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单臂双节机械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76280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5 06: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单臂双节机械手,包括机体,机体之上设置有横行部,横行部之上安装有第一导轨、第二导轨和气阀箱,气阀箱内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气阀箱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第一滑块的第一端与第二滑块的第一端连接,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左右滑动与第二导轨,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分别与气阀箱的底部连接,气阀箱内设置引拔部,引拔部包括第三导轨、第三滑块和第二驱动机构,引拔部的第一端连接有正臂部,正臂部包括安装座、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和第三驱动机构,第二连接臂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安装治具的装夹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机械手,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不易损坏,便于维修。

A single arm double arm manipulato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ouble arm manipulator, which comprises a machine body are arranged on the transverse section transverse part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guide rail and the second rail and air box, air box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driving mechanism, the valve box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first block and a second block, the first end and the second end of the first slider the slider connected to the first drive mechanism drives the first slider and the slider sliding around the second and second guide, first block and a second slider respectively with the valve box is connected with the bottom of the valve, set in drawing, the drawing part includes third guide, third blocks and second driving mechanism, a first end part connected with positive pulling arm the Department is, the arm part comprises a mounting base, the first connecting arm and the second connecting arm and third driving mechanism, the second connecting arm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for mounting fixture The mechanical hand of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high production efficiency, uneasy damage and convenient mainten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臂双节机械手
本技术涉及注塑机
,尤其是涉及一种单臂双节机械手。
技术介绍
注塑机械手能够大幅度的提高生产率和降低生产成本,能够稳定和提高注塑产品的质量,避免因人为的操作失误而造成的损失。注塑机械手在注塑生产中的作用变得越来越重要,现有的注塑机械手结构复杂,生产效率低,容易损坏,不易维修,在机械手进行移动的过程中,稳定性差,容易出现误差,降低工件精度,不良率高,增加生产成本。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单臂双节机械手,它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不易损坏,便于维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单臂双节机械手,包括机体,机体之上设置有横行部,横行部之上安装有第一导轨、第二导轨和气阀箱,气阀箱内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气阀箱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第一滑块的第一端与第二滑块的第一端连接,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左右滑动与第二导轨,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分别与气阀箱的底部连接,气阀箱内设置引拔部,引拔部包括第三导轨、第三滑块和第二驱动机构,第三滑块固定于气阀箱,第二驱动机构驱动第三导轨左右滑动于第三滑块,引拔部的第一端连接有正臂部,正臂部包括安装座、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和第三驱动机构,第一连接臂与安装座连接,第三驱动机构驱动第二连接臂上下滑动于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安装治具的装夹装置。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伺服电机和第一齿轮,横行部之上设置有第一齿条,第一齿轮套于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条啮合。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伺服电机和第二齿轮,所述引拔部设置有第二齿条,第二齿轮套于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第二齿轮与第二齿条啮合。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同步轮、第二同步轮和第一同步带,第一连接臂为内部中空结构,第一连接臂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支架,第一连接臂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支架,第一同步轮安装于第一支架内,第二同步轮安装于第二支架内,第一同步带套于第一同步轮和第二同步轮。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气缸,第一气缸设置有第一推杆,第一连接臂的底部向外延伸形成一固定块,第三推杆与固定块连接,同步带的外侧设置有第一连接件,同步带的内侧设置有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臂连接,第二连接件与第一气缸连接。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三驱动机构包括第三伺服电机,第三伺服电机设置于安装座的侧面,第三伺服电机的输出轴穿过安装座套有第三齿轮,第一连接臂的一侧安装有第三齿条,第三齿轮与第三齿条啮合。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装夹装置与第二连接臂之间设置有旋转座,旋转座内设置有第二气缸,第二气缸设置有第二推杆,装夹装置旋转安装于旋转座的底部,第二气缸安装于旋转座的顶部,第二推杆与装夹装置连接。