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拆卸的船用清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319317 阅读:1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9 14: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拆卸的船用清污装置,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清理效果好的可拆卸的船用清污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主框架,所述主框架的左右两侧向外张开,且所述主框架的左右两侧上均设置有侧板,所述主框架的前端设置有滤网,所述主框架的上端设置有主竖管,所述主竖管的下端与所述主框架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主竖管的上端与船头相铰接;进行清洁工作时,所述主框架的底部和所述滤网的底部均浸入水中。本发明专利技术应用于水上作业工具的技术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拆卸的船用清污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上作业工具的
,特别涉及一种可拆卸的船用清污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水上垃圾的清理大多采用人工撒网的方式进行打捞,该打捞方式也仅仅针对河沟湖泊的小量杂草、水生植物进行清除,而且效率低下。而对于水上的大量水生植物或暴雨后上游漂流下来的大型垃圾,人工打捞的方式是很难快速、有效的清理水面的。当然目前也有一种水上高效清污船,该水上高效清污船包括船体及设于船体上的推进器与清污装置,所述清污装置包括格栅垃圾收集破碎机、螺旋挤压输送器及焚烧炉,所述格栅垃圾收集破碎机设于船体的前端下部,所述格栅垃圾收集破碎机上设有垃圾收集口及垃圾粉碎出料口,所述螺旋挤压输送器设于船体上,所述螺旋挤压输送器的进料斗与格栅垃圾收集破碎机的垃圾粉碎出料口相连通,所述焚烧炉设于船体上,所述焚烧炉上设有进渣口与排灰口,所述进渣口通过管路与螺旋挤压输送器的出料口相连接。对于上述的水上高效清污船来说,能一定程度提高处理水上垃圾的速度,但是该水上高效清污船是一种专用船只,不能作其他船只使用,制造成本高,普及率低,使用率也不高。因此目前很有必要研发出一种适用于船用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清理效果好的清污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清理效果好的可拆卸的船用清污装置。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包括主框架,所述主框架的左右两侧向外张开,且所述主框架的左右两侧上均设置有侧板,所述主框架的前端设置有滤网,所述主框架的上端设置有主竖管,所述主竖管的下端与所述主框架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主竖管的上端与船头相铰接;进行清洁工作时,所述主框架的底部和所述滤网的底部均浸入水中。进一步,所述一种可拆卸的船用清污装置还包括设置在船头的第一铰接座和第一插销,所述主竖管的上端通过所述第一插销与所述第一铰接座相铰接。进一步,所述一种可拆卸的船用清污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主竖管与船体之间的橡胶垫块。进一步,所述主框架上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的一端与所述主框架固定连接,所述支架的另一端与船体的侧部相铰接。进一步,所述一种可拆卸的船用清污装置还包括设置在船头侧部的第二铰接座和第二插销,所述支架的端部通过所述第二插销与所述第二铰接座相铰接。进一步,所述支架上设置有加强杆,所述加强杆一端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并且所述加强杆与所述支架的连接处还设置有加强肘板,所述加强杆的另一端与船体的侧部相铰接。进一步,所述一种可拆卸的船用清污装置还包括设置在船头侧部的第三铰接座和第三插销,所述加强杆的端部通过所述第三插销与所述第三铰接座相铰接。进一步,所述第一插销、所述第二插销和所述第三插销上均设置有与船体相连接的链条。进一步,所述滤网为不锈钢滤网。进一步,所述主框架的前端设有主格栅,所述不锈钢滤网安装在所述主格栅上,所述主格栅由不锈钢管组成。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专利技术包括主框架,所述主框架的左右两侧向外张开,且所述主框架的左右两侧上均设置有侧板,所述主框架的前端设置有滤网,所述主框架的上端设置有主竖管,所述主竖管的下端与所述主框架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主竖管的上端与船头相铰接;进行清洁工作时,所述主框架的底部和所述滤网的底部均浸入水中。船舶安装本专利技术的船用清污装置后,可将大面积的水面漂浮物迅速推至岸边的垃圾收集处,并可再次返回将剩余的水面漂浮物推至岸边直至将水面完全清理干净。船舶在非清污作业时,可通过连接插销将清污装置快速拆卸,放置于岸边或码头上。同时,本专利技术在水下的投影面积较小,不会增加太大的阻力以保证船舶原有的快速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正视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右视图;图4是所述支架8和所述第二铰接座9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至图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包括主框架1,所述主框架1的左右两侧向外张开,且所述主框架1的左右两侧上均设置有侧板2,所述主框架1的前端设置有滤网3,所述主框架1的上端设置有主竖管4,所述主竖管4的下端与所述主框架1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主竖管4的上端与船头相铰接;进行清洁工作时,所述主框架1的底部和所述滤网3的底部均浸入水中。