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加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406847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0 2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液体加热装置,包括:壶身,壶身的底部设有向内收缩的台阶部;发热盘,发热盘呈盆状,其开口端的外周设有凸缘;密封圈,密封圈的外边缘抵接台阶部,密封圈的内边缘与发热盘的外周壁密闭连接;固定圈;固定圈的内边缘抵接发热盘凸缘的下表面,固定圈的外边缘沿轴向抵接密封圈;底座组件;封盖壶身的底部,并与发热盘紧固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液体加热装置,使得当发热盘向底座组件把紧时,发热盘能够经环形固定圈将密封环紧贴壶身,达到密封环与壶身之间密封的效果,同时也简化了安装流程,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该液体加热装置的生产成本。

Liquid heat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liquid heating device, comprises a pot body, at the bottom of the kettl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n inward step of contraction; heating plate, heating plate is in a basin shape, the opening of the peripheral end is provided with a flange; sealing ring, the outer edge of the sealing ring abuts the step part, the sealing ring in the edge with the heating plate of the peripheral wall sealing connection; fixed ring; the inner edge of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fixed ring is connected to the heating plate flange, the outer edge of the fixing ring along the axial contact seal ring; base components; sealing at the bottom of the kettle body, a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heating plate fastening. Liquid heating device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so that when the heating plate to the base assembly tight, heating plate can through the annular fixed ring seal ring close to the pot body, the pot body reached between the sealing ring and the sealing effect, but also simplifies the installation process, improve production efficiency, reduce the liquid heating device the cost of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液体加热装置
本技术涉及生活电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液体加热装置。
技术介绍
相关技术中,如图1所示,现有玻璃电水壶的壶身均为打胶工艺固定,如图2所示,在发热盘的外边缘设有环状的凹槽,壶身202’的底部设有收径部,收径部嵌入凹槽中,然后在凹槽中注入固体胶,从而使得发热盘与壶身密闭连接,以避免漏水。然而为了能够保证打胶后能达到装配强度和气味测试的要求,均需要用专用夹具将整个结构静置48小时以上才能上线生产;此种壶口连接采用的打胶工艺存在的问题是:打胶工艺程序繁杂,静置时间长,车间占用空间大,人工成本高,生产效率低,废品率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至少之一,本技术的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液体加热装置。有鉴于此,本技术提出了一种液体加热装置,包括:壶身,壶身的底部设有向内收缩的台阶部;发热盘,发热盘呈盆状,其开口端的外周设有凸缘;密封圈,密封圈的外边缘抵接台阶部,密封圈的内边缘与发热盘的外周壁密闭连接;固定圈;固定圈的内边缘抵接发热盘凸缘的下表面,固定圈的外边缘沿轴向抵接密封圈;底座组件;抵接壶身的底部,并与发热盘紧固连接。与现有技术通过固体胶实现发热盘和壶身底部的密封连接相比,本技术提供的液体加热装置,通过在发热盘与密封圈之间夹设一环形的固定圈,使得当发热盘向底座组件紧固连接时,发热盘通过环形的固定圈将密封圈的外边缘压紧至紧贴壶身内壁,同时发热盘的外周壁与密封圈内壁密闭连接,从而达到发热盘与壶身之间密封的效果。该液体加热装置采用机械连接的固定方式,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打胶工艺的连接方式,既能保证密封环与壶身之间的密封效果,同时也简化了安装流程,使得发热盘与密封圈的安装能够更便捷,更适用于流水线式的生产模式,避免传统打胶工艺的生产方式中长时间静置的流程,这样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也降低了该液体加热装置的综合生产成本。此外本技术设置密封圈的方式相对打胶工艺来说工艺简单,成品率高。最后,本技术提供的液体加热容器,如果发热盘和壶身连接处损坏的话,也便于通过更换密封圈和固定圈等相关零配件维修。另外,本技术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的液体加热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固定圈为弹性金属固定圈。在该技术方案中,固定圈具有一定的弹性,使得在发热盘与底座递减紧固连接时,固定圈能够产生一定的形变,以便于发热盘与密封圈之间力的传递,增加密封圈与壶身之间的密封性能,同时也不会损坏发热盘、密封圈以及位于密封圈外侧的壶身。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固定圈的厚度范围为0.4mm至1mm。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采用厚度为0.4mm至1mm的固定圈,使得固定圈既能保证一定的强度,避免在配合、挤压变形的过程中损坏,同时也保证密封圈具备合适的弹性,避免因密封圈弹性不足而致使紧固过程中损坏发热盘、密封圈或壶身。