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本技术的机械手,结构简单,在进行轴向移动时,稳定性强,生产效率高,不易损坏,便于维修,提高了工件品质,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单臂双节机械手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体;2-气阀箱、21-第二滑块、22-第一伺服电机;3-横行部、31-第一导轨、32-第二导轨;4-引拔部;5-正臂部、51-安装座、52-第一连接臂、53-第二连接臂、54-第一气缸、55-第二气缸、56-第一连接件、57-装夹装置、58-旋转座、59-第三伺服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实施例,见图1所示的TN1800,一种单臂双节机械手,包括机体(1),机体(1)之上设置有横行部(3),横行部(3)之上安装有第一导轨(31)、第二导轨(32)和气阀箱(2),气阀箱(2)内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气阀箱(2)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21),第一滑块的第一端与第二滑块(2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21)左右滑动与第二导轨(32),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21)分别与气阀箱(2)的底部连接,气阀箱(2)内设置引拔部(4),引拔部(4)包括第三导轨、第三滑块和第二驱动机构,第三滑块固定于气阀箱(2),第二驱动机构驱动第三导轨左右滑动于第三滑块,引拔部(4)的第一端连接有正臂部(5),正臂部(5)包括安装座(51)、第一连接臂(52)、第二连接臂(53)和第三驱动机构,第一连接臂(52)与安装座(51)连接,第三驱动机构驱动第二连接臂(53)上下滑动于第一连接臂(52),第二连接臂(53)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安装治具的装夹装置(57)。本技术的机械手,结构简单,在进行轴向移动时,稳定性强,生产效率高,不易损坏,便于维修,提高了工件品质,降低了生产成本。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伺服电机(22)和第一齿轮,横行部(3)之上设置有第一齿条,第一齿轮套于第一伺服电机(22)的输出端,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条啮合。该设置结构简单,通过第一伺服电机(22)驱动第一齿轮带动第一齿条进行移动,从而带动气阀箱(2)在横行部(3)上进行移动。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伺服电机和第二齿轮,所述引拔部(4)设置有第二齿条,第二齿轮套于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第二齿轮与第二齿条啮合。该设置结构简单,通过第二电机驱动第二齿轮带动第二齿条进行移动,从而带动引拔部(4)在气阀箱(2)上进行移动。第三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同步轮、第二同步轮和第一同步带,第一连接臂(52)为内部中空结构,第一连接臂(52)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支架,第一连接臂(52)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支架,第一同步轮安装于第一支架内,第二同步轮安装于第二支架内,第一同步带套于第一同步轮和第二同步轮。第三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气缸(54),第一气缸(54)设置有第一推杆,第一连接臂(52)的底部向外延伸形成一固定块,第三推杆与固定块连接,同步带的外侧设置有第一连接件(56),同步带的内侧设置有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56)与所述第二连接臂(53)连接,第二连接件与第一气缸(54)连接。当第一气缸(54)的第一推杆伸长时带动第二连接件向上移动,从而通过同步带带动第一连接件(56)向下移动,此时第二连接臂(53)随着第一连接件(56)的移动而进行移动,当第一气缸(54)的第一推杆缩退时,带动第二连接件向下移动,从而通过同步带带动第一连接件(56)向上移动。此时第二连接臂(53)随着第一连接件(56)的移动而进行移动,该设置结构简单,稳定性强。第三驱动机构包括第三伺服电机(59),第三伺服电机(59)设置于安装座(51)的侧面,第三伺服电机(59)的输出轴穿过安装座(51)套有第三齿轮,第一连接臂(52)的一侧安装有第三齿条,第三齿轮与第三齿条啮合。该设置通过第三伺服电机(59)带动第一连接臂(52)进行上下移动,结构简单,实用性强。装夹装置(57)与第二连接臂(53)之间设置有旋转座(58),旋转座(58)内设置有第二气缸(55),第二气缸(55)设置有第二推杆,装夹装置(57)旋转安装于旋转座(58)的底部,第二气缸(55)安装于旋转座(58)的顶部,第二推杆与装夹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单臂双节机械手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单臂双节机械手,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机体(1)之上设置有横行部(3),横行部(3)之上安装有第一导轨(31)、第二导轨(32)和气阀箱(2),气阀箱(2)内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气阀箱(2)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21),第一滑块的第一端与第二滑块(2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21)左右滑动与第二导轨(32),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21)分别与气阀箱(2)的底部连接,气阀箱(2)内设置引拔部(4),引拔部(4)包括第三导轨、第三滑块和第二驱动机构,第三滑块固定于气阀箱(2),第二驱动机构驱动第三导轨左右滑动于第三滑块,引拔部(4)的第一端连接有正臂部(5),正臂部(5)包括安装座(51)、第一连接臂(52)、第二连接臂(53)和第三驱动机构,第一连接臂(52)与安装座(51)连接,第三驱动机构驱动第二连接臂(53)上下滑动于第一连接臂(52),第二连接臂(53)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安装治具的装夹装置(57)。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臂双节机械手,包括机体(1),其特征在于:机体(1)之上设置有横行部(3),横行部(3)之上安装有第一导轨(31)、第二导轨(32)和气阀箱(2),气阀箱(2)内设置有第一驱动机构,气阀箱(2)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21),第一滑块的第一端与第二滑块(21)的第一端连接,第一驱动机构驱动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21)左右滑动与第二导轨(32),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21)分别与气阀箱(2)的底部连接,气阀箱(2)内设置引拔部(4),引拔部(4)包括第三导轨、第三滑块和第二驱动机构,第三滑块固定于气阀箱(2),第二驱动机构驱动第三导轨左右滑动于第三滑块,引拔部(4)的第一端连接有正臂部(5),正臂部(5)包括安装座(51)、第一连接臂(52)、第二连接臂(53)和第三驱动机构,第一连接臂(52)与安装座(51)连接,第三驱动机构驱动第二连接臂(53)上下滑动于第一连接臂(52),第二连接臂(53)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安装治具的装夹装置(5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单臂双节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伺服电机(22)和第一齿轮,横行部(3)之上设置有第一齿条,第一齿轮套于第一伺服电机(22)的输出端,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条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单臂双节机械手,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第二伺服电机和第二齿轮,所述引拔部(4)设置有第二齿条,第二齿轮套于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第二齿轮与第二齿条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炳银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航川自动化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