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香红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533334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10 15: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茶叶制作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花香红茶制作方法,包括:S1:清洗;S2:将茶叶按10~15厘米厚摊放在萎凋槽内,温度控制在33℃~38℃,相对湿度控制在68%~72%,萎凋3~5小时;S3:用揉捻机进行揉捻,使茶叶的成条率达80%以上;S4:将采摘的玫瑰花瓣洗净,并烘干至水含量为60%~65%;S5:发酵室温度控制在32~36℃,空气湿度80~90%,将玫瑰花瓣和揉捻后的红茶均匀混合,摊放到发酵室发酵,摊放厚度为10~12厘米,发酵1~1.5小时后,翻抛散开冷却,静置8~10小时;再将发酵室温度控制在22~26℃,摊叶厚度6~8厘米,发酵1~2小时;S6:将发酵后的茶叶在70℃~90℃下烘焙至含水量4~6%;S7:将烘干后的茶叶和玫瑰花瓣分离。本发明专利技术制作的花香红茶具有花的清香味。

Method for making fragrant black tea

The present invention relates to tea production technology field, discloses a floral Black Tea production methods, including: S1: S2: cleaning; tea at 10 ~ 15 cm thick spreading in the withering trough, temperature control at 33 to 38 DEG C, relative humidity control in 68% ~ 72%, 3 ~ 5 hours withering; S3: rolling with rolling machine, made into a rate of more than 80% tea; S4: picking rose petals washed and dried to a water content of 60% ~ 65%; S5: fermentation room temperature control at 32 to 36 DEG C, the air humidity is 80 ~ 90%, rose petals and rolling after mixing Black Tea stand in the fermentation chamber, fermentation, spreading thickness is 10 ~ 12 cm, fermented for 1 to 1.5 hours, turning out cooling, standing for 8 to 10 hours; then the fermentation room temperature control at 22 to 26 DEG C, spreading thickness 6 ~ 8 cm, fermented for 1 to 2 hours; S6: after fermentation The tea leaves were baked from 70 to 90 DEG C to water content 4 - 6%; S7: the dried tea leaves and rose petals were separated. The fragrant black tea produced by the invention has the fragrance of flow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花香红茶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叶制作
