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锅具及其烹饪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0657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5 09: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锅具及其烹饪器具,其中的锅具包括底壁和由底壁延伸朝上的侧壁,还包括至少一条防溢筋条,该防溢筋条环绕设置于所述侧壁上,且每个防溢筋条形成一个闭合曲面。在锅具的侧壁设置有多条防溢筋条,热对流的水在沿着锅具的侧壁流动过程中,碰触到防溢筋条后,会朝向锅内翻滚,防止食物溢出,使得食物烹饪更充分。

Pot utensil and cooking utensil thereof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pot and cooking utensils, wherein the pot comprises a bottom wall and a bottom wall side wall extending upward, also includes at least one anti overflow rib, the overflow prevention rib positioned around the side walls, and each rib to form an anti overflow closed surface. In the side of the pot wall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anti overflow ribs, convection in the water flowing along side wall of the pot in the process, to touch the anti overflow ribs, towards the pot roll, prevent food overflow, making food cooking more ful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锅具及其烹饪器具
本技术涉及烹饪器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锅具及其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现有产品的电饭煲、电压力煲、电炖锅等厨房烹饪器具,一般包括内胆,现有技术提出了一种球形内胆,请参见图1,该球形内胆包括胆底11、胆身12和锅沿17,所述胆身12内表面为平滑的球形线,所述胆身12横截面的内径由最大内径13处向两端逐渐减小,所述胆底11为平面或者有一定的弧度的面,所述锅沿17位于所述胆身12的上端,并且锅沿17包括翻边和连接翻边与胆身12的平滑部。在使用上述内胆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请参见图2,图中箭头方向代表水流方向,当内胆被加热时,内胆底部受热,内胆中的水形成循环的热对流,但当热对流的水经过胆身12横截面的最大内径13处后,由于所述胆身12横截面的内径逐步缩小,从而热对流的水在继续向上前进的过程中会有两个路径,第一个路径在于热对流的水容易溢出内胆,第二个路径在于热对流的水会与胆身12内壁碰撞,从而导致热对流的水的流动方向会往内胆中心轴14方向偏移,从而导致内胆靠近其上端内表面处存在一个低温区域A,即内胆上边沿处的水流动性较差,从而此处不能有效加热,从而导致此内胆还是存在加热不均匀的问题,不均匀加热就会造成冷热不均的问题,也会造成溢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索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提供一种锅具及其烹饪器具,在锅具的侧壁设置有多条防溢筋条,热对流的水在沿着锅具的侧壁流动过程中,碰触到防溢筋条后,会朝向锅内翻滚,防止食物溢出,使得食物烹饪更充分;另外多条防溢筋条可以实现多层翻滚,烹饪效果更好;且防溢筋条也可以提供一个取放的操作部,提高了用户体验。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锅具,包括底壁和由底壁延伸朝上的侧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条防溢筋条,该防溢筋条环绕设置于所述侧壁上,且每个防溢筋条形成一个闭合曲面。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防溢筋条包括至少两条以上,相邻的防溢筋条之间留有间隙。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防溢筋条由侧壁的部分区域内凹形成。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防溢筋条由侧壁的部分区域外凸形成。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防溢筋条为沿侧壁的纬圆设置的环形筋条或者波形筋条。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圈环形内凸筋,所述环形内凸筋与所述底壁之间限制出食材主要翻滚区域。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防溢筋条位于环形内凸筋的上方区或者所述环形内凸筋位于所述防溢筋条形成的次翻滚区域内。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侧壁呈球形外凸。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侧壁上还设置有凸环,该凸环位于所述防溢筋条的上部。一种烹饪器具,采用上述公开的锅具。通过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技术优点在于:在锅具的侧壁设置有多条防溢筋条,热对流的水在沿着锅具的侧壁流动过程中,碰触到防溢筋条后,会朝向锅内翻滚,防止食物溢出,使得食物烹饪更充分;另外多条防溢筋条可以实现多层翻滚,烹饪效果更好;且防溢筋条也可以提供一个取放的操作部,提高了用户体验。