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块内进胶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7932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31 13:15
一种滑块内进胶结构,包括:托块,具有呈直角设置的第一托臂及第二托臂,第一托臂与滑块本体连接,第二托臂上设有竖直孔;顶针,其一端固定于上顶出板中,另一端抵触第二托臂,并与竖直孔错位设置;滑块入子,其与滑块本体连接,所述公模仁及母模仁中设有通槽,滑块入子中设有竖流道进胶成型塑胶产品;拉针,其一端设于第二托臂上,且竖直对应所述竖直孔,另一端穿过通槽伸入滑块入子中顶着竖流道;弹性元件,其套设于拉针穿过通槽的一段外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滑块内进胶结构,从塑胶产品的一侧面由滑块入子中进胶,适合于外观面无法进胶的塑胶产品,且避免了滑块入子与模仁摩擦漏胶的问题,该模具内进胶结构的加工难度及加工精度要求不高,方便加工。

Inside entry glue structure of slide block

A slider in the rubber structure, including: a first supporting block, with the arm and two arm arranged at right angles, the first supporting arm and the slide body is arranged on the connecting bracket, second vertical holes; the thimble, its one end is fixed on the top board, the other end of the conflict and second, dislocation and vertical hole; slide into, it is connected with the slide body, the male mold and the female mold core is provided with a through groove is arranged in the slide into sub vertical flow passage into the plastic molding plastic products; pull the needle, the end of a second arm, and the vertical corresponds to the vertical hole, the other end passes through the through groove which extends into the sub block in the top of the vertical channel; the elastic element, sheathed on the pull pin through the through groove section of the outer edge. The slider in this invention into the plastic structure, from one side of the plastic products by the slide into the son into the glue, suitable for the appearance of the surface to enter rubber plastic products, and avoid the slide into the mold and friction glue leakage problems, the mold processing difficulty and machining precision into the plastic structure requirements is not high convenient, process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滑块内进胶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模具结构,具体是涉及一种滑块内进胶结构。
技术介绍
一些塑胶产品在注塑成型时,需要从塑胶产品四面使用滑块成型。此时,若塑胶产品的外观面无法进胶,一种成型方式为:成型塑胶产品的模具就需要倒灌成型,从塑胶产品的侧面进胶,但如此一来,就需要倒灌成型的油压缸组件,模具结构特别复杂。为了克服倒灌成型,模具结构复杂的缺陷,现有技术中另一种成型方式为:采用滑块内潜伏进胶结构。请参阅图1所示,其绘示了现有技术滑块内潜伏进胶结构,通过在滑块入子10上设置竖流道11,竖流道11向塑胶产品12的一侧面潜伏进胶成型塑胶产品12,在模具开模时,滑块本体13带动滑块入子10退出,竖流道11跟随滑块入子10退出,塑胶产品12与竖流道11脱离,然后模具的顶针14将竖流道11和塑胶产品12顶出,完成开模过程。然而,该种滑块内潜伏进胶结构,由于滑块入子10与公模仁15来回摩擦,会导致漏胶的问题出现。有鉴于此,实有必要开发一种滑块内进胶结构,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塑胶产品外观面无法进胶,滑块入子与公模仁摩擦,导致漏胶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滑块内进胶结构,该滑块内进胶结构适合于塑胶产品外观面无法进胶的塑胶产品,且避免了滑块入子与公模仁摩擦导致漏胶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滑块内进胶结构,其应用于模具中成型外观面无法进胶的塑胶产品,该模具包括滑块束块、斜导柱、滑块本体、母模板、母模仁、公模板、公模仁、上顶出板及下顶出板,该滑块内进胶结构包括:托块,其设于公模板中且与公模板间设有运动行程,所述托块具有呈直角设置的第一托臂及第二托臂,所述第一托臂与所述滑块本体连接,所述第二托臂上设有竖直孔;顶针,其一端固定于模具的上顶出板中,另一端抵触所述第二托臂,并与所述竖直孔错位设置;滑块入子,其与滑块本体连接,所述公模仁及母模仁中设有通槽以供所述滑块入子设于其中,滑块入子中设有竖流道进胶成型塑胶产品;拉针,其一端设于所述第二托臂上,且竖直对应所述竖直孔,另一端穿过所述通槽伸入滑块入子中顶着所述竖流道;弹性元件,其套设于所述拉针穿过所述通槽的一段外缘。可选地,所述竖直孔的直径大于所述顶针的直径。可选地,所述托块与公模板间的运动行程大于等于所述顶针与竖直孔的错位间距。