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扬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高纤小麦复合粉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6402764 阅读:1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20 17: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纤小麦复合粉及其生产方法,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所述高纤小麦复合粉由小麦粉与莲藕膳食纤维粉按重量百分比为90~95%:5~10%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以小麦粉为主要原料,辅以莲藕膳食纤维,经配料、混合、过筛、分装等方法制得高纤小麦复合粉。莲藕膳食纤维是以莲藕制品加工过程中剔除的藕节、藕皮和藕渣为原料,经糖化、固态发酵、加热干燥、挤压膨化,过筛等工序,制得。本方法制得的高纤小麦复合粉增加了小麦粉中膳食纤维和矿质元素等物质含量,具有一定的保健功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纤小麦复合粉及其生产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纤小麦复合粉及其生产方法,属于食品加工

技术介绍
小麦粉是我国北方面食的主要原料之一。小麦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但其膳食纤维和矿质元素含量极低。莲藕(Nelumbonuciferagaertn)又名荷藕,是以肥嫩根状茎供食用,是我国重要的水生蔬菜。莲藕营养丰富,除含有水分、淀粉、还原糖、可溶性蛋白和游离氨基酸外,还含有可溶性膳食纤维7~9g/100g、不溶性膳食纤维40~50g/100g。据报道,我国成人平均每日摄入膳食纤维量为13.3g,不到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摄入量的一半。调整膳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可预防因食物过于精细而导致的“富贵病”发生。目前,膳食纤维的生产方法主要有化学法、酶法和酶–化学结合法等。国内公开了一些膳食纤维的制备方法。专利(公开号CN101190015A,公开日2006年10月7日)公开了一种利用牛蒡制备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方法,是采用酸碱处理方法制取膳食纤维的,后期进行脱色处理。采用酸碱处理原料时,膳食纤维结构易遭破坏,具有生理活性的膳食纤维得率低,且产生的废水对环境污染严重。专利(公开号CN1718107A,公开日2005年10月1日)公开了多酶分步法制备小麦麸膳食纤维粉的方法,以酶–化学结合法水解麦麸中的蛋白质、淀粉和脂肪等成分制取膳食纤维。酶–化学法处理过程较温和,不破坏膳食纤维的结构,但该法也不能保留可溶性膳食纤维,因而成品生理活性低,生产成本高。无论采用化学法、酶法,还是酶–化学结合法生产膳食纤维时,存在资源利用率低的缺点,且水解后废液的排放易造成环境污染问题。微生物发酵法制取膳食纤维具有过程温和、不破坏膳食纤维生理活性、生产成本低等优点,是获取膳食纤维的有效方法。国内公开了一些采用微生物发酵制取膳食纤维的方法,也有以莲藕为发酵原料的报道。据报道(吴疆鄂,现代食品科技,2006),以藕皮和藕节为原料添加棉粕等经牛肚菌发酵后制得莲藕膳食纤维,该方法以藕节和藕皮为原料,忽视了实际生产中远高于藕节和藕皮产量的藕渣,难以实现农产副产物的高效利用;文献中未涉及牛肚菌的发酵参数,缺少实用性。专利(公开号CN1303905C,公开日2007年3月14日)公开了一种微生物发酵块茎类农副产品残渣生产膳食纤维的方法,以莲藕、葛根、山药等块茎类农副产品残渣为原料,接种灵芝、茶树菇、草菇等食用菌发酵,专利中将各原料的使用及菌株的发酵条件统一化,在实际生产中难于实现。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纤小麦复合粉及其生产方法,是以小麦粉为主要原料,辅以莲藕膳食纤维粉制备而成。本专利技术以藕制品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藕节、藕皮、藕渣和等外藕等为原料,添加麦麸作为疏松剂,补充生长因子,接种平菇,进行固态发酵,获得真菌多糖,同时将藕渣中的部分不溶性膳食纤维转化为可溶性膳食纤维,提高莲藕膳食纤维品质;将制得的莲藕膳食纤维粉添加到小麦粉中,经混合、过筛、分装等工艺,制得一种高纤小麦复合粉。