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龙眼壳制备原儿茶酸的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41484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1 07: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利用龙眼壳制备原儿茶酸的工艺,属于原儿茶酸制备技术领域,所述原儿茶酸是经过龙眼壳粉碎、超声波提取、一次脱色、粗结晶、二次脱色、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提纯、浓缩结晶、干燥等步骤制成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工艺制得的原儿茶酸的纯度在99.21%以上,且能作为定性、定量的对照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工艺可有效提取龙眼壳中的原儿茶酸,有利于减少龙眼壳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

Process for preparing protocatechuic acid from longan shell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ethod using longan shell preparation process of protocatechuic acid, protocatechuic acid, which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he preparation, the protocatechuic acid is the result of longan shell crushing, ultrasonic extraction, decoloration, crystallization and a two macroporous resin decolorization, purification, concentration and drying structure made of crystal the steps of the. The invention of the process of protocatechuic acid purity was above 99.21%, and the control can be used a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the technology of the invention can effectively extract protocatechuic acid of longan shell, is conducive to reduce longan shell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and waste of resour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利用龙眼壳制备原儿茶酸的工艺
本专利技术属于原儿茶酸制备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龙眼壳制备原儿茶酸的工艺。
技术介绍
1-烯丙基-3-甲基氯化咪唑和1-乙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溶液是在室温或近室温下完全由阴、阳离子组成的液体,由特定的、体积相对较大的、结构不对称的有机阳离子和体积相对较小的无机阴离子组成。以上两种离子化合物中,阴阳离子之间的作用力为库仑力,其大小与阴阳离子的电荷数量及半径有关,离子半径越大,它们之间的作用力越小,以至于熔点接近室温。由于1-烯丙基-3-甲基氯化咪唑和1-乙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本身具有的许多传统溶剂无法比拟的优点,可将其作为绿色溶剂应用于有效成分提取。利用1-烯丙基-3-甲基氯化咪唑和1-乙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提取挥发油,可避免传统有机溶剂提取法提取率低,成本高,高温破坏香气成分的缺点。龙眼壳是无患子科植物龙眼的成熟种子,除少量用于中药外,大部分弃之未用,造成了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现代临床研究发现,从龙眼壳中可提取原儿茶酸,其单体呈白色至褐色结晶性粉末,现代药理实验表明,其对金色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双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痢疾杆菌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有收敛和促进伤面愈合的作用,故目前在临床上用于烧伤、小儿肺炎、菌痢、急性盂肾炎、急性胰腺炎及某种溃疡病的治疗。同时其平喘、祛痰、解蛇毒等部分功效国内亦有相关报道。原儿茶酸不仅应用于医药中间体、染料等亦作为一种分析试剂。