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学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4997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5 14: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光学膜。该光学膜包括:基底、交替设置于所述基底上的介质层和颗粒层,其中,所述颗粒层包括多个颗粒,所述颗粒间距的取值范围为

An optical fil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optical film. The optical film comprises a substrate, a dielectric layer and a granular layer alternately arranged on the substrate, wherein the granular layer comprises a plurality of particles, and the range of the particle spacing is as follow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学膜
本技术属于光学膜
,尤其涉及一种光学膜。
技术介绍
为了增加光学器件对光波或者某一特定波长光波的反射率,人们往往在光学器件的表面贴光学膜或者增镀一层光学膜,通过光学膜的作用来实现对光波或者某一特定波长光波的强反射,也就是实现对光波或者某一特定波长光波的滤波功能。例如,在手机屏幕上贴防蓝光膜,防蓝光膜可以将手机内LED光源发射的高能蓝光反射掉,即将高能蓝光滤掉,大大减少手机屏幕透射的蓝光,从而达到减少蓝光对眼睛伤害的目的。现有的光学膜一般由高、低折射率交替的介质层组合而成,该光学膜可以起到对某一特定波长光波的强反射作用,但是现有的光学膜在反射特定波长光波时,往往会将该特定波长光波附近的其他波长的光波也反射掉一部分,即该光学膜对该特定波长光波的滤波带宽较宽,使得经过光学膜出射的光线色彩有偏差等问题,严重影响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膜,以应对现有技术中光学膜的滤波带宽较宽等技术问题。本技术优选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学膜,用于反射某一波段的光,其包括:基底、交替设置于所述基底上的介质层和颗粒层;所述颗粒层包括多个颗粒,所述颗粒间距的取值范围为至所述介质层的光学厚度的取值范围为至且所述颗粒层的折射率大于或小于所述介质层的折射率,其中,λ1和λ2分别为第一波段光的中心波长和第二波段光的中心波长;该光学膜包括介质层和颗粒层的结构,其中颗粒层中的颗粒间距属于颗粒层的形状特征,介质层的光学厚度属于介质层的结构特征。在本技术优选实施例所述的光学膜中,所述第一波段光的中心波长λ1与第二波段光的中心波长λ2相等。在本技术优选实施例所述的光学膜中,接触所述基底的一层为所述颗粒层,远离所述基底的最外层为所述颗粒层或所述介质层。在本技术优选实施例所述的光学膜中,接触所述基底的一层为所述介质层,远离所述基底的最外层为所述颗粒层或所述介质层。在本技术优选实施例所述的光学膜中,所述颗粒的直径小于在本技术优选实施例所述的光学膜中,所述第一波段光的中心波长λ1和第二波段光的中心波长λ2的取值范围为100纳米至2000微米。在本技术优选实施例所述的光学膜中,所述颗粒为氧化镁颗粒、氧化钇颗粒、硫化锌颗粒、硒化锌颗粒、砷化镓颗粒、氟化镁颗粒、氟化钙颗粒、氧化铝颗粒、SiOx颗粒、TiOx颗粒和/或NbOx颗粒;所述介质层为氧化镁介质层、氧化钇介质层、硫化锌介质层、硒化锌介质层、砷化镓介质层、氟化镁介质层、氟化钙介质层、氧化铝介质层、SiOx介质层、TiOx介质层和/或NbOx介质层;其中上述颗粒以及介质层均为已知产品,为使用已知产品对光学膜中介质层和颗粒层的限定。在本技术优选实施例所述的光学膜中,所述基底包括金属基底、玻璃基底、石英基底、橡胶基底或塑料基底。在本技术优选实施例所述的光学膜中,所述颗粒间距的精度误差不大于所述颗粒间距的5%。在本技术优选实施例所述的光学膜中,所述光学厚度的精度误差不大于所述光学厚度的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优选实施例提供一种光学膜。该光学膜通过在基底上交替设置介质层和颗粒层,其中,颗粒层包括多个颗粒,且所述颗粒间距的取值范围为至所述介质层的光学厚度的取值范围为至颗粒层的折射率大于或小于介质层的折射率,其中,λ1和λ2分别为第一波段光的中心波长和第二波段光的中心波长。该光学膜可以同时对第一波段和第二波段的光进行强反射,而不对其他波段光波产生影响,即同时对第一波段和第二波段的光进行窄带滤波;尤其是当第一波段光的中心波长与第二波段光的中心波长相等时,可以实现对一个特定波段的光的窄带滤波。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光学膜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光学膜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光学膜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光学膜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描述中,为了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定,提出了诸如特定系统结构、接口、技术之类的具体细节,以便透切理解本技术实施例。