本专利技术的高纤小麦复合粉,所含成分及重量百分比为:小麦粉90~95%,莲藕膳食纤维粉5~10%。本专利技术一种高纤小麦复合粉的加工方法流程如下:1、莲藕膳食纤维粉制取:1)原料选择:采用莲藕制品加工过程中剔除的藕节、藕皮和藕渣烘干粉碎后过50目筛,按料液比1:1.2(g/ml)加入蒸馏水,用质量体积比3%的柠檬酸溶液调节pH至5.5,115℃灭菌25min;2)原料糖化:藕渣加适量蒸馏水、灭菌、冷凉后,拌入质量比为1.0%~1.5%的安琪米酒曲,混匀,于25~32℃静置糖化36h;3)固态发酵:采用平菇(Pleurotusostreatus)作为发酵菌种。固态培养基组成为糖化后藕渣1000g和1.0L培养液(培养液组成为0.089g/lMgSO4、0.033g/lFeSO4和0.156g/lVB1),按照固态培养基组成制备发酵培养基,灭菌、冷却后接种液体母种,接种量为培养基重量的15%~20%(ml/g),于28~30℃、溶氧量(DO值)2mg/l的条件下培养7d;发酵物为莲藕膳食纤维;4)制粉:平菇固态发酵得到的莲藕膳食纤维采用公知的加热干燥、挤压膨化、粉碎、过200目筛,得莲藕膳食纤维粉。2、高纤小麦复合粉制备:1)将小麦粉、莲藕膳食纤维置于搅笼中混合,搅拌均匀;两者重量百分比为:小麦粉90~95%、莲藕膳食纤维粉5~10%;2)将搅拌均匀的混合物进行过筛,分装,制得。实验表明,如果莲藕膳食纤维粉超过10%,做成的面条会断条。本专利技术产品中除小麦粉外,添加了莲藕膳食纤维粉,既保留了小麦粉原有的营养成分,又增加了膳食纤维、矿质元素等保健成分。本方法制得的保健型高纤小麦粉产品,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营养丰富、保健作用良好的新型食品,而且增加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了莲藕资源利用率及附加值。具体实施方式莲藕膳食纤维粉由以下工艺制得:1)原料选择:采用莲藕制品加工过程中剔除的藕节、藕皮和藕渣烘干粉碎后过50目筛,按料液比1:1.2(g/ml)加入蒸馏水,用质量体积比3%的柠檬酸溶液调节pH至5.5,115℃灭菌25min;2)原料糖化:藕渣加适量蒸馏水、灭菌、冷凉后,拌入质量比为1.0%~1.5%的安琪米酒曲,混匀,于25~32℃静置糖化36h;3)固态发酵:采用平菇(Pleurotusostreatus)作为发酵菌种,平菇可以是白色、灰白色、灰黑色、红色品系的常规菌种(可从中国农业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中心获取)。固态培养基组成为糖化后藕渣1000g和1.0L培养液(培养液组成为0.089g/lMgSO4、0.033g/lFeSO4和0.156g/lVB1),按照固态培养基组成制备发酵培养基,121℃灭菌20min;冷却后接种液体母种,接种量为培养基重量的15%~20%(ml/g),于28~30℃、溶氧量(DO值)2mg/l的条件下培养7d;4)制粉:平菇固态发酵得到的莲藕膳食纤维采用公知的加热干燥、挤压膨化、粉碎、过200目筛,得莲藕膳食纤维粉。实施例11)将95kg小麦粉、5kg莲藕膳食纤维置于搅笼中混合,搅拌均匀;2)将搅拌均匀的混合物进行过筛,分装,制得。实施例21)将93kg小麦粉、7kg莲藕膳食纤维置于搅笼中混合,搅拌均匀;2)将搅拌均匀的混合物进行过筛,分装,制得。实施例31)将90kg小麦粉、10kg莲藕膳食纤维置于搅笼中混合,搅拌均匀;2)将搅拌均匀的混合物进行过筛,分装,制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纤小麦复合粉,其特征在于,由小麦粉与莲藕膳食纤维粉组成,其中小麦粉与莲藕膳食纤维粉重量百分比为90~95%:5~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纤小麦复合粉,其特征在于,由小麦粉与莲藕膳食纤维粉组成,其中小麦粉与莲藕膳食纤维粉重量百分比为90~95%:5~10%。2.一种高纤小麦复合粉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以小麦粉为主要原料,辅以莲藕膳食纤维,经配料、混合、过筛、分装工序,制得,具体包括以下步骤:1)原料选择:采用莲藕制品加工过程中剔除的藕节、藕皮和藕渣烘干粉碎后过50目筛,按料液比1:1.2(g/ml)加入蒸馏水,用质量体积比3%的柠檬酸溶液调节pH至5.5,115℃灭菌25min;2)原料糖化:藕渣加适量蒸馏水、灭菌、冷凉后,拌入质量比为1.0%~1.5%的安琪米酒曲,混匀,于25~32℃静置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闻樊婷刘俊金昌海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