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马来勋专利>正文

电机动力总成及其轴承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50594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4 2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机动力总成及其轴承座,电机动力总成包括电机,电机包括轴承座和电机轴,轴承座包括框形本体,框形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一对夹持单元,每对夹持单元中的各夹持单元均包括与框形本体螺纹连接的螺杆,各螺杆的内端均转动设置有用于夹持相应轴承的夹持块,每对夹持单元中的各夹持单元的螺杆同轴线设置且螺纹旋向相反,每对夹持单元的两个夹持单元的螺杆上设置有孔口相对且与螺杆同轴线设置的传动孔。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螺杆调整时可以保证轴承中心位置不变的轴承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机动力总成及其轴承座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机动力总成及其轴承座。
技术介绍
中国专利CN104901463B公开了“一种电机端盖”,该电机端盖包括端盖本体及设置于端盖本体上的轴承座,轴承座包括框形本体,框形本体上沿周向分布有两对螺杆,在各螺杆的内端均转动装配有夹持块,与电机轴配合的轴承被夹持固定于各夹持块之间。当需匹配不同直径的电机轴时,也需更换相应的轴承,此时就需要旋转调整各螺杆,来调整各夹持块的间距以匹配相应的轴承。现有的这种轴承座存在的问题在于:每对中的两个螺杆在调整时是相互独立的,这就可能存在一个螺杆多拧半圈或者另外一个螺杆少拧半圈的情形,这将会导致轴承最终位置不是在中心位置,电机轴会对轴承产生偏斜作用力而影响导致轴承磨损较快,影响轴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螺杆调整时可以保证轴承中心位置不变的轴承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该轴承座的电机动力总成。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中电机动力总成的技术方案如下:电机动力总成,包括电机,电机包括轴承座和电机轴,轴承座包括框形本体,框形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一对夹持单元,每对夹持单元中的各夹持单元均包括与框形本体螺纹连接的螺杆,各螺杆的内端均转动设置有用于夹持相应轴承的夹持块,每对夹持单元中的各夹持单元的螺杆同轴线设置且螺纹旋向相反,每对夹持单元的两个夹持单元的螺杆上设置有孔口相对且与螺杆同轴线设置的传动孔。轴承座还包括伸缩扳手,伸缩扳手包括能在对应螺杆轴向上伸缩止转配合的第一扳手和第二扳手,第一扳手具有用于与每对夹持单元中的其中一个夹持单元上的传动孔止转插接配合的第一插接端,第二扳手具有用于与另外一个夹持单元上的传动孔止转插接配合的第二插接端。第一扳手、第二扳手通过插接在一起的方孔方轴结构实现止转配合。第一扳手上设置有供操作人员手持的施力块。本专利技术中轴承座的技术方案为:轴承座,包括框形本体,框形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一对夹持单元,每对夹持单元中的各夹持单元均包括与框形本体螺纹连接的螺杆,各螺杆的内端均转动设置有用于夹持相应轴承的夹持块,每对夹持单元中的各夹持单元的螺杆同轴线设置且螺纹旋向相反,每对夹持单元的两个夹持单元的螺杆上设置有孔口相对且与螺杆同轴线设置的传动孔。轴承座还包括伸缩扳手,伸缩扳手包括能在对应螺杆轴向上伸缩止转配合的第一扳手和第二扳手,第一扳手具有用于与每对夹持单元中的其中一个夹持单元上的传动孔止转插接配合的第一插接端,第二扳手具有用于与另外一个夹持单元上的传动孔止转插接配合的第二插接端。第一扳手、第二扳手通过插接在一起的方孔方轴结构实现止转配合。第一扳手上设置有供操作人员手持的施力块。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中,当需要调整两个夹持块的间距来适应不同的额轴承时,伸缩扳手的第一扳手与一对夹持单元中的一个螺杆上的传动孔止转插配,伸缩扳手的第二扳手与另外一个夹持单元的螺杆上的传动孔止转插配,然后转动伸缩扳手,第一扳手、第二扳手同步转动,第一扳手、第二扳手带动一对夹持单元中的两个螺杆同步转动,由于一对夹持单元中的两个螺杆的螺纹旋向相反,因此两个螺杆可以同步的相对或相被移动,两个夹持块的移动距离一致,从而保证轴承的中心位置不变,避免电机轴对轴承产生偏斜作用力。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电机动力总成实施例中泵未启动时的状态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电机动力总成实施例中泵启动后的状态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电机动力总成实施例中电机刹车装置与电机轴的配合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电机动力总成实施例中轴承座与轴承的配合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电机动力总成实施例中伸缩扳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电机动力总成实施例中电机壳体与泵体的配合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电机动力总成的实施例如图1~6所示:包括电机37和泵36,泵36包括具有柱形孔内腔的泵体2,泵体2中设置有转动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横截面为椭圆状的转子5,转子5的横截面与柱形内孔具有两个切点,泵体上设置有孔,孔处导向移动装配有一端与转子外周面滑动顶推配合的用于将孔分隔成进液口8、出液口1的隔板9,柱形孔内腔也被隔板9分隔成与进液口8联通的低压腔11和与出液口1联通的高压腔3,转子的长径方向两端设置有联通转子周向两侧的导油通道7,导油通道的延伸方向垂直于转子5的长径方向。转子的两端啊还设置有导向方向沿转子的长径方向延伸的导向孔,两个导向孔中分别导向移动装配有封堵块4,各封堵块4分别与各自对应的导油通道7相对应,导油通道为与封堵块移动方向相垂直的直线型通道,封堵块在其移动行程内具有让开对应导油通道7的第一位置和在离心力作用下朝外移动而封堵对应导油通道7的第二位置,转子5上设置有与各封堵块相对应的用于向对应封堵块施加作用力而迫使封堵块处于第一位置的弹簧,本实施例中弹簧为设置于封堵块外侧的压簧6,封堵块的外端端部设置有密封垫片,密封垫片可以保证与导油通道外侧壁的密封配合。在电机未启动时,受压簧6作用,各封堵块处于让开对应导油通道的第一位置如图1所示,电机在刚开始的启动过程中,转子转速较小,封堵块的离心力不足以克服压簧的作用力,因此导油通道一直是导通的,转子周向两侧的压力相同,转子运动受到的阻力就较小,可以实现低负载启动,小功率电机就可以实现转子的负载启动,在转子转速到达一定速度后,比如说电机转速到达1000r/min后,转子的离心力克服压簧的弹力,封堵块向外移动而将导油通道封堵,泵可实现正常供油。实际使用时,可以根据使用要求,选择合适的弹簧或调整弹簧的预紧量来调节电机在什么转速时可以实现正常供油。电机包括与泵体连接的电机壳体12,电机壳体12、泵体2前后布置,电机壳体内设置有转动轴线沿前后方向延伸的电机轴18,电机轴18与泵体2之间设置有动密封机构30,电机轴18上于动密封机构30的前侧设置有排液螺母32,在排液螺母32的外边缘上沿周向均布有多个缺口33。电机壳体上设置有与排液螺母32相对应的环形凹槽34,环形凹槽34处于动密封机构的前侧,环形凹槽34的底部设置有排液孔35,电机壳体的上端设置有进气孔31,进气孔31处于动密封机构30的前侧,进气孔31处设置有单向进气阀,气体可以经外界进入,但是内部的液体不可以经单向进气阀排出。泵体上设置有与高压腔联通的吸液口10,吸液口10处设置有液体单向阀,液体可以经吸液口进入泵体,但是不可以经吸液口排出,吸液口10与排液孔35通过软管连接。动力总成在正常使用时,动密封机构可能会失效,此时泵中的液压油会经动密封机构与电机轴之间流向电机,在液压油流到排液螺母32上后,液压油32被甩至环形凹槽34中,而环形凹槽34则经排液孔35、吸液口10与泵的低压腔相连,泄漏的液压油会被重新吸入到低压腔中,参与下一阶段的泵油。电机还包括用于对电机轴进行刹车的电机刹车装置,电机刹车装置如图3所示:包括多个沿周向间隔布置的刹车单元13,各刹车单元13均包括通过弹簧可沿电机轴径向浮动的刹车块16,刹车单元还包括与刹车块相对设置的固定钢片14,刹车块16与电机壳体之间设置有制动弹簧15,刹车块16内设置有电磁线圈,电磁线圈与电机的供电线电连接。图中项17表示弹簧导向筒,在电机正常供电时,电磁线圈通电产生磁力而与固定钢片14相吸,以此克服制动弹簧作用力,刹车块不与电机轴接触,当电机断电时,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电机动力总成及其轴承座

