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路护栏整形调直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44507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5 10: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公路护栏整形调直机,包括工作平台,工作平台两侧通过传动机构连接有轮胎,传动机构通过差速器与行走马达连接;工作平台上方中部设置有柴油机,柴油机通过变速箱连接有工作液压泵,柴油机还通过传动皮带连接有行走液压泵;行走液压泵通过液压控制阀与行走马达连接;工作平台左侧前部设置有前立臂和后立臂;前立臂的外侧设置有通过前下夹持油缸和前上夹持油缸控制的前下整形轮和前上整形轮;后立臂的外侧设置有通过后下夹持油缸和后上夹持油缸控制的后下整形轮和后上整形轮;工作平台前端上方设置有操作控制台和座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使用方便,无需对护栏板进行拆卸,工作效率高,整形效果好。

Shaping and straightening machine for highway guardrai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highway guardrail plastic straightening machine, which comprises a working platform, working platform connected with both sides of the tire through a transmission mechanism, a driving mechanism connected through the differential and the walking motor; the central platform is arranged above the diesel engine, the diesel engine is connected with a hydraulic pump through the gear box, the diesel engine is connected through the transmission belt a running hydraulic pump; hydraulic pump connected by a hydraulic control valve and hydraulic motor; the working platform is arranged at front of the left arm and a vertical arm before after; outside of the front vertical arm is provided with a front clamping cylinder and the clamping cylinder to control the front wheel and the front wheel on the plastic shaping; lateral posterior a vertical arm is arranged through the lower clamping cylinder and after clamping cylinder control after round after round of plastic and plastic; a console and seat provided with a working platform above the front end .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convenient use, no disassembly of the guardrail board, high work efficiency and good shaping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公路护栏整形调直机
本技术涉及公路护栏整形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公路护栏整形调直机。
技术介绍