目前从龙眼壳中提取原儿茶酸的报道文献较少,因此如何开发提取龙眼壳中的原儿茶酸,减少龙眼壳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专利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利用龙眼壳制备原儿茶酸的工艺,以解决目前龙眼壳除少量用于中药外,大部分弃之未用,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的问题。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工艺:一种利用龙眼壳制备原儿茶酸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将龙眼壳进行粉碎并过筛子,制得龙眼壳粉末;S2:称取步骤S1制得的龙眼壳粉末42-125份,利用低温液氮打浆技术,在温度小于-10℃条件下打浆,得龙眼壳浆液,将龙眼壳浆液与6-22份1-烯丙基-3-甲基氯化咪唑、15-32份1-乙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混合均匀,放入提取瓶中,在超声波功率为300-450W,温度为76-92℃条件下提取1.2-1.6h,制得提取液,调节提取液的pH值至4.2-5.3,温度控制为45-52℃,通过活性炭脱色除杂,过滤后制得一次脱色液;S3:将步骤S2制得的一次脱色液浓缩干燥,制得浸提膏,采用于浸提膏5-6.2倍体积的42-46℃的水进行溶解,采用无水乙酸乙酯溶剂进行萃取2-3次,继续用无水乙酸乙酯进行2-3次结晶处理,结晶过程中固液比为1:4.5-5(W/V),制得结晶粗品;S4:将步骤S3制得的粗晶经65%-75%的乙醇溶解,调节溶液的pH值至4.5-5.8,温度控制为45-58℃,通过活性炭脱色除杂,过滤后制得二次脱色液;S5:将步骤S4制得的二次脱色液浓缩至每毫升中含化合物B3%-10%,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提纯制得化合物B的液体,条件为:解析剂为46%-58%的乙醇溶液,其用量是大孔吸附树脂体积的1.8-3.2倍,水洗区为去离子水,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再生溶剂为2.8%-5.6%的KOH溶液,吸附区流速6-10BV/h,解吸区流速10-20BV/h,水洗区流速20-25BV/h,再生区流速6-10BV/h,切换时间为700-750s,温度为43-52℃,压力为0.5-0.8MPa;S6:将步骤S5制得的化合物B液体进行浓缩后结晶,所得晶体在温度为40-45℃下真空干燥,制得化合物B,经HPLC法分析测定化合物B为原儿茶酸。优选地,步骤S1中所述筛子的目数为30-80。优选地,步骤S2中所述超声波提取条件:功率为450W,温度为92℃条件下提取1.2h。优选地,步骤S2中所述调节提取液的pH值至5.2。优选地,步骤S2中所述通过活性炭脱色除杂的时间为0.9-1.6h。优选地,步骤S4中所述通过活性炭脱色除杂的时间为0.6-1.2h。优选地,步骤S5中所述大孔吸附树脂为H-103型大孔吸附树脂。优选地,步骤S6中所述浓缩为真空减压浓缩。优选地,步骤S6中所述结晶是在温度为3-7℃下进行的。优选地,步骤S6中所述晶体在温度为40-43℃下真空干燥至含水率≤0.8%。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工艺制得的原儿茶酸的纯度在99.21%以上,且能作为定性、定量的对照品;(2)本专利技术的工艺可有效提取龙眼壳中的原儿茶酸,有利于减少龙眼壳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实施例加以说明,这些实施例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但不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在实施例中,所述利用龙眼壳制备原儿茶酸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将龙眼壳进行粉碎并过30-80目筛子,制得龙眼壳粉末;S2:称取步骤S1制得的龙眼壳粉末42-125份,利用低温液氮打浆技术,在温度小于-10℃条件下打浆,得龙眼壳浆液,将龙眼壳浆液与6-22份1-烯丙基-3-甲基氯化咪唑、15-32份1-乙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混合均匀,放入提取瓶中,在超声波功率为300-450W,温度为76-92℃条件下提取1.2-1.6h,制得提取液,调节提取液的pH值至4.2-5.3,温度控制为45-52℃,通过活性炭脱色除杂0.9-1.6h,过滤后制得一次脱色液;S3:将步骤S2制得的一次脱色液浓缩干燥,制得浸提膏,采用于浸提膏5-6.2倍体积的42-46℃的水进行溶解,采用无水乙酸乙酯溶剂进行萃取2-3次,继续用无水乙酸乙酯进行2-3次结晶处理,结晶过程中固液比为1:4.5-5(W/V),制得结晶粗品;S4:将步骤S3制得的粗晶经65%-75%的乙醇溶解,调节溶液的pH值至4.5-5.8,温度控制为45-58℃,通过活性炭脱色除杂0.6-1.2h,过滤后制得二次脱色液;S5:将步骤S4制得的二次脱色液浓缩至每毫升中含化合物B3%-10%,采用H-103型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提纯制得化合物B的液体,条件为:解析剂为46%-58%的乙醇溶液,其用量是大孔吸附树脂体积的1.8-3.2倍,水洗区为去离子水,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再生溶剂为2.8%-5.6%的KOH溶液,吸附区流速6-10BV/h,解吸区流速10-20BV/h,水洗区流速20-25BV/h,再生区流速6-10BV/h,切换时间为700-750s,温度为43-52℃,压力为0.5-0.8MPa;S6:将步骤S5制得的化合物B液体进行真空减压浓缩后,在温度为3-7℃下进行结晶,所得晶体在温度为40-43℃下真空干燥至含水率≤0.8%,制得化合物B。