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苏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转子重力卸载型磁轴承复合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29672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9 20: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子重力卸载型磁轴承复合电机,包括外定子、电枢绕组、永磁体、转子、隔磁铝环、内定子及悬浮控制绕组,电枢绕组绕置在外定子槽中,同时在转子中嵌入隔磁铝环,转子表面的表贴Halbach型永磁阵列,内定子具有七个内定子极:两个相对的偏置磁通磁极、四个径向悬浮控制极以及一个重力方向上转子自重卸载极,两个偏置磁通磁极表面表贴径向充磁式永磁体,四个悬浮控制极上绕置悬浮控制绕组。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消除传统磁悬浮电机中悬浮绕组与电枢绕组之间的耦合,本发明专利技术还能够很好解决传统悬浮电机中转子自重对悬浮控制的影响,使得转子能够在不加悬浮控制电流时,稳定工作在中心平衡位置,实现磁轴承复合电机低功耗、稳定悬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子重力卸载型磁轴承复合电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风力发电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子重力卸载型磁轴承复合电机。
技术介绍
转子长期稳定、可靠运行是电机稳定工作的关键问题之一,目前常用的支承有机械轴承、空气轴承和磁轴承等。机械轴承与转轴直接相连,具有磨损严重、使用寿命短等问题;空气轴承也存在气路复杂、支承刚度差;磁轴承利用电流或者永磁体在转轴上产生相应的电磁力,能够实现转子无接触运行,具有可靠性高、无机械磨损、无须润滑、能够适应高温、低温、真空等特殊环境。根据电磁轴承和电机在结构上的相似性,在旋转电机的定子槽中嵌入一套类似于磁轴承中产生悬浮力的悬浮绕组,使得电机在旋转的同时又能够实现自悬浮功能,这就是传统的磁悬浮电机。而对于传统的磁悬浮电机,悬浮绕组和电枢绕组都被同时叠绕在定子槽中,当两种绕组通电后会产生比较大的耦合,为了能够提高传统悬浮电机的控制精度,必须对悬浮绕组和电枢绕组进行解耦控制,从而加大电机的控制成本。为了减小悬浮绕组和电枢绕组之间的耦合,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如中国专利“一种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解耦控制器的构造方法(CN102790576A)”将无轴承永磁同步电机及其负载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转子重力卸载型磁轴承复合电机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子重力卸载型磁轴承复合电机,其特征在于,从外向内依次由外定子(1)、转子(7)和内定子(10)构成,且三者同心分布;所述内定子(10)位于复合电机中心位置,且内定子(10)为七极凸极结构,分别为两个相对的偏置磁通磁极(14),x、y轴正、反方向的四个悬浮控制极(13),一个转子重力卸载极(12),所述两个相对的偏置磁通磁极(14)端面表面均表贴永磁体(5),所述四个悬浮控制极(13)上分别绕置x轴正方向悬浮控制绕组(2)、x轴负方向悬浮控制绕组(8)、y轴正方向悬浮控制绕组(9)和y轴负方向悬浮控制绕组(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子重力卸载型磁轴承复合电机,其特征在于,从外向内依次由外定子(1)、转子(7)和内定子(10)构成,且三者同心分布;所述内定子(10)位于复合电机中心位置,且内定子(10)为七极凸极结构,分别为两个相对的偏置磁通磁极(14),x、y轴正、反方向的四个悬浮控制极(13),一个转子重力卸载极(12),所述两个相对的偏置磁通磁极(14)端面表面均表贴永磁体(5),所述四个悬浮控制极(13)上分别绕置x轴正方向悬浮控制绕组(2)、x轴负方向悬浮控制绕组(8)、y轴正方向悬浮控制绕组(9)和y轴负方向悬浮控制绕组(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子重力卸载型磁轴承复合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7)中嵌入隔磁铝环(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子重力卸载型磁轴承复合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7)外表面等间距表贴n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焰均项倩雯张新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