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能源电池加热片PI胶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26963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9 18: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能源电池加热片PI胶膜,包括PI胶膜、发热铜片、散热孔、连接铜片、正极接线扣、电线、负极接线扣、上PI胶膜、边角膜、胶条、粘合胶、下PI胶膜、铜片腔、第一PI覆盖膜和第二PI覆盖膜,所述发热铜片安装在连接铜片的一侧。发热铜片在进行发热时,顺着垂直方向将热量传导到新能源电池上,水平方向的热量传导到散热孔中,散热孔中积聚较多热量上下流动,将热量传导到新能源电池上,有效避免了水平方向PI胶膜较厚影响热量传导的问题,热效率更高;边角膜能够在上PI胶膜、下PI胶膜和发热铜片进行快压时,避免发热铜片尖角对PI胶膜造成损坏,同时避免发热铜片因工艺不达标,导致发热铜片裸露,发生氧化的现象。

A new energy battery heating sheet PI adhesive film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ew energy battery heating plate of PI film, PI film, heat radiating holes, copper, copper, anode connecting buckle, connecting wires and a negative electrode connecting buckle, PI film, edge of cornea, adhesive tape, glue, PI glue film, copper cavity, the first PI cover film and PI second film, the heating sheet is installed on one side of the connecting copper sheet. The copper fever fever, along the vertical direction of heat conduction to the new energy battery, the horizontal heat conduction to the heat dissipation holes, heat dissipation holes in the accumulation of more heat flow, the heat conduction to the new energy battery, can effectively avoid the horizontal PI film thickness affect the heat conduction problem. The thermal efficiency is high; the edge can be quickly pressed on corneal PI film, PI film and copper heating, avoid heating copper angle on PI film damage, and avoid heating copper as the process is not standard, cause fever copper exposed, occurrence of oxidation phenomen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能源电池加热片PI胶膜
本技术涉及PI胶膜,特别涉及加热片PI胶膜,属于PI胶膜

技术介绍
我国现有的新能源电池加热片PI胶膜在使用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缺陷,电池加热片发热时,热量需要透过PI胶膜进行传导,电池铜片发出的热量顺着垂直方向能够有效传导,但是水平方向的PI胶膜厚度大于垂直方向,导致热量传导效果变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新能源电池加热片PI胶膜,可以有效地解决电池加热片发热时,热量需要透过PI胶膜进行传导,电池铜片发出的热量顺着垂直方向能够有效传导,但是水平方向的PI胶膜厚度大于垂直方向,导致热量传导效果变差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新能源电池加热片PI胶膜,包括PI胶膜、发热铜片、散热孔、连接铜片、正极接线扣、电线、负极接线扣、上PI胶膜、边角膜、胶条、粘合胶、下PI胶膜、铜片腔、第一PI覆盖膜和第二PI覆盖膜,所述发热铜片安装在连接铜片的一侧,所述发热铜片的外部设置有PI胶膜,所述连接铜片的中间设置有正极接线扣,所述正极接线扣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PI覆盖膜,所述正极接线扣的一侧设置有电线,所述负极接线扣安装在正极接线扣的右侧,所述负极接线扣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PI覆盖膜,所述发热铜片的外部设置有粘合胶,所述发热铜片的上方设置有上PI胶膜,所述上PI胶膜的内部设置有散热孔,所述上PI胶膜的下方设置有边角膜,所述边角膜的右侧设置有铜片腔,所述边角膜的下方设置有胶条,所述发热铜片的下方设置有下PI胶膜。优选的,所述发热铜片为矩阵型结构。优选的,所述上PI胶膜和下PI胶膜的厚度均为100微米。优选的,所述散热孔为贯穿式结构,且数量不少于二十个。优选的,所述正极接线扣和负极接线扣的直径为3毫米。本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发热铜片在进行发热时,顺着垂直方向将热量传导到新能源电池上,水平方向的热量传导到散热孔中,散热孔中积聚较多热量上下流动,将热量传导到新能源电池上,有效避免了水平方向PI膜较厚影响热量传导的问题,热效率更高;边角膜能够在上PI胶膜、下PI胶膜和发热铜片进行快压时,避免发热铜片尖角对PI胶膜造成损坏,同时避免发热铜片因工艺不达标,导致发热铜片裸露,发生氧化的现象。