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粘结胶带和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47033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提供了一种在胶带基材表面上具有粘结剂层的自粘结胶带,该粘结剂层包括至少一种选自聚氨酯粘合剂和聚酯粘合剂的粘合剂、并具有球粘性值不大于3、对不锈钢板的粘结强度不大于2N/cm(按照JIS Z0237测定)和粘结剂层之间的自粘结强度不低于2N/cm。所述粘结胶带的A型硬度测验器硬度(按照JIS K6253测量)不低于20。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使用自粘结胶带的方法,其中为捆绑、层合或包装制品将制品的部分或整个表面用自粘结胶带覆盖,然后使自粘结胶带的粘结剂层卷缩在一起。(*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粘结胶带和其使用方法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可用于捆绑、层合或包装(以下称为捆绑)的自粘结胶带,该胶带可用于捆绑各种物品如医护用管、办公自动化设备等的电缆、电线、花卉栽培、文件、海报等,用于层合各种物品如与航空行李粘附的标签、海报、照片等,用于包装以防止污染或损害各种物品如玻璃器皿、陶器等。通常已将捆绑胶带用于捆绑诸如管、电缆电线束等。这类捆绑胶带不与要捆绑的物体表面粘附,仅捆绑胶带的粘结剂层通过压力粘附在一起。将天然橡胶、丁基橡胶、聚异戊二烯橡胶和丙烯酸系压敏粘合剂(粘合剂)用于常规捆绑胶带的粘结剂层。然而,常规捆绑胶带存在的缺点是粘结剂可能残留于物品束(bound)上或经过一段时间后因粘结剂变质可能污染物品或使物品褪色,或粘结剂强度对于易损物品如纸太强,导致纸被剥离和在除去时撕裂。此外,胶带本身长时间贮存后通常容易出现褪色和粘结强度降低,同时由于使用的压敏胶的特性,存在不能提供高透明度胶带的问题。基于上述常规技术的情形提出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在于提供一种自粘结胶带,该胶带可防止粘结剂残留于物品束等上、防止褪色或污染物品和与物品粘附,并可防止胶带本身长时间贮存后褪色或粘结强度降低,同时该胶带具有高透明粘结剂层,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使用方法。通过本专利技术人为解决上述问题而努力的结果,已发现本专利技术目的如此实现在胶带基材表面上提供包括至少一种选自聚氨酯粘合剂和聚酯粘合剂的粘合剂、且具有球粘性值不大于3、对不锈钢板的粘结强度不大于2N/cm(按照JISZ0237测定)和粘结剂层之间的自粘结强度不小于2N/cm的粘结剂层。换言之,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在胶带基材表面上具有粘结剂层的自粘结胶带,所述粘结剂层包括至少一种选自聚氨酯粘合剂和聚酯粘合剂的粘合剂、且具有球粘性值不大于3、对不锈钢板的粘结强度不大于2N/cm(按照JIS Z0237测定)和粘结剂层之间的自粘结强度不小于2N/cm。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在上述自粘结胶带中具有A型硬度测验器硬度(按照JIS-->K6253测量)不低于20的自粘结胶带。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使用自粘结胶带的方法,其中为捆绑、层合或包装制品将制品的部分或整个表面用该自粘结胶带覆盖,然后使自粘结胶带的粘结剂层卷缩在一起。下面更详细地解释本专利技术。图1表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案的自粘结胶带的横截面,图2表示本专利技术另一实施方案的自粘结胶带的横截面;图3为表示本专利技术捆绑多个管的一个实施方案的自粘结胶带的透视图;图4为表示本专利技术捆绑管状制品的一个实施方案的自粘结胶带的透视图;图5为表示本专利技术层合照片的一个实施方案的自粘结胶带的透视图;和图6为表示用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方案的自粘结胶带层合照片的方法示意性透视图。例如,在本专利技术中,列举各种纸材料、金属箔及塑料如聚烯烃树脂(如聚乙烯和聚丙烯树脂)、聚酯树脂(如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和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乙酸酯树脂、聚苯乙烯树脂、氯乙烯树脂的薄膜和片材作为胶带基材。在上述薄膜和片材中优选聚酯树脂薄膜和片材,尤其更优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膜片。胶带基材可由一层构成或可具有含两层或多层的多层结构。胶带基材可为未取向的,或可为在纵向或横向单轴取向的或双轴取向的。