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粘法侧吹风装置用气流分散片及纺粘法侧吹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358668 阅读:1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0 16: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纺丝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纺粘法侧吹风装置用气流分散片及侧吹风装置;包括设置于侧吹风装置的风窗外侧的固定板和设置于该固定板上的导流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通风孔;所述固定板的左端面与所述导流板的下端面间的夹角为钝角;通过导流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喷丝板喷出来的丝束受冷热不均的技术问题。

Air dispersion sheet and spunbonded side blowing device for spunbonded side blowing devic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spinning, especially relates to a spunbonded side blowing device and side blowing device for dispersing air guide plate; the fixing plate comprises a window is arranged on the lateral side of the blowing device and is arranged on the fixing plate, the fixing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ventilation hole angle; the left end face of the fixed plate and the guide plate between the obtuse angle; through the guide plate to solve the problems of the prior art in the spinneret blown out by tow technical problems are hot and co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纺粘法侧吹风装置用气流分散片及纺粘法侧吹风装置
本技术涉及纺丝
,尤其是涉及一种纺粘法侧吹风装置用气流分散片及纺粘法侧吹风装置。
技术介绍
纺丝过程中,高聚物熔体以一定的流量从喷丝板孔喷出,在喷丝板与卷绕装置之间被拉伸至需要的纤度并充分冷却固化,其中的冷却固化装置即为纺丝侧吹风装置。侧吹风装置要对丝束进行冷却吹风,要求冷却对每一根丝条都具有均匀性,冷却长度对丝条的扰动要尽量小。因此要求在一定的长度内,对每根单丝均能进行均匀性冷却,这对正常生产和丝的质量有重大影响。目前常用的侧吹风装置有两种,一种是双侧侧吹风装置,一种是单侧侧吹风装置。其中双侧侧吹风装置由于纺丝箱体下面的两侧均有一个侧吹风窗,当丝束从喷丝板出来以后两侧都能受到冷却吹风,可以有效解决丝束两侧受冷不均的问题;但是双侧侧吹风存在占地空间较大,设计复杂的缺陷,会大大增加企业的成本。单侧侧吹风装置由于具有占用空间较少、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等优势越来越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纺丝原液从喷丝板处喷出时,不宜受风过大,因为如果过冷就会导致初生纤维结晶度过长,其对丝束的扰动也会增加,这都会导致断头增加,进而会造成挂丝等现象影响产品质量,所以侧吹风装置的风量分布一般都是从上到下依次增大,但是上侧风量较小时,单侧侧吹风装置就会产生另外一个问题,既丝束内外两侧受冷不均匀,导致纺出纤维的条干不匀增加,性能差异较大,影响产品的性能。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急需提供一种新的纺粘法侧吹风装置用气流分散片及纺粘法侧吹风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的纺粘法侧吹风装置用气流分散片及纺粘法侧吹风装置,通过导流板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喷丝板喷出来的丝束受冷热不均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纺粘法侧吹风装置用气流分散片,包括设置于侧吹风装置的风窗外侧的固定板和设置于该固定板上的导流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通风孔;所述固定板的左端面与所述导流板的下端面间的夹角为钝角。进一步地,所述导流板远离所述固定板的侧边与所述固定板间的距离为10mm-30mm。进一步地,所述导流板远离所述固定板的侧边为弧形。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导流板一体设置。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的厚度为1.2mm-2.0mm。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的左端面与所述导流板的下端面间的夹角为110°-150°。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的高度为15mm-25mm。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上均匀布设有多个所述通风孔,各所述通风孔的直径为0.8mm-1.2mm。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纺粘法侧吹风冷却装置,包括风窗,所述风窗上设置有一个如上任一所述纺粘法侧吹风装置用气流分散片。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纺粘法侧吹风冷却装置,包括风窗,所述风窗上并排设置有多个如上任一所述纺粘法侧吹风装置用气流分散片。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进步:1、本技术采用包括设置于侧吹风装置的风窗外侧的所述固定板和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上的所述导流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所述通风孔;所述固定板的左端面与所述导流板的下端面间的夹角为钝角的设计;将本技术安装于侧吹风装置的风窗上,能够使吹到所述导流板上的风顺着导流板的方向向斜上方吹去,对丝束进行冷却;有效解决了单侧侧吹风装置丝束受冷不均问题,降低了其条干不匀和性能不匀的现象。2、本技术采用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导流板一体设置的设计;增加了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导流板间连接的牢固性、稳定性。3、本技术采用所述固定板上均匀布设有多个所述通风孔,各所述通风孔的直径为0.8mm-1.2mm的设计;所述通风孔的直径与侧吹风装置的风窗上的各出风孔的尺寸相同,使冷却风可以从各出风孔上吹出,减小所述固定板对侧吹风装置吹出风的影响。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中所述纺粘法侧吹风冷却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中所述纺粘法侧吹风冷却装置用气流分散片的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中所述纺粘法侧吹风冷却装置用气流分散片的右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二中所述纺纺粘法侧吹风冷却装置用气流分散片的主视图;图5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二中所述纺粘法侧吹风冷却装置用气流分散片的右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实施例一:参见图1、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纺粘法侧吹风装置用气流分散片,包括设置于侧吹风装置的风窗11外侧的固定板2和设置于该固定板上的导流板1,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通风孔201;所述固定板的左端面与所述导流板的下端面间的夹角为钝角。本技术采用包括设置于侧吹风装置的风窗外侧的所述固定板和设置于所述固定板上的所述导流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所述通风孔;所述固定板的左端面与所述导流板的下端面间的夹角为钝角的设计;将本技术安装于侧吹风装置的风窗上,能够使吹到所述导流板上的风顺着导流板的方向向斜上方吹去,对丝束进行冷却;有效解决了单侧侧吹风装置丝束受冷不均问题,降低了其条干不匀和性能不匀的现象。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流板远离所述固定板的侧边与所述固定板间的距离为10mm-40mm,优选的所述导流板远离所述固定板的侧边与所述固定板间的距离为10mm-30mm,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导流板远离所述固定板的侧边与所述固定板间的距离为30mm;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流板远离所述固定板的侧边与所述固定板间的距离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所述侧吹风装置的风力大小及所述纺丝纤维束需进行冷却的时间及力度进行确定,此处不再过多赘述。参见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流板远离所述固定板的侧边102为弧形。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的厚度为1.2mm,所述导流板的厚度为1.2mm;所述固定板的高度为15mm。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板的高度根据所述导流板的尺寸、厚度和材质确定,以可以将所述导流板固定于所述导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纺粘法侧吹风装置用气流分散片及纺粘法侧吹风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纺粘法侧吹风装置用气流分散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侧吹风装置的风窗外侧的固定板和设置于该固定板上的导流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通风孔;所述固定板的左端面与所述导流板的下端面间的夹角为钝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纺粘法侧吹风装置用气流分散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于侧吹风装置的风窗外侧的固定板和设置于该固定板上的导流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通风孔;所述固定板的左端面与所述导流板的下端面间的夹角为钝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纺粘法侧吹风装置用气流分散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远离所述固定板的侧边与所述固定板间的距离为10mm-30m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纺粘法侧吹风装置用气流分散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板远离所述固定板的侧边为弧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纺粘法侧吹风装置用气流分散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与所述导流板一体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纺粘法侧吹风装置用气流分散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的厚度为1.2mm-2.0mm。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瑞明李洪昌聂松林
申请(专利权)人:天鼎丰聚丙烯材料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