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43083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5 09: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绞盘,方案较为平衡,尽量兼顾各方,它包括电动机(1)、第一卷筒支架(2)、第二卷筒支架(3)、用于连接第一卷筒支架(2)和第二卷筒支架(3)的连接结构(4)、可旋转卷筒(5)和减速单元(6),电动机(1)与第一卷筒支架(2)连接,减速单元(6)与第二卷筒支架(3)连接,它还包括罩壳(7),罩壳(7)与第一卷筒支架(2)连接,电动机(1)位于罩壳(7)内,罩壳(7)设有供电动机(1)的供电结构连接的进出结构(8)。

Capstan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winch, is more balanced, as both parties, which comprises a motor (1), the first reel bracket (2), second (3), the reel bracket is used for connecting the first reel bracket (2) and second (3) of the reel bracket connecting structure (4), rotary drum (5) and reduction unit (6), a motor (1) and the first reel bracket (2) connected reduction unit (6) and second reel bracket (3) connected, it also comprises a shell (7), shell (7) and the first reel bracket (2) connected to the motor (1) located in the hood the shell (7), shell (7) is provided with a power supply motivation (1) import structure connected with power supply structure (8).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绞盘
本技术涉及绞盘
,具体讲是一种绞盘。
技术介绍
目前公开了一种绞盘,其包括:电动机,其具有电动机外壳,所述电动机外壳包括电动机壳和附接至所述电动机壳用于闭合所述电动机壳的末端的第一卷筒支架;齿轮减速单元,其可驱动地附接至所述电动机且具有齿轮外壳,所述齿轮外壳包括齿轮壳和附接至所述齿轮壳用于闭合所述齿轮壳的末端的第二卷筒支架;垫板,其连接所述第一卷筒支架和所述第二卷筒支架,所述绞盘的专利申请文件中,垫板明确为系杆结构,用来连接第一卷筒支架和所述第二卷筒支架,同时还用于安装控制单元;和可旋转卷筒,其可驱动地连接至所述电动机并且由所述第一卷筒支架和所述第二卷筒支架支撑。所述绞盘的核心特点之一在于,电动机的壳体、齿轮减速单元的壳体均分为了两部分,以电动机为例,第一部分壳体为电动机壳,第二部分壳体为第一卷筒支架向第一部分壳体方向延伸出的一部分,即“电动机外壳包括电动机壳和附接至所述电动机壳用于闭合所述电动机壳的末端的第一卷筒支架”这一技术特征所要表达的结构,因此说摒弃了传统绞盘设计时采用的独立电动机这样的结构,虽然具有一定的开创性,有利于将电动机外壳和齿轮减速单元的外壳做成对称结构,但是需要对电动机、第一卷筒支架、第二卷筒支架、齿轮减速单元均作出较大改变,显然增加了制造难度,而且原有的许多零部件都无法使用在这个绞盘设计中,造成了零部件通用性的问题,以及原有产能的浪费,成本势必较高。此外,所述的绞盘对电动机的防护主要依靠一层壳体实现,且该一层壳体的结构相比传统的电动机的壳体已经具有较大区别,那么在遇到较大冲击力时,一层壳体的防护不一定足够,并且,也没有足够多的数据可以用来证明所述的一层壳体所采用的结构相比传统的电动机的壳体具有更好的防护强度。本申请旨在针对上述这些问题,提出一个较为平衡的方案,尽量兼顾各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绞盘,方案较为平衡,尽量兼顾各方,即制造难度较低,原有的许多零部件都可以使用,零部件通用性得到提高,原有产能可以得到利用,成本控制较好,可以实现类似现有技术中“将电动机外壳和齿轮减速单元的外壳做成对称结构”这一特点,能够加强电动机的防护。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绞盘,它包括电动机、第一卷筒支架、第二卷筒支架、用于连接第一卷筒支架和第二卷筒支架的连接结构、可旋转卷筒和减速单元,电动机与第一卷筒支架连接,减速单元与第二卷筒支架连接,它还包括罩壳,罩壳与第一卷筒支架连接,电动机位于罩壳内,罩壳设有供电动机的供电结构连接的进出结构。采用上述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有了罩壳后,电动机就可以直接采用现有技术,无需改动,而罩壳的制作和安装则较为简单,且,第一卷筒支架的改变可以很小,比如在现有的第一卷筒支架上钻出连接螺孔,该螺孔用于连接罩壳上的连接螺栓,这样就可以直接使用现有的第一卷筒支架,因此可以显著降低制造难度,原有的许多零部件都可以使用在本设计的绞盘中,零部件通用性得到提高,原有产能可以得到利用,成本得到较好控制;有了罩壳后,其外形可以制作成与减速单元的外壳相似的形状,从而实现类似现有技术中“将电动机外壳和齿轮减速单元的外壳做成对称结构”这一特点;有了罩壳后,对电动机可以起到一定的防护作用,因此加强了对电动机的防护;综合上述,本设计方案较为平衡,尽量兼顾各方。作为改进,罩壳为一端开口的柱状壳体,开口端的端面与第一卷筒支架位于电动机一侧的侧面相贴,这样,实现模拟电动机外壳的目的,结构较为简单,且便于制作和安装。作为改进,罩壳周向设有加强筋,加强筋设有第一连接部位,第一卷筒支架周向设有与第一连接部位对应的第二连接部位,第一连接部位与第二连接部位连接,这样,提高罩壳自身强度同时,还有利于提高连接强度。作为改进,罩壳周向设有至少一个与第二连接部位导向配合的导向定位凹陷;在有导向定位凹陷的配合中,导向定位凹陷位于第一连接部位与罩壳的端面之间,且第一连接部位、导向定位凹陷、第二连接部位沿同一直线设置,这样,结构极为紧凑,且一次装配,实现导向、定位、连接,更加便于装配,提高生产效率和装配质量。