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固定圈的内边缘朝壶身的顶部方向凹陷。在该技术方案中,便于固定圈与发热盘之间的配合,同时防止固定圈与发热盘分离。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密封圈中部通孔的上部设有台阶孔,台阶孔的内周壁设有环状的凹槽,固定圈的外边缘嵌入凹槽中。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密封圈的内周壁设有环状的凹槽,并将固定圈的外边缘嵌入凹槽中,使得固定圈能够与密封圈更紧密的结合,防止固定圈脱落,并且固定圈可以沿着密封圈的凹槽方向将密封圈与壶身紧密贴合,保证了壶身与密封圈之间的密封性能。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密封圈的内侧内周壁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挡水环,第一挡水环与发热盘紧密贴合。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密封圈的内侧设置至少一个第一挡水环,使得发热盘与密封圈之间得到良好的密封效果,防止液体沿着发热盘与密封圈之间的间隙流入液体加热装置的底部,造成安装隐患。第一挡水环与密封圈可以是分体式结构或一体式结构,分体式结构的第一挡水环与密封圈方便更换与维护清洁,而一体式结构的第一挡水环与密封圈能够简化密封圈的安装流程,增加整体的强度,保证其密封性能。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密封圈的外侧周壁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挡水环,第二挡水环与壶身的台阶部紧密贴合。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密封圈的外侧设置第二挡水环,使得壶身与密封圈之间得到良好的密封效果,防止液体沿着壶身与密封圈之间的间隙流入液体加热装置的底部,造成安装隐患。第二挡水环与密封圈可以是分体式结构或一体式结构,分体式结构的第二挡水环与密封圈方便更换与维护清洁,而一体式结构的第二挡水环与密封圈能够简化密封圈的安装流程,增加整体的强度,保证其密封性能。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密封圈为硅胶密封圈。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采用硅胶密封圈,既保证了密封圈的密封效果,同时硅胶作为一种清洁的无毒材料,也保证了该液体加热装置中水或食品的安全性。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壶身为玻璃壶身或者陶瓷壶身。在该技术方案中,玻璃材质的壶身不仅便于用户观察水位,也便于用户观察食材的烹煮,增加用户体验。在上述任一项技术方案中,优选地,底座组件和发热盘通过螺钉紧固连接;其中,底座组件包括:底座和温控器,发热盘通过螺钉固定在温控器上,温控器通过螺钉安装在底座上,温控器位于发热盘和底座之间。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温控器,使得在使用过程中温控器能够根据设定的程序或实际工况调节发热盘的发热功率,并且只需要把紧底座组件即可达到把紧发热盘及密封圈的作用。同时,温控器与发热盘的一体化连接方式也提升了该液体加热装置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与可靠性,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因温控器安装不当而造成产品损坏或控制失效。上述的液体加热装置可以为电热水壶、养生壶、煮茶壶等。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相关技术中一种水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其中,图3和图4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10底座组件,102底座,104温控器,106螺钉,202壶身,204发热盘,206固定圈,208密封圈,210第一挡水环,212第二挡水环。具体实施方式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如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液体加热装置,包括:壶身202,壶身202的底部设有向内收缩的台阶部;发热盘204,发热盘204呈盆状,其开口端的外周设有凸缘;密封圈208,密封圈208的外边缘抵接台阶部,密封圈208的内边缘与发热盘204的外周壁密闭连接;固定圈206;固定圈206的内边缘抵接发热盘204凸缘的下表面,固定圈206的外边缘沿轴向抵接密封圈208;底座组件10;封盖壶身202的底部,并与发热盘204紧固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液体加热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壶身,所述壶身的底部设有向内收缩的台阶部;发热盘,所述发热盘呈盆状,其开口端的外周设有凸缘;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外边缘抵接所述台阶部,所述密封圈的内边缘与所述发热盘的外周壁密闭连接;固定圈;所述固定圈的内边缘抵接所述发热盘凸缘的下表面,所述固定圈的外边缘沿轴向抵接所述密封圈;底座组件;抵接所述壶身的底部,并与所述发热盘紧固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壶身,所述壶身的底部设有向内收缩的台阶部;发热盘,所述发热盘呈盆状,其开口端的外周设有凸缘;密封圈,所述密封圈的外边缘抵接所述台阶部,所述密封圈的内边缘与所述发热盘的外周壁密闭连接;固定圈;所述固定圈的内边缘抵接所述发热盘凸缘的下表面,所述固定圈的外边缘沿轴向抵接所述密封圈;底座组件;抵接所述壶身的底部,并与所述发热盘紧固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圈为弹性金属固定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圈的厚度范围为0.4mm至1m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圈的内边缘朝所述壶身的顶部方向凹陷。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液体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圈中部通孔的上部设有台阶孔,所述台阶孔的内周壁设有环状的凹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长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的生活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