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子轴承自动组装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970014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4-02 23: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转子轴承自动组装机构,其包括送轴承机构与入轴承机构,其中:所述送轴承机构包括轴承载盘、轴承推进机构、下传送机构;所述轴承推进机构、下传送机构架设于轴承载盘上方,入轴承机构设置于轴承载盘下方;由轴承推进机构将轴承载盘上的轴承推进到下传送机构,下传送机构将轴承传送至入轴承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轴承的连续、自动进行上料,加快了人工上料的操作时间,使生产效率大大提升;更重要的是,通过下传送机构自动将轴承传送至入轴承机构,减少了传统组装方法中对轴承的碰撞,减少了轴承噪音,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机生产设备
,具体地说涉及转子轴承自动组装机构
技术介绍
无刷电机的转子是无刷电机的核心元件,其包括镶嵌在铁芯表面或者嵌入铁芯内部的一定极对数的永磁体、镶嵌在铁芯轴上卡簧、轴承,转子依靠永磁体在电机气隙中建立足够的磁场。传统的转子入轴承组装中,采用人工上料,生产节拍慢,设备占地面积大,工人劳动强度高。同时,轴承装卸料时,对轴承有碰撞,安装完成后的轴承有噪音,产品合格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种种不足,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提出转子轴承自动组装机构,实现转子轴承组装连续化、无碰撞、自动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转子轴承自动组装机构,其包括送轴承机构101与入轴承机构102,其中:所述送轴承机构101包括轴承载盘1011、轴承推进机构1016、下传送机构1017;所述轴承推进机构1016、下传送机构1017架设于轴承载盘1011上方,入轴承机构102设置于轴承载盘1011下方;由轴承推进机构1016将轴承载盘1011上的轴承推进到下传送机构1017,下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子轴承自动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送轴承机构(101)与入轴承机构(102),其中:所述送轴承机构(101)包括轴承载盘(1011)、轴承推进机构(1016)、下传送机构(1017);所述轴承推进机构(1016)、下传送机构(1017)架设于轴承载盘(1011)上方,入轴承机构(102)设置于轴承载盘(1011)下方;由轴承推进机构(1016)将轴承载盘(1011)上的轴承推进到下传送机构(1017),下传送机构(1017)将轴承传送至入轴承机构(10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子轴承自动组装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送轴承机构
(101)与入轴承机构(102),其中:
所述送轴承机构(101)包括轴承载盘(1011)、轴承推进机构
(1016)、下传送机构(1017);
所述轴承推进机构(1016)、下传送机构(1017)架设于轴承载
盘(1011)上方,入轴承机构(102)设置于轴承载盘(1011)下方;
由轴承推进机构(1016)将轴承载盘(1011)上的轴承推进到下传送
机构(1017),下传送机构(1017)将轴承传送至入轴承机构(1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子轴承自动组装机构,其特征在
于:所述轴承载盘(1011)设置多排轴承槽,每排所述轴承槽中放置
若干轴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转子轴承自动组装机构,其特征在
于:所述送轴承机构(101)设置有横移机构,所述横移机构包括导
轨(1014)及气缸,所述轴承载盘(1011)连接于导轨(1014)上,
所述气缸通过连接装置与轴承载盘(1011)连接,并带动轴承载盘
(1011)横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转子轴承自动组装机构,其特征在
于,所述轴承载盘(1011)侧面设置定位孔(1015);所述气缸包括
连接为一体的第一气缸(1012)和第二气缸(1013);所述第一气缸
(1012)设置有固定销,通过所述固定销的弹出/回收实现气缸与轴
承载盘(1011)的结合与分离;所述第二气缸(1013)为横移拖动气
缸,用于拖动轴承载盘(1011)沿导轨(10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培玉李学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特科技工业青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