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生产震动马达的上壳铆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41875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5 08: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用于生产震动马达的上壳铆压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载具输入线、下料机构和上壳铆接机构,所述下料机构和上壳铆接机构下方设置有传输轨道,传输轨道上设置有可在传输轨道上运动的承载模块,使得承载模块可在下料机构下方和铆接机构下方之间来回运动,所述下料机构包括将载具推至承载模块上的推板机构和将载具上的震动马达压至承载模块内并将载具从承载模块上夹走的下料搬运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上壳铆压机可以实现将载具和震动马达的自动分离,并将震动马达放置到承载模块上,且承载模块可自动运动至下料机构下方进行自动铆压操作,减少了上料等操作,从而加快了铆压操作效率,减小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Upper shell riveting machine for producing vibrating moto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shell riveting machine, vibration motor production including frame, the frame from left to right is provided with a carrier input line, feeding mechanism and shell riveting mechanism, a transmission track is arranged below the feeding mechanism of the lower and upper shell riveting mechanism, transmission rail is provided with a bearing the module can move in the transfer orbit, which moves back and forth between the bearing module under the feeding mechanism and riveting mechanism under the feeding mechanism includes the carrier to push the bearing plate pushing mechanism on the module and will carry out the vibration motor pressure to the bearing module and the vehicle from the bearing material handling mechanism module clamp go, shell riveting press of the invention can realize the load and vibration motor automatically, and will be placed into the bearing vibration motor module, and bearing module can automatically move to the feeding mechanism The automatic riveting operation is carried out below, so as to reduce the feeding operation, thereby speeding up the riveting operation efficiency and reducing the labor intensity of the worker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生产震动马达的上壳铆压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震动马达组装机构,特别涉及用于生产震动马达的上壳铆压机。
技术介绍