由于高速公路上车速较快,所以在发生交通事故时往往造成较严重的后果,为了降低交通事故的危害程度、避免车辆冲出路外等,高速公路的两侧常常采用波形梁护栏,波形梁护栏是半钢性护栏的主要形式,它是一种以波纹状钢护栏板相互拼接并由立柱支撑的连续结构,有良好的耐撞性能和吸收能量的作用,既不容易被撞毁,同时又可对车辆和司乘人员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它能够利用土基、立柱、横梁的变形来吸收碰撞能量,并迫使失控车辆改变方向,回复到正常的行驶方向,防止车辆冲出路外,以保护车辆和乘客,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因此,高速公路上的交通事故常常会伴随着护栏板变形、护栏立柱的倾斜等,传统的方法是将变形损坏的护栏板拆下,换上正常的护栏板,然后人工将倾斜的护栏立柱推拉至垂直状态,再将变形损坏的护栏板带回工厂,通过人工进行修复,以备下次继续使用,修复效率低,修复效果差;且人工很难将立柱推拉至理想的垂直状态,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能够现场对高速公路护栏的变形和立柱的倾斜进行修复的公路护栏整形调直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公路护栏整形调直机,包括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两侧四个角部通过位于所述工作平台下侧的传动机构连接有轮胎,所述传动机构通过差速器与行走马达连接;所述工作平台上方中部设置有柴油机,所述柴油机通过变速箱连接有工作液压泵,所述柴油机还通过传动皮带连接有行走液压泵;所述行走液压泵通过液压控制阀与所述行走马达连接;所述工作平台左侧前部设置有前立臂和后立臂;所述前立臂内部内侧设置有垂直布置的前下夹持油缸,所述前下夹持油缸的活塞杆上端连接有垂直布置的前升降板,所述前升降板位于所述前立臂内部外侧,所述前升降板下端外侧连接有前下定位板,所述前下定位板的外侧设置有前下整形轮;所述前升降板的中部外侧连接有垂直布置的前上夹持油缸,所述前上夹持油缸的活塞杆下端设置有前上定位板,所述前上定位板的外侧设置有位于所述前下整形轮正上方的前上整形轮;所述前下夹持油缸和所述前上夹持油缸分别与所述工作液压泵连接;所述后立臂内部内侧设置有垂直布置的后下夹持油缸,所述后下夹持油缸的活塞杆上端连接有垂直布置的后升降板,所述后升降板位于所述后立臂内部外侧,所述后升降板下端外侧连接有后下定位板,所述后下定位板的外侧设置有后下整形轮;所述后升降板的中部外侧连接有垂直布置的后上夹持油缸,所述后上夹持油缸的活塞杆下端设置有后上定位板,所述后上定位板的外侧设置有位于所述后下整形轮正上方的后上整形轮;所述后下夹持油缸和所述后上夹持油缸分别与所述工作液压泵连接;所述工作平台前端上方设置有操作控制台和座椅。其中,所述工作平台下侧还设置有水平布置的前大臂和后大臂;所述前大臂内侧设置有前伸缩油缸,所述前伸缩油缸的活塞杆左侧连接有前伸缩臂,所述前伸缩臂套接在所述前大臂内侧左端,所述前伸缩臂的左端与所述前立臂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前伸缩油缸与所述工作液压泵连接;所述后大臂内侧设置有后伸缩油缸,所述后伸缩油缸的活塞杆左侧连接有后伸缩臂,所述后伸缩臂套接在所述后大臂内侧左端,所述后伸缩臂的左端与所述后立臂下端固定连接;所述后伸缩油缸与所述工作液压泵连接。其中,所述工作平台的后端设置有警示牌。其中,所述前下整形轮设置在所述前下定位板的下端中部。其中,所述前上整形轮设置在所述前上定位板的下端中部。其中,所述后下整形轮设置在所述后下定位板的下端中部。其中,所述后上整形轮设置在所述后上定位板的下端中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公路护栏整形调直机,能够通过行走马达、传动机构和轮胎等,将工作平台移动至高速公路护栏变形损坏位置,直接对变形的护栏进行冷性塑型,使其恢复正常形状;既能够通过前下夹持油缸活塞杆的伸缩,带动前升降板上下移动,从而带动前下定位板和前上夹持油缸以及前上定位板上下移动,实现控制前下整形轮和前上整形轮的上下同步移动;又能够通过前上夹持油缸的活塞杆伸缩,带动前上定位板和前上整形轮的上下移动,实现前上整形轮的单独上下移动,即前下整形轮和前上整形轮的上下相对移动;从而通过同步移动和/或相对移动,将前下整形轮和前上整形轮以及后下整形轮和后上整形轮移动至变形的护栏上下两端,然后通过单独控制前上整形轮和后上整形轮的向下移动,使前下整形轮和前上整形轮以及后下整形轮和后上整形轮形成向内侧的挤压,利用钢材的冷塑型的特性,对变形的护栏板进行冷性塑型,使护栏恢复正常。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工作效率高,整形效果好,无需对护栏板进行拆卸,减轻了劳动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的侧视结构前立臂和前大臂位置剖视示意图。图4为图1的侧视结构后立臂和后大臂位置剖视示意图。附图标记如下:1、工作平台;2、警示牌;3、工作液压泵;4、轮胎;5、变速箱;6、柴油机;7、行走液压泵;8、传动皮带;9、后立臂;10、后升降板;11、后上夹持油缸;12、座椅;13、操作控制台;14、前立臂;15、前升降板;16、前上夹持油缸;17、前上定位板;18、前上整形轮;19、前下整形轮;20、前下定位板;21、后上定位板;22、后上整形轮;23、后下整形轮;24、后下定位板;25、行走马达;26、前大臂;27、前下夹持油缸;28、后大臂;29、后下夹持油缸;30、前伸缩臂;31、传动机构;32、差速器;33、前伸缩油缸;34、后伸缩臂;35、后伸缩油缸。