滤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37136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7-10-03 18: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滤器包括远心端滤网、近心端滤网、连接远心端滤网和近心端滤网的多根连接杆,和至少两根与连接杆相连并位于连接杆外侧的支撑杆。远心端滤网的每根远心端滤网杆的一端与一根连接杆相连,所有远心端滤网杆的另一端汇聚于远心端形成远心端滤网。远心端滤网杆具有柔性部,当沿滤器的径向挤压所述支撑杆时,远心端滤网杆在柔性部处具有朝靠近滤器轴线方向的弯折变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远心端滤网杆上设有用于改变远心端滤网杆局部强度的柔性部,能够防止连接杆与支撑杆的连接处凸起而顶触血管内壁。

Filt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ilter including the distal end of the proximal end of the filter, filter, filter and connected to the distal end of the proximal end of the filter rod, and at least two connected with the connecting rod and connecting rod lateral support bar. One end of each filter rod is connected with a connecting rod,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filter rod is converged at the far end to form a far end filter screen. The distal end filter rod has a flexible portion which, when pressed along the radial direction of the filter, has a bending deformation in the flexible portion toward the axis of the filter. The distal end filter rod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provided with a flexible part used for changing the local strength of the filter rod at the far end of the filter rod, and the connecting part of the connecting rod and the supporting rod can be prevented from striking and touching the inner wall of the blood vess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滤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心血管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过滤血栓的滤器。
技术介绍
肺栓塞病死率高,其病因来源于体循环的各种栓子例如血栓脱落腔静脉滤器(以下简称滤器)在临床上被证实为预防肺栓塞安全有效的手段,可降低肺栓塞的发生率。滤器植入下腔静脉一定时间后,会不同程度地被内皮细胞爬覆、包裹,造成难于取出;滤器长期与血液和血管内皮接触,可能发生蛋白质吸附、血小板粘附,最终形成血栓导致静脉血管堵塞,或导致肺栓塞再发生;并且可能会发生滤器变形、倾斜、移位、断裂,甚至穿透血管的危险。因此,如何保证滤器在血管中的稳定性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可稳定可靠地固定于血管内壁的滤器。本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滤器,其包括远心端滤网、近心端滤网、连接所述远心端滤网和所述近心端滤网的多根连接杆,和至少两根与所述连接杆相连并位于所述连接杆外侧的支撑杆,所述远心端滤网包括多根远心端滤网杆,每根远心端滤网杆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杆相连,所有所述远心端滤网杆的另一端汇聚于远心端形成所述远心端滤网;所述远心端滤网杆具有柔性部,当沿所述滤器的径向挤压所述支撑杆时,所述远心端滤网杆在所述柔性部处具有朝靠近所述滤器轴线方向的弯折变形。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远心端滤网杆在柔性部处的弯曲强度低于所述远心端滤网杆除柔性部外的其余区域的弯曲强度。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远心端滤网杆包括与所述连接杆相连的第一部分以及与所述第一部分相连并与所述第一部分形成钝角的第二部分,所述柔性部包括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的连接处。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柔性部包括所述远心端滤网杆的中间区域通过去料形成的凹槽。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凹槽为V形凹槽、U形凹槽或弧形凹槽。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柔性部分包括设于所述远心端滤网杆上的开孔。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柔性部分包括设于所述远心端滤网杆上的割痕。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割痕为连续或非连续的线状割痕。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包括靠近所述远心端设置的远心端支撑杆和靠近所述近心端设置的近心端支撑杆。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远心端支撑杆包括自所述连接杆向远离所述滤器轴线延伸的引导段以及自所述引导段朝大致平行于所述连接杆的方向延伸的支撑段。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远心端支撑杆上还设有朝向近心端的固定锚,所述固定锚位于所述引导段与所述支撑段的连接处。