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缩机的增焓结构及涡旋压缩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
,特别涉及一种压缩机的增焓结构及涡旋压缩机。
技术介绍
目前,压缩机的补气增焓结构均是采用在压缩机的缸体上设置设置增焓通道通道,该增焓通道通过止回结构与外部制冷剂源连接,以实现在对压缩机进行补气增焓时,止回装置导通使制冷剂通过增焓通道进入压缩机的压缩腔,不对压缩机进行补气增焓时,止回装置关闭以防止压缩腔内的高压制冷剂溢出。现有技术中的止回装置均是设置在增焓通道通道之外,这样存在余隙容积较大,进而影响压缩机工作效率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缩机的增焓结构及涡旋压缩机,其能够减小压缩机的余隙容积,进而提高压缩机的工作效率。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压缩机的增焓结构,所述压缩机包括具有压缩腔的缸体;所述压缩机的增焓结构包括:包括阀片,在所述缸体上设置有增焓通道,所述增焓通道的一端连通在所述压缩腔上,另一端为冷媒进入端;所述阀片设置在所述增焓通道内,当所述压缩腔内的压力大于所述冷媒进入端的压力时,所述阀片能够阻止所述压缩腔内的冷媒通过所述增焓通道流出所述缸体之外,当所述压缩腔内的压力小于所述冷媒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缩机的增焓结构,所述压缩机包括:具有压缩腔(11)的缸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的增焓结构包括阀片(2),在所述缸体(1)上设置有增焓通道(4),所述增焓通道(4)的一端连通在所述压缩腔(11)上,另一端为冷媒进入端;所述阀片(2)设置在所述增焓通道(4)内,当所述压缩腔(11)内的压力大于所述冷媒进入端的压力时,所述阀片(2)能够阻止所述压缩腔(11)内的冷媒通过所述增焓通道(4)流出所述缸体(1)之外,当所述压缩腔(11)内的压力小于所述冷媒进入端的压力时,所述阀片(2)能够允许冷媒通过所述增焓通道(4)进入所述压缩腔(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缩机的增焓结构,所述压缩机包括:具有压缩腔(11)的缸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的增焓结构包括阀片(2),在所述缸体(1)上设置有增焓通道(4),所述增焓通道(4)的一端连通在所述压缩腔(11)上,另一端为冷媒进入端;所述阀片(2)设置在所述增焓通道(4)内,当所述压缩腔(11)内的压力大于所述冷媒进入端的压力时,所述阀片(2)能够阻止所述压缩腔(11)内的冷媒通过所述增焓通道(4)流出所述缸体(1)之外,当所述压缩腔(11)内的压力小于所述冷媒进入端的压力时,所述阀片(2)能够允许冷媒通过所述增焓通道(4)进入所述压缩腔(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的增焓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增焓管(3);所述增焓管(3)具有第一连接端(31)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31)连接在所述冷媒进入端上,所述第二连接端接入冷媒,使冷媒能够经由所述增焓管(3),通过所述增焓通道(4)进入所述压缩腔(11)内;当所述压缩腔(11)内的压力大于所述增焓管(3)内的压力时,所述阀片(2)能够封闭所述第一连接端(31)的端口,当所述压缩腔(11)内的压力小于所述增焓管(3)内的压力时,所述阀片(2)能够打开所述第一连接端(31)的端口。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的增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片(2)能够在所述增焓通道(4)内做从覆盖所述第一连接端(31)的端口的第一位置到远离所述第一连接端(31)的端口的第二位置的往复运动。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缩机的增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焓管(3)的所述第一连接端(31)伸入所述增焓通道(4)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缩机的增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焓管(3)的外壁和所述增焓通道(4)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密封部件(5),用以封闭所述增焓管(3)与所述增焓通道(4)之间的间隙。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压缩机的增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焓通道(4)的截面形状为圆形,所述阀片(2)为直径与所述增焓通道(4)的内径相匹配的圆柱形,沿着所述增焓通道(4)的轴线所在平面能够将所述阀片(2)截成矩形的截面形状,该矩形的对角线的长度(b)大于所述增焓通道(4)的直径。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缩机的增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阀片(2)的厚度(c)为1至1.5mm。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压缩机的增焓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阀片(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韵,康小丽,李芳,刘双来,陈肖汕,江国彪,李成祥,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