此外对于用于层合,胶带基材优选为透明的。为用于包装,胶带基材优选为具有优良缓冲性能的薄膜或片材,例如发泡塑料如发泡聚氨酯树脂、发泡聚酯树脂、发泡聚乙烯树脂、发泡聚丙烯和发泡聚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的薄膜或片材。胶带基材的厚度无限制。然而,为用于捆绑和层合,其厚度通常为30至300μm,优选50至200μm;为用于包装,其厚度通常为0.5至10mm,优选2至7mm。胶带基材可为着色或无色且透明的。此外,可在胶带基材的背面或粘结剂层表面进行一般的印刷或文字印刷。为此在胶带基材上设置热记录层,允许传热印刷、喷墨印刷和激光印刷的印刷接受层,印刷性能改进层等。此外,可在相对于胶带基材粘结剂层一面的背面上形成脱模涂层。对于用于该脱模涂层的脱模剂,例如可使用已知的脱模剂,如硅油,或非硅油脱模剂如聚氨基甲酸乙烯基酯、聚烯烃和长链烷基化合物,但在本专利技术中,非硅油脱-->模剂是更优选的。在本专利技术中,在胶带基材表面上设置包括选自聚氨酯粘结剂和聚酯粘结剂的至少一种粘结剂的粘结剂层,并可在胶带基材与粘结剂层表面之间设置粘结增强层。本专利技术粘结剂层的特征在于:具有特别低的粘性、球形粘性值优选不大于3,更优选不大于2。若球形粘性值超过3,则粘结剂会残留于要粘结的制品表面上。此外,本专利技术的粘结剂层具有与不锈钢板的粘结强度(按照JIS Z0237)不大于2N/cm,优选不大于1.5N/cm。此外,粘结剂层具有粘结剂层之间的自粘结强度不低于2N/cm,更优选不低于3N/cm。自粘结强度的上限无特别限制,但为约50N/cm。这里自粘结强度是指在加压粘结24小时后的自粘结强度。聚氨酯粘结剂具有特征:在粘结剂层之间粘结后即获得强自粘结强度,且获得的自粘结强度保持不变。聚酯粘结剂层在粘结剂层粘刚结后就容易剥离,且自粘结强度逐渐增加。此外,粘结剂层的A型硬度计硬度(根据JIS K6253)优选不低于20,更优选为30至100,进一步更优选为40至80。当A型硬度计硬度低于20时,粘结剂有可能残留于粘结的制品上。另一方面,当硬度大于100时,不能提供足够的自粘结强度。用于上述粘结剂层的聚氨酯粘结剂由软链段和硬链段组成,软链段主要由长链多醇构成,硬链段由二异氰酸酯和扩链剂构成。对于长链多醇,主要使用聚酯多醇、聚醚多醇,对于二异氰酸酯,使用TDI(甲苯二异氰酸酯)、M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HDI(亚己基二异氰酸酯)等。对于扩链剂,使用低分子量多醇和芳族二胺等。对于聚氨酯粘合剂,优选使用加入交联剂固化后的聚氨酯。优选将多异氰酸酯用作交联剂,考虑到天候稳定性,脂族或环脂族多异氰酸酯是特别优选的。此外,当使用交联剂时,优选与交联促进剂混合使用。基于多异氰酸酯的交联剂是在分子中具有不低于2个异氰酸酯基团的多异氰酸酯化合物。下面给出此类交联剂的例子:1,4-亚丁基二异氰酸酯、亚己基二异氰酸酯、2,2,4-三甲基己烷-1,6-二异氰酸酯、赖氨酸甲基酯二异氰酸酯、-->对亚苯基二异氰酸酯、甲苯二异氰酸酯、联苯基二异氰酸酯、3,3′二甲基-4,4′-联亚苯基二异氰酸酯、亚甲基双(苯基异氰酸酯)、双(异氰酸酯乙基)苯二甲酸酯(phmalate)、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甲基环己基二异氰酸酯、2-异氰酸酯基乙基-2,6-二异氰酸酯己酸酯。此外,可使用改性异氰酸酯,如具有不少于3个官能团的多官能异氰酸酯化合物,如异氰脲酸酯和氨基甲酸酯。交联剂的量优选为1至60重量份,更优选10至40重量份,按100重量份聚氨酯计。用于上述粘结剂层的聚酯粘结剂具有聚酯树脂作为树脂组分。聚酯粘合剂中的聚酯树脂通过羧酸组分与二醇组分缩聚获得。对于羧酸组分,可提及脂族二羧酸和芳族二羧酸,但这两种类型的二羧酸可混合使用。当脂族二羧酸和芳族二羧酸混合使用时,脂族二羧酸与芳族二羧酸的比例优选为5∶95至50∶50。对于脂族二羧酸,例如可选择己二酸、癸二酸、壬二酸和癸烷-1,10-二羧酸。对于芳族二羧酸,例如可提及对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邻苯二甲酸、萘-1,4二羧酸、萘-2,5-二羧酸、二苯基醚-4,4'-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粘结胶带,其中在胶带基材上提供有粘结剂层,该粘结剂层包括至少一种选自聚氨酯粘合剂和聚酯粘合剂的粘合剂、具有球粘性值不大于3、对不锈钢板的粘结强度不大于2N/cm(按照JISZO237测定)和粘结剂层之间的自粘结强度不低于2N/cm。

【技术特征摘要】
JP 2000-5-10 137818/20001.一种自粘结胶带,其中在胶带基材上提供有粘结剂层,该粘结剂层包括至少一种选自聚氨酯粘合剂和聚酯粘合制的粘合制、具有球粘性值不大于3、对不锈钢板的粘结强度不大于2N/cm(按照JIS Z0237测定)和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户塚利明柴野富四谷胁富士雄
申请(专利权)人:琳得科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