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韩春栋专利>正文

多功能河道治理船体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5769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10 15: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河道治理船体机器人,包括:船体机器人主体、垃圾清理单元、曝气增氧单元、随机检测单元、智能投药单元、自动过滤单元、控制中心;所述控制中心通过无线方式与曝气增氧单元、随机检测单元、智能投药单元、自动过滤单元连接,控制中心通过接收随机检测单元发送的污染物数据,向曝气增氧单元、自动过滤单元发送指令,控制其开启关闭,向智能投药单元发送开启相应药剂单元阀门的指令,使对应药剂单元的药物喷洒到河道中,实现对污染物的处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次性彻底清除河道内的污染物,使用太阳能和风能为发电方式,解决了设备电力供应依赖蓄电池容量或必须近距离电力设施的问题,具有自动巡航和障碍躲避功能。

Multifunctional river regulation ship robot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multifunctional River hull: hull robot, including robot body, garbage cleaning unit, aeration unit, random detection unit, intelligent dosing unit, automatic filtering unit, control center; the control cent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aeration unit, random detection unit, intelligent dosing unit, automatic filtering unit by wireless control center, by receiving the data sent by the random pollutant detection unit, to the aeration unit, automatic filter transmits a command, control the opening and closing, to open the corresponding intelligent dosing unit sends chemicals unit valves instructions, the drug pharmaceutical unit is sprayed onto the corresponding channel, realize the treatment of pollutants.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disposable complete removal of pollutants in the river, the use of solar energy and wind power generation, to solve the power supply equipment depend on the battery capacity or must close power facilities, with automatic cruise and obstacle avoidance fun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河道治理船体机器人
本技术涉及河道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河道治理船体机器人。
技术介绍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河水污染问题已经非常严重,特别是河道里存在的大量固体垃圾、白色垃圾等,河水里存在的固体性颗粒和大颗粒有机污染物团块,河底的淤泥中含有的氮氧化合物、溶解氧、COD、BOD等,对河道内生物的生存环境产生严重影响,在现有技术中,对河道污染物清理主要采取如下方式:一是采用人工收集的方式,通过人工划船或者在河岸采用打捞设备对河内可以肉眼看到的固体垃圾、白色垃圾、水草等进行清理,这种方式处理河道污染水平最低,仅仅是将大型的固体垃圾清除,并不能彻底改善河水水质,另外这种方式耗费人力较多,执行效率低;二是采用大型机械设备对河底进行清理,主要是通过分段截流的方式,一段一段的抽干河水,清理剩余的垃圾、水草、淤泥等,然后再对河底进行重新铺设,这种方式对河道的污染物清理效果比较彻底,但是成本极高,耗时较长,不便于日常的污染物处理;三是人工投放消毒药物方式,这种方式是采用人工划船或者从岸边投放消毒药品,对河水内的污染物进行消毒处理,这种方式对河道内污染物的处理水平较低,不能对河内的垃圾进行清理,必须与别的方式配合才能实现清理河内垃圾的目的,而且,这种方式耗费人力较大,每次投药以后,管控时间较短。