可选地,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簧。可选地,所述拉针设于第二托臂的一端具有沉头,所述沉头的直径大于所述竖直孔的直径。可选地,所述第一托臂通过螺丝与所述滑块本体连接。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滑块内进胶结构,通过在滑块入子中设置竖流道,竖流道向塑胶产品的一侧面进胶成型塑胶产品,在模具开模时,斜导柱拨动滑块本体向后运动,滑块本体带动滑块入子及托块向后运动,同时拉针及竖流道均向后运动,竖流道与塑胶产品脱离,当运动至顶针竖直对应所述竖直孔时,滑块本体停止向后运动,在上顶出板及下顶出板的顶出作用下,顶针穿过竖直孔顶着拉针及竖流道,从而将竖流道顶出。由此以来,本专利技术的滑块内进胶结构,从塑胶产品的一侧面由滑块入子中进胶,适合于外观面无法进胶的塑胶产品,且由于在公模仁及母模仁中开设相应的通槽,以供滑块入子设于其中,避免了滑块入子与公模仁摩擦导致漏胶的问题,且该模具内进胶结构的加工难度及加工精度要求不高,方便加工。【附图说明】图1绘示现有技术滑块内潜伏进胶结构的示意图。图2绘示本专利技术滑块进胶结构于模具合模状态的示意图。图3绘示本专利技术滑块进胶结构中局部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绘示本专利技术滑块进胶结构于模具开模状态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2及图3所示,其中图2绘示了本专利技术滑块进胶结构于模具合模状态的示意图,图3绘示了本专利技术滑块进胶结构中局部结构的立体分解示意图。于本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的滑块内进胶结构,其应用于模具中成型外观面无法进胶的塑胶产品12,该模具包括滑块束块100、斜导柱101、滑块本体102、母模板103、母模仁104、公模板105、公模仁106、上顶出板及下顶出板(图未示),该滑块内进胶结构包括:托块107,其设于公模板105中且与公模板105间设有运动行程,所述托块107具有呈直角设置的第一托臂108及第二托臂109,即所述托块107呈L型,所述第一托臂108与所述滑块本体102连接,所述第二托臂109上设有竖直孔110;顶针111,其一端固定于模具的上顶出板中,另一端抵触所述第二托臂109,并与所述竖直孔110错位设置;滑块入子112,其与滑块本体102连接,所述公模仁106及母模仁104中设有通槽113以供所述滑块入子112设于其中,滑块入子112中设有竖流道114进胶成型塑胶产品12,所述竖流道与模具的灌嘴119连接;拉针115,其一端设于所述第二托臂109上,且竖直对应所述竖直孔110,另一端穿过所述通槽113伸入滑块入子112中顶着所述竖流道114;弹性元件116,其套设于所述拉针115穿过所述通槽113的一段外缘。其中,所述竖直孔110的直径大于所述顶针111的直径,方便顶针111伸入竖直孔110中将拉针115及竖流道114顶出。其中,所述托块107与公模板105间的运动行程大于等于所述顶针111与竖直孔110的错位间距,从而使托块107有足够的运动行程,使顶针111与竖直孔110对应。其中,所述弹性元件116为弹簧。其中,为了使拉针115更稳定地设于所述第二托臂109上,所述拉针115设于第二托臂109的一端具有沉头117,所述沉头117的直径大于所述竖直孔110的直径,防止拉针115掉入竖直孔110中,使该滑块内进胶结构失效。其中,所述第一托臂108通过螺丝118与所述滑块本体102连接,当然,也可为其他连接件连接。请参阅图4所示,其绘示了本专利技术滑块进胶结构于模具开模状态的示意图。在模具开模时,母模板103与公模板105分开,斜导柱101与母模板103共同向上运动,斜导柱101向上运动的同时拨动滑块本体102向后(箭头所示方向)运动,滑块本体102带动滑块入子112及托块107向后运动,同时拉针115及竖流道114均向后运动,竖流道114与塑胶产品15脱离,当运动至顶针115竖直对应所述竖直孔110时,滑块本体102停止向后运动,模具完全开模;然后,在上顶出板及下顶出板的顶出作用下,顶针111穿过竖直孔110顶着拉针115及竖流道114,从而将竖流道114顶出。由此以来,本专利技术的滑块内进胶结构,从塑胶产品12的一侧面由滑块入子112中进胶,成型了塑胶产品12。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滑块内进胶结构,通过在滑块入子112中设置竖流道114,竖流道114向塑胶产品12的一侧面进胶成型塑胶产品12,适合于外观面无法进胶的塑胶产品12,且由于在公模仁106及母模仁104中开设相应的通槽113,以供滑块入子112设于其中,避免了滑块入子112与公模仁106摩擦导致漏胶的问题,且该模具内进胶结构的加工难度及加工精度要求不高,方便加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滑块内进胶结构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滑块内进胶结构,其应用于模具中,该模具包括滑块束块、斜导柱、滑块本体、母模板、母模仁、公模板、公模仁、上顶出板及下顶出板,其特征在于,该滑块内进胶结构包括:托块,其设于公模板中且与公模板间设有运动行程,所述托块具有呈直角设置的第一托臂及第二托臂,所述第一托臂与所述滑块本体连接,所述第二托臂上设有竖直孔;顶针,其一端固定于模具的上顶出板中,另一端抵触所述第二托臂,并与所述竖直孔错位设置;滑块入子,其与滑块本体连接,所述公模仁及母模仁中设有通槽以供所述滑块入子设于其中,滑块入子中设有竖流道进胶成型塑胶产品;拉针,其一端设于所述第二托臂上,且竖直对应所述竖直孔,另一端穿过所述通槽伸入滑块入子中顶着所述竖流道;弹性元件,其套设于所述拉针穿过所述通槽的一段外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滑块内进胶结构,其应用于模具中,该模具包括滑块束块、斜导柱、滑块本体、母模板、母模仁、公模板、公模仁、上顶出板及下顶出板,其特征在于,该滑块内进胶结构包括:托块,其设于公模板中且与公模板间设有运动行程,所述托块具有呈直角设置的第一托臂及第二托臂,所述第一托臂与所述滑块本体连接,所述第二托臂上设有竖直孔;顶针,其一端固定于模具的上顶出板中,另一端抵触所述第二托臂,并与所述竖直孔错位设置;滑块入子,其与滑块本体连接,所述公模仁及母模仁中设有通槽以供所述滑块入子设于其中,滑块入子中设有竖流道进胶成型塑胶产品;拉针,其一端设于所述第二托臂上,且竖直对应所述竖直孔,另一端穿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行
申请(专利权)人:汉达精密电子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