本技术的滤器的远心端滤网杆上设有柔性部,即远心端滤网杆在柔性部处相比除柔性部外的其余区域具有较小的弯曲强度,当滤器的支撑杆在血管内受径向挤压时,远心端滤网杆可在柔性部处发生朝靠近滤器轴向的方向的变形,由此使得滤器始终保持平直变形,连接杆远离血管壁,防止连接杆与支撑杆的相交处凸起而顶触血管内壁。附图说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滤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滤器第一实施例中远心端滤网杆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滤器第二实施例中远心端滤网杆的结构示意图;图4a、4b和4c分别是图3中标号为9的部位的放大图;图5是本技术的滤器第三实施例中远心端滤网杆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标号为10的部位的放大图;图7是本技术的滤器第四实施例中远心端滤网杆的结构示意图;图8a和图8b分别是图7中标号为11的部位的放大图;图9是本技术的滤器经植入后在血管内的形变示意图;图10是无削弱结构的滤器经植入后在血管内的形变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总的技术构思为在远心端滤网杆除两端部外的任何位置设置柔性部来降低该部分的弯曲强度,使得该部分的弯曲强度低于除柔性部外的其他部分的弯曲强度。这样当支撑杆受到来自沿滤器径向方向的压力时,该柔性部能够即时发生朝向滤器轴线方向的弯折变形,从而使得支撑杆的一部分始终保持平直变形,避免支撑杆与滤网杆相连的部分因压力而翘起刺破血管壁。柔性部可以是在远心端滤网杆除两端之外的任何位置设置的弯曲强度较低的部分,例如可以通过采用较柔软的材料来构造该柔性部,也可以是在远心端滤网杆的中间区域(即两端部之间的区域)通过弯折滤网杆、去料、开孔来构造该柔性部。下面就通过几个具体的实施例来对本技术的技术构思做详细的说明:第一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滤器包括远心端1、近心端2以及连接于远心端1和近心端2之间的滤器主体。远心端1设有连接螺母11和回收钩12。连接螺母11用于与输送钢缆连接。远心端1和近心端2上均设有连接螺母11。回收钩12可与抓捕装置配合,将滤器从下腔静脉中取出,避免长期植入带来的生物学风险。回收钩12可以有多个,间隔分布在远心端1的外周面上且从远心端1沿远离远心端1的方向向外辐射延伸并从远心端1指向滤器主体。此外,还可以在近心端2设置回收钩,使得滤器可从两个方向回收。滤器主体包括远心端滤网3、近心端滤网4以及用于连接远心端滤网3和近心端滤网4的连接杆5。连接杆5有多个,多个连接杆5环绕远心端1和近心端2之间的连线周向间隔设置。远心端滤网3包括多个自连接杆一端向远心端1延伸并汇聚在远心端1的远心端滤网杆31。近心端滤网4包括多个自连接杆另一端向近心端2延伸并汇聚近心端2的Y形近心端滤网杆41。任意一个Y形近心端滤网衦41包括第一网线411以及自第一网线411一端分叉延伸的两条第二网线412,两条第二网线412的端部分别与相邻的两根连接杆5相连。多条第一网线411汇集在近心端2使得近心端滤网4整体呈锥形网状结构。在本技术中,远心端滤网3和近心端滤网4的结构互不相同。该滤器还进一步包括与连接杆5连接的支撑杆,支撑杆用于与血管内壁抵触从而使连接杆5远离血管内壁而不接触血管内壁。支撑杆能够保证整个滤器在轴向和周向受力均衡,确保整个滤器不会在血流及外力的影响下倾斜或移位。支撑杆包括靠近远心端1设置的远心端支撑杆6和靠近近心端2设置的近心端支撑杆7。该滤器两端封闭,每根连接杆5的远心端和近心端上均设置有一个与血管壁接触的支撑杆,保证了整个滤器在周向和轴向均受力平衡,解决了开放式框架结构造成的滤器整体受力不平衡现象,确保滤器不会在血流及外力的影响下倾斜、移位。其中,远心端支撑杆6包括自连接杆5向远离滤器轴向方向延伸的引导段61、自引导段61朝大致平行于连接杆5的方向延伸的支承段62以及自引导段61和支承段62的连接处朝近心端2延伸的固定锚63。近心端支撑杆7的结构与远心端支撑杆6的结构大体相同,只是没有固定锚63。在本技术其他实施例中,近心端支撑杆7的结构可与远心端支撑杆6的结构相同。如图2所示,远心端滤网杆31包括与连接杆5相连的第一部分311、与第一部分311相连并与第一部分311形成钝角a的第二部分312,和柔性部8。柔性部8设在第一部分311和第二部分312的连接处。该柔性部8能够改变远心端滤网杆31的局部弯曲强度,即柔性部8相对远心端网杆31除柔性部8外的其余区域具有较小的弯曲强度。当远心端支撑杆6受到来自于滤器径向方向的挤压时,远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滤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滤器,包括远心端滤网、近心端滤网、连接所述远心端滤网和所述近心端滤网的多根连接杆,和至少两根与所述连接杆相连并位于所述连接杆外侧的支撑杆,所述远心端滤网包括多根远心端滤网杆,每根远心端滤网杆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杆相连,所有所述远心端滤网杆的另一端汇聚于远心端形成所述远心端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远心端滤网杆具有柔性部,当沿所述滤器的径向挤压所述支撑杆时,所述远心端滤网杆在所述柔性部处具有朝靠近所述滤器轴线方向的弯折变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滤器,包括远心端滤网、近心端滤网、连接所述远心端滤网和所述近心端滤网的多根连接杆,和至少两根与所述连接杆相连并位于所述连接杆外侧的支撑杆,所述远心端滤网包括多根远心端滤网杆,每根远心端滤网杆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杆相连,所有所述远心端滤网杆的另一端汇聚于远心端形成所述远心端滤网;其特征在于,所述远心端滤网杆具有柔性部,当沿所述滤器的径向挤压所述支撑杆时,所述远心端滤网杆在所述柔性部处具有朝靠近所述滤器轴线方向的弯折变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远心端滤网杆在柔性部处的弯曲强度低于所述远心端滤网杆除柔性部外的其余区域的弯曲强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远心端滤网杆包括与所述连接杆相连的第一部分以及与所述第一部分相连并与所述第一部分形成钝角的第二部分,所述柔性部包括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的连接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部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卓刘赞
申请(专利权)人: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