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曝光机及遮光叶片
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器制作
,尤其涉及一种曝光机及遮光叶片。
技术介绍
在显示
,液晶显示器(LiquidCrystalDisplay,LCD)与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等平板显示器已经逐步取代CRT显示器,广泛的应用于液晶电视、手机、个人数字助理、数字相机、计算机屏幕或笔记本电脑屏幕等。在液晶显示器的Array制程等平板显示器的制程过程中,经常会使用曝光机进行曝光制程,以图案化相应的膜层。现有的曝光机一般包括:光罩载台、对应光罩载台设置的光源、设于所述光罩载台下方的放大光路、设于所述放大光路下方的基板载台、设于所述光罩载台与放大光路之间的第一遮光叶片(Ymaskingblade)以及设于所述基板载台与放大光路之间的第二遮光叶片(Xmaskingblade),在曝光前第一遮光叶片与第二遮光叶片会移动到曝光程序(Recipe)设定的位置,遮挡出曝光程序设定的曝光区域,避免已涂布成膜(Coating)的基板其他区域被曝光,导致图形缺失。如图1所示,现有的曝光机中设有沿水平方向相对设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曝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光罩载台(10)、光罩(61)、光罩保护膜(62)、第一前遮光叶片(21)及第一后遮光叶片(22);所述光罩(61)设于所述光罩载台(10)的下方,所述光罩保护膜(62)遮挡所述光罩(61)远离所述光罩载台(10)的一侧表面,所述第一前遮光叶片(21)及第一后遮光叶片(22)位于所述光罩保护膜(62)远离所述光罩(61)的一侧并与所述光罩保护膜(62)间隔,且所述第一前遮光叶片(21)及第一后遮光叶片(22)沿水平方向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前遮光叶片(21)包括:竖直部(211)、与所述竖直部(211)的底边相连并往远离所述第一后遮光叶片(22)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曝光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光罩载台(10)、光罩(61)、光罩保护膜(62)、第一前遮光叶片(21)及第一后遮光叶片(22);所述光罩(61)设于所述光罩载台(10)的下方,所述光罩保护膜(62)遮挡所述光罩(61)远离所述光罩载台(10)的一侧表面,所述第一前遮光叶片(21)及第一后遮光叶片(22)位于所述光罩保护膜(62)远离所述光罩(61)的一侧并与所述光罩保护膜(62)间隔,且所述第一前遮光叶片(21)及第一后遮光叶片(22)沿水平方向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前遮光叶片(21)包括:竖直部(211)、与所述竖直部(211)的底边相连并往远离所述第一后遮光叶片(22)的一侧延伸的第一水平部(212)以及与所述竖直部(211)的顶边相连并往靠近所述第一后遮光叶片(22)的一侧延伸的第二水平部(213),所述竖直部(211)上设有开口(214),所述开口(214)的顶部及侧部均设有遮光片(21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曝光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214)的形状为矩形,所述遮光片(215)包括:一沿所述开口(214)的顶边设置的水平的顶遮光片(2151)以及两分别沿所述开口(214)的两侧边设置的竖直的侧遮光片(2152);所述顶遮光片(2151)和侧遮光片(2152)均往远离所述第一后遮光叶片(22)的一侧延伸。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曝光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光罩载台(10)上方的光源(30)、设于所述光源(30)与光罩载台(10)之间的弧形狭缝单元(40)、设于所述弧形狭缝单元(40)与光罩载台(10)之间的校准示波器(60)、设于光罩载台(10)下方的基板载台(50)以及设于所述光罩载台(10)与基板载台(50)之间的放大光路(70);所述第一前遮光叶片(21)及第一后遮光叶片(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维,林明文,江敏成,许俊安,熊定,蔡在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