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座型车辆的排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6076852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8-25 13: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鞍座型车辆的排气装置。该鞍座型车辆的排气装置包括消音器(80)和连接到内燃机(2)的排气管(70)。消音器具有用作外壳(81或181)的外壳体(82或182)和限定多个膨胀隔室(83)的隔板(84)。排气管具有设置在第一膨胀隔室(83A)中的下游开口端(72),第一膨胀隔室(83A)是膨胀隔室中处于最靠下位置的一个膨胀隔室。消音器具有提供第一膨胀隔室和消音器的外部之间的流体连通的排水孔(91或191)。消音器包括具有双壁结构的管状构件(85或185),在该双壁结构中,内壳体设置在外壳体中,并且覆盖件(92或197)设置在第一膨胀隔室中,与排水孔成覆盖关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鞍座型车辆的排气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在鞍座型车辆上的排气装置,该排气装置设置有排气管和消音器。
技术介绍
如以下提到的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已知作为用在鞍座型车辆上的传统排气装置的设置有消音器和排气管的排气装置,排气管具有连接到内燃机的上游部分和连接到消音器的下游部分。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排气装置的消音器包括用作外壳的外壳体和将外壳体的内部划分成多个膨胀隔室的隔板。在将排气装置安装在鞍座型车辆上时,在膨胀隔室中处于外壳体中的最靠下位置的一个膨胀隔室中设置排水孔。然而,由于专利文献1中公开的结构使得排气管的下游开口端和排水孔设置在同一膨胀隔室中,因此从排气管的下游开口端释放的排气声音有可能直接从排水孔直接漏出。为了减少从排水孔漏出的排气声音,排气管的下游开口端和排水孔必须彼此分隔开。如果它们必须设置在同一膨胀隔室中且处于分隔开的位置,则消音器的大小往往会过大。如果排气管的下游开口端在与排水孔所处的膨胀隔室不同的膨胀隔室中开口,则对根据内燃机的输出而设置的排气管长度施加了限制,从而内燃机难以表现出所期望的输出特性。另一方面,如果排水孔设置在另一个膨胀隔室中,则排气孔可能不设置在消音器中的下部位置处,并且可能发现难以充分发挥作用。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JP2013-160084A(图1、图2和图6)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依据以上传统技术做出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在鞍座型车辆上的排气装置,其中,排气管的下游开口端设置在消音器中的最靠下位置设置的第一膨胀隔室中,并且即使第一膨胀隔室和排水孔保持彼此流体连通,排水孔也能够执行其功能并且减少来自排水孔的声音泄漏。解决问题的手段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鞍座型车辆的排气装置,该排气装置包括:消音器;以及排气管,该排气管具有连接到内燃机的上游部分和连接到所述消音器的下游部分;所述消音器具有用作外壳的外壳体和将所述外壳体的内部划分成多个膨胀隔室的隔板;所述膨胀隔室包括第一膨胀隔室,当所述排气装置安装在所述鞍座型车辆上时,所述第一膨胀隔室处于最靠下位置,所述排气管具有处于所述第一膨胀隔室中的下游开口端,所述消音器具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提供所述第一膨胀隔室和所述消音器的外部之间的流体连通;其中,所述消音器包括具有双壁结构的管状构件,所述双壁结构具有所述外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外壳体中的内壳体;并且覆盖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膨胀隔室中,与所述排水孔成覆盖关系。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外壳在包括至少所述第一膨胀隔室的范围内具有设置在所述外壳体中的所述内壳体,其中,所述外壳体和所述内壳体之间限定有空间;所述内壳体具有流体连通区域,所述第一膨胀隔室和所述空间通过所述流体连通区域保持彼此流体连通;并且所述排水孔被限定在所述外壳体中并且被所述内壳体覆盖,所述内壳体面对所述排水孔并且用作所述覆盖件,其中,所述空间夹在所述内壳体和所述排水孔之间。