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0657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5 09: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胆,所述内胆包括胆体,胆体的上部设置有口部,所述胆体包括主烹饪腔和翻滚腔,所述主烹饪腔和所述翻滚腔构成了烹饪腔体,所述翻滚腔朝向胆体的中轴线内侧靠近;所述主烹饪腔和所述翻滚腔的内壁包括至少两段弧面。翻滚腔朝向内胆中轴线内侧靠近,使得翻滚腔上方与主烹饪腔的温差较小,该设计使得由主烹饪腔上溢出来的食材碰触到翻滚腔后,不会由于温差过大溢出内胆的口部,且温差较小使得加热中的食材迅速回落,提高了整体的烹饪效果。

An inner lin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liner, the liner comprises a liner body, the upper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mouth liner, the liner body comprises a main cooking cavity and roll cavity, the main cooking chamber and the roll cavity cooking cavity, in the medial axis of the roll toward the body close to the gallbladder cavity the main cooking; the inner wall of the cavity and the cavity of the roll comprises at least two sections of arc. Roll toward the inside liner near the cavity axis, makes the rolling chamber and the main cooking chamber temperature difference is small, the design makes the cooking cavity to overflow from the main ingredients touch roll cavity, not because of the temperature difference is too large and the mouth of the overflow tank, small temperature difference in the heating ingredients down quickly, improve the overall cooking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胆
本技术涉及厨房烹饪电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内胆。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的电饭锅、电饭煲、压力锅等烹饪器具的内胆基本上都是柱桶状,其容积部分都是直筒状或敞口状,此形状有利于内胆的机加工生产,但对于烹饪器具的烹饪效果却没有帮助,不能更好的提升烹饪器具的烹饪性能。且内胆是传统内胆,消费者取出内胆时,需要用手部握住内胆口沿部。但如果内胆烹饪过,温度很高,消费者没有办法用手拿去内胆口沿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达到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内胆,提高了整体的烹饪效果。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内胆,所述内胆包括胆体,胆体的上部设置有口部,所述胆体包括主烹饪腔和翻滚腔,所述主烹饪腔和所述翻滚腔构成了烹饪腔体,所述翻滚腔朝向胆体的中轴线内侧靠近;所述主烹饪腔和所述翻滚腔的内壁包括至少两段弧面或斜面,或至少一段为弧面、另一段为斜面。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胆体包括底壁,与底壁连接的第一弧面或第一斜面,以及与口部连接的第二弧面或第二斜面,所述第一弧面或第一斜面与第二弧面或第二斜面之间设置有外过渡部,所述主烹饪腔由底壁以及第一弧面或第一斜面构成,所述翻滚腔由第二弧面或第二斜面形成。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构成所述第二弧面或第二斜面的圆心O远离所述胆体的中轴线,且所述圆心O到底壁的高度小于内胆的总高度的二分之一。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外过渡部位于胆体的最大半径处。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以所述外过渡部为起点,沿着第一弧面或第一斜面至底壁的方向,所述胆体的半径逐渐减小。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以所述外过渡部为起点,沿着第二弧面或第二斜面至口部的方向,所述胆体的半径逐渐减小。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外过渡部位于内胆的总高度的黄金分割点处,或位于内胆的总高度的黄金分割点正负20mm处。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弧面或第二斜面与口部之间设置有手持部。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手持部凸出所述内胆的外侧壁面的距离不小于6mm。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手持部的上表面距离所述口部的高度不小于10mm。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本技术由主烹饪腔和翻滚腔构成,且翻滚腔朝向内胆中轴线内侧靠近,使得翻滚腔上方与主烹饪腔的温差较小,该设计使得由主烹饪腔上溢出来的食材碰触到翻滚腔后,不会由于温差过大溢出内胆的口部,且温差较小使得加热中的食材迅速回落,提高了整体的烹饪效果。