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锁抽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90893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1-03 21: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自锁抽芯结构,其中,自锁抽芯结构包括:转向块、抽芯、动力机构、挡板。其中,转向块的下端设置有滑槽;抽芯的上端设置有与所述滑槽形状适配的滑块;动力机构与所述转向块连接,用于驱动转向块水平移动;挡板设置在所述转向块的上端,且与动力机构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滑槽的下端面具有第一自锁平面,滑块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自锁平面适配的第二自锁平面;其中,当模具合模后,所述第一自锁平面和第二自锁平面重叠成一自锁平面结构;自锁平面结构用于将抽芯对所述转向块的力转移至挡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有效地将抽芯后退的力施加给自锁平面结构,通过自锁平面结构施加给挡板,不会通过转向块转向施加给油缸,从而延长油缸的使用寿命。

Self locking core pulling structure

The self-locking core pulling structure is composed of a steering block, a core pulling mechanism, a power mechanism and a baffle plate. The steering block is arranged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upper chute; core pulling is arranged on the slider and the slide is matched with the shape of the power mechanism; and the steering blocks, used to drive the steering block horizontal movement; baffle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end of the turning block, and the driving mechanism at the same level; under the chute has a first end locking plane, the slide block is provided with second locking plane with the first plane self adaptation; wherein, when the mold clamping, the first plane and the second plane self-locking self-locking self-locking overlap into a planar structure; planar structure for self-locking pulling on the steering force transfer block to baffle. The utility model can effectively be applied to the core pulling force back locking plane structure, applied to the baffle through self-locking plane structure, not through the steering steering block applied to the cylinder, thereby prolonging the service life of the cylind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锁抽芯结构
本技术涉及注塑模具
,涉及一种自锁抽芯结构。
技术介绍
对于某些塑料制件,由于使用上的要求,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与开模方向不一致的分型,除极少数情况可以进行强制脱模外,一般都需要进行侧向分型与抽芯,才能取出制件。现有技术的抽芯过程,是直接通过与动模、定模连接后开模时完成。大部分塑料制件是通过滑槽和滑块的配合进行转向抽芯。但是,对于某些塑料制件的特殊位置,是无法通过滑块出模,并且在注胶过程中,由于抽芯的胶位面过大,抽芯有后退的可能性,抽芯的后退可能将力转向给动力机构,从而损伤动力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自锁抽芯结构,避免抽芯后退的力转向施加给动力机构,从而延长动力机构的使用寿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锁抽芯结构,所述自锁抽芯结构包括:转向块,所述转向块的下端设置有滑槽;抽芯,所述抽芯的上端设置有与所述滑槽形状适配的滑块;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与所述转向块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转向块水平移动;挡板,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转向块的上端,且与所述动力机构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其中,所述滑槽的下端面具有第一自锁平面,所述滑块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自锁平面适配的第二自锁平面;其中,当模具合模后,所述第一自锁平面和第二自锁平面重叠成一自锁平面结构;所述自锁平面结构用于将所述抽芯对所述转向块的力转移至所述挡板。优选地,所述滑槽为倾斜设置的T型滑槽;所述滑块为倾斜设置的T型滑块。优选地,所述T型滑槽的倾斜度为b,其中,5°≤b≤25°。优选地,所述滑槽高度大于所述滑块高度,且所述滑槽与所述滑块的高度差值为D,其中,D=Ssinb;其中,S为所述自锁平面结构的宽度。优选地,所述自锁平面结构的宽度S满足:5mm≤S≤15mm。优选地,所述T型滑槽的下端具有第一端面;所述滑块上具有与所述第一端面适配的第二端面;其中,所述第一自锁平面位于所述第一端面上;所述第二自锁平面位于所述第二端面上。优选地,所述第一端面还包括第一斜面;所述第二端面上具有与所述第一斜面适配的第二斜面。优选地,所述T型滑槽的下端还具有第三端面,且第三端面位于所述第一端面的上方;所述滑块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三端面适配的第四端面。优选地,所述自锁抽芯结构还包括导槽,所述导槽设置套设在所述抽芯的外表面,用于对所述抽芯的纵向移动进行导向。优选地,所述动力机构包括油缸。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的自锁抽芯结构通过在转向块的滑槽的下端面设一第一自锁平面,在抽芯上的滑块上设置一与第一自锁平面适配的第二自锁平面。