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消音器的纵向方向与所述鞍座型车辆的纵向方向对准;并且所述排水孔在所述鞍座型车辆的纵向方向上与所述流体连通区域分隔开。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流体连通区域包括设置在比所述排水孔低的位置的第一流体连通区域和设置在比所述排水孔高的位置的第二流体连通区域。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排水孔在所述鞍座型车辆的横向方向上与所述流体连通区域分隔开。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排水孔在所述鞍座型车辆的横向方向上向内与所述流体连通区域分隔开。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流体连通区域设置在穿过所述消音器的相对于所述鞍座型车辆的横向方向来说的中心延伸的假想竖直平面上且在所述消音器的下部部分中。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排气管的所述下游开口端设置在穿过所述消音器的相对于所述鞍座型车辆的横向方向来说的中心延伸的假想竖直平面的相对于所述鞍座型车辆的横向方向的一侧,并且所述排水孔设置在所述假想竖直平面的相对于所述鞍座型车辆的横向方向的另一侧。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排气管具有第一管片段、第二管片段和第三管片段,所述第一管片段的前端连接到所述消音器并且在所述第一膨胀隔室中向后延伸,所述第二管片段的一端连接到所述第一管片段的后端并且转为所述鞍座型车辆的前向方向,所述第三管片段连接到所述第二管片段的另一端并且向前延伸,使得所述下游开口端处于所述第一膨胀隔室中;并且所述第三管片段在所述消音器的中设置在所述鞍座型车辆的横向方向上的一侧,并且所述第一管片段和所述排水孔在所述消音器的中设置在所述鞍座型车辆的横向方向上的另一侧。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消音器的纵向方向与所述鞍座型车辆的纵向方向对准;所述外壳体包括所述管状构件、连接到所述管状构件的前端的前封盖和连接到所述管状构件的后端的后封盖;并且所述内壳体具有管状形状并且设置在所述管状构件内。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管状构件的所述外壳体和所述内壳体具有不同壁厚度并且被设置成彼此紧密接触。在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消音器被安装在所述管状构件上的支撑托架悬于动力单元;所述管状构件的下部部分和所述支撑托架在穿过所述消音器的相对于所述鞍座型车辆的横向方向来说的中心延伸的假想竖直平面上彼此附接;并且所述排水孔在所述鞍座型车辆的横向方向上偏离所述假想竖直平面。在本专利技术的其他优选实施方式中,所述消音器的纵向方向与所述鞍座型车辆的纵向方向对准;所述外壳体包括管状构件、连接到所述管状构件的前端的前封盖和连接到所述管状构件的后端的后封盖;所述消音器被安装在所述前封盖上的支撑托架悬于动力单元;所述前封盖的下部部分和所述支撑托架在穿过所述消音器的相对于所述鞍座型车辆的横向方向来说的中心延伸的假想竖直平面上彼此附接;并且所述排水孔在所述鞍座型车辆的横向方向上偏离所述假想竖直平面。本专利技术的效果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鞍座型车辆的排气装置,当将排气装置安装到鞍座型车辆上时处于最靠下位置的第一膨胀隔室中捕获的水等从提供第一膨胀隔室和消音器外部之间的流体连通的排水孔充分排放出去。此时,由于排水孔被设置在第一膨胀隔室中的覆盖件覆盖,因此即使排气管的下游开口端处于第一膨胀隔室中并且第一膨胀隔室和排水孔保持彼此流体连通,也防止排气声音直接导向排水孔。因此,排水孔能够执行其功能,同时从排水孔漏出的声音减少。用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鞍座型车辆的排气装置,由于第一膨胀隔室和排水孔通过限定在内部壳体中的流体连通区域保持彼此流体连通,因此当排气装置安装在鞍座型车辆上时处于最低位置的第一膨胀隔室中捕获的水等通过流体连通区域充分释放到外壳体中限定的排水孔的外部。此时,由于排水孔被作为隔着空间面对排水孔的覆盖件的内壳体覆盖,因此即使排气管的下游开口端处于第一膨胀隔室中并且第一膨胀隔室和排水孔保持彼此流体连通,也防止排气声音被直接导向排水孔,而是被衰减。因此,排水孔能够执行其功能,同时从排水孔漏出的声音减少。此外,因为排气管的下游开口端处于第一膨胀隔室中,所以外壳的包括第一膨胀隔室的部分容易由于从下游开口端释放的压力波而发生振动。然而,因为外壳在包括至少第一膨胀隔室的范围内包括具有双壁结构的管状构件(该双壁结构包括外壳体和设置在外壳体中的内壳体),所以以上提及的范围内的外壳的刚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鞍座型车辆的排气装置