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加热片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PI胶膜;2、发热铜片;3、散热孔;4、连接铜片;5、正极接线扣;6、电线;7、负极接线扣;8、上PI胶膜;9、边角膜;10、胶条;11、粘合胶;12、下PI胶膜;13、铜片腔;14、第一PI覆盖膜;15、第二PI覆盖膜。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请参阅图1和图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电池加热片PI胶膜,包括PI胶膜1、发热铜片2、散热孔3、连接铜片4、正极接线扣5、电线6、负极接线扣7、上PI胶膜8、边角膜9、胶条10、粘合胶11、下PI胶膜12、铜片腔13、第一PI覆盖膜14和第二PI覆盖膜15,发热铜片2安装在连接铜片4的一侧,发热铜片2的外部设置有PI胶膜1,连接铜片4的中间设置有正极接线扣5,正极接线扣5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PI覆盖膜14,正极接线扣5的一侧设置有电线6,负极接线扣7安装在正极接线扣5的右侧,负极接线扣7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PI覆盖膜15,发热铜片2的外部设置有粘合胶11,发热铜片2的上方设置有上PI胶膜8,上PI胶膜8的内部设置有散热孔3,上PI胶膜8的下方设置有边角膜9,边角膜9的右侧设置有铜片腔13,边角膜9的下方设置有胶条10,发热铜片2的下方设置有下PI胶膜12。为了方便发热,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发热铜片2为矩阵型结构。为了方便生产,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上PI胶膜8和下PI胶膜12的厚度均为100微米。为了提升发热效果,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散热孔3为贯穿式结构,且数量不少于二十个。为了便于加工,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正极接线扣5和负极接线扣7的直径为3毫米。本技术中,设计的发热铜片2在进行发热时,顺着垂直方向将热量传导到新能源电池上,水平方向的热量传导到散热孔中,散热孔中积聚较多热量上下流动,将热量传导到新能源电池上,有效避免了水平方向PI膜较厚影响热量传导的问题,热效率更高;设计的边角膜9能够在上PI胶膜8、下PI胶膜10和发热铜片2进行快压时,避免发热铜片2尖角对PI胶膜造成损坏,同时避免发热铜片2因工艺不达标,导致发热铜片2裸露,发生氧化的现象。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技术安装好过后,上PI胶膜8和下PI胶膜通过胶条10粘合在一起,同时发热铜片2通过粘合剂11与铜片腔13粘合,然后进行快压,快压时边角膜9将发热铜片2的尖角进行过度,避免发热铜片2尖角对上PI胶膜和下PI胶膜造成损坏,通过电线6与正极接线扣5连接,第一PI覆盖膜14将其覆盖密封,电线6与负极接线扣7连接,第二PI覆盖膜15将其覆盖密封,连接铜片4将发热铜片2连接在进行发热时,顺着垂直方向将热量传导到新能源电池上,水平方向的热量传导到散热孔3中,散热孔3中积聚较多热量上下流动,将热量传导到新能源电池上,有效避免了水平方向PI膜较厚影响热量传导的问题,热效率更高。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新能源电池加热片PI胶膜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能源电池加热片PI胶膜,包括PI胶膜(1)、发热铜片(2)、散热孔(3)、连接铜片(4)、正极接线扣(5)、电线(6)、负极接线扣(7)、上PI胶膜(8)、边角膜(9)、胶条(10)、粘合胶(11)、下PI胶膜(12)、铜片腔(13)、第一PI覆盖膜(14)和第二PI覆盖膜(15),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铜片(2)安装在连接铜片(4)的一侧,所述发热铜片(2)的外部设置有PI胶膜(1),所述连接铜片(4)的中间设置有正极接线扣(5),所述正极接线扣(5)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PI覆盖膜(14),所述正极接线扣(5)的一侧设置有电线(6),所述负极接线扣(7)安装在正极接线扣(5)的右侧,所述负极接线扣(7)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PI覆盖膜(15),所述发热铜片(2)的外部设置有粘合胶(11),所述发热铜片(2)的上方设置有上PI胶膜(8),所述上PI胶膜(8)的内部设置有散热孔(3),所述上PI胶膜(8)的下方设置有边角膜(9),所述边角膜(9)的右侧设置有铜片腔(13),所述边角膜(9)的下方设置有胶条(10),所述发热铜片(2)的下方设置有下PI胶膜(1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能源电池加热片PI胶膜,包括PI胶膜(1)、发热铜片(2)、散热孔(3)、连接铜片(4)、正极接线扣(5)、电线(6)、负极接线扣(7)、上PI胶膜(8)、边角膜(9)、胶条(10)、粘合胶(11)、下PI胶膜(12)、铜片腔(13)、第一PI覆盖膜(14)和第二PI覆盖膜(15),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热铜片(2)安装在连接铜片(4)的一侧,所述发热铜片(2)的外部设置有PI胶膜(1),所述连接铜片(4)的中间设置有正极接线扣(5),所述正极接线扣(5)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一PI覆盖膜(14),所述正极接线扣(5)的一侧设置有电线(6),所述负极接线扣(7)安装在正极接线扣(5)的右侧,所述负极接线扣(7)的上表面设置有第二PI覆盖膜(15),所述发热铜片(2)的外部设置有粘合胶(11),所述发热铜片(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同朝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宏天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