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如图1-4所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公路护栏整形调直机,包括工作平台1,工作平台1两侧四个角部通过位于工作平台1下侧的传动机构31连接有轮胎4,传动机构31通过差速器32与行走马达25连接;工作平台1上方中部设置有柴油机6,柴油机6通过变速箱5连接有工作液压泵3,柴油机6还通过传动皮带8连接有行走液压泵7;行走液压泵7通过液压控制阀与行走马达25连接;工作平台1左侧前部设置有前立臂14和后立臂9;前立臂14内部内侧设置有垂直布置的前下夹持油缸27,前下夹持油缸27的活塞杆上端连接有垂直布置的前升降板15,前升降板15位于前立臂14内部外侧,前升降板15下端外侧连接有前下定位板20,前下定位板20的外侧设置有前下整形轮19;前升降板15的中部外侧连接有垂直布置的前上夹持油缸16,前上夹持油缸16的活塞杆下端设置有前上定位板17,前上定位板17的外侧设置有位于前下整形轮19正上方的前上整形轮18;前下夹持油缸27和前上夹持油缸16分别与工作液压泵3连接;后立臂9内部内侧设置有垂直布置的后下夹持油缸29,后下夹持油缸29的活塞杆上端连接有垂直布置的后升降板10,后升降板10位于后立臂9内部外侧,后升降板10下端外侧连接有后下定位板24,后下定位板24的外侧设置有后下整形轮23;后升降板10的中部外侧连接有垂直布置的后上夹持油缸11,后上夹持油缸11的活塞杆下端设置有后上定位板21,后上定位板21的外侧设置有位于后下整形轮23正上方的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公路护栏整形调直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公路护栏整形调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两侧四个角部通过位于所述工作平台下侧的传动机构连接有轮胎,所述传动机构通过差速器与行走马达连接;所述工作平台上方中部设置有柴油机,所述柴油机通过变速箱连接有工作液压泵,所述柴油机还通过传动皮带连接有行走液压泵;所述行走液压泵通过液压控制阀与所述行走马达连接;所述工作平台左侧前部设置有前立臂和后立臂;所述前立臂内部内侧设置有垂直布置的前下夹持油缸,所述前下夹持油缸的活塞杆上端连接有垂直布置的前升降板,所述前升降板位于所述前立臂内部外侧,所述前升降板下端外侧连接有前下定位板,所述前下定位板的外侧设置有前下整形轮;所述前升降板的中部外侧连接有垂直布置的前上夹持油缸,所述前上夹持油缸的活塞杆下端设置有前上定位板,所述前上定位板的外侧设置有位于所述前下整形轮正上方的前上整形轮;所述前下夹持油缸和所述前上夹持油缸分别与所述工作液压泵连接;所述后立臂内部内侧设置有垂直布置的后下夹持油缸,所述后下夹持油缸的活塞杆上端连接有垂直布置的后升降板,所述后升降板位于所述后立臂内部外侧,所述后升降板下端外侧连接有后下定位板,所述后下定位板的外侧设置有后下整形轮;所述后升降板的中部外侧连接有垂直布置的后上夹持油缸,所述后上夹持油缸的活塞杆下端设置有后上定位板,所述后上定位板的外侧设置有位于所述后下整形轮正上方的后上整形轮;所述后下夹持油缸和所述后上夹持油缸分别与所述工作液压泵连接;所述工作平台前端上方设置有操作控制台和座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路护栏整形调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平台,所述工作平台两侧四个角部通过位于所述工作平台下侧的传动机构连接有轮胎,所述传动机构通过差速器与行走马达连接;所述工作平台上方中部设置有柴油机,所述柴油机通过变速箱连接有工作液压泵,所述柴油机还通过传动皮带连接有行走液压泵;所述行走液压泵通过液压控制阀与所述行走马达连接;所述工作平台左侧前部设置有前立臂和后立臂;所述前立臂内部内侧设置有垂直布置的前下夹持油缸,所述前下夹持油缸的活塞杆上端连接有垂直布置的前升降板,所述前升降板位于所述前立臂内部外侧,所述前升降板下端外侧连接有前下定位板,所述前下定位板的外侧设置有前下整形轮;所述前升降板的中部外侧连接有垂直布置的前上夹持油缸,所述前上夹持油缸的活塞杆下端设置有前上定位板,所述前上定位板的外侧设置有位于所述前下整形轮正上方的前上整形轮;所述前下夹持油缸和所述前上夹持油缸分别与所述工作液压泵连接;所述后立臂内部内侧设置有垂直布置的后下夹持油缸,所述后下夹持油缸的活塞杆上端连接有垂直布置的后升降板,所述后升降板位于所述后立臂内部外侧,所述后升降板下端外侧连接有后下定位板,所述后下定位板的外侧设置有后下整形轮;所述后升降板的中部外侧连接有垂直布置的后上夹持油缸,所述后上夹持油缸的活塞杆下端设置有后上定位板,所述后上定位板的外侧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仕亮武玉华段宝林帅领赵振凯张磊朱仁堂孙钦松陈明超
申请(专利权)人:齐鲁交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临沂分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