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民机双向卸荷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54082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5 17: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民机双向卸荷阀,包括弹性元件1、阀套2、阀芯3和外罩5,其特征在于,阀芯3置于阀套2内,一端伸出并设有轴肩,与弹性元件1配合置于外罩5内部,双向卸荷阀关闭状态下轴肩被弹性元件1顶在轴套2上,阀芯3另一端为凸台结构,阀套2侧壁上开有第一压力油腔口6和第二压力油腔口7,第一压力油腔口6与阀套2底端相通,构成第一压力油腔,第二压力油腔口7与阀套2和阀芯3凸台结构形成的空腔相通,构成第二压力油腔,阀套2内在阀芯3凸台结构和底端之间设置有一个滑块4,滑块4隔断第一压力油腔和第二压力油腔。本发明专利技术减少了液压元件数量,提高作动器可靠性,降低了重量,可运用于大型客机主舵面液压作动器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民机双向卸荷阀
本专利技术属于卸荷阀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民机双向卸荷阀。
技术介绍
卸荷阀(或溢流阀)是靠卸荷作用来调节油路压力的,当油路压力超过某一规定值,卸荷阀打开,将液压油卸荷去一部分,使压力保持在规定值。传统的飞机液压作动器卸荷阀主要是接入液压回油和一条压力腔油路。当压力腔油路压力超过限制,卸荷阀打开,将油液排入回油,从而卸掉压力。在民用大型客机液压作动器设计中,因为往往采用多个作动器组成多余度系统的设计,单个作动器设计包络较小,而且民机更强调经济性与可靠性,在控制油路中加入过多液压元件不利于两者优化设计。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双向卸荷阀技术,该技术能保证正常的卸荷功能,同时比传统液压元件减少一个卸荷阀,具有很大的重量优势。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提出一种民机双向卸荷阀,解决了传统民机液压作动系统至少需要两个卸荷阀的情况.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民机双向卸荷阀,包括弹性元件1、阀套2、阀芯3和外罩5,其特征在于,阀芯3置于阀套2内,一端伸出并设有轴肩,与弹性元件1配合置于外罩5内部,双向卸荷阀关闭状态下轴肩被弹性元件1顶在轴套2上,阀芯3另一端为凸台结构,阀套2侧壁上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民机双向卸荷阀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民机双向卸荷阀,包括弹性元件(1)、阀套(2)、阀芯(3)和外罩(5),其特征在于,阀芯(3)置于阀套(2)内,一端伸出并设有轴肩,与弹性元件(1)配合置于外罩(5)内部,双向卸荷阀关闭状态下轴肩被弹性元件(1)顶在轴套(2)上,阀芯(3)另一端为凸台结构,阀套(2)侧壁上开有第一压力油腔口(6)和第二压力油腔口(7),双向卸荷阀关闭状态下第一压力油腔口(6)与阀套(2)内部通过阀芯(3)隔断,第一压力油腔口(6)在双向卸荷阀外与阀套(2)的底端(9)相通,构成第一压力油腔,第二压力油腔口(7)与阀套(2)和阀芯(3)凸台结构形成的空腔相通,构成第二压力油腔,阀套(2)内在阀芯(3)凸台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民机双向卸荷阀,包括弹性元件(1)、阀套(2)、阀芯(3)和外罩(5),其特征在于,阀芯(3)置于阀套(2)内,一端伸出并设有轴肩,与弹性元件(1)配合置于外罩(5)内部,双向卸荷阀关闭状态下轴肩被弹性元件(1)顶在轴套(2)上,阀芯(3)另一端为凸台结构,阀套(2)侧壁上开有第一压力油腔口(6)和第二压力油腔口(7),双向卸荷阀关闭状态下第一压力油腔口(6)与阀套(2)内部通过阀芯(3)隔断,第一压力油腔口(6)在双向卸荷阀外与阀套(2)的底端(9)相通,构成第一压力油腔,第二压力油腔口(7)与阀套(2)和阀芯(3)凸台结构形成的空腔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逸雪赵婧娟彭传龙董林渊李凌牛世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行自动控制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