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清楚,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其它实施例中也可以实现本技术。在其它情况中,省略对众所周知的系统、装置、电路以及方法的详细说明,以免不必要的细节妨碍本技术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所涉及的附图中,相同的部件将采用相同的标号。请参见图1,图1为本技术优选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光学膜的结构示意图。本优选实施例中的光学膜可以用于反射某波段的光,而让其他波段的光透过,即将某波段的光过滤掉,例如可以贴在LED显示器表面起到减少蓝光透射的作用;也可以用于将光波中某特定波段的光波选择出来,并通过反射进行分离,从而获得某特定波段的光波。在此,将不对本优选实施例中的光学膜的具体用途做限制。本优选实施例中的光学膜包括:基底10、颗粒层11和介质层12。图1虚线框所示的部分为颗粒层11,颗粒层11包括多个颗粒111,即颗粒层11由分布在基底10上的多个颗粒111组成。具体地,颗粒层11与介质层12交替地设置在基底10上,如图1所示。在基底10至介质层12的方向上,与基底10接触的第一层为颗粒层11,在第一层颗粒层11上为第一层介质层12,且第一层介质层12填满颗粒111间的间隙。在第一层介质层12上为第二层颗粒层11,以此类推,直至形成如图1所示的结构。颗粒间距L的取值范围可以为至介质层的光学厚度的取值范围可以为至且颗粒层11的折射率大于或小于介质层12的折射率,其中,λ1和λ2分别为第一波段光的中心波长和第二波段光的中心波长。图1中,d为介质层的物理厚度。在一实施例中,颗粒间距的精度误差不大于颗粒间距的5%;光学厚度的精度误差不大于光学厚度的5%。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颗粒间距L的值可以大于介质层的光学厚度,也可以小于介质层的光学厚度,亦可以等于介质层的光学厚度,在此不做具体限制。该光学膜可以同时对第一波段光的中心波长和第二波段光的中心波长的光进行强反射,同时,不对其他波段光波产生影响,从而可以实现窄带滤波的效果。在一优选实施例中,颗粒间距取值为介质层的光学厚度取值为在一优选实施例中,第一波段光的中心波长λ1与第二波段光的中心波长λ2相等。也就是说,该光学膜用于对中心波长为λ1的光进行窄带滤波。例如,当第一波段光的中心波长λ1与第二波段光的中心波长λ2均取440纳米时,该光学膜将仅对中心波长为440纳米的高能蓝光进行强反射,即对高能蓝光进行窄带滤波。当将该光学膜贴于手机屏幕上,当手机内LED光源发射的光入射到光学膜时,光学膜将LED光源中90%的高能蓝光反射,即过滤掉绝大部分高能蓝光,使得从光学膜出射的透射光中仅仅含有10%左右的少量蓝光,从而减小高能蓝光对眼睛的伤害。同时,由于该光学膜采用了颗粒层11与介质层12交替排布的结构,并且颗粒间距为110纳米使得该光学膜滤掉蓝光的带宽很窄,从而避免在滤掉蓝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光学膜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光学膜,用于反射某波段的光,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底、交替设置于所述基底上的介质层和颗粒层;所述颗粒层包括多个颗粒,所述颗粒间距的取值范围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膜,用于反射某波段的光,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底、交替设置于所述基底上的介质层和颗粒层;所述颗粒层包括多个颗粒,所述颗粒间距的取值范围为至所述介质层的光学厚度的取值范围为至且所述颗粒层的折射率大于或小于所述介质层的折射率,其中,λ1和λ2分别为第一波段光的中心波长和第二波段光的中心波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波段光的中心波长λ1与第二波段光的中心波长λ2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接触所述基底的一层为所述颗粒层,远离所述基底的最外层为所述颗粒层或所述介质层。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接触所述基底的一层为所述介质层,远离所述基底的最外层为所述颗粒层或所述介质层。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的直径小于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滨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光科全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