因此,现有技术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河道治理船体机器人,用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所述多功能河道治理船体机器人包括:船体机器人主体、垃圾清理单元、曝气增氧单元、随机检测单元、智能投药单元、自动过滤单元、控制中心;所述船体机器人主体为所述垃圾清理单元、曝气增氧单元、随机检测单元、智能投药单元、自动过滤单元的功能实现提供电能支持、架构支持和动力支持;所述垃圾清理单元位于船体机器人主体的底部,并置于河道中,通过垃圾清理单元将河道表面及底部的固体垃圾、白色垃圾、水草清理干净,所述垃圾清理单元通过船体机器人主体提供动力,并受船体机器人主体的运动轨迹而清理河道中的垃圾;所述曝气增氧单元位于船体机器人主体的中间部位,用于为河道进行复氧;所述随机检测单元通过检测设备检测河水中的污染物类别及污染物含量,并将污染物参数发送至控制中心;所述智能投药单元根据控制中心指令,开启相应药剂单元的阀门,将相应药剂投入河水中,实现对河水污染物的处理;所述自动过滤单元由船体机器人主体提供动力,用于将河水中的固体性颗粒和大颗粒有机污染物团块进行过滤和吸附;所述控制中心通过无线方式与曝气增氧单元、随机检测单元、智能投药单元、自动过滤单元连接,通过接收随机检测单元发送的污染物数据,控制中心向曝气增氧单元、自动过滤单元发送指令,控制曝气增氧单元、自动过滤单元的开启关闭,向智能投药单元发送开启相应药剂单元阀门的指令,使对应药剂单元的药物喷洒到河道中,实现对污染物的处理。在基于上述多功能河道治理船体机器人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船体机器人主体包括:浮体、浮体间距伸缩架、太阳能电池板、风力发电螺旋桨、蓄电池、行进马达、雷达探测器、碰撞力传感系统;所述浮体为两个大小一致的圆柱形橡胶气囊,所述浮体与所述浮体间距伸缩架连接,通过浮体间距伸缩架控制两个气囊的间距,以适应不同宽度的河道,所述浮体间距伸缩架为钢结构长方体支架,通过螺栓调整伸缩杆的宽度;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固定于所述浮体间距伸缩架的顶端,与所述蓄电池连接,通过吸收太阳光能并将太阳光能转化成电能,并将电能传输至蓄电池;所述风力发电螺旋桨固定于浮体间距伸缩架的侧面,与所述蓄电池连接,通过风力作用带动螺旋桨转动发电,并将电能传输至蓄电池;所述蓄电池固定于浮体间距伸缩架的上部,与行进马达、雷达探测器、碰撞力传感系统、垃圾清理单元、曝气增氧单元、随机检测单元、智能投药单元、自动过滤单元连接,用于存储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发电螺旋桨产生的电能,并为行进马达、雷达探测器、碰撞力传感系统、垃圾清理单元、曝气增氧单元、随机检测单元、智能投药单元、自动过滤单元供电;所述行进马达位于浮体间距伸缩架的底部,其推动叶片位于河水中,通过蓄电池的供电驱动行进马达工作,从而推动整个机器人系统行进;所述雷达探测器与所述控制中心无线连接,用于识别控制中心设定的工作区域和工作目标,并将探测信息实时发送至控制中心;所述碰撞力传感系统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船体机器人距离障碍物的距离,并在船体机器人进入设定的障碍物距离阈值范围时发出预警信息,将预警信息发送至控制中心,提示控制中心处理。在基于上述多功能河道治理船体机器人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垃圾清理单元包括:垃圾清理铲、垃圾拨臂、垃圾收容箱;所述垃圾清理铲为前端为平面后端为斜面的结构,其前端全部和后端的前半部位于河水中,通过船体机器人主体的行进,垃圾清理铲铲起河道底部及河水表面的固体垃圾、白色垃圾,所述垃圾拨臂位于所述垃圾清理铲的后端,并高于水平面,当垃圾清理铲铲除的垃圾堆积到后端斜面的顶部时,垃圾拨臂将垃圾拨入垃圾收容箱,所述垃圾收容箱位于垃圾清理铲和垃圾拨臂的后侧,并置于船体机器人主体的底部中央,其开口高于水面且与垃圾清理铲后端和垃圾拨臂平齐,垃圾收容箱的底部与船体机器人主体的底部平齐。在基于上述多功能河道治理船体机器人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曝气增氧单元包括:造风设备和纳米曝气管;所述造风设备为鼓风机,通过船体机器人主体提供的电能,使鼓风机产生风力,并将风力吹向纳米曝气管,所述纳米曝气管将造风设备产生的气流通过管道进行分流,并且让气流通过纳米孔均匀分散于水中,进而为水体复氧。在基于上述多功能河道治理船体机器人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随机检测单元包括:探测设备、在线检测系统、GPS定位系统;所述探测设备通过氨氮、溶解氧、COD、BOD检测探头探测河水中的氨氮、溶解氧、COD、BOD含量的电信号,并将氨氮、溶解氧、COD、BOD含量的电信号发送至在线监测系统,在线检测系统根据电信号特点分析单位河水中的氨氮、溶解氧、COD、BOD的含量,进而判断河水中的主要污染物指标,所述GPS定位系统用于定位当前检测位置,呈现出当前位置的高斯坐标,并通过船体机器人主体将位置信号和污染物含量信号发送至控制中心。在基于上述多功能河道治理船体机器人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智能投药单元包括:多通道料斗和智能投药器;所述多通道料斗通过设置多个盛料单元,每个盛料单元存放不同的药品,具有不同的治污功能,所述智能投药器与所述多通道料斗连接,在控制中心的指令控制下,通过接收多通道料斗的相应盛料单元输送的药物,并将药物自动均匀投放到受污染水域。