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珠半自动化铆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48073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31 14: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钢珠半自动化铆合装置,包括上模、下模、顶针、工位台、送料装置、送料轨道、钢珠数量控制装置;顶针安装在上模上;下模上设有供顶针做上下运动的第一通孔槽;工位台设于下模的下方,工位台上设有凹槽,凹槽的顶面与工位台的上表面处于同一高度;送料轨道设于下模上,其一端与第一通孔槽连通,另一端与送料装置连通;钢珠数量控制装置设于下模上,包括限位球和与限位球相连的弹簧,当弹簧处于正常状态时,限位球与位于第一通孔槽内的钢珠接触并使钢珠限位止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钢珠半自动化铆合装置,其结构简单,效率高,大大降低了人员的劳动力度强,且能够保证产品的高品质,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Semi automatic riveting device for steel bal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steel ball semi automatic rivet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n upper die and a lower die, thimble, station, feeding device, feeding track, ball quantity control device; the thimble is installed on the upper die; die is provided with a thimble first through hole groove on the position; below the table is arranged on a lower die. The station is provided with a groove, the groove and the top face of the station on the surface at the same height; the feed rail arranged on the lower die, the end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through hole groove, the other end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feeding device; ball quantity control device is arranged on the lower die, including limit a ball and a spring and a limiting ball is connected, when the spring is in a normal state, limiting the ball and is located in the first through hole groove of the steel ball and the steel ball contact limit stop.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teel ball semi automatic riveting device, which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high efficiency, greatly reduces the labor intensity of workers, and to ensure product quality, with good promotion prospec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钢珠半自动化铆合装置
本技术具体涉及一种钢珠半自动化铆合装置。
技术介绍
在诸如轴承类需要使用到钢珠的加工过程中,为了将钢珠铆合在产品内,通常是采用冲床对模具的上模进行冲击,使得上模向下模运动,从而实现冲压定型,如图1和图2所示,是一种现有技术中的钢珠铆合装置,此钢珠铆合装置通常需要手动放置钢珠,然后利用上模带动铆合冲子向下模运动,利用铆合冲子将钢珠铆合在产品内,这种钢珠铆合装置往往存在效率低、人员劳动力度强、品质不稳定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钢珠半自动化铆合装置,其结构简单,效率高,大大降低了人员的劳动力度强,且能够保证产品的高品质,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钢珠半自动化铆合装置,包括上模、下模、顶针、工位台、送料装置、送料轨道、钢珠数量控制装置;所述顶针安装在上模上;所述下模设于上模的下方,下模上设有供顶针做上下运动的第一通孔槽;所述工位台设于下模的下方,工位台上设有凹槽,凹槽的顶面与工位台的上表面处于同一高度,凹槽用于固定待与钢珠铆合的产品;所述送料轨道安装在下模上,其一端与第一通孔槽连通,另一端与送料装置连通,送料装置用于驱动位于送料轨道上的钢珠向第一通孔槽运动;所述钢珠数量控制装置设于下模上,其包括限位球和与限位球相连的弹簧,限位球的竖直高度低于送料轨道的竖直高度,当弹簧处于正常状态时,限位球与位于第一通孔槽内的钢珠接触并使钢珠限位止动。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模上设有通孔,通孔内设有导柱,导柱的下端呈滑动状插入下模对应的通孔内导套。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送料轨道设于下模的内部,且与第一通孔槽垂直。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钢珠数量控制装置为可伸缩的球头柱塞式结构,包括外壳体、弹簧和限位球,所述弹簧设于外壳体内部,弹簧的一端与限位球相连,限位球部分露在外壳体外侧。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限位球露出的尺寸为限位球总尺寸的1/5~1/4。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送料装置包括进气管和储钢球槽,所述储钢球槽用于放置钢珠,储钢球槽位于进气管和送料轨道之间,进气管用于将储钢球槽内的钢珠送入送料轨道,从而实现钢珠逐一有序的在送料轨道内运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出一种钢珠半自动化铆合装置,其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从而生成效率高,大大降低了人员的劳动力度强,且能够保证产品的高品质,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钢珠铆合装置的铆合准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钢珠铆合装置的铆合完成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铆合准备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铆合完成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应用原理作详细的描述。如图3-4所示,一种钢珠半自动化铆合装置,包括上模1、下模2、顶针3、工位台4、送料装置5、送料轨道6、钢珠数量控制装置7;所述第一顶针3安装在上模1上;所述下模2设于上模1的下方,下模2上设有供顶针3做上下运动的第一通孔槽21;所述工位台4设于下模2的下方,工位台4上设有凹槽401,凹槽401的顶面与工位台4的上表面处于同一高度,凹槽401用于固定待与钢珠铆合的产品;所述送料轨道6安装在下模2上,其一端与第一通孔槽21连通,另一端与送料装置5连通,送料装置5用于驱动位于送料轨道6上的钢珠向第一通孔槽21运动;所述钢珠数量控制装置7设于下模2上,其包括限位球701和与限位球701相连的弹簧702,限位球701的竖直高度低于送料轨道6的竖直高度,当弹簧702处于正常状态时,限位球701与位于第一通孔槽21内的钢珠接触并使钢珠限位止动。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为了防止上模在运动的过程中出现移位,无法与下模对应,所述上模1上设有通孔101,通孔内设有导柱102,导柱102的下端呈滑动状插入下模2对应的通孔内导套202。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送料轨道6设于下模2的内部,且与第一通孔槽21垂直。同时钢珠数量控制装置7也设于下模2的内部,优选地,钢珠数量控制装置7上的限位球701的运动轨迹与送料轨道6在水平方向平行。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钢珠数量控制装置7为可伸缩的球头柱塞式结构,包括外壳体703、弹簧702和限位球701,所述弹簧702设于外壳体703内部,弹簧702的一端与限位球701相连,限位球701部分露在外壳体703外侧,能够有效实现与限位球接触的钢珠限位止动。优选地,所述限位球露出的尺寸为限位球总尺寸的1/5~1/4。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送料装置5包括进气管502和储钢球槽501,所述储钢球槽501用于放置钢珠,储钢球槽501位于进气管502和送料轨道6之间,进气管502用于将储钢球槽501内的钢珠送入送料轨道6,从而实现钢珠逐一有序的在送料轨道内运动。本实施例的具体铆合过程为:位于储钢珠槽501内的钢珠受气动作用(通过进气管实现)送入送料轨道6,位于送料轨道6内第一个钢珠与限位球701接触并止动,当顶针下行时顶触第一个钢珠并一起下行,此时限位球受侧向力回缩,待钢珠铆合完成后顶针上行限位球受弹簧力复位,此时原送料轨道中第二个钢珠前行成为第一个钢珠,与复位后的限位球接触并止动,完成一个铆合动作。综上所述:本技术的工作过程是:将待铆合的产品放置在工位台上的凹槽内;将钢珠放置储钢珠槽内,并通过气压运动到送料轨道内,并利用送料装置驱动钢珠运动到待铆合处,与待铆合的主体上用于与钢珠铆合的孔对应起来;然后上模下行,顶针将钢珠压入待铆合的主体上的孔内,完成铆合。本技术提出一种钢珠半自动化铆合装置,其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从而生成效率高,大大降低了人员的劳动力度强,且能够保证产品的高品质,具有很好的推广应用前景。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钢珠半自动化铆合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珠半自动化铆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下模、顶针、工位台、送料装置、送料轨道、钢珠数量控制装置;所述顶针安装在上模上;所述下模设于上模的下方,下模上设有供顶针做上下运动的第一通孔槽;所述工位台设于下模的下方,工位台上设有凹槽,凹槽的顶面与工位台的上表面处于同一高度,凹槽用于固定待与钢珠铆合的产品;所述送料轨道安装在下模上,其一端与第一通孔槽连通,另一端与送料装置连通,送料装置用于驱动位于送料轨道上的钢珠向第一通孔槽运动;所述钢珠数量控制装置设于下模上,其包括限位球和与限位球相连的弹簧,限位球的竖直高度低于送料轨道的竖直高度,当弹簧处于正常状态时,限位球与位于第一通孔槽内的钢珠接触并使钢珠限位止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钢珠半自动化铆合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下模、顶针、工位台、送料装置、送料轨道、钢珠数量控制装置;所述顶针安装在上模上;所述下模设于上模的下方,下模上设有供顶针做上下运动的第一通孔槽;所述工位台设于下模的下方,工位台上设有凹槽,凹槽的顶面与工位台的上表面处于同一高度,凹槽用于固定待与钢珠铆合的产品;所述送料轨道安装在下模上,其一端与第一通孔槽连通,另一端与送料装置连通,送料装置用于驱动位于送料轨道上的钢珠向第一通孔槽运动;所述钢珠数量控制装置设于下模上,其包括限位球和与限位球相连的弹簧,限位球的竖直高度低于送料轨道的竖直高度,当弹簧处于正常状态时,限位球与位于第一通孔槽内的钢珠接触并使钢珠限位止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珠半自动化铆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瑞益徐海东
申请(专利权)人:皇裕精密冲件昆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