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外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598021 阅读:1 留言:0更新日期:2025-10-10 21: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外机,空调外机包括:主壳体、风机和控制模块,主壳体围成分隔设置的换热腔和安装腔,风机安装在换热腔内,控制模块安装在安装腔内;连接壳体设置在主壳体的上方并围成连接腔;制氧模块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中的一个为制氧部件、另一个为空压机部件,第一部件设置在换热腔的正上方,第二部件设置在安装腔的正上方;连接壳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板件和第二板件,第一板件的至少部分位于换热腔的正上方,第二板件的至少部分位于安装腔的正上方。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不便于对带有制氧模块的空调外机的控制模块进行维修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空调器,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外机


技术介绍

1、当前市场上的空调制氧系统多采用室外机集成的方式,即将制氧模块置于空调室外机,这种方式能够直接改善用户所在室内环境的氧气含量。

2、然而,采用制氧模块进行制氧的空调外机的结构布局紧凑,且制氧模块往往为一个整体部件,重量较重,往往不便于对空调外机的控制模块进行维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调外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不便于对带有制氧模块的空调外机的控制模块进行维修的技术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调外机,包括:

3、主壳体、风机和控制模块,所述主壳体围成分隔设置的换热腔和安装腔,所述风机安装在所述换热腔内,所述控制模块安装在所述安装腔内;

4、连接壳体,设置在所述主壳体的上方并围成连接腔;

5、制氧模块,设置在所述连接腔内,所述制氧模块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所述第一部件和所述第二部件中的一个为制氧部件、另一个为空压机部件,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调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件(41)包括第一侧板(411),所述第二板件(42)包括呈预设角度连接的第二侧板(421)和顶板(422),所述第一侧板(411)和所述顶板(422)均与所述第二侧板(421)可拆卸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板(421)与所述顶板(422)可拆卸地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10)为方形壳体,所述换热腔(11)和所述安装腔(12)沿所述主壳体(10)的长度方向分隔设置,所述第一侧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调外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板件(41)包括第一侧板(411),所述第二板件(42)包括呈预设角度连接的第二侧板(421)和顶板(422),所述第一侧板(411)和所述顶板(422)均与所述第二侧板(421)可拆卸地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侧板(421)与所述顶板(422)可拆卸地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10)为方形壳体,所述换热腔(11)和所述安装腔(12)沿所述主壳体(10)的长度方向分隔设置,所述第一侧板(411)包括连接设置的第一连接板(4111)和第二连接板(4112),所述第一连接板(4111)沿所述方形壳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连接板(4112)沿所述方形壳体的宽度方向延伸;所述第二侧板(421)包括连接设置的第三连接板(4211)和第四连接板(4212),所述第三连接板(4211)沿所述方形壳体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第四连接板(4212)沿方形壳体的宽度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10)上设置有与所述安装腔(12)连通且贯通所述主壳体(10)的壁厚方向的第一连通口(121),所述第一连通口(121)与所述控制模块(30)的接线部相对设置;所述连接壳体(40)上设置有与所述连接腔(43)连通且贯通所述连接壳体(40)的壁厚方向的第二连通口(431),所述第二连通口(431)与所述制氧模块(50)的接线部相对设置;所述空调外机还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外机,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优霞陈英强徐子旺陈志伟赵云莫建樷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