在基于上述多功能河道治理船体机器人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自动过滤单元包括:抽水泵和过滤器;所述抽水泵与所述船体机器人主体连接,通过船体机器人主体的蓄电池供电,所述抽水泵为大功率抽水泵,通过抽取含污染物的河水,并将含污染物的河水输出至过滤器,过滤器通过混合、搅拌、过滤、吸附方式将含污染物的河水中的固体性颗粒和大颗粒有机污染物团块进行过滤和吸附,从而减少河水中的污染物含量。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通过将多功能河道治理船体机器人设置多个模块,在控制中心的指令下,使用模块化的方式,自动实现对河道内的垃圾进行清理、对河水的含氧量进行调节、对河水水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多功能河道治理船体机器人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功能河道治理船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船体机器人主体、垃圾清理单元、曝气增氧单元、随机检测单元、智能投药单元、自动过滤单元、控制中心;所述船体机器人主体为所述垃圾清理单元、曝气增氧单元、随机检测单元、智能投药单元、自动过滤单元的功能实现提供电能支持、架构支持和动力支持;所述垃圾清理单元位于船体机器人主体的底部,并置于河道中,通过垃圾清理单元将河道表面及底部的固体垃圾、白色垃圾、水草清理干净,所述垃圾清理单元通过船体机器人主体提供动力,并受船体机器人主体的运动轨迹而清理河道中的垃圾;所述曝气增氧单元位于船体机器人主体的中间部位,用于为河道进行复氧;所述随机检测单元通过检测设备检测河水中的污染物类别及污染物含量,并将污染物参数发送至控制中心;所述智能投药单元根据控制中心指令,开启相应药剂单元的阀门,将相应药剂投入河水中,实现对河水污染物的处理;所述自动过滤单元由船体机器人主体提供动力,用于将河水中的固体性颗粒和大颗粒有机污染物团块进行过滤和吸附;所述控制中心通过无线方式与曝气增氧单元、随机检测单元、智能投药单元、自动过滤单元连接,通过接收随机检测单元发送的污染物数据,控制中心向曝气增氧单元、自动过滤单元发送指令,控制曝气增氧单元、自动过滤单元的开启关闭,向智能投药单元发送开启相应药剂单元阀门的指令,使对应药剂单元的药物喷洒到河道中,实现对污染物的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河道治理船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包括:船体机器人主体、垃圾清理单元、曝气增氧单元、随机检测单元、智能投药单元、自动过滤单元、控制中心;所述船体机器人主体为所述垃圾清理单元、曝气增氧单元、随机检测单元、智能投药单元、自动过滤单元的功能实现提供电能支持、架构支持和动力支持;所述垃圾清理单元位于船体机器人主体的底部,并置于河道中,通过垃圾清理单元将河道表面及底部的固体垃圾、白色垃圾、水草清理干净,所述垃圾清理单元通过船体机器人主体提供动力,并受船体机器人主体的运动轨迹而清理河道中的垃圾;所述曝气增氧单元位于船体机器人主体的中间部位,用于为河道进行复氧;所述随机检测单元通过检测设备检测河水中的污染物类别及污染物含量,并将污染物参数发送至控制中心;所述智能投药单元根据控制中心指令,开启相应药剂单元的阀门,将相应药剂投入河水中,实现对河水污染物的处理;所述自动过滤单元由船体机器人主体提供动力,用于将河水中的固体性颗粒和大颗粒有机污染物团块进行过滤和吸附;所述控制中心通过无线方式与曝气增氧单元、随机检测单元、智能投药单元、自动过滤单元连接,通过接收随机检测单元发送的污染物数据,控制中心向曝气增氧单元、自动过滤单元发送指令,控制曝气增氧单元、自动过滤单元的开启关闭,向智能投药单元发送开启相应药剂单元阀门的指令,使对应药剂单元的药物喷洒到河道中,实现对污染物的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河道治理船体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机器人主体包括:浮体、浮体间距伸缩架、太阳能电池板、风力发电螺旋桨、蓄电池、行进马达、雷达探测器、碰撞力传感系统;所述浮体为两个大小一致的圆柱形橡胶气囊,所述浮体与所述浮体间距伸缩架连接,通过浮体间距伸缩架控制两个气囊的间距,以适应不同宽度的河道,所述浮体间距伸缩架为钢结构长方体支架,通过螺栓调整伸缩杆的宽度;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固定于所述浮体间距伸缩架的顶端,与所述蓄电池连接,通过吸收太阳光能并将太阳光能转化成电能,并将电能传输至蓄电池;所述风力发电螺旋桨固定于浮体间距伸缩架的侧面,与所述蓄电池连接,通过风力作用带动螺旋桨转动发电,并将电能传输至蓄电池;所述蓄电池固定于浮体间距伸缩架的上部,与行进马达、雷达探测器、碰撞力传感系统、垃圾清理单元、曝气增氧单元、随机检测单元、智能投药单元、自动过滤单元连接,用于存储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发电螺旋桨产生的电能,并为行进马达、雷达探测器、碰撞力传感系统、垃圾清理单元、曝气增氧单元、随机检测单元、智能投药单元、自动过滤单元供电;所述行进马达位于浮体间距伸缩架的底部,其推动叶片位于河水中,通过蓄电池的供电驱动行进马达工作,从而推动整个机器人系统行进;所述雷达探测器与所述控制中心无线连接,用于识别控制中心设定的工作区域和工作目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春栋
申请(专利权)人:韩春栋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