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热塑性基底的模内覆底涂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4276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模内覆底涂层,适于模内应用于热塑性基底,可加热固化,以在模基底上形成热固性表面涂层。该模内覆底涂层包括可反应共聚组分,该组分包括:环氧-丙烯酸酯低聚物,其分子量为约360-约2500,羟基官能性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乙烯基芳香族单体,例如苯乙烯,和少量的丙烯酸或甲基丙烯酸,如果有其他物质,其余为二丙烯酸酯和/或乙烯型不饱和单体。(*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热塑性基底的模内覆底涂层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热塑性基底的模内覆底涂层,并尤其涉及与其它乙烯型不饱和组分共聚的反应性的环氧-丙烯酸酯,从而提供一种用于包括聚碳酸酯和聚碳酸酯熔合物基底的热塑性基底的热固性模内覆底涂层。
技术介绍
热塑性基底通常是基于在加热和压力下,转化热塑性树脂、粉末、颗粒、小球和热塑性树脂材料的类似形式,从而形成的适宜的成模制品。用于成模热塑性树脂材料的注塑方法通常包括将成模化合物加热,从而形成有粘性的易流动的熔融体,在压力下,将热熔融体注入至相对冷的密闭的模具内腔中,冷却该熔融体,从而形成固体形状的,与模具内腔内部结构一致的模基底,然后将模部件从模具内腔中喷射出来。热塑塑料压缩模通常包括与填料、着色剂、润滑剂和其它处理添加剂结合的热塑性树脂,从而形成被认为是模粉末的颗粒状或托盘状的热塑塑料。通过加热和加压,复合模树脂在压力下流入热的模具中,从而形成模具内腔的形状,模具是封闭的,且维持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使得有足够的时间以充分形成所需的塑料产品。冷却模具和形成塑料产品,从而固化模塑料产品,之后可以打开模具并取出成模产品。在热塑性成模方法中,模制品可以是具有多种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在模内涂覆模热塑性基底的模内涂层,该模内覆底涂层包括:可相互反应共聚合的组分:100重量份的环氧-丙烯酸酯低聚物,其数均分子量为约360-约2500;约30-约70重量份的羟基烷基的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   约30-约80重量份的乙烯基芳香族单体,和,约2-约20重量份的丙烯酸单体,并且其中所述重量份是基于100重量份的所述环氧-丙烯酸酯低聚物。

【技术特征摘要】
US 2002-5-31 10/160,5761.一种用于在模内涂覆模热塑性基底的模内涂层,该模内覆底涂层包括:可相互反应共聚合的组分:100重量份的环氧-丙烯酸酯低聚物,其数均分子量为约360-约2500;约30-约70重量份的羟基烷基的丙烯酸酯或甲基丙烯酸酯;约30-约80重量份的乙烯基芳香族单体,和,约2-约20重量份的丙烯酸单体,并且其中所述重量份是基于100重量份的所述环氧-丙烯酸酯低聚物。2.权利要求1的模内覆底涂层,其中,所述环氧-丙烯酸酯低聚物由双酚-A和丙烯酸制得,其中所述羟基烷基丙烯酸酯或羟基甲基丙烯酸酯是约40-约60重量份的羟基丙基甲基丙烯酸酯,其中所述乙烯基芳香族单体是约40-约70重量份的苯乙烯,以及其中所述丙烯酸单体是约5-约15重量份的甲基丙烯酸。3.权利要求1的模内覆底涂层,其中,基底包括聚碳酸酯或聚碳酸酯熔合热塑性塑料。4.一种薄板,包括:在热塑性基底上的模内覆底涂层,其中所述覆底涂层包括权利要求2的组分,且其中基底包括聚碳酸酯、或尼龙、或其混合物。5.权利要求4的薄板,其中所述覆底涂层在所述热塑性基底上固化。6.一种用于在模内涂覆模热塑性基底的模内涂层,按重量计,该模内涂层包括的可相互反应共聚合的组分是:约25%-约65%的低分子量环氧-丙烯酸酯聚合物,其数均分子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道格拉斯S麦克贝恩
申请(专利权)人:阿姆诺洼化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