3)、经超声波处理20~40分钟得到生物胶粘剂;(4)、再经喷雾干燥为粉末胶粘剂,喷雾干燥进风温度为160~180℃,出风温度为80~90℃,干燥处理时间为5~8分钟。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具体地是涉及利用偶联剂与纳米碳酸钙对大豆分离蛋白进行分子修饰,以提高其胶粘特性,属于木材胶粘剂
其主要取大豆分离蛋白分散在水中配制成基料;在上述基料中加入偶联剂和纳米碳酸钙,分散均匀;经超声波处理得生物胶粘剂,再经喷雾干燥为粉末状纳米生物胶粘剂。本专利技术利用偶联剂使纳米碳酸钙与大豆分离蛋白分子能均匀牢固地结合在一起,同时利用纳米碳酸钙及偶联剂与木材基料之间的强烈结合能来大幅度增强大豆蛋白胶粘剂的胶粘特性,不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有利于人们身体健康。文档编号C09J9/00GK1974707SQ20061009830公开日2007年6月6日 申请日期2006年12月11日 优先权日2006年12月11日专利技术者黄卫宁, 张学军, 邹奇波, 贾春利, 金亮秀 申请人:江南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纳米大豆蛋白基粉末生物胶粘剂,其特征是取大豆分离蛋白为:4~12重量%分散在84~94重量%的水中配制成基料;在基料中加入偶联剂为:0.02~0.12重量%和纳米碳酸钙为:1~4重量%分散均匀;经超声波处理、再经喷雾干燥为成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卫宁张学军邹奇波贾春利金亮秀
申请(专利权)人:江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