,特别涉及一种花香红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红茶属全发酵茶,水色和叶底均为红色;传统工艺为:萎凋→揉捻→发酵→干燥→精制。按传统的工艺制得的红茶,即时品质较高的红茶泡制后只有单一的茶香,口味单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花香红茶制作方法,解决了传统红茶工艺制作的红茶口味单调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一种花香红茶制作方法,包括步骤:S1:将采摘的茶叶放入清水中漂洗3~5分钟,捞出后风干叶片表面的水;S2:将茶叶按10~15厘米厚摊放在萎凋槽内,温度控制在33℃~38℃,相对湿度控制在68%~72%,萎凋3~5小时;S3:用揉捻机进行揉捻,将茶叶揉捻成条,使茶叶的成条率达80%以上;S4:将采摘的玫瑰花瓣洗净,并烘干至水含量为60%~65%;S5:发酵室温度控制在32~36℃,空气湿度80~90%,将玫瑰花瓣和揉捻后的红茶均匀混合,摊放到发酵室发酵,摊放厚度为10~12厘米,发酵1~1.5小时后,翻抛散开冷却,静置8~10小时;再将发酵室温度控制在22~26℃,摊叶厚度6~8厘米,发酵1~2小时;S6:将发酵后的茶叶在70℃~90℃下烘焙至含水量4~6%;S7:将烘干后的茶叶和玫瑰花瓣分离。其中,所述步骤S3中,揉捻机转速为60~75r/min,揉捻方法按空揉12~18min,加轻压揉8~12min,空揉6~8min,加中压揉8~12min,空揉5~10min,加重压揉6~12min,加轻压揉8~12min,空揉5~10min的顺序进行,使叶片成条。其中,所述步骤S2和S3之间还包括:将萎凋后的茶叶置于-10~-6℃的温度环境下0.5~1小时。其中,所述步骤S6中使用焙笼在75℃~80℃温度下低火慢热烘干12~15个小时。其中,所述步骤S5和步骤S6之间还包括:将茶叶摊开散热0.5~1个小时,摊放厚度为4~6厘米,使得茶叶走水均匀。本专利技术的花香红茶制作方法中,将玫瑰花瓣烘干,并与红茶混合发酵,玫瑰的花香充分融入红茶中,泡制的红茶茶香中融入花香,具有独特的花香口味,提升了红茶的品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花香红茶制作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的花香红茶制作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步骤S1,将采摘的茶叶放入清水中漂洗3~5分钟,捞出后风干叶片表面的水。步骤S2,将茶叶按10~15厘米厚摊放在萎凋槽内,温度控制在33℃~38℃,相对湿度控制在68%~72%,萎凋3~5小时。步骤S3,用揉捻机进行揉捻,将茶叶揉捻成条,使茶叶的成条率达80%以上。步骤S4,将采摘的玫瑰花瓣洗净,并烘干至水含量为60%~65%。步骤S5,发酵室温度控制在32~36℃,空气湿度80~90%,将玫瑰花瓣和揉捻后的红茶均匀混合,摊放到发酵室发酵,摊放厚度为10~12厘米,发酵1~1.5小时后,翻抛散开冷却,静置8~10小时;再将发酵室温度控制在22~26℃,摊叶厚度6~8厘米,发酵1~2小时。步骤S6,将发酵后的茶叶在70℃~90℃下烘焙至含水量4~6%。步骤S7,将烘干后的茶叶和玫瑰花瓣分离,茶叶时细长条形,可通过条形网孔的竹筛将茶叶和花瓣分离。本专利技术的花香红茶制作方法中,将玫瑰花瓣烘干,并与红茶混合发酵,玫瑰的花香充分融入红茶中,泡制的红茶茶香中融入花香,具有独特的花香口味,提升了红茶的品质。其中,所述步骤S3中,揉捻机转速为60~75r/min,揉捻方法按空揉12~18min,加轻压揉8~12min,空揉6~8min,加中压揉8~12min,空揉5~10min,加重压揉6~12min,加轻压揉8~12min,空揉5~10min的顺序进行,使叶片成条。步骤S2和S3之间还包括:将萎凋后的茶叶置于-10~-6℃的温度环境下0.5~1小时。零下低温对茶叶细胞破损率高,揉捻时提高了茶红素或茶黄素浸出量,制作的红茶色泽浓郁,汤色发亮,而且细胞破损率高,有助于后期充分发酵,发酵味道香浓。由于之前进行了低温存放,有助于细胞破碎,因此在揉捻时可以缩短揉捻成条的时间,提高了制作效率。步骤S6中使用焙笼在75℃~80℃温度下低火慢热烘干12~15个小时,慢热烘干使得茶香更浓郁。步骤S5和步骤S6之间还包括:将茶叶摊开散热0.5~1个小时,摊放厚度为4~6厘米,使得茶叶走水均匀,避免烘干时茶叶干燥程度不一致,导致局部焦叶。实施例1本实施例的花香红茶制作方法包括:步骤S1,将采摘的茶叶放入清水中漂洗4分钟,捞出后风干叶片表面的水。步骤S2,将茶叶按12厘米厚摊放在萎凋槽内,温度控制在36℃,相对湿度控制在70%,萎凋4小时。