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摩托车用消声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6321264 阅读:9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9-29 15: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摩托车用消声器,包括消声器主体、进气管、出气管;所述消声器主体包括外壳、第一隔断板、第二隔断板、第三隔断板、第一通气管、第二通气管、第三通气管;第一隔断板上与进气管的出气口的对应位置上设有第一反射罩;第三隔断板上与第一通气管的出气口的对应位置上设有第二反射罩;第一隔断板上与第二通气管的出气口的对应位置上设有第三反射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较少的消声腔室实现了现目前市面上较多腔室消声器的消声效果;由于消声器的腔室较少,减少了制作时材料的使用量,降低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较小的体积十分方便安装在摩托车上,且提高了摩托车的美观性和驾驶时的舒适性。

Silencer for motorcyc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otorcycle muffler, including the main body of the silencer, air inlet pipe and outlet pipe; the muffler body comprises a shell, the first partition board, second partition boards, third partition board, first through the trachea, trachea, second through third through trachea; first partition board and the corresponding position of the air inlet pipe. The mouth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reflector; third partition corresponding to the position of an air outlet plate and the first vent pipe is arranged on the second reflector; the position corresponding to the air outlet plate and second vent pipe is arranged on the first partition third reflector. The utility model adopts anechoic chambers less realized is currently on the market more chamber muffler muffler; the muffler chamber is less, to reduce the amount of material production, reduce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improve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of the enterprise; the smaller volume is very easy to install on a motorcycle, and improve the motorcycle the appearance and driving comfo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摩托车用消声器
本技术涉及摩托领域,特别是一种摩托车用消声器。
技术介绍