当模具合模后,第一自锁平面和第二自锁平面重叠成一自锁平面结构;这样设置在注塑时,自锁平面结构受力,使转向块端面处的斜面不受力,从而实现抽芯不后退的目的,以及将抽芯对转向块的力转移至挡板,从而延长动力机构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自锁抽芯结构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油缸、挡板与转向块的组合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抽芯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自锁抽芯结构在开模时的状态图;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自锁抽芯结构在合模时的状态图;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自锁抽芯结构在合模后的状态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自锁抽芯结构,其中,本实施例的自锁抽芯结构包括转向块1、抽芯2、动力机构3及挡板4。其中,转向块1下端上设置有滑槽;抽芯2的上端设置有与滑槽形状适配的滑块。动力机构3与转向块1连接,用于驱动转向块1水平移动。挡板4设置在转向块1的上端,且与动力机构3位于同一平面上。其中,滑槽的下端面具有第一自锁平面,滑块上设置有与第一自锁平面适配的第二自锁平面。当模具合模后,第一自锁平面和第二自锁平面重叠成一自锁平面结构111。注塑时,自锁平面结构111受力,使转向块1端面处的斜面不受力,一方面,实现抽芯2不后退的目的;另一方面,将抽芯2对转向块1的力转移至挡板4,从而延长动力机构的使用寿命。较佳地,如图1至图3所示,滑槽为倾斜设置在转向块1下端的T型滑槽。相应地,滑块与T型滑块。并且,T型滑槽的倾斜度为b,其中,5°≤b≤25°。较佳地,T型槽的高度(即,深度)大于T型滑块的高度,且高度差为D,其中,D=Ssinb;其中,S为所述自锁平面结构的宽度。较佳地,5mm≤S≤15mm,优选地,S等于10mm。较佳地,如图1至图3所示,T型滑槽的下端具有第一端面;滑块上具有与第一端面适配的第二端面。其中,第一自锁平面位于第一端面上;第二自锁平面位于第二端面上。较佳地,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一端面还包括第一斜面11;第二端面上具有与所述第一斜面适配的第二斜面21。较佳地,T型滑槽的下端还具有第三端面12,且第三端面位于第一端面的上方;滑块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三端面适配12的第四端面22。较佳地,自锁抽芯结构还包括导槽5,导槽5设置套设在抽芯2的外表面,用于对抽芯2的纵向移动进行导向。较佳地,上述的动力机构为油缸。本实施例提供的自锁抽芯结构在应用时,第一,合模时的状态,具体详见图4至图6的过程:首先,油缸3推动转向块1水平移动,滑槽的第一斜面11和滑块的第二斜面21相接触,使抽芯2下移,当移动一定距离后,第一斜面11和第二斜面21脱离,此时由于滑块与滑槽存在高度差D,转向块1进行一段空行程,转向块1继续移动,使第一自锁平面和第二自锁平面重叠,形成自锁结构,抽芯被锁定;第二,开模时的状态,具体详见图6至图4的过程,当注塑完成后,油缸3带动水平转向块1水平移动,由于滑槽与滑块之间存在高度差D,转向块1进行一段空行程,即转向块1移动而抽芯2未动,从而使第一自锁平面和第二自锁平面脱离,随着导向块1的继续移动,第三端面12和第四端面22接触,由于T型滑槽和导槽5的作用,使抽芯被抽出。综上,本技术提供的自锁抽芯结构能有效地将抽芯后退的力施加给自锁平面结构,通过自锁平面结构施加给挡板,不会通过转向块转向施加给油缸,从而延长油缸的使用寿命。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因此,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自锁抽芯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锁抽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抽芯结构包括:转向块,所述转向块的下端设置有滑槽;抽芯,所述抽芯的上端设置有与所述滑槽形状适配的滑块;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与所述转向块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转向块水平移动;挡板,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转向块的上端,且与所述动力机构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其中,所述滑槽的下端面具有第一自锁平面,所述滑块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自锁平面适配的第二自锁平面;其中,当模具合模后,所述第一自锁平面和第二自锁平面重叠成一自锁平面结构;所述自锁平面结构用于将所述抽芯对所述转向块的力转移至所述挡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锁抽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锁抽芯结构包括:转向块,所述转向块的下端设置有滑槽;抽芯,所述抽芯的上端设置有与所述滑槽形状适配的滑块;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与所述转向块连接,用于驱动所述转向块水平移动;挡板,所述挡板设置在所述转向块的上端,且与所述动力机构位于同一水平面上;其中,所述滑槽的下端面具有第一自锁平面,所述滑块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自锁平面适配的第二自锁平面;其中,当模具合模后,所述第一自锁平面和第二自锁平面重叠成一自锁平面结构;所述自锁平面结构用于将所述抽芯对所述转向块的力转移至所述挡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锁抽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为倾斜设置的T型滑槽;所述滑块为倾斜设置的T型滑块。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锁抽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T型滑槽的倾斜度为b,其中,5°≤b≤2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锁抽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高度大于所述滑块高度,且所述滑槽与所述滑块的高度差值为D,其中,D=Ssinb;...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丰阳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科益精密模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