在生产震动马达时,当震动马达的内部部件都安装完成后,需要将上机壳扣在下机壳上,再通过震动马达的铆压机构进行铆压操作,使得上机壳牢牢的固定在下机壳上,防止上机壳脱落,目前的铆压操作为有一个铆压机构,铆压机构下方为承载模块,在操作时,人工将震动马达放置到承载模块上,铆压机构下压实行铆压操作,铆压完成后,铆压机构抬起,人工将铆压完成的震动马达拿出,此种结构不仅对铆压效率造成影响,同时在进行铆压操作时,会因为操作人员疲劳或操作失误等原因,将手伸入铆压机构下方,从而出现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提高铆压效率的用于生产震动马达的上壳铆压机。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生产震动马达的上壳铆压机,包括机架,机架上设置有上壳铆接机构,还包括载具输入线和下料机构,所述载具输入线、下料机构和上壳铆接机构在机架上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所述下料机构和上壳铆接机构下方设置有传输轨道,传输轨道上设置有可在传输轨道上运动的承载模块,使得承载模块可在下料机构下方和铆接机构下方之间来回运动,所述下料机构包括将载具推至承载模块上的推板机构和将载具上的震动马达压至承载模块内并将载具从承载模块上夹走的下料搬运机构。进一步的是:所述承载模块上设置有多个与震动马达形状相同的型腔,所述承载模块远离推板机构一侧设置有用于对载具形成阻挡的凸块。进一步的是:所述下料搬运机构包括与机架固定连接的第一底板,所述第一底板上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设置有第一滑轨,第一滑轨上设置有第一气缸支撑板,还包括固定在支撑架上用以驱动第一气缸支撑板在第一滑轨上运动的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支撑板上垂直设置有第二气缸,还包括与第二气缸活塞杆连接的气缸上下链接板,使得气缸上下链接板可做上下运动,还包括压板、左滑轨链接板和右滑轨链接板,所述气缸上下链接板上分别设置有用于驱动压板上下运动的第三气缸、驱动左滑轨链接板在气缸上下链接板左侧做伸出收缩运动的第四气缸和驱动右滑轨链接板在气缸上下链接板右侧做伸出收缩运动的第五气缸,所述压板下方设置有将震动马达压至承载模块的多个压杆,所述左滑轨链接板和右滑轨链接板的内侧分别设置有可插入载具内将载具托起的托针。进一步的是:所述推板机构包括向推板和驱动推板向承载模块水平运动的第六气缸,所述第六气缸固定在支撑架上。进一步的是:所述上壳铆接机构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丝杆驱动模组,所述丝杆驱动模组上安装有铆接头安装块使得铆接头安装块能上下移动,所述铆接头安装块内安装有对上机壳进行铆接的多个铆接头,所述每个铆接头内均设置有磁石。进一步的是: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收料盒,所述收料盒位于上壳铆接机构前方,还包括落料推块,还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用以驱动落料推块前推将铆接头上的震动马达推至收料盒中的第七气缸。进一步的是:所述机架上还设置有载具输出线,所述载具输出线位于下料机构一侧,使得下料搬运机构可将载具搬运至载具输出线上。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的上壳铆压机可以实现将载具和震动马达的自动分离,并将震动马达放置到承载模块上,且承载模块可自动运动至下料机构下方进行自动铆压操作,减少了上料等操作,从而加快了铆压操作效率,减小了工人的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上壳铆压机示意图。图2为上壳铆压机侧视图。图3为下料搬运机构示意图。图4为下料搬运机构后视图。图5为上壳铆压机构示意图。图中标记为:机架1、载具输入线2、承载模块3、上壳铆接机构4、下料机构5、收料盒6、载具输出线7、丝杆驱动模组41、铆接头安装块42、铆接头43、落料推块44、第七气缸45、支撑架51、第一气缸支撑板52、第一气缸53、第二气缸54、气缸上下链接板55、压板56、左滑轨链接板57、右滑轨链接板58、第三气缸59、第四气缸510、第五气缸511、压杆512、托针513、推板514、第六气缸51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的用于生产震动马达的上壳铆压机,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载具输入线2、下料机构5和上壳铆接机构4,所述下料机构5和上壳铆接机构4下方设置有传输轨道,传输轨道上设置有可在传输轨道上运动的承载模块3,所述承载模块3可由气缸、电缸等驱动件驱动所述气缸、电缸等驱动件可固定在机架1上,使得承载模块3可在下料机构5下方和铆接机构下方之间来回运动,所述下料机构5包括将载具推至承载模块3上的推板514机构和将载具上的震动马达压至承载模块3内并将载具从承载模块3上夹走的下料搬运机构。上述结构的工作原理如下所述:本铆压机使用的载具中每个放置震动马达的腔体底部均设置有圆孔,在下料时,可从圆孔中将震动马达戳出,实现震动马达和载具的分离,工作时,人工将载具倒置在载具输入线2上,从载具输入线2上流入下料机构5中,下料机构5中的推板514机构将携带马达的载具推至承载模块3上方,下料搬运机构将载具上的震动马达戳至承载模块3上,使得震动马达和承载模块3分离,并将载具从承载模块3上夹走夹出下料搬运机构,接着承载模组在驱动件的驱动下运动至上壳铆接机构4下方,上壳铆接机构4对震动马达进行铆接操作,使得震动马达的上壳和下壳铆接在一起,完成整个震动马达的铆接操作。