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内壁为两段弧面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内壁为两段斜面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内壁中上段为弧面,下段为斜面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内壁中上段为斜面,下段为弧面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的变形图的截面图。图6为图1的尺寸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实施例2的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参照图1所示,一种内胆,所述内胆包括胆体100,胆体100的上部设置有口部200,所述胆体包括主烹饪腔A和翻滚腔B,所述主烹饪腔A和所述翻滚腔B构成了烹饪腔体,所述翻滚腔朝向胆体的中轴线C内侧靠近,现有技术中一般翻滚腔和主烹饪腔构成的烹饪腔体为直筒腔,如果为直通腔的话,则烹饪过程中,加热中的食材不能达到翻滚的效果;现有技术中也有烹饪腔体构成的整体球形腔,即主烹饪腔A和翻滚腔B同时构成了一个大的弧面,虽然一定程度上使得加热中的食材有翻滚效果,但是由于整体翻滚的路径比较长,在球形腔的上部与球形腔的下部两者在烹饪过程中的温差比较大,导致加热中的食材容易溢出内胆外;另外现有技术中还有将上述球形腔分隔出两个烹饪腔,但是一般位于内胆上部的上烹饪腔朝向远离内胆的中轴线的位置,即虽然有二次翻滚效果,但是同样由于内胆的上部与内胆的下部温差过大,导致加热中的食材容易溢出内胆外。本实施例中将翻滚腔朝向胆体的中轴线C内侧靠近,且限定了主烹饪腔和所述翻滚腔的内壁包括至少两段弧面或斜面,或至少一段为弧面、另一段为斜面。关于两段可以分为至少四种情况,参照图1所示,两段均为弧面,参照图2所示,两段均为斜面,参照图3所示,两段中上段为弧面、下段为斜面,参照图4所示,两段中上段为斜面、下段为弧面。使得翻滚腔上方与主烹饪腔的温差较小,该设计使得由主烹饪腔上溢出来的食材碰触到翻滚腔后,不会由于温差过大溢出内胆的口部,且温差较小使得加热中的食材迅速回落,提高了整体的烹饪效果。进一步地,胆体包括底壁,与底壁连接的第一弧面或第一斜面,以及与口部连接的第二弧面或第二斜面,所述第一弧面或第一斜面与第二弧面或第二斜面之间设置有外过渡部,所述主烹饪腔由底壁以及第一弧面或第一斜面构成,所述翻滚腔由第二弧面或第二斜面形成。本实施例以两段均为弧面进行说明:上述胆体100包括底壁110,与底壁连接的第一弧面120,以及与口部200连接的第二弧面130,所述第一弧面与第二弧面之间设置有外过渡部140,所述主烹饪腔A由底壁110以及第一弧面120构成,所述翻滚腔B由第二弧面130形成。此处给出了具体的主烹饪腔A以及翻滚腔B的具体组成结构,其中外过渡部140将上述主烹饪腔A以及翻滚腔B在内胆的纵向方向进行了分隔,结合上述主烹饪腔和翻滚腔的内壁包括至少两段弧面,即第一弧面和第二弧面的弧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实施例中以第一弧面和第二弧面的弧度不相同进行说明,参照图1所示,构成翻滚腔B的第二弧面的下延长线将整个主烹饪腔A包覆;具体参照图5所示,构成主烹饪腔A的第一弧面120的上延长线将整个翻滚腔B包覆;上述图1和图5给出了主烹饪A和翻滚腔B的两种装配方式,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根据需求自由选择。参照图6,具体地,构成所述第二弧面的圆心O远离所述胆体的中轴线C,且所述圆心O到底壁的高度h1小于1/2内胆的总高度H,该圆心O的设计使得第二弧面的弧度比较平缓,即第一弧面120与第二弧面130不会形成一个突变的过程,整体内胆的高度可控。另外该设计方式使得第二弧面130的缩口斜率大,能有效控制胆口内径。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外过渡部140位于胆体的最大半径处,以所述外过渡部140为起点,沿着第一弧面120至底壁110的方向,所述胆体的半径逐渐减小;即第一弧面120与底壁构成的主烹饪腔A近似与碗状,该形状能够便于承接食材,尤其针对于烹饪小容量的食材效果更好;以所述外过渡部140为起点,沿着第二弧面120至口部200的方向,所述胆体的半径逐渐减小,该结构也印证了上述描述的翻滚腔B朝向胆体的中轴线C内侧靠近,且由于半径逐渐减小,使得翻滚腔B过渡比较平缓。为了提升整体内胆的美观度,外过渡部140位于内胆的总高度的黄金分割点处(如图示的高度h为外过渡部140距离内胆的底壁的高度),或位于内胆的总高度H的黄金分割点正负20mm处。实施例2参照图7,在本实施例中,除了如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内胆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内胆,所述内胆包括胆体,胆体的上部设置有口部,所述胆体包括主烹饪腔和翻滚腔,所述主烹饪腔和所述翻滚腔构成了烹饪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滚腔朝向胆体的中轴线内侧靠近;所述主烹饪腔和所述翻滚腔的内壁包括至少两段弧面或斜面,或至少一段为弧面、另一段为斜面,所述胆体包括底壁,与底壁连接的第一弧面或第一斜面,以及与口部连接的第二弧面或第二斜面,所述第一弧面或第一斜面与第二弧面或第二斜面之间设置有外过渡部,所述主烹饪腔由底壁以及第一弧面或第一斜面构成,所述翻滚腔由第二弧面或第二斜面形成。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胆,所述内胆包括胆体,胆体的上部设置有口部,所述胆体包括主烹饪腔和翻滚腔,所述主烹饪腔和所述翻滚腔构成了烹饪腔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翻滚腔朝向胆体的中轴线内侧靠近;所述主烹饪腔和所述翻滚腔的内壁包括至少两段弧面或斜面,或至少一段为弧面、另一段为斜面,所述胆体包括底壁,与底壁连接的第一弧面或第一斜面,以及与口部连接的第二弧面或第二斜面,所述第一弧面或第一斜面与第二弧面或第二斜面之间设置有外过渡部,所述主烹饪腔由底壁以及第一弧面或第一斜面构成,所述翻滚腔由第二弧面或第二斜面形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过渡部的延长线与所述胆体的中轴线相交。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胆,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第二弧面或第二斜面的圆心O远离所述胆体的中轴线,且所述圆心O到底壁的高度小于内胆的总高度的二分之一。4.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泽春曹峰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