【技术保护点】
电机动力总成,包括电机,电机包括轴承座和电机轴,轴承座包括框形本体,框形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一对夹持单元,其特征在于:每对夹持单元中的各夹持单元均包括与框形本体螺纹连接的螺杆,各螺杆的内端均转动设置有用于夹持相应轴承的夹持块,每对夹持单元中的各夹持单元的螺杆同轴线设置且螺纹旋向相反,每对夹持单元的两个夹持单元的螺杆上设置有孔口相对且与螺杆同轴线设置的传动孔。

【技术特征摘要】
1.电机动力总成,包括电机,电机包括轴承座和电机轴,轴承座包括框形本体,框形本体上设置有至少一对夹持单元,其特征在于:每对夹持单元中的各夹持单元均包括与框形本体螺纹连接的螺杆,各螺杆的内端均转动设置有用于夹持相应轴承的夹持块,每对夹持单元中的各夹持单元的螺杆同轴线设置且螺纹旋向相反,每对夹持单元的两个夹持单元的螺杆上设置有孔口相对且与螺杆同轴线设置的传动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轴承座还包括伸缩扳手,伸缩扳手包括能在对应螺杆轴向上伸缩止转配合的第一扳手和第二扳手,第一扳手具有用于与每对夹持单元中的其中一个夹持单元上的传动孔止转插接配合的第一插接端,第二扳手具有用于与另外一个夹持单元上的传动孔止转插接配合的第二插接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第一扳手、第二扳手通过插接在一起的方孔方轴结构实现止转配合。4.根据权利2或3所述的电机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第一扳手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来勋
申请(专利权)人:马来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