摩托车消声器是摩托车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零部件,摩托车消声器发展历史也与摩托车一样久远。发动机在做功后,紧接着是排气冲程。排气是将气缸内的废气排出。由于这时的废气是高温高压,由排气管直接排出,将是很大的噪音。而消声器的作用简单的说,就是发动机排出的气流在消声器内经过多孔的管子与隔板并反复的回绕后,噪音逐渐衰减,达到消音的目的。对于大排量的摩托车通常采用筒式消声器;这种消声器一般为抗性或阻抗复合式消声器。筒式消声器的腔室越多、腔室越大消音效果越好,但是由于车体等限制不可以把腔室做到很多很大所以消音效果一直不是很好,如何可以在较少的腔室实习较好的消音降噪一直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攻克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摩托车用消声器,能够以较小体积的实现了现目前市场上较大体消声器的消声效果。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消声器主体、进气管、出气管;所述消声器主体包括外壳、第一隔断板、第二隔断板、第三隔断板、第一通气管、第二通气管、第三通气管;所述第一隔断板、第二隔断板和第三隔断板分别板面垂直于外壳长度方向的安装在外壳内,且第一隔断板、第二隔断板和第三隔断板的端面与外壳内表面无缝固接;所述第一隔断板、第二隔断板、第三隔断板、进气管和出气管按照尾气排出方向依次为进气管、第一隔断板、第二隔断板、第三隔断板、排气管;所述第一隔断板与外壳所围成的空间为第一腔体;所述第一隔断板、第二隔断板和外壳所围成的空间为第二腔体;所述第二隔断板、第三隔断板和外壳所围成的空间为第三腔体;述第三隔断板和外壳所围成的空间为第四腔体;所述进气管与第一腔体连通;所述出气管与第四腔体连通;所述第一通气管将第一腔体和第三腔体连通;所述第二通气管将三腔体和第二腔体连通;所述第三通气管将第二腔体和第四腔体连通;所述第一隔断板上与进气管的出气口的对应位置上设有第一反射罩;所述第三隔断板上与第一通气管的出气口的对应位置上设有第二反射罩;所述第一隔断板上与第二通气管的出气口的对应位置上设有第三反射罩。进一步,所述第一反射罩、第二反射罩、第三反射罩均为漏斗形金属壳;所述金属壳的开口方向与其所在腔室的进气口相对应。进一步,所述第一反射罩的开口小于第二反射罩;所述第二反射罩的开口小与第三反射罩;所述第三反射罩的开口直径为3厘米至5厘米之间;所述第一反射罩、第二反射罩、第三反射罩的厚度均为1毫米。进一步,所述第一反射罩、第二反射罩、第三反射罩均设布满圆孔;所述第一反射罩上的圆孔大于第二反射罩的圆孔;所述第二反射罩上的圆孔大于第三反射罩的圆孔;所述第一反射罩上的圆孔、第二反射罩的圆孔和第三反射罩的圆孔直径均在0.8毫米至1毫米之间。进一步,所述第一通气管、第二通气管、第三通气管的出气口均为漏斗形。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以较少的消声腔室实现了现目前市面上较多腔室消声器的消声效果;由于消声器的腔室较少,减少了制作时材料的使用量,降低了二氧化碳的排放;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较小的体积十分方便安装在摩托车上,且提高了摩托车的美观性和驾驶时的舒适性。本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技术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本技术的附图说明如下。图1为本技术的剖面示意图。图中:1.消声器主体;2.进气管;3.出气管;4.第一隔断板;5.第二隔断板;6.第三隔断板;7.第一通气管;8.第二通气管;9.第三通气管;10.第一反射罩;11.第二反射罩;12.第三反射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摩托车用消声器包括消声器主体1、进气管2、出气管3;所述消声器主体1包括外壳、第一隔断板4、第二隔断板5、第三隔断板6、第一通气管7、第二通气管8、第三通气管9;所述第一隔断板4、第二隔断板5和第三隔断板6分别板面垂直于外壳长度方向的安装在外壳内,且第一隔断板4、第二隔断板5和第三隔断板6的端面与外壳内表面无缝固接;所述第一隔断板4、第二隔断板5、第三隔断板6、进气管2和出气管3按照尾气排出方向依次为进气管2、第一隔断板4、第二隔断板5、第三隔断板6、排气管;所述第一隔断板4与外壳所围成的空间为第一腔体;所述第一隔断板4、第二隔断板5和外壳所围成的空间为第二腔体;所述第二隔断板5、第三隔断板6和外壳所围成的空间为第三腔体;述第三隔断板6和外壳所围成的空间为第四腔体;所述进气管2与第一腔体连通;所述出气管与第四腔体连通;所述第一通气管7将第一腔体和第三腔体连通;所述第二通气管8将三腔体和第二腔体连通;所述第三通气管9将第二腔体和第四腔体连通;所述第一隔断板4上与进气管2的出气口的对应位置上设有第一反射罩10;所述第三隔断板6上与第一通气管7的出气口的对应位置上设有第二反射罩11;所述第一隔断板4上与第二通气管8的出气口的对应位置上设有第三反射罩12。通过设置反射罩实现了气体的再次激震,同增加腔室的效果相近,降低了尾气的中的动能和速度,从而降低了尾气产生的噪音。