实施例1一种利用龙眼壳制备原儿茶酸的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将龙眼壳进行粉碎并过60目筛子,制得龙眼壳粉末;S2:称取步骤S1制得的龙眼壳粉末85份,利用低温液氮打浆技术,在温度为-12℃条件下打浆,得龙眼壳浆液,将龙眼壳浆液与14份1-烯丙基-3-甲基氯化咪唑、25份1-乙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混合均匀,放入提取瓶中,在超声波功率为400W,温度为86℃条件下提取1.5h,制得提取液,调节提取液的pH值至4.6,温度控制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利用龙眼壳制备原儿茶酸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龙眼壳进行粉碎并过筛子,制得龙眼壳粉末;S2:称取步骤S1制得的龙眼壳粉末42‑125份,利用低温液氮打浆技术,在温度小于‑10℃条件下打浆,得龙眼壳浆液,将龙眼壳浆液与6‑22份1‑烯丙基‑3‑甲基氯化咪唑、15‑32份1‑乙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混合均匀,放入提取瓶中,在超声波功率为300‑450W,温度为76‑92℃条件下提取1.2‑1.6h,制得提取液,调节提取液的pH值至4.2‑5.3,温度控制为45‑52℃,通过活性炭脱色除杂,过滤后制得一次脱色液;S3:将步骤S2制得的一次脱色液浓缩干燥,制得浸提膏,采用于浸提膏5‑6.2倍体积的42‑46℃的水进行溶解,采用无水乙酸乙酯溶剂进行萃取2‑3次,继续用无水乙酸乙酯进行2‑3次结晶处理,结晶过程中固液比为1:4.5‑5(W/V),制得结晶粗品;S4:将步骤S3制得的粗晶经65%‑75%的乙醇溶解,调节溶液的pH值至4.5‑5.8,温度控制为45‑58℃,通过活性炭脱色除杂,过滤后制得二次脱色液;S5:将步骤S4制得的二次脱色液浓缩至每毫升中含化合物B3%‑10%,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提纯制得化合物B的液体,条件为:解析剂为46%‑58%的乙醇溶液,其用量是大孔吸附树脂体积的1.8‑3.2倍,水洗区为去离子水,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再生溶剂为2.8%‑5.6%的KOH溶液,吸附区流速6‑10BV/h,解吸区流速10‑20BV/h,水洗区流速20‑25BV/h,再生区流速6‑10BV/h,切换时间为700‑750s,温度为43‑52℃,压力为0.5‑0.8MPa;S6:将步骤S5制得的化合物B液体进行浓缩后结晶,所得晶体在温度为40‑45℃下真空干燥,制得化合物B,经HPLC法分析测定化合物B为原儿茶酸。...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利用龙眼壳制备原儿茶酸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将龙眼壳进行粉碎并过筛子,制得龙眼壳粉末;S2:称取步骤S1制得的龙眼壳粉末42-125份,利用低温液氮打浆技术,在温度小于-10℃条件下打浆,得龙眼壳浆液,将龙眼壳浆液与6-22份1-烯丙基-3-甲基氯化咪唑、15-32份1-乙基-3-甲基咪唑醋酸盐混合均匀,放入提取瓶中,在超声波功率为300-450W,温度为76-92℃条件下提取1.2-1.6h,制得提取液,调节提取液的pH值至4.2-5.3,温度控制为45-52℃,通过活性炭脱色除杂,过滤后制得一次脱色液;S3:将步骤S2制得的一次脱色液浓缩干燥,制得浸提膏,采用于浸提膏5-6.2倍体积的42-46℃的水进行溶解,采用无水乙酸乙酯溶剂进行萃取2-3次,继续用无水乙酸乙酯进行2-3次结晶处理,结晶过程中固液比为1:4.5-5(W/V),制得结晶粗品;S4:将步骤S3制得的粗晶经65%-75%的乙醇溶解,调节溶液的pH值至4.5-5.8,温度控制为45-58℃,通过活性炭脱色除杂,过滤后制得二次脱色液;S5:将步骤S4制得的二次脱色液浓缩至每毫升中含化合物B3%-10%,采用大孔吸附树脂分离提纯制得化合物B的液体,条件为:解析剂为46%-58%的乙醇溶液,其用量是大孔吸附树脂体积的1.8-3.2倍,水洗区为去离子水,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再生溶剂为2.8%-5.6%的KOH溶液,吸附区流速6-10BV/h,解吸区流速10-20BV/h,水洗区流速20-25BV/h,再生区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东秀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南宁桂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