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的工作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条防溢筋条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两条防溢筋条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三条防溢筋条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三条防溢筋条的工作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防溢筋条内凹形成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防溢筋条的外凸形成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防溢筋条的外凸形成的工作示意图。图10为本技术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参照图3,图4以及图5所示,一种锅具,包括底壁100和由底壁100延伸朝上的侧壁200,还包括至少一条防溢筋条300,该防溢筋条300环绕设置于所述侧壁200上,由底部向锅具顶部的热对流的水碰触到防溢筋条后会朝向锅具的底部方向运动(翻滚),防溢筋条切断了热对流的水进一步朝向锅具顶部的路径,防止热对流的水带动食物溢出,使得食物烹饪更充分;其中每个防溢筋条形成一个闭合曲面,保证了在侧壁上形成的防溢效果。参照图6,进一步地,防溢筋条300包括至少两条以上,图示中采用三条防溢筋条,为了防止一条防溢筋条不能100%切断热对流的水,可以根据需求设置两条以上的防溢筋条,保证了防溢效果;即热对流的水接触到第一条防溢筋条后,第一条防溢筋条至少能切断70-80%以上的热对流的水,那么剩余20-30%的热对流的水进一步朝向锅具顶部运动碰触到第二条防溢筋条之后至少能切断10-20%的剩余水分,则能够保证整个锅具的防溢效果,且在切断热对流的水的过程中,热对流的水回落进入国内内部时候,加热中的水和回落的热对流水混合,会带动放置于内胆内的食物的翻滚,使得食物烹饪更充分。在实际设计过程中,相邻的防溢筋条300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可以设计为相同也可以不同,均可以实现上述的防溢效果,本实施例中,以相邻的防溢筋条之间留有相同间隙进行说明,相同间隙的设计除了方便产品线上锅具的制备,且热对流的水提供相同或者相似的环境,使得热对流的水之间不会再有翻滚等现象。参照图7,防溢筋条300由侧壁的部分区域内凹形成;而内内凹的防溢筋条300在此处先被压缩,压缩之后突然释放,形成拉伸破泡。参照图8,防溢筋条300也可以由侧壁的部分区域外凸形成。外凸的防溢筋条300在此处形成释放空间,对泡沫形成拉升实现破泡。正是由于在烹饪过程中,除了上述的热对流的水外,烹饪过程中产生的泡沫也会造成溢出的问题。具体防溢筋条的结构也可以设计多样化,防溢筋条为沿侧壁的纬圆设置的环形筋条或者波形筋条。参照图9,为给出的防溢筋条300也可以由侧壁的部分区域外凸形成后的工作示意图,从图示可以看出,对流的水在整个锅具内的翻滚状态;热量更易集中在防溢筋条下部,防止热量散失过快,节省能源。另外多层的防溢筋条可以实现多层翻滚,烹饪效果更好;且在外形层面上,防溢筋条也可以提供一个取放的操作部,提高了用户体验。实施例2除了上述实施例1中披露的技术方案外,参照图10,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圈环形内凸筋400,所述环形内凸筋400与所述底壁100之间限制出食材主要翻滚区域A。防溢筋条300位于环形内凸筋的上方区或者环形内凸筋400位于所述防溢筋条形成的次翻滚区域B内。防溢筋条300(外凸筋)在此处形成释放空间,对泡沫形成拉升实现破泡,而环形内凸筋400在此处先被压缩,压缩之后突然释放,形成拉伸破泡实施例3具体地,本实施例的锅具的侧壁呈球形外凸,即本实施例中披露的锅具为球形锅具。参照图11,侧壁上还设置有凸环500,该凸环500位于所述防溢筋条的上部,该凸环500可以与球形锅具配合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该凸环与防溢筋条的配合,提高了用户体验。如本实施例1、2中披露的烹饪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锅具及其烹饪器具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锅具,包括底壁和由底壁延伸朝上的侧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条防溢筋条,该防溢筋条环绕设置于所述侧壁上,且每个防溢筋条形成一个闭合曲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锅具,包括底壁和由底壁延伸朝上的侧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一条防溢筋条,该防溢筋条环绕设置于所述侧壁上,且每个防溢筋条形成一个闭合曲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溢筋条包括至少两条以上,相邻的防溢筋条之间留有间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溢筋条由侧壁的部分区域内凹形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溢筋条由侧壁的部分区域外凸形成。5.根据权利要求1-4之一所述的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溢筋条为沿侧壁的纬圆设置的环形筋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泽春金延东
申请(专利权)人: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