作为本实施例的改进,所述第一反射罩10、第二反射罩11、第三反射罩12均为漏斗形金属壳;所述金属壳的开口方向与其所在腔室的进气口相对应。通过漏斗形这个形状保证了尾气从一个腔室进入另一个腔室的的阻力不会太大,又起到了了减低排出后的尾气的动能和速度的作用。作为本实施例的改进,所述第一反射罩10的开口小于第二反射罩11;所述第二反射罩11的开口小与第三反射罩12;所述第三反射罩的开口直径为5厘米;所述第一反射罩、第二反射罩、第三反射罩的厚度均为1毫米。保证了反射罩的稳定性和较好的吸收尾气的动能的作用。作为本实施例的改进,所述第一反射罩10、第二反射罩11、第三反射罩12均设布满圆孔;所述第一反射罩10上的圆孔大于第二反射罩11的圆孔;所述第二反射罩11上的圆孔大于第三反射罩12的圆孔;所述第一反射罩上的圆孔直径为1毫米;第二反射罩的圆孔直径为0.9毫米;第三反射罩的圆孔直径为0.8毫米。进一步分散尾气的动能和速度,且尾气圆孔时反射罩也能吸收到尾气更多动能。作为本实施例的改进,所述第一通气管7、第二通气管8、第三通气管9的出气口均为漏斗形。模拟腔室放大的作用,提高了降噪效果。本装置工作过程如下,尾气从进气管2进入第一腔室后冲击到第一反射罩10上,第一反射罩10改变一部分尾气方向吸收动能,另一部分通过第一反射罩10上的圆孔,与第一隔断板4撞击,第一隔断板4吸收到此部分的尾气的一部分动能,整个腔室内的尾气的冲量降低;尾气从第一腔室进入第三腔室后冲击到第二反射罩11上,第二反射罩11改变一部分尾气方向吸收动能,另一部分通过第二反射罩11上的圆孔,与第三隔断板6撞击,第三隔断板6吸收到此部分的尾气的一部分动能,整个腔室内的尾气的冲量进一步降低;尾气从第三腔室进入第二腔室后冲击到第三反射罩12上,第三反射罩12改变一部分尾气方向吸收动能,另一部分通过第三反射罩12上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摩托车用消声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摩托车用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托车用消声器包括消声器主体、进气管、出气管;所述消声器主体包括外壳、第一隔断板、第二隔断板、第三隔断板、第一通气管、第二通气管、第三通气管;所述第一隔断板、第二隔断板和第三隔断板分别板面垂直于外壳长度方向的安装在外壳内,且第一隔断板、第二隔断板和第三隔断板的端面与外壳内表面无缝固接;所述第一隔断板、第二隔断板、第三隔断板、进气管和出气管按照尾气排出方向依次为进气管、第一隔断板、第二隔断板、第三隔断板、排气管;所述第一隔断板与外壳所围成的空间为第一腔体;所述第一隔断板、第二隔断板和外壳所围成的空间为第二腔体;所述第二隔断板、第三隔断板和外壳所围成的空间为第三腔体;述第三隔断板和外壳所围成的空间为第四腔体;所述进气管与第一腔体连通;所述出气管与第四腔体连通;所述第一通气管将第一腔体和第三腔体连通;所述第二通气管将三腔体和第二腔体连通;所述第三通气管将第二腔体和第四腔体连通;所述第一隔断板上与进气管的出气口的对应位置上设有第一反射罩;所述第三隔断板上与第一通气管的出气口的对应位置上设有第二反射罩;所述第一隔断板上与第二通气管的出气口的对应位置上设有第三反射罩。...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摩托车用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托车用消声器包括消声器主体、进气管、出气管;所述消声器主体包括外壳、第一隔断板、第二隔断板、第三隔断板、第一通气管、第二通气管、第三通气管;所述第一隔断板、第二隔断板和第三隔断板分别板面垂直于外壳长度方向的安装在外壳内,且第一隔断板、第二隔断板和第三隔断板的端面与外壳内表面无缝固接;所述第一隔断板、第二隔断板、第三隔断板、进气管和出气管按照尾气排出方向依次为进气管、第一隔断板、第二隔断板、第三隔断板、排气管;所述第一隔断板与外壳所围成的空间为第一腔体;所述第一隔断板、第二隔断板和外壳所围成的空间为第二腔体;所述第二隔断板、第三隔断板和外壳所围成的空间为第三腔体;述第三隔断板和外壳所围成的空间为第四腔体;所述进气管与第一腔体连通;所述出气管与第四腔体连通;所述第一通气管将第一腔体和第三腔体连通;所述第二通气管将三腔体和第二腔体连通;所述第三通气管将第二腔体和第四腔体连通;所述第一隔断板上与进气管的出气口的对应位置上设有第一反射罩;所述第三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忠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神风长劲车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