作为改进,连接结构设于可旋转卷筒的上方,且连接结构为连接板,这样,连接结构自身强度高,更有利于固定第一卷筒支架和第二卷筒支架,同时,作为连接板,对于可旋转卷筒的牵引绳因意外断裂导致的向上扬起情况,能够起到阻挡作用,因此连接板起到一定的安全作用。作为改进,连接板向上拱起,连接板上面安装有控制单元,这样,连接板向上拱起形成近似拱形的结构,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稳固性很好,有利于减低对连接板的厚度的要求,同时,控制单元安装在连接板上面,布局合理,支撑稳固,且连接板具有一定的帮助控制盒散热的作用。作为改进,它还包括检测装置和表达装置,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电动机1的工作负载,表达装置用于根据检测装置的检测信号表达负载,这样,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绞盘所带负载的变化,表达装置用于根据检测装置的检测信号表达负载,从而使使用者能够了解负载的情况或者拉力的变化,使用者根据表达装置表达的情况作出决策,当接近过载时,使用者即可提前做出决策,避免过载,绞盘的整个运作过程,都将处于使用者的监控下,不易对使用者心理造成冲击,利于使用者更安全地使用绞盘。作为改进,它还包括电源模块;表达装置包括控制模块、显示驱动模块和显示模块,显示驱动模块与显示模块电连接,显示驱动模块、检测装置分别与电源模块电连接,电源模块、检测装置、显示驱动模块分别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控制模块用于将检测模块检测到的信号转换为控制信号,该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显示驱动模块去驱动显示模块进行显示,这样,上述结构目的在于将检测装置检测到的模拟量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用数字信号控制显示,即用更为精确的方式来表达负载,比如拉力,具体来说,控制模块根据检测装置检测到的信号,控制显示驱动模块去驱动显示模块进行显示负载值或者是拉力值,从而使使用者能够更加简单易懂地了解负载的情况或者拉力的变化,利于使用者更安全地使用绞盘。作为改进,它还包括报警模块,电源模块、控制模块分别与报警模块电连接,这样,过载仍然能够报警,使本申请的功能更加完善,对使用者的提醒更加完善,同时无需单独设置报警装置,使得本技术集成度更高、结构更加简化。作为改进,表达装置包括第一线路板和第二线路板,第一线路板设于绞盘的控制盒内,第二线路板设于绞盘的控制手柄;第一线路板设有升压单元、第二降压及稳压单元和控制模块,第二线路板设有第一降压及稳压单元、显示驱动模块和显示模块,这样,结构更为合理,便于生产和装配;具体来说,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绞盘的使用中存在着供电压降带来的波动和影响,升压单元能够保障后级电路的正常运作,即在压降期间或者有压降波动情况也能正常运作,这点对于绞盘使用的环境来说,具有重要意义,这是因为为绞盘供电的一般为交通工具上的电瓶,从简单设计的角度考虑,电源模块也是由电瓶供电,一般来说,绞盘工作不会造成电瓶压降太多,但基于电瓶自身差异性,以及绞盘工作的复杂性(负载不同,绞盘持续工作时间不同,使用环境温度的变化等因素),压降可能随机出现,且压降出现时,若检测装置或表达装置无法正常工作,则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上述设计能够极大地保障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绞盘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绞盘,它包括电动机(1)、第一卷筒支架(2)、第二卷筒支架(3)、用于连接第一卷筒支架(2)和第二卷筒支架(3)的连接结构(4)、可旋转卷筒(5)和减速单元(6),电动机(1)与第一卷筒支架(2)连接,减速单元(6)与第二卷筒支架(3)连接,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罩壳(7),罩壳(7)与第一卷筒支架(2)连接,电动机(1)位于罩壳(7)内,罩壳(7)设有供电动机(1)的供电结构连接的进出结构(8)。

【技术特征摘要】
2016.11.30 CN 20162130409191.一种绞盘,它包括电动机(1)、第一卷筒支架(2)、第二卷筒支架(3)、用于连接第一卷筒支架(2)和第二卷筒支架(3)的连接结构(4)、可旋转卷筒(5)和减速单元(6),电动机(1)与第一卷筒支架(2)连接,减速单元(6)与第二卷筒支架(3)连接,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罩壳(7),罩壳(7)与第一卷筒支架(2)连接,电动机(1)位于罩壳(7)内,罩壳(7)设有供电动机(1)的供电结构连接的进出结构(8)。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绞盘,其特征在于,罩壳(7)为一端开口的柱状壳体,开口端的端面与第一卷筒支架(2)位于电动机(1)一侧的侧面相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绞盘,其特征在于,罩壳(7)周向设有加强筋(9),加强筋(9)设有第一连接部位(10),第一卷筒支架(2)周向设有与第一连接部位(10)对应的第二连接部位(11),第一连接部位(10)与第二连接部位(11)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绞盘,其特征在于,罩壳(7)周向设有至少一个与第二连接部位(11)导向配合的导向定位凹陷(12);在有导向定位凹陷(12)的配合中,导向定位凹陷(12)位于第一连接部位(10)与罩壳(7)的端面之间,且第一连接部位(10)、导向定位凹陷(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鸣奎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赤马绞盘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