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一种可拆卸的船用清污装置还包括设置在船头的第一铰接座5和第一插销6,所述主竖管4的上端通过所述第一插销6与所述第一铰接座5相铰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一种可拆卸的船用清污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主竖管4与船体之间的橡胶垫块7,能有效减缓清污装置推动水面垃圾时对船体的冲击。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框架1上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支架8,所述支架8的一端与所述主框架1固定连接,所述支架8的另一端与船体的侧部相铰接。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一种可拆卸的船用清污装置还包括设置在船头侧部的第二铰接座9和第二插销10,所述支架8的端部通过所述第二插销10与所述第二铰接座9相铰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架8上设置有加强杆11,所述加强杆11一端与所述支架8固定连接,并且所述加强杆11与所述支架8的连接处还设置有加强肘板12,所述加强杆11的另一端与船体的侧部相铰接。从而使得所述支架8和所述加强杆11形成三角形,使整体框架更加稳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一种可拆卸的船用清污装置还包括设置在船头侧部的第三铰接座13和第三插销14,所述加强杆11的端部通过所述第三插销14与所述第三铰接座13相铰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插销6、所述第二插销10和所述第三插销14上均设置有与船体相连接的链条15,所述第一插销6、所述第二插销10和所述第三插销14方便清污装置的快速拆卸。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滤网3为不锈钢滤网。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框架1的前端设有主格栅,所述不锈钢滤网安装在所述主格栅上,所述主格栅由不锈钢管组成。所述主格栅可根据清理水域垃圾种类的不同选择不同目数或网格大小的不锈钢滤网。所述主格栅两端向内凹进一定角度,防止水面垃圾从两侧流。在本实施例中,船舶安装本专利技术的船用清污装置后,可将大面积的水面漂浮物迅速推至岸边的垃圾收集处,并可再次返回将剩余的水面漂浮物推至岸边直至将水面完全清理干净。船舶在非清污作业时,可通过连接插销将清污装置快速拆卸,放置于岸边或码头上。同时,本专利技术在水下的投影面积较小,不会增加太大的阻力以保证船舶原有的快速性能。本专利技术应用于水上作业工具的
虽然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是以实际方案来描述的,但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含义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说明书对其实施方案的修改及与其他方案的组合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可拆卸的船用清污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拆卸的船用清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可拆卸的船用清污装置包括主框架(1),所述主框架(1)的左右两侧向外张开,且所述主框架(1)的左右两侧上均设置有侧板(2),所述主框架(1)的前端设置有滤网(3),所述主框架(1)的上端设置有主竖管(4),所述主竖管(4)的下端与所述主框架(1)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主竖管(4)的上端与船头相铰接;进行清洁工作时,所述主框架(1)的底部和所述滤网(3)的底部均浸入水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拆卸的船用清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可拆卸的船用清污装置包括主框架(1),所述主框架(1)的左右两侧向外张开,且所述主框架(1)的左右两侧上均设置有侧板(2),所述主框架(1)的前端设置有滤网(3),所述主框架(1)的上端设置有主竖管(4),所述主竖管(4)的下端与所述主框架(1)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主竖管(4)的上端与船头相铰接;进行清洁工作时,所述主框架(1)的底部和所述滤网(3)的底部均浸入水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卸的船用清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可拆卸的船用清污装置还包括设置在船头的第一铰接座(5)和第一插销(6),所述主竖管(4)的上端通过所述第一插销(6)与所述第一铰接座(5)相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可拆卸的船用清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可拆卸的船用清污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主竖管(4)与船体之间的橡胶垫块(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拆卸的船用清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架(1)上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支架(8),所述支架(8)的一端与所述主框架(1)固定连接,所述支架(8)的另一端与船体的侧部相铰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拆卸的船用清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晏志清李自然
申请(专利权)人:江龙船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