步骤S3,用揉捻机进行揉捻,将茶叶揉捻成条,使茶叶的成条率达80%以上。步骤S4,将采摘的玫瑰花瓣洗净,并烘干至水含量为62%。步骤S5,发酵室温度控制在34℃,空气湿度85%,将玫瑰花瓣和揉捻后的红茶均匀混合,摊放到发酵室发酵,摊放厚度为11厘米,发酵1.2小时后,翻抛散开冷却,静置9小时;再将发酵室温度控制在24℃,摊叶厚度6厘米,发酵1.5小时;步骤S6,将发酵后的茶叶在80℃下烘焙至含水量5%;步骤S7,将烘干后的茶叶和玫瑰花瓣分离。步骤S3中,揉捻机转速为70r/min,揉捻方法按空揉15min,加轻压揉10min,空揉7min,加中压揉10min,空揉8min,加重压揉9min,加轻压揉10min,空揉6min的顺序进行,使叶片成条。步骤S2和S3之间还包括:将萎凋后的茶叶置于-8℃的温度环境下45分钟。步骤S6中使用焙笼在80℃温度下低火慢热烘干13个小时。步骤S5和步骤S6之间还包括:将茶叶摊开散热45分钟,摊放厚度为4厘米,使得茶叶走水均匀。实施例2本实施例的花香红茶制作方法,包括:步骤S1,将采摘的茶叶放入清水中漂洗5分钟,捞出后风干叶片表面的水。步骤S2,将茶叶按10厘米厚摊放在萎凋槽内,温度控制在33℃,相对湿度控制在68%,萎凋3小时。步骤S3,用揉捻机进行揉捻,将茶叶揉捻成条,使茶叶的成条率达80%以上。步骤S4,将采摘的玫瑰花瓣洗净,并烘干至水含量为60%。步骤S5,发酵室温度控制在36℃,空气湿度80%,将玫瑰花瓣和揉捻后的红茶均匀混合,摊放到发酵室发酵,摊放厚度为12厘米,发酵1.5小时后,翻抛散开冷却,静置10小时;再将发酵室温度控制在26℃,摊叶厚度8厘米,发酵2小时;步骤S6,将发酵后的茶叶在90℃下烘焙至含水量4%;步骤S7,将烘干后的茶叶和玫瑰花瓣分离。其中,所述步骤S4中,揉捻机转速为60r/min,揉捻方法按空揉18min,加轻压揉12min,空揉8min,加中压揉12min,空揉10min,加重压揉12min,加轻压揉12mi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花香红茶制作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花香红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将采摘的茶叶放入清水中漂洗3~5分钟,捞出后风干叶片表面的水;S2:将茶叶按10~15厘米厚摊放在萎凋槽内,温度控制在33℃~38℃,相对湿度控制在68%~72%,萎凋3~5小时;S3:用揉捻机进行揉捻,将茶叶揉捻成条,使茶叶的成条率达80%以上;S4:将采摘的玫瑰花瓣洗净,并烘干至水含量为60%~65%;S5:发酵室温度控制在32~36℃,空气湿度80~90%,将玫瑰花瓣和揉捻后的红茶均匀混合,摊放到发酵室发酵,摊放厚度为10~12厘米,发酵1~1.5小时后,翻抛散开冷却,静置8~10小时;再将发酵室温度控制在22~26℃,摊叶厚度6~8厘米,发酵1~2小时;S6:将发酵后的茶叶在70℃~90℃下烘焙至含水量4~6%;S7:将烘干后的茶叶和玫瑰花瓣分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花香红茶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将采摘的茶叶放入清水中漂洗3~5分钟,捞出后风干叶片表面的水;S2:将茶叶按10~15厘米厚摊放在萎凋槽内,温度控制在33℃~38℃,相对湿度控制在68%~72%,萎凋3~5小时;S3:用揉捻机进行揉捻,将茶叶揉捻成条,使茶叶的成条率达80%以上;S4:将采摘的玫瑰花瓣洗净,并烘干至水含量为60%~65%;S5:发酵室温度控制在32~36℃,空气湿度80~90%,将玫瑰花瓣和揉捻后的红茶均匀混合,摊放到发酵室发酵,摊放厚度为10~12厘米,发酵1~1.5小时后,翻抛散开冷却,静置8~10小时;再将发酵室温度控制在22~26℃,摊叶厚度6~8厘米,发酵1~2小时;S6:将发酵后的茶叶在70℃~90℃下烘焙至含水量4~6%;S7:将烘干后的茶叶和玫瑰花瓣分离。2.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浩然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茗之天下茶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