【技术保护点】
一种鞍座型车辆的排气装置,该排气装置包括:消音器(80);以及排气管(70),该排气管(70)具有连接到内燃机(2)的上游部分和连接到所述消音器(80)的下游部分;所述消音器(80)具有用作外壳(81、181)的外壳体(82、182)和将所述外壳体(82、182)的内部划分成多个膨胀隔室(83)的隔板(84);所述膨胀隔室(83)包括第一膨胀隔室(83A),当所述排气装置安装在所述鞍座型车辆(1)上时,所述第一膨胀隔室(83A)处于最靠下位置,所述排气管(70)具有处于所述第一膨胀隔室(83A)中的下游开口端(72),所述消音器(80)具有排水孔(91、191),所述排水孔(91、191)提供所述第一膨胀隔室(83A)和所述消音器(80)的外部之间的流体连通;其中,所述消音器(80)包括具有双壁结构的管状构件(85、185),所述双壁结构具有所述外壳体(82、182)和设置在所述外壳体(82、182)中的内壳体(92、192);并且覆盖件(92、197)设置在所述第一膨胀隔室(83A)中,与所述排水孔(91、191)成覆盖关系。

【技术特征摘要】
2016.02.18 JP 2016-028501;2016.11.18 JP 2016-224781.一种鞍座型车辆的排气装置,该排气装置包括:消音器(80);以及排气管(70),该排气管(70)具有连接到内燃机(2)的上游部分和连接到所述消音器(80)的下游部分;所述消音器(80)具有用作外壳(81、181)的外壳体(82、182)和将所述外壳体(82、182)的内部划分成多个膨胀隔室(83)的隔板(84);所述膨胀隔室(83)包括第一膨胀隔室(83A),当所述排气装置安装在所述鞍座型车辆(1)上时,所述第一膨胀隔室(83A)处于最靠下位置,所述排气管(70)具有处于所述第一膨胀隔室(83A)中的下游开口端(72),所述消音器(80)具有排水孔(91、191),所述排水孔(91、191)提供所述第一膨胀隔室(83A)和所述消音器(80)的外部之间的流体连通;其中,所述消音器(80)包括具有双壁结构的管状构件(85、185),所述双壁结构具有所述外壳体(82、182)和设置在所述外壳体(82、182)中的内壳体(92、192);并且覆盖件(92、197)设置在所述第一膨胀隔室(83A)中,与所述排水孔(91、191)成覆盖关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鞍座型车辆的排气装置,其中,所述外壳(81)在包括至少所述第一膨胀隔室(83A)的范围内具有设置在所述外壳体(82)中的所述内壳体(92),其中,所述外壳体(82)和所述内壳体(92)之间限定有空间(90);所述内壳体(92)具有流体连通区域(93),所述第一膨胀隔室(83A)和所述空间(90)通过所述流体连通区域(93)保持彼此流体连通;并且所述排水孔(91)被限定在所述外壳体(82)中并且被所述内壳体(92)覆盖,所述内壳体(92)面对所述排水孔(91)并且用作所述覆盖件(92),其中,所述空间(90)夹在所述内壳体(92)和所述排水孔(91)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鞍座型车辆的排气装置,其中,所述消音器(80)的纵向方向与所述鞍座型车辆(1)的纵向方向对准;并且所述排水孔(91)在所述鞍座型车辆(1)的纵向方向上与所述流体连通区域(93)分隔开。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鞍座型车辆的排气装置,其中,所述流体连通区域(93)包括设置在比所述排水孔(91)低的位置的第一流体连通区域(93A)和设置在比所述排水孔(91)高的位置的第二流体连通区域(93B)。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鞍座型车辆的排气装置,其中,所述排水孔(91)在所述鞍座型车辆(1)的横向方向上与所述流体连通区域(93)分隔开。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鞍座型车辆的排气装置,其中,所述排水孔(91)在所述鞍座型车辆(1)的横向方向上向内与所述流体连通区域(93)分隔开。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鞍座型车辆的排气装置,其中,所述流体连通区域(93)设置在穿过所述消音器(80)的相对于所述鞍座型车辆(1)的横向方向来说的中心(C)延伸的假想竖直平面(Vp)上且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仓泽侑史村木悠平
申请(专利权)人: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