在上述基础上,所述承载模块3上设置有多个与震动马达形状相同的型腔,所述承载模块3远离推板514机构一侧设置有用于对载具形成阻挡的凸块,在推板514机构将载具推至承载模块3上时,由于凸块的设置,使得凸块能对载具形成阻挡,对载具形成更好的定位,防止推板514推载具时将载具推出承载模块3,而使得震动马达无法落到承载模块3上。如图3和图4所示的下料搬运机构包括与机架1固定连接的第一底板,所述第一底板上设置有支撑架51,所述支撑架51上设置有第一滑轨,第一滑轨上设置有第一气缸支撑板52,还包括固定在支撑架51上用以驱动第一气缸支撑板52在第一滑轨上运动的第一气缸53,所述第一气缸支撑板52上垂直设置有第二气缸54,还包括与第二气缸54活塞杆连接的气缸上下链接板55,使得气缸上下链接板55可做上下运动,还包括压板56、左滑轨链接板57和右滑轨链接板58,所述气缸上下链接板55上分别设置有用于驱动压板56上下运动的第三气缸59、驱动左滑轨链接板57在气缸上下链接板55左侧做伸出收缩运动的第四气缸510和驱动右滑轨链接板58在气缸上下链接板55右侧做伸出收缩运动的第五气缸511,所述压板56下方设置有将震动马达压至承载模块3的多个压杆512,所述左滑轨链接板57和右滑轨链接板58的内侧分别设置有可插入载具内将载具托起的托针513。上述机构的工作原理为:运动时,载具处在承载模块3上,第一气缸53驱动第一气缸支撑板52沿第一滑轨向前滑动,使得压板56位于载具上方,接着第二气缸54驱动气缸上下链接板55向下运动同时第四气缸510和第五气缸511分别驱动左滑轨链接板57和右滑轨链接板58向外运动,使得托针513分别位于载具两侧,上下链接板运动到位后,第四气缸510和第五气缸511左滑轨链接板57和右滑轨链接板58向内运动,使得两侧的托针513插入载具内,第三气缸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用于生产震动马达的上壳铆压机

【技术保护点】
用于生产震动马达的上壳铆压机,包括机架(1),机架上设置有上壳铆接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载具输入线(2)和下料机构(5),所述载具输入线(2)、下料机构(5)和上壳铆接机构(4)在机架上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所述下料机构(5)和上壳铆接机构(4)下方设置有传输轨道,传输轨道上设置有可在传输轨道上运动的承载模块(3),使得承载模块(3)可在下料机构(5)下方和铆接机构下方之间来回运动,所述下料机构(5)包括将载具推至承载模块(3)上的推板(514)机构和将载具上的震动马达压至承载模块(3)内并将载具从承载模块(3)上夹走的下料搬运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生产震动马达的上壳铆压机,包括机架(1),机架上设置有上壳铆接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载具输入线(2)和下料机构(5),所述载具输入线(2)、下料机构(5)和上壳铆接机构(4)在机架上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所述下料机构(5)和上壳铆接机构(4)下方设置有传输轨道,传输轨道上设置有可在传输轨道上运动的承载模块(3),使得承载模块(3)可在下料机构(5)下方和铆接机构下方之间来回运动,所述下料机构(5)包括将载具推至承载模块(3)上的推板(514)机构和将载具上的震动马达压至承载模块(3)内并将载具从承载模块(3)上夹走的下料搬运机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生产震动马达的上壳铆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模块(3)上设置有多个与震动马达形状相同的型腔,所述承载模块(3)远离推板(514)机构一侧设置有用于对载具形成阻挡的凸块。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生产震动马达的上壳铆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搬运机构包括与机架(1)固定连接的第一底板,所述第一底板上设置有支撑架(51),所述支撑架(51)上设置有第一滑轨,第一滑轨上设置有第一气缸支撑板(52),还包括固定在支撑架(51)上用以驱动第一气缸支撑板(52)在第一滑轨上运动的第一气缸(53),所述第一气缸支撑板(52)上垂直设置有第二气缸(54),还包括与第二气缸(54)活塞杆连接的气缸上下链接板(55),使得气缸上下链接板(55)可做上下运动,还包括压板(56)、左滑轨链接板(57)和右滑轨链接板(58),所述气缸上下链接板(55)上分别设置有用于驱动压板(56)上下运动的第三气